• 我的订阅
  • 健康

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首次成功完成在体劈离式肝移植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11-01 16:1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近日,在多学科密切配合下,医院党委书记、普外科专家刘连新教授,肝移植科主任张树庚教授带领肝移植团队历经劈肝、修肝、下肝、换肝等多种手术,历时12小时成功完成在体劈离式肝移植手术,一肝两用,为两名终末期肝病患者带来新生,让一位捐献者的大爱最大限度发挥功效。目前,两位患者恢复良好,近期即将出院。据文献检索,这也是安徽首次成功开展在体肝脏劈离的肝移植。

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首次成功完成在体劈离式肝移植

手术现场。齐灿摄

绝处逢生 肝移植是唯一出路

捐献者是一位脑死亡的患者,在多天的连续救治后生命难以挽回,家人大爱义举表示愿意捐献器官。经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COTRS)匹配,捐献者的肝脏被分配给两名终末期肝病病人。

关女士患有乙肝肝硬化已经十余年,严重的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今年以来病情明显加重,反复出现消化道出血。患者及家人四处奔波就诊于各大医院,保守治疗和内镜治疗后效果都不理想,身体每况愈下,肝脏移植是唯一出路。

黄先生有20多年的乙肝病史,肝硬化5年多。两年前体检发现肝脏右后叶肿瘤,由于肝硬化严重,已经无法接受肝脏部分切除手术。两年来,黄先生多次接受体外放疗延缓肿瘤生长。但肝脏肿瘤和不断加重的肝硬化给黄先生的身心带来沉重负担。就诊中国科大附一院后,经专家评估,黄先生存在肝脏移植指征。

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首次成功完成在体劈离式肝移植

手术现场。齐灿摄

一肝两用 让大爱最大限度延续

器官移植是挽救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生命的有效手段,但器官短缺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范围内面临的普遍困境。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COTRS)2023年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登记等待器官移植的人数已超过14万人,但每年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数量不到2万例,大量患者因为等不到匹配的器官遗憾离世。外科医生和医学研究者们也在不断改进手术方式、提升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延续好捐献者的大爱。

面对这份珍贵的捐献,在刘连新、张树庚带领下,中国科大附一院肝移植团队结合临床指标集体讨论、综合研判、细致评估。

肝移植手术中,供肝需要占受体体重的1%才能满足受体的生理需要。经过影像学三维重建测算,捐献者的肝脏大小符合劈离式肝移植的标准。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团队决定采用劈离式肝移植技术,将捐献者的肝脏一分为二,挽救两位终末期肝病患者。

“劈离式肝移植是常规肝脏移植的延伸,也是肝脏移植的发展方向”。刘连新表示,肝脏一分为二的过程中需要术者对解剖结构非常熟悉,同时通过准确定位、对肝内管道进行精准劈离,保证两部分肝脏都能保留重要的血管和胆管、具有良好的解剖结构和功能,这样才能保障两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移植效果。

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首次成功完成在体劈离式肝移植

查看病人状况。齐灿摄

体内劈离,缩短供肝缺血时间

为了最大程度缩短供肝缺血时间,维持供肝质量,团队借鉴了活体肝移植的体内劈离肝技术,但这对术者的要求也更高。

结合术前3D技术建模与术中多次胆道造影,刘连新主刀完成体内的肝脏劈离手术,成功攻克了肝脏在体劈离的技术难点,做到了出血少、精细止血、管道精准分离,同时显著缩短了供肝缺血时间。

虽然手术程序复杂、技巧要求高、风险难度大,但在OPO、麻醉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超声医学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学科的密切配合协作下,历经12个小时,数十位医务人员接力奋斗,手术当天顺利完成。

张树庚表示,“多学科密切配合,供体取肝手术和受体肝移植手术紧密衔接,受者无肝期短、出血少,这些都是此次劈离式肝移植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目前,一分为二的肝脏已经在两位患者体内正常工作,两人都在康复之中,近日即将出院。

刘连新表示,器官移植是体现一家医疗机构、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综合医疗实力的重要标志,更是医务人员全力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看家本领。移植团队必须致力于技术上的不断突破,团队精诚合作,接力奋斗,才能不辜负每一位捐献者的大爱与受捐者的信任。(齐灿 李军军 方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1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小叶医探 | 一肝救两命!安徽首例在体劈离式肝移植手术成功完成
...人,却因为一场高难度的手术,紧密联系在一起。日前,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成功完成安徽首例在体肝脏劈离的肝移植,历经劈肝、修肝、下肝、换肝等多种手术,成功挽救两名终末期
2024-11-01 12:46:00
小叶医探|为终末期肺病患者点亮“新生”,安徽肺移植数量破百!
...闻讯“终于能好好地呼吸啦,不用整天吸氧了。”近日,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第100例肺移植患者唐阿姨顺利出院。值得一提的是,该院作为安徽省首个具备资质并唯一持续开展肺移
2024-12-29 15:56:00
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完成安徽省首例角膜移植后巩膜镜验配
...,RGP镜片因容易脱落而无法配戴。今年9月,小刘来到了中国科大附一院眼科门诊,眼科副主任医师、国家一级验光师梁莉在认真仔细检查了他的眼部情况后,制定了通过佩戴巩膜镜改善视觉质
2023-11-28 16:34:00
20岁安徽大学生捐肝救父:“梦想可以再有,爸爸只有一个”
...到腹部胀痛,浑身没有力气,皮肤、眼睛也变黄了。就诊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院后,李大哥被诊断为慢性肝衰竭急性发作、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在进行了7次人工肝治
2023-01-30 15:50:00
“梦想可以再有,爸爸只有一个”
...到腹部胀痛,浑身没有力气,皮肤、眼睛也变黄了。就诊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院后,李大哥被诊断为慢性肝衰竭急性发作、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在进行了7次人工肝治
2023-01-30 00:13:00
全球首例!基因编辑猪肝脏移植人体初获成功 患者已能下地自由活动
...报》5月24日讯(编辑 宋子乔)据澎湃新闻报道,今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宣布,2024年5月17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倍成教授团队和云南农业大学魏红江教授团队合
2024-05-24 20:19:00
中科大博士助力生命接力 为安徽省第77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二病区采集室内,安徽省第77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李宁正有规律地捏着手中的握力球。通过床边的血细胞分离机,他的造血干细胞正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其
2025-06-24 15:48:00
2024年长三角医学创新转化研讨会暨中国科大附一院第四届科技成果转化论坛召开
...医创江淮 仁新未来”2024年长三角医学创新转化研讨会暨中国科大附一院第四届科技成果转化论坛召开7月5日,2024年长三角医学创新转化研讨会暨中国科大附一院第四届科技成果转化
2024-07-08 15:53:00
一名外国医生的中国学医“逐梦记”
...(KU Leuven)的Wen Wen结业了。在完成为期15个月的培训后,中国科大附一院为Wen Wen举办结业仪式
2023-02-21 14:3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一载新程 健康同行 | 青岛市公卫临床中心(高新院区)启用一周年大型惠民义诊活动诚邀您参加!
鲁网11月11日讯青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高新院区)自2024年11月20日启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信赖与厚爱,值此高新院区启用一周年来临之际
2025-11-11 12:04:00
冬日健康补给站 解锁萝卜的隐藏吃法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冬日萝卜赛人参”的说法在坊间广为流传。萝卜,作为一种蔬菜,原产于我国,在各地均有种植
2025-11-11 10:17:00
营养到位 寒不侵体
气温忽上忽下,这种“青黄不接”的时节,最容易感冒、咳嗽、关节不舒服,尤其是老人、小孩和体质偏弱的朋友,更要格外注意。如何做好营养防护
2025-11-11 10:17:00
又一年柿子红!许我们“柿柿”皆如意!
福州连江江南柿子红了!许我们“柿柿”皆如意!
2025-11-11 10:40:00
秋冬换季更应注意食品安全,这份温馨提示请收好!
时值秋冬换季,火锅、药膳、烩菜等温热滋补的餐食成为餐桌首选。但气温骤降、空气干燥,各种致病微生物活跃,更应注意食品安全。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如下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2025-11-11 10:47:00
“三问针法”针下减脂——一套神奇的道家“瘦身三针”
东城中医院针灸科许宁,副主任医师,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以其深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中医领域享有盛誉
2025-11-11 10:47: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雷秀珍主任:湿邪是代谢病的\
雷秀珍,主任医师,传统医学师承老师,世界针联留学生老师。多年来一直从事科研、临床以及涉外医疗工作。研究的课题有《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2025-11-11 10:47:00
冠心病患者的全面健康管理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坏死而引发的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它主要是冠心病的管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
2025-11-11 07:08:00
远离痛风:饮食与生活习惯的调整
痛风,这一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难以言喻的痛苦。其根本原因在于高尿酸血症,即体内尿酸水平持续升高,导致尿酸盐晶体在关节
2025-11-11 07:09:00
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公司:跨国煮姜茶 中安青年共品文化情
11月7日立冬时节,万里之外的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公司安哥拉凯凯水电站项目部飘起阵阵姜茶的暖香。中安两国青年员工携手烹制中国传统饮品——姜茶
2025-11-10 14:32:00
智启未来 共创新程 碧迪医疗与国控器械达成战略合作
作为全球药房自动化领域的领航者,BD Rowa™ 全自动发药机今年再次搭乘碧迪医疗“进博号”亮相进博会。BDRowaTM进入中国市场十余年来
2025-11-10 15:45:00
便血、腹痛别大意!君心肿瘤医院带你认清结直肠癌4大早期症状
结直肠癌作为常见恶性肿瘤,早期隐匿性很强。据临床数据显示,约8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早期并无明显不适,若未主动筛查,极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025-11-10 15:46:00
石家庄市栾城区:紫小麦“17变” 深加工订单爆满
11月8日,在栾城区步行街的富硒紫麦坊旗舰体验店内,顾客檀先生正在精心挑选礼品。紫麦酒醇厚回甘,紫麦茶清香自然,无糖糕点酥香可口……在市场销售经理苏翠彦的推荐下
2025-11-10 17:03:00
除了正确认识,还能为抑郁症做些什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3.8%的人口受到抑郁症困扰,而在中国,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估算,患病率已达到2
2025-11-10 15:50:00
赫力昂携手顶尖高校,推动疼痛研究新突破
2025年11月8日,上海,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全球知名消费健康公司赫力昂(Haleon)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共建的“北大医学-赫力昂疼痛科学联合实验室”分享了关于“慢性肌肉
2025-11-10 11: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