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清朝科举制度:各级功名详解
科举制度,乃系古代中国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将这种科举取士的选拔制度予以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和完善,按照《清史稿·选举志》的说法,“有清一沿明制,二百馀年,虽有以他...……更多
穷学生跟老师的女儿订婚,从此走向人生巅峰
...担起抚养他的责任。年轻人明白,他只有拼命读书,通过科举考试才能摆脱贫困的命运。年轻人奋发图强,小小年纪就考中秀才功名。年轻人踌躇满志,踏上了乡试考场,想要考取举人功名。只可惜,他名落孙山,没有考取举人...……更多
...万历《广德州志》记载,张礼闻为洪武八年(1375)乙卯科举人[5],显然有误。建文二年(1400)二月,张礼闻参加会试,以《春秋》名列第三十名[6]。三月殿试,张礼闻位列二甲第十二名,赐进士出身,授户科给事中,从七品,...……更多
曾国藩连考6次不中,这期间他做了什么
...了七里八村的名人。是这爷俩笨?还是秀才难考?大清的科举制度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4级。有条件人家的孩子从7、8岁就开始跟着老师学习四书五经,通过县试和府试后成为童生,这才有了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童生通过...……更多
简介清朝榜眼张廷璐
...十二年再应乡试中举;五十七年赴会试中一甲第二名(榜眼)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入值南书房,迁侍讲学士。雍正元年(1723),出督河南学政,因罢试事坐落职;旋即又重新授为国子侍讲,擢国子祭酒,迁詹事府少詹事;七年,擢江苏...……更多
古代科举考试有女状元出现吗
科举制度科举是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因为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作科举。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于隋代,到清代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次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自从唐朝武则天时期开始,开创了殿试...……更多
古代一女子与和尚狼狈为奸杀掉夫君,元绛只凭一件衣裙就破了
...博学好问。饱读诗书的他仍然想要报效朝廷,于是去参加科举考试。少年才情的元绛信心满满,一路通过了乡试、会试。古代的科举考试是一级一级的考,最先考乡试,成为举人之后才有资格参加会试。会试要入京赶考,元绛此...……更多
古代高考有多难?考官出题刁难学生被革职
古代高考,即科举考试。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隋统一后,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九品中正,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更多
科举是封建社会重要的人才选拔方式,为何朱元璋要废止长达十年?
...士”,其中的文采美秀科被认为是后来的进士科,这也是科举制度的雏形。到了唐朝武则天掌权时期,对科举制度做了进一步的完善,武则天为了培养自己的势力,首创殿试。从这之后,科举制度一直是各朝各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更多
我国的科举制度为何有众多弊端,还能延续上千年
科举制度历史悠久,其影响深远。然而,人们对其评价褒贬不一。尤其在朱明王朝八股文体的推行之后,很多人对科举制度恶言相加,认为它消耗了无数读书人的心血和时光。但值得注意的是,要让一个备受众矢之的制度屹立...……更多
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榜眼,探花称呼怎么来的
...皇帝,这时候你才能完成出仕的愿望。但是在隋朝以后,科举制度出现吗,从此普通人当官不是梦!当然前提是你要有才学,读书考取功名。古代考试中状元可不容易,首先要经过童试,过了这个还有院试、乡试、会试、以及殿...……更多
大才子唐伯虎考场作弊毁掉一生,连仆人都嫌弃他
...九岁那年,唐广德给他聘请了举业老师,他希望儿子通过科举改变社会地位。在唐家不远的地方,是广东布政司左参政刘昌的家,成化十六年(1480),刘昌去世,他的大儿子刘嘉絠(ǎi),随母亲从洛阳回到苏州老家。唐伯虎...……更多
古时候的状元很难考吗
...会因此发生巨变。朝为田中郎,暮登天子堂。这就是古代科举的魅力所在,古代唯一出人头地的机会就是当官,别无它路。当然,在古代致富还可以通过经商,但是商人在古代是抬不起头的,正所谓士农工商。商是末位,即使是...……更多
当谢灵运诗歌成为科举热题
...多首写于温州的诗歌,笔者统计,至少二十来句成为中国科举的正式考题或模拟考题。这专门术语叫试律诗、试帖诗,即用古句成句为诗题,围绕其诗意内涵创作五言排律,往往题首有“赋得”两字。吟诵着美妙的谢句,无数士...……更多
聊聊为新科举人乡试后所设的宴席——“鹿鸣宴”
“鹿鸣宴”是为新科举人乡试后所设的宴席。始于唐代,延续于明清。就像今天高考成绩公布后铺天盖地的宴会一样,古代的学子在科举考试通过后也喜欢举办宴会庆祝,其规格和费用甚至远远高于现代。由于唐代以来科举制...……更多
明清科举主要考四书五经,那么把四书五经全背上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连秀才都考不上呢?科举首先,你误解了科举的考试内容。你是不是觉得考试内容是类似给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个前半句,然后让你补充后...……更多
秀才是怎样炼成的
...美梦”所改变。他依旧相信,作为士人唯一的“正途”,科举考试才是实现其本人及家族荣耀的必由之路。他再次扎入了府试现场。然而,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直到第四次府试落榜,洪火秀已经万念俱灰。此时,远房亲戚李敬...……更多
选家,古代的职业教辅编辑
...教辅市场最火热的时期大概是在明清。尤其明代中后期,科举考试日趋程式化,许多读书人不再专注于钻研经书大义,而是开始揣摩考试答题的技巧。加上活字印刷技术日渐成熟,出版行业非常兴盛,教辅也就成为一门大生意。...……更多
...。除内阁和翰林院共同选拔若干名庶吉士外,三年一次的科举全部结束。新进士则等待吏部的铨选。从表面上看,殿试在整个科举制度中似乎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程序,它由一系列仪式构成。虽说是皇帝“亲策于廷”,但除特例...……更多
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真的是风流才子吗? 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比,吾试捐一年力为之,若勿售,一掷之耳。”古人考取科举,要经过四道关,分别是: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考中童试,可以成为“秀才”;考中乡试,可以成为“举人”;考中会试,可以成为“贡士”;考中殿试,可...……更多
此人最擅长写八股文,却连考三十多年才考上
...中或许都学过《范进中举》,当时我们的老师教育我们说科举制度相当害人,看把人家范进逼的,中了个举人就乐疯了,小编当时很疑惑,考个试就怎么能考疯了呢?后来我才发现这并不是小说家杜撰出来的笑谈,在我国历史上...……更多
还原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与和珅不是同龄人,根本斗不起来
...取得第一名。这样的好成绩让他开始自满起来,一心认为科举对他来说就是小意思,于是胸有成竹去参加了乡试,结果只获得四等的成绩。这次失利将纪晓岚一下打醒,他知道自己不能如此自满下去,所以沉下心来认真复习。三...……更多
一千二百年的武举制度因何而起,又因何不受重视?
所谓科举制,是指采用分科取士的一种考试制度,也是统治阶级权衡各阶层利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唐朝的统治者非常重视科举选材制度,唐太宗曾经在端门看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入,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然而...……更多
千年红墙琉璃瓦,这里诞生了举人1.4w+、进士4000+
...之恢复,使文庙内出现了罕见的“双泮池”景观。“古代科举考试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童试是科举考试中的最初考试,童生经童试合格后成为新进生员,俗称秀才。秀才须经泮桥入宫拜孔子,叫入泮或游泮。入泮...……更多
此人有状元才却没状元命,因名字籍贯弥封打不开,到手的状元飞了
...姓名籍贯,所以很容易让人抓住徇私舞弊的把柄,为了让科举更加公平、公正,从宋朝开始,朝廷便在科举过程中对考生的姓名和籍贯处进行“弥封”,等卷子审阅完毕,排出一二三四名的时候再拆除弥封,公布榜单。 乾隆让...……更多
读书人如果赶考没有路费怎么办
...弃科考的。那么,历史上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有多大呢?科举考试一直被视为“抡才大典”,对这样一个备受朝野关注的全国性考试活动,历代都有一定的经费投入,尤其是清代在这方面更为重视。清代一直没有制定针对全国生...……更多
陈循:从孤儿到明朝不老松的绝世文臣
...,他又是如何一步步从举人走向自己的状元之路的?二、科举之路陈循最初在乡试中获得第一名,但乡试中参加考试的人不多,取得第一名并不稀奇。接着他又参加礼部举办的会试,再次考取第一名。会试汇集了全国各地的人才...……更多
盘一盘扬州古代『高考』那些事
...。它们背后有什么故事?记者昨天进行了探访。清代扬州科举上榜多少人?361名进士和1469名举人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实行长达1300多年之久。距离我们最近的,是清朝科举。清朝初期的江南省经济上占据全国的三分之一到二...……更多
他是明朝第一位连中三元的人,因得罪皇帝名字从《登科录》中抹去
...挤上去,大部分人却是:读书千卷未成名。但尽管如此,科举之路却永远是所有路中最拥挤的一条。科举考试是一个繁琐艰难的里程,明朝科举考试分三个等级。第一个等级是院试,这个考试不分老幼都称为童生,考试的范围是...……更多
话说兴义府试院(下)
...西南日报兴义府试院内帘兴义府试院号舍遗址兴义府试院科举陈列展一角 严修 (资料图片)洪亮吉 (资料图片)张之洞殿试试卷 (资料图片) 兴义府试院的历史作用道光初年,地处贵州西南部的盘江流域,文化发展出现了...……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编者按:古九州之一的兖州,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崇文敬贤,源远流长。一千多年前,李白与杜甫在兖州相会,日月同辉,携手同游
2024-09-24 11:40:00
手绘丨苏轼与密州的十四秘境!
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秋,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期满后,权知密州军州事,首次升任主政一方的地方大员。自此开启了与密州(今潍坊诸城)的不解之缘
2024-09-24 08:51:00
长图丨跟着苏轼游密州
设计:钟耀萱
2024-09-24 09:09:00
屋檐上的文脉|《黑神话:悟空》篇——悬塑
在中华文脉长河中悬塑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出悬于檐下满壁辉煌的风采“既见未来,为何不拜” 《黑神话:悟空》中这一名场面让无数玩家印象深刻漫天神佛
2024-09-24 09:26:00
什么情况下不能进入祖坟
#什么情况下不能进入祖坟“祖坟”,这个词听起来就带着几分庄重与神秘。在咱们的传统观念里,祖坟不仅仅是先人的安息之地,更承载着家族的记忆与传承
2024-09-24 00:54:00
为土壤建立数据库(自然之子)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张甘霖深耕土壤学领域——为土壤建立数据库(自然之子)本报记者 姚雪青张甘霖(右二)在野外考察
2024-09-24 06:26:00
《红楼梦》最坏两人,一个口蜜心黑坑贾府,一个下重手勒死贾元春
《红楼梦》里有很多“坏人”,之所以打引号,源于很多人是立场问题。从贾家的立场来看,皇帝抄家就是坏人。从皇帝的立场来看,贾家谋逆就是奸臣
2024-09-23 19:41:00
贾政抢走荣国府,手段卑劣见不得人?请看坠儿偷虾须镯暗藏的隐秘
芦雪广(yǎn)联诗之前发生了两件有意思的事:吃鹿肉和虾须镯被偷。这两件事看似没有必然因果关系,结合起来才发现是曹雪芹故意伏笔
2024-09-23 19:42:00
为什么说甄士隐家那个中秋节很可怕?此后再无好事,有些事得相信
上文讲了甄士隐招待严老爷,无瑕顾及贾雨村,势必会让自尊心极强的贾雨村心有芥蒂。待日后甄家落难,贾雨村得势,就会影响到他帮助甄家的决心和信念
2024-09-23 19:42:00
薛姨妈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一顿酒,让贾母暴怒,王夫人颜面尽失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因周瑞家的送宫花,提到薛宝钗病了。贾宝玉当天没去探望,从宁国府会过秦钟后,隔了一天才姗姗来迟。薛姨妈一见贾宝玉过来
2024-09-23 19:42:00
红楼梦:穷书生对俏丫头一见钟情,作诗表达感情,内容猥琐又艳情
话说这年中秋节,甄士隐并不知道他的人生即将要来到分水岭,与贾雨村“兴亡”互换。贾雨村同样也是不知。他此时正沉浸在一见钟情后的甜蜜烦恼中
2024-09-23 19:43:00
薛宝钗:素雅装扮掩盖不了内心火热,外衣下藏着的大红袄说明一切
薛姨妈拿出的那盒宫花,是薛家为宫中置办当年最新的绒花样子。宫中选定后,剩得一盒便留下给贾府众女儿戴,也算提前与后宫贵人们同款
2024-09-23 19:45:00
《红楼梦》里的癞头和尚,怎么一见到甄英莲,就哭了起来?
且说甄士隐醒来,早忘了梦中大半内容。赶上奶娘抱着英莲过来,便抱起女儿来到街上看“过会的热闹”。老人古语都会劝谏晚辈轻易“不要凑热闹”
2024-09-23 19:45:00
贾政对大儿媳妇李纨,是什么评价?他的一句“勾引”吐出心中真意
《红楼梦》故事围绕内宅和大观园展开,必然导致外宅的男人们被压缩出场和表达的机会。就便是贾琏作为第二条主线,他的故事也是见缝插针单独讲述
2024-09-23 19:46:00
红楼梦:贾琏对尤二姐说的话三观尽毁,尺度之大令人不忍直视
《红楼梦》有很多震碎三观的描写,让人看后意难平。比如贾琏固然聪明却也荒唐,就常有毁三观的言行。第六十五回偷娶尤二姐,夫妻新婚洞房共效于飞后
2024-09-23 19: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