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兄弟皆才子:袁宏道与袁中道的文学盛名
...之中,文学成就最为杰出。之后袁宏道和袁宗道都参与了科举考试,并且都榜上有名。而袁中道虽然才华横溢,但科场一直失意。袁中道少年时豪杰自命,性格豪爽,喜交结朋友,四处游历,自踏上文坛后,以李白为人生和写作...……更多
丁澎:高度近视眼下的生活与乌龙事件
...就迎来人生当头棒喝。任职河南副考官时,他发现河南的科举考上徇私舞弊的行为非常严重,达官贵人的后代可以凭借关系和金钱换取排名,寒窗苦读的寒门学子纵然满身抱负,却因为没钱打点主考官而惨遭淘汰。 丁澎看在眼...……更多
他是唐代命最好、最长寿的大诗人
...走仕途之路是必经之道,也是最有效的捷径。贺知章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恰好赶上武则天广开科举之门,录取人数达到顶峰。约695年,是武则天证圣元年,三十七岁的贺知章在刻苦考试中一举夺魁,高中状元,被授予国子四门...……更多
王维与孟浩然的友谊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广结朋友,他的一生都致力于仕途,最后一次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已经四十岁了,也正是这个时候,认识了王维,两人还成为了好朋友。而王维不但是朝中高官,而且还是当时诗坛上的高手。两人度过了短暂的美好时光,...……更多
《雪中悍刀行》王仙芝为什么要坐镇武帝城,又为什么要杀徐凤年?
...远的意义。长久以来,天上的仙人对人间有着不言而喻的影响和控制。徐凤年和李玉斧不愿意这种状况继续下去,他们想要打破这种束缚,让人间真正成为人间,不再受到天上仙人的干预。在一个深夜,徐凤年和李玉斧坐在一间...……更多
黄巢起义失败后并未被杀,而是逃脱后当了和尚?
...不第,渐渐对当局心生不满,又恰逢关东大旱,便响应王仙芝起义。三年后王仙芝战死,黄巢就成了起义军领袖,号称“冲天大将军”。黄巢势力最盛时拥兵数十万,纵横十二省,所到之处兵锋甚炽。可是他却改不了自己的流寇...……更多
...艺术天分。他扑下身子励精图治,用实践和经验印证嘉佑科举成名的《刑赏忠厚论》中仁政天下的行政管理体系。一年之后,“吏民渐相信,盗贼狱讼颇衰”,成功让苏轼如此快乐,不惑之年,白发反黑,丰神俊雅。苏轼有闲,...……更多
爱和这几种人玩在一起,就别怪人生总有坎坷,是必定的
...我们选择与以下几种人交往,那么我们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坎坷和挑战。因此,本文将列举几种不利于人生发展的交往对象,并探讨为何与他们交往会导致人生坎坷。一、缺乏积极态度的人与积极向上的人交往,可以激发我们的动...……更多
从安史之乱看唐朝兴衰:名将高仙芝的辉煌与陨落
...唐玄宗把高仙芝派去攻打小勃律,小勃律的举动对唐朝的影响算是比较大,因此高仙芝不允许自己失败,在出征前期他就做好充足的准备。因路途遥远,经过一番跋山涉水,唐朝军队才终于抵达终点,此处不仅有小勃律的军队,...……更多
...世。唐朝名将辈出,唐玄宗朝就有好几位,如王忠嗣、高仙芝、封常清等,都是久经沙场的百战之将,却先后被唐玄宗亲手扼杀。当安禄山从范阳起兵后,唐玄宗惊慌失措,从战略到战术上都表现得极为幼稚。以潼关之战为例。...……更多
假装穿越大唐 走进科举考场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假装穿越大唐走进科举考场经历过高考的你,看到这些卷子有信心考中吗?科举考试模拟画面。央视纪录片《科举》截图 高考已经结束,但是关于高考的话题却越来越热。不久前网上有个讨论,话题是现在考北大...……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名将陨落,谁的死亡最令人痛心?
...让人痛心疾首。根据一些名将被杀时所处的背景和造成的影响,看一看谁的被杀更让人觉得可惜。可惜指数:★秦朝名将蒙恬被秦二世和赵高逼迫自杀。汉初三大名将韩信、彭越、英布在开国后因功高震主相继被杀。汉景帝时名...……更多
柳宗元:唐代改革的斗士与文学的巨星
...仕途习文武,授于皇族。柳宗元学习知识,自然就参加了科举考试。他不仅顺利考上了进士,而且在21岁的时候就考上了进士。要知道,三十岁的明镜,五十岁的进士。由此可见科举是多么的艰难!柳宗元也一时名声大噪。然而...……更多
聊聊一代英主李世民的辉煌历程
...皇帝能够直接控制军队,保证了国家的安全和稳定。推行科举制度:李世民大力推行科举制度,通过科举选拔人才,使得朝廷官员的选拔变得更加公正和透明。虚心纳谏:李世民鼓励臣子们进谏,他主张削弱地方割据势力,但又...……更多
...题名、独占鳌头、鱼跃龙门……”来到位于夫子庙的中国科举博物馆,随处可见这些成语,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那个让无数读书人魂牵梦萦、爱恨交加、欲罢不能的科举时代。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这里曾是古代中国...……更多
武则天首创四宗最不仅国内排第一,世界范围也无人能敌
...在的。而武则天较之其他皇帝又更为惜才,除了大力推行科举制,还极力举倡地方官向上推荐优良人才,甚至鼓舞全国人民毛遂自荐。长此以往,人才的数量已经超过了预想,为了防止尸位素餐的现象发生,武则天将这些人才一...……更多
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演化出君主立宪制
...朝政。为了打破门阀士族对官职的垄断,隋唐时期诞生了科举制,但是科举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作用并不大,隋唐时期科举入仕的读书人仍是极少数,晚唐时期科举甚至差点沦为新的九品中正制。出身低微的黄巢在多次科举不第...……更多
北宋科举制度的黄金时代:龙虎榜的诞生
科举考试自大业元年(605年)建立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一直都是朝廷任选官吏的主要途径,这一制度共经历了1300年,纵使历经千年,朝代更迭,它始终被保留,可见其作用之大,影响之深远。其中,有一年科考最值得...……更多
揭秘“五子登科”:窦禹钧与五子的不凡人生
...,回到古代的封建社会。在那个时候,学子们为了能够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不惜一切代价苦读不辍。因为只有通过科举考试,他们才能够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仕途理想,同时也能够改变家族的命运,成就自己的雄心壮志。...……更多
唐朝兴衰录:国都长安七度失守的传奇历程
...的英明神武,对抗安史叛军的过程中,他先是派出名将高仙芝、封常清,不料却怀疑二人有异心,将其杀害。紧接着,唐玄宗请出老将哥舒翰镇守潼关。然而,在哥舒翰镇守潼关期间,唐玄宗的不明智之举导致唐军惨败,哥舒翰...……更多
仙芝楼院士工作站——27个灵芝行业标准在这里诞生
...一步推动灵芝行业质量变革创新,对行业具有引领意义,影响重大。 ……更多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张三甲,武艺高强无人能敌
科举制度从隋朝创立,历经一千多年,作为中国古代统治者选拔官员的一种主要手段,对历史的影响巨大。科举制度扩展了选拔官员的范围,吸引了大量处于社会中下层的有识之士,打破了原本的阶级固化,扩展了社会阶层流...……更多
揭秘明朝四大才子:祝枝山、唐寅、徐祯卿、文徵明的传奇人生
...参加乡试,七次参加会试,他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虽然科举仕途不是很顺利,他是他在书法上的成就震古烁今,他的书法被明朝人称为“本朝第一手”,尤其是狂草,睥睨天下,无人能敌,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外祖父徐有贞和岳...……更多
...要艰难困苦得多了。天宝六年(747年),杜甫参加了当年的科举考试,这本就是他来到长安的目的,但不幸的是,他再次落榜了。这一年,唐玄宗下诏,全国有一艺之长的人都可以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这次考试由宰相李林甫主持...……更多
唐僖宗李儇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在位期间,权宦田令孜把持朝政,政局日益混乱,引发王仙芝、黄巢起义。长安失落后,逃亡蜀地。文德元年(888年)死于长安,享年27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庙号僖宗,安葬于靖陵。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唐僖宗李儇是唐...……更多
骆宾王与兖州的不解之缘:一段才子求官的坎坷历程
...是他求生的唯一出路。兖州唐代南城楼唐代的官宦之路,科举并不是主要门路,虽然小学历史就学到了隋朝开创科举制度,但官僚举荐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取官之道。于是骆宾王在兖州上下求索,上至府衙长史、下至县衙知县,广...……更多
大清第一廉吏为何让康雍乾三代帝王为之动容
...没廉才于成龙生于明朝崇祯年间,少时聪慧好学,渴望通过科举入仕报效天下。然而当时朝政腐败,科场舞弊丛生,清官正人屡屡落第。1645年,21岁的于成龙满怀理想抱负赴京赶考,想以科举之路实现报效社稷的夙愿。然而当他走进考场...……更多
济南高新区第一实验学校:与李白共度时光,共探寻诗意人生
...欢李白,有的同学喜欢他的豪言壮语,有同学喜欢他不向坎坷命运屈服的精神,也有同学喜欢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同学们展示自己带来的课外书,推荐给班级内其他同学,希望能有更多的同学了解李白,喜欢李白,爱上李白。...……更多
《雪中悍刀行》揭秘王仙芝为何没有杀徐凤年这背后的悬疑谜团
...斗的结果往往不仅取决于实力的对比,还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故事情节的发展也体现了角色的生死与故事需要之间的关系。在小说中,有些角色可能被安排死亡,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因此,我们很难用绝对的标准来衡量每...……更多
唐玄宗:从巅峰到马嵬之变的传奇人生
唐玄宗可以说是一个充满传奇性的皇帝,他一生经历了多次政变,他把唐朝推向全盛时代,又是他,在他的统治之下大唐王朝开始由盛转衰20岁,早年经历了神龙政变,后来又和太平公主发动了唐龙政变,扳倒了韦后集团和安乐...……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因“山路险峻,马为之而倒”而得名的倒马关,与紫荆关、居庸关并称为长城“内三关”。88年前,八路军出师华北敌后第一战,就在这里打响
2025-07-12 08:05:00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 | 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从贵州抗战第一桥到红色教育新地标
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简介:深河桥位于独山县城北面约9公里处,是一座始建于明朝隆庆五年(1571年)的单孔石桥。桥高16.35米
2025-07-12 00:33: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通讯员考薇沈玉云1405年至1433年,中国航海家郑和率庞大船队从南京出发,七下西洋和平造访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5-07-11 14:13:00
文脉添新辉!王有金先生珍贵藏品无偿捐赠宁津县档案馆
近日,宁津县档案馆迎来了一份沉甸甸的文化厚礼。宁津县文艺界知名人士王有金先生,怀着对家乡的赤诚与对历史的敬畏,将个人珍藏多年的数件珍贵藏品无偿捐赠予宁津县档案馆
2025-07-11 16:19:00
父辈的抗战丨97岁老兵李法真:铁血传奇 赤子情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1943年,刚入伍的李法真被“三连问”:“能吃苦吗?敢开枪不?敢打敌人吗?”15岁李法真回答得铿锵有力
2025-07-11 16:50:00
百年湖光映征程:青年学子探寻红色湖畔的信仰密码
2025年7月2日至8日,巢湖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暑期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吴远军的带领下,先后走进环巢湖区域的南山烈士陵园
2025-07-11 17:07:00
一杯四特酒,盛满赣鄱大地四千年酿酒史诗
置身江西宜春樟树市博物馆,透过青铜斝(jiǎ)上纤毫毕现的饕餮纹,仿佛看到了四千年前贵族宴饮的觥筹交错。回到自家烟火寻常的餐桌上
2025-07-11 17:2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嬛嬛,这个盖罐,朕在吉林给你找个同款
电视剧《甄嬛传》中,有一个五彩盖罐似乎是宫里的标配,甄嬛、果郡王、端妃的住处都有。万万没想到,吉林省博物院里也“标配”了一个
2025-07-11 19:18:00
抗战中的太原:为保守秘密 28名八路军战士壮烈牺牲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二○一○年,郭家庄村民郭文则指认掩埋三支队烈士的地方(资料图片)。这是一个十分伤感、让人落泪的故事
2025-07-11 08:25:00
守护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 市民捐出母亲抗战遗物
年轻时身着军装的余绿波。余正风向厦门市档案馆捐赠的母亲余绿波的勋章。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 通讯员 刘莉丽 图/厦门市档案馆 提供)“在我母亲离开后
2025-07-11 08:26:00
橙友“vQbrPVOQ”向橙柿直通车反映:枯树湾巷和古河巷交叉口的石碑上,出现了一个错别字,“王守任是错误的,应为王守仁(即王阳明)”
2025-07-11 08: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渊子崖保卫战:“抗日第一村”的誓死不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松 邱明 赵彦辰“云山苍苍,沭水泱泱;烈士之风,山高水长。”时隔80多年,渊子崖抗日烈士纪念塔上的题词依然醒目
2025-07-11 12:52:00
南宋·玉带扣
杭州市富阳区博物馆馆藏文物如果不是因为考古发现,南宋时期的将军梁端礼,早已湮没在时间中。而2013年富阳新登梁端礼墓的挖掘
2025-07-11 10:34:00
2012年,我在杭州工作生活,每到休息日便去西湖寻觅钱塘风雅,由此慢慢发掘许多与杭州有关的古代文人事迹。后来,我开始尝试根据他们留下的诗作
2025-07-11 11:04:00
由“成己”走向“成人”,尼山论坛儒学对话助推全球化共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宗智巍巍尼山,文脉悠长,圣贤遗风,泽其万方。7月10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重要平行论坛——“尼山儒学对话会”在孔子故里济宁曲阜圆满召开
2025-07-10 2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