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丁澎:高度近视眼下的生活与乌龙事件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1 15:40:00 来源:戏说三国

清朝出了个大诗人,名叫丁澎。

他的诗风格多变,包罗万千,有伤春悲秋的“桃花落尽梨花老,又是一年春事了。”也有忧叹家国的“实在关山得此生,迁客愁闻泪呜咽”直到现在这些诗句都被人广为传诵。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丁澎其实是个高度近视眼,因为近视,他的身上曾闹出过不少糗事,民间流传最广的一则乌龙,便他在纳妾时由于识人不清,不小心和丫鬟圆房。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不妨一起来看看。

丁澎:高度近视眼下的生活与乌龙事件

一、高度近视患者,误与丫鬟入洞房

在医学上,近视眼的病因基本来源有两种,一是基因遗传,二是用眼过度。而丁澎的近视眼则属于第二种。他从小酷爱读书,少年他常常挑灯夜读通宵达旦,以至于眼睛倍感疲劳,久而久之便成为近视眼。

那时老百姓对于近视眼镜一无所知,患上眼病后,唯一的办法就是默默忍受。

丁澎苦于近视眼,他无法看清两米之外的人和事,看风景也都是雾里看花,就连看书多了,也就会视觉模糊到流眼泪,而且由于视物不清,他走路时常磕磕绊绊,身上总被碰得青一块紫一块,这为他带来许多不便

有熟人看到丁澎后,曾主动上前打招呼,但丁澎却视而不见,径直从其旁边走过。还真不是他高傲自大,而是他实在没看清来人长相,以为是陌生人,便没有理睬,这差点让他在朋友圈中被孤立。

丁澎:高度近视眼下的生活与乌龙事件

总之,患上高度近视后,生活的诸多不便让丁澎有苦难言。

古人十分讲究传宗接代,如果妻子不够生,就会娶小妾接着生。成年后,家里为了让丁澎开枝散叶,也为他积极纳妾。

大婚当日,丁澎十分高兴,他拿端起酒杯尽情招呼着宾客,直到华灯初上。等他踉跄回到婚房时,早已喝得醉醺醺。

当时天色已晚,透过红灯蜡烛,只见在床上隐隐绰绰坐着个妙龄女子,她身姿优美穿着喜服,头戴着红盖头,不用多说,这必是新纳的小妾。

丁澎本来眼神就不好,加上当时室内光线十分昏暗,他并没仔细辨认该女子的身份,就掀起盖头与之圆房。

可当第二天阳光射进窗户,已然清醒的丁澎这才惊讶地发现,旁边的人女子并不是小妾,而是婢女。

原来这位小妾年轻活泼,她早就听说丁澎是近视眼,便想戏弄一番。她让婢女穿上自己的衣服端坐在婚床上,想看看丁澎究竟能否发现端倪。

丁澎:高度近视眼下的生活与乌龙事件

没想到丁澎的近视度数竟然这么深!在酒精作用下,丁澎大脑早就迟钝不堪,压根无法仔细辨认,何况又是夜晚,种种因素的作用下,丁澎这才上演了这出糗事。

当事情传出去后,人们纷纷笑话丁澎,责怪他识人不清,但他心胸豁达并没有生气,也从来没有责怪过小妾。二、仕途坎坷,开局被卷入著名试卷案中,终有所悟成就著作

丁澎虽然是近视眼,可为人正直光明磊落,心中敞亮如明镜,从来不屑于勾心斗角。

他六岁能诗岁能文,20岁就考中乡试。和当时的读书人一样,丁澎也有满腔抱负,渴望进一步博取功名。可直到1655年,丁澎才考中进士,这一年他33岁。

本以为丁澎总算时来运转,接下来的命运必然高枕无忧。但令人意外的是,丁澎的仕途之路却坎坷丛生。

1657年,仅仅在为官两年后,丁澎就迎来人生当头棒喝。

丁澎:高度近视眼下的生活与乌龙事件

任职河南副考官时,他发现河南的科举考上徇私舞弊的行为非常严重,达官贵人的后代可以凭借关系和金钱换取排名,寒窗苦读的寒门学子纵然满身抱负,却因为没钱打点主考官而惨遭淘汰。

丁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年轻的他也曾想奋力一搏改变这些状况,奈何他根基不稳,所给出的建议不仅无法令人信服,自己还备受同僚排挤。

官场的黑暗让丁澎十分痛苦,可他只能看着这一切发生。

好在纸包终究不住火,很快考场上的黑暗现象被人举报,事情闹到京城后震惊整个朝野。最终,涉案的17名考官都被狠狠罚以绞刑,丁澎虽然没有参与其中,但他也深受牵连,被发配到东北奉天,这就是著名的“丁酉试举案”。

那里寒天苦地,万物萧条,除了短暂的夏天外,其他几个季节都相当寒冷。

丁澎:高度近视眼下的生活与乌龙事件

刚开始家眷们很适不适应东北的气候,他们自小生长在温暖潮湿的江南,从来没有感受过零下30度的天气,为此,每个人的都叫苦不迭,却只有丁澎甘之如饴。

他的心态十分乐观,在他看来,只要能够离开那个黑暗的官场,哪怕是喝雪水,自己都心甘情愿。

事实上,丁澎还真喝过雪水。冰天雪地里,河流早已被冻结成冰,人们打水十分困难,他便号召家人收集雪水,洁白无瑕的雪团可以生吃,融化成水后可以炊饭。

这样的生活持续五年之久,直到1962年他再次被启用,家人的生活也渐渐回归到正常状态。

说起来丁澎一生也与宗教有缘,他的祖父丁鹤年十分喜欢宗教。生前常常去寺庙里参禅悟道,与僧人们交流心得。

丁澎:高度近视眼下的生活与乌龙事件

家族习惯对丁澎的影响十分巨大,尤其在经历过被流放的五年之苦后,丁澎更加喜欢亲近宗教,似乎只有遨游在宗教知识的海洋中时,才能够远离世间纷扰和官场黑暗,让身心得到放松。

以至于中年以后,丁澎在当官和写诗的同时,还会专门抽出很多时间来研究宗教,他像祖父丁鹤年那样,每日拜读各个宗教经典,专程探访宗教达人,而且毫不知疲倦。

最终,他用毕生所闻和所学,编纂出两本著名的宗教论著《真教寺碑记》和《天方圣教序》。不得不说,在宗教方面,丁澎做到了青出于蓝胜于蓝,其所学远超祖父丁鹤年。

丁澎在仕途中开局不顺,不仅受无辜牵连,还被发配到苦寒之地磨炼人生,可即便他的人生基调充满坎坷,他依旧初心不改,始终不卑不亢,就算被人笑话也淡然处之,不屑与人争论,这种人生境界令人叹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1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什么是高度近视?家长应该怎么避免孩子成为高度近视?
...正确应对,导致孩子小小年纪出现近视。比如一些家长对高度近视的认识存在误区,觉得高度近视与低度近视差别不大,就是度数比较高而已。对此,这篇文章就“什么是高度近视?家长应该怎么避
2025-05-07 17:04:00
...于自家主卧室手提包中,还用茶叶掩盖。到了10月份初,高度近视且伴有健忘的鲍老先生想把钱重新存进银行,多次寻找也找不到该钱,又叫来弟弟及弟媳也一同寻找,但依然未果。10月17日
2023-10-20 17:25:00
父母高度近视,1岁婴儿近视600度,母亲:半年又涨了100度,完全由基因决定,最坏的结果是失明
...的慕女士在儿子1岁时带他做去视力检查,却发现其双眼高度近视,引起广泛关注。“人工测的是600度和650度!”慕女士称,她和丈夫都近视600度左右,医生判断孩子携带有近视基因,
2023-02-16 16:03:00
高度近视,需警惕青光眼!
...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在近视的学生中,有10%-16%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可诱发一系列眼部其他并发症,包括青光眼,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脱落,黄斑病变等,其中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
2023-08-30 14:27:00
济南普瑞眼科医院成立高度近视专家特色门诊
为帮助高度近视患者获得更好高的视觉质量,有效预防高度近视并发症风险。12月17日上午,济南普瑞眼科医院高度近视专家门诊正式揭牌。省立医院徐文文主任、济南普瑞眼科医院执行院长石玉芳
2023-12-18 10:57:00
兰州爱尔眼科医院范真院长丨如何预防和矫治高度近视,你知道多少
...不只是视力差、戴眼镜、生活不便那么简单,一旦发展为高度近视,眼部结构会发生不可逆的改变,大大增加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眼底出血等眼病的患病风险。我国就是一个典型的高度近视多发国
2025-01-27 21:04:00
江苏省人医这个专病门诊真方便!近视超1000度的她成功告别“啤酒瓶底”
57岁的“老南京”林阿姨(化名)是一位高度近视患者,左眼20年前曾进行PRK(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度数高达1000度,右眼虽未接受近视矫正手术,近视度数也不断增长达到
2025-06-28 09:59:00
1000度近视视力是多少
...有轮廊,基本是模模糊糊的一片。1000度近视早就属于超高度近视了,超高度近视人群没有配戴近视眼镜的情况下,是看不清楚东西的,并且生活起居等全是很艰辛。超高度近视人群,主要是补
2023-05-10 11:15:00
高度近视+斜视!一场复合手术助力宁德学子解除视力警报
宁德高考学子小叶,他的父母皆为高度近视患者,受遗传因素影响,他自幼便戴上了眼镜。这副厚重的眼镜,给酷爱篮球等运动的他带来了诸多不便。近期,大考尘埃落定后,他迫不及待地在父母陪同下
2025-07-09 12:3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