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古代皇帝为何轻易不下《罪己诏》
在古代,皇帝是天下的主宰,他们手握至高无上的权力,肩负着天命与民意的双重重任。然而,即便是这样高高在上的存在,也有犯错的时候。在历史上,我们偶尔会见到皇帝下达《罪己诏》的情况,这是一种罕见的现象。人...……更多
废太子之难:制度、势力与皇帝的智慧,从历史角度看皇权与继承
...有一件事情让不少历史爱好者都同样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皇帝可以设定太子,但是并不能随意地撤换太子?今天涂狐就来盘点一下,废太子这件事是有多么的难!太子的选定必须严格按照规则来设立历史上,刘邦是没有办法废掉...……更多
古代士兵在打仗时,为何只认虎符而不认皇帝
...古代士兵在面临命令时,更多地是依赖虎符而非直接听从皇帝的指令?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虎符是古代中国特有的一种军权象征,通常由金属铸成,形状如虎,分为两半,一半留存于君主手中,另一半交由将...……更多
同为皇帝的“机要秘书”,为何明朝的内阁权力,远大于清朝军机处
在中国古代皇朝中,皇帝身边的权力中枢无疑是帝国运作的核心。然而,同样是作为皇帝的“机要秘书”,明朝的内阁与清朝的军机处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权力格局。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制度设计的差异,还是历史发展的...……更多
中国古代帝王称号探秘:从庙号到年号,皇权象征的演变
...的一面,其背后隐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政治符号。古代皇帝有各种称号,反映了不同朝代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有的皇帝自称为“皇帝”,体现了其强大的政治权威和统治地位;有的选择“宗”作为自己的称号,...……更多
明朝的“文官集团”对皇权起到什么作用
明朝的皇帝,并没有几个屈从于文官的。相反,文官却需要皇帝的支持来获取自己的利益。对于这一点,证据很多。朱元璋大杀文臣,有哪个文臣制约了他?朱棣终其一朝,也没有出一个强势的权臣;嘉靖皇帝朱厚熜,手下臣子...……更多
历史上皇位争夺中的兄弟残杀与权力阴谋
...息相关,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政治考量。作为权力的象征,皇帝拥有无可匹敌的地位,因此他的皇后必然来自于显赫的家族,具备高贵的血统。这种选择不仅是巩固皇权的手段,更是对整个国家利益的审慎考虑。然而,如果皇帝任...……更多
在古代什么人愿意做太监?皇帝为何信任太监?
...为何古代会有人甘愿成为太监,而更令人疑惑的是,为何皇帝会如此信任这群被剥夺男性生育权的宦官?这似乎是一个匪夷所思的历史现象。是什么原因让有志之士主动选择了这种身份,而皇帝又对他们表现出如此的信赖?太监...……更多
很多朝代被宦官干政所扰,为何宋代可以避免宦官弄权
...权愈强,宦官掌握权力的可能性便越大,当然前提必然是皇帝怠政,否则宦官也没有插足权力的机会。那么,宋代宦官是如何被镇压的呢?一、得天独厚宦官是封建王朝的特殊产物,他们深居内宫之中,侍候宗室子弟和后宫嫔妃...……更多
邓绥的政治智慧与治国才能
...她就时刻注意避其锋芒,与皇后“撞衫”立马换掉;面见皇帝皇后时,处处以侍奉皇后为主;皇帝疏远皇后时,她主动劝和,也主动疏远皇帝,以躲开皇后猜忌。 后宫争斗激烈,她就小心谨慎、为人谦和,处处守规矩,从不欺...……更多
明朝内阁制度具有三个典型特征,其一都是皇帝的辅佐幕僚机关
...阔的大国,俗事俗务纷杂繁多,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以皇帝一己之力是完全无法治理的。最终皇权再次引入内阁制度,而逐渐获得权利的内阁制度反过来又开始影响皇权。明朝初期,宰相被朱元璋废除,但由于皇帝工作量过大...……更多
从宦官到权臣,明朝“自宫潮”的背后
...从永乐十九年开始,朝廷多次下发诏令,严禁自宫,弘治皇帝甚至下达了自宫者死的严令,但是,自宫之潮却依旧不止。而这一局面的形成,恰恰又与朱元璋加强皇权的一系列举措密切相关。在传统历史表述中,明代的宦官被普...……更多
历史上鳌拜被清算之后,他的后代都是什么结局
...年的地位很高,因为后金、清初实行“国议”制度,大清皇帝也要看八旗、满族文武的意见行事,所以费英东也被誉为“开国五大臣”之一,对于大清领导人中的一个。瓜尔佳家族在跟随着努尔哈赤打江山的阶段,扮演的是“武...……更多
“罪己诏”是皇权稳固的产物,“罪己诏”的政治功效有哪些?
...制度基础。内朝的设立大大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为皇帝政令的发布创建了制度基础。继而,汉代还设立了较为完整的行政视察制度和官僚机制,以保证皇帝的政令能确凿落实到人民管理中去。行政视察制度,包括皇帝亲自...……更多
朱瞻基:为大明王朝埋下亡国祸根的英主
...了大明江山,实际崇祯只是一个接盘侠,崇祯之前的几任皇帝,都行为怪异,不务正业。大明灭亡的真凶,不能说是崇祯,而另有其人。在崇祯之前的几任皇帝中,虽然都行为怪异不务正业,但是真正为大明亡国埋下祸根的只有...……更多
正一品与从一品之争:谁才是真正的权力顶点?
...位,自古以来就是权力的象征;他们不仅荣誉极高,还是皇帝极为倚重的辅政大臣。在漫长的历史中,三公之一的职位通常由道德高尚、声誉卓著的人担任。这些人凭借他们丰富的经历和卓越的政治智慧,为帝王做出了巨大的贡...……更多
唐朝太子李承乾废除之谜:皇权之路的波折与信任危机
太子,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当中是仅次于皇帝的存在,是皇帝法定的继任者,凡是能被皇帝册封为皇太子,按照正常情况都是皇帝高度信任的存在,毕竟是自己的儿子;但是在皇族当中,上到皇帝下到宗室子弟,基本上都在...……更多
武则天竟然挖过人的祖坟,她是为了什么?
...生是典型的逆袭人生。她从宫女起步,先后不仅做了两位皇帝的妻子,后来更是成为唯一一位女皇帝,而且她的子孙也都是皇帝。别人金屋藏娇都偷偷摸摸,但她养男宠,堂而皇之一养就是三个,如果谁惹她不高兴,她能把你祖...……更多
明朝政治制度的演变:皇权、内阁与宦官的博弈
...强。尤其是在明代,自朱元璋废丞相建立内阁开始,历代皇帝又通过建立厂卫制度扩大皇帝自己亲信的权利,达到监督百官监督百姓的目的,中央集权在此时几乎达到了中国封建历史的顶峰。然而随着给宦官和内阁权力的不断增...……更多
汉灵帝为何被后世贴上了“昏庸”的标签
...的历史长河中,东汉末年的汉灵帝刘宏是一个颇具争议的皇帝。他在位期间,重用宦官,导致国政混乱,被后世贴上了“昏庸”的标签。然而,当我们深入历史的细节,会发现汉灵帝的选择并非无迹可循,他的行为背后隐藏着深...……更多
中国的卢梭是谁,在帝制时代敢说皇帝是天下大害
...黄尊素为人正派、耿直,敢说真话。天启年间曾多次上书皇帝,批评朝政,表达对阉党的不满,结果得罪了当时的权宦魏忠贤。后来,在魏忠贤的授意下,其爪牙兼酷吏许显纯将黄尊素迫,害致死。父亲死的那年,黄宗羲16岁。...……更多
论秦朝博士廷议制度
...商议国家大事的制度。臣子须在廷议后将商议出的结果向皇帝汇报,最终由皇帝来作出决定。虽然最终的决定权仍在皇帝手中,但是这种决策方式体现了一定的民主色彩。在秦朝,廷议成员的组成还是比较广泛的。除了身居要职...……更多
为何说胡惟庸不犯任何错误,他也是必须要被干掉的
...力。自秦汉开始,皇权与相权之间,有合作,也有矛盾。皇帝代表的是国家,但真正让国家运转的最高首领是宰相。如果是秦皇汉武,这种强势的皇帝还好,皇权压倒相权。但如果是弱势的皇帝,面对强势的宰相,皇权就危险了...……更多
聊聊明朝皇权与官权的斗争与平衡
在明朝的政治体系中,皇帝与文官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微妙。虽然表面上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但实际上,文官往往能通过各种方式对皇帝的权力施加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架空皇帝。这一现象的产生与明朝独特的政治结...……更多
明王朝覆灭的根源:经济问题与政治弊端
...的迭代,至于迭代的原因,无非就是百姓受苦民不聊生,皇帝昏庸无能奸臣掌权,内忧外患天灾人祸罢了。而今天就来说一说明王朝,它为什么会灭亡!其实主要原因还是这几个问题:第一:藩王制朱元璋为了不让自己的子孙饿...……更多
康熙皇帝的治国才能与政治智慧
...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儿子都比老子稍差一点,除了康熙皇帝这个“千古一帝”例外!那么康熙皇帝究竟比他老子顺治皇帝强在哪里呢?真的只是因为康熙皇帝在位时间长,顺治皇帝为其打下的基础好?并不是!1、面对政治婚...……更多
为何17岁的崇祯,轻而易举地除掉了魏忠贤
...而,凭借其狡黠的言辞和巧妙的谄媚手段,他逐渐赢得了皇帝的宠信,最终跻身朝廷的核心圈层,被尊称为“九千岁”。假若不是崇祯皇帝的及时登基和果断行动,或许魏忠贤的权势将进一步膨胀,成为无法制约的朝廷巨擘。崇...……更多
康熙皇帝、鳌拜与孝庄太后的权力游戏
在清朝,历代帝王的原配福晋或中宫皇后都不是皇帝自己感情的选择,而是一件绝对关乎政治局面、朝臣势力分布的国家大事。对于刚刚登基不久,由“辅政四大臣”辅助朝政,手中并无实权的康熙皇帝而言,成婚封后则是改...……更多
光绪皇帝是如何将戊戌变法变成了最滑稽的扯淡
...采取相应措施来保护自己和同僚们。 相反,他还向光绪皇帝推荐了袁世凯,并请求结袁以备不测。结果袁世凯却背叛了他们,并向慈禧太后报告了变法派的动向。最终,这场变法在短短百日之内被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所粉碎,...……更多
皇权传递的风险与智慧:从历史看皇位的传承与稳定
...象的成因繁多而复杂,其中皇权传递的问题尤为显著。老皇帝驾崩后,新皇帝登基,这一权力交替之际,皇权显得尤为脆弱。新皇帝往往面临着来自各方的挑战,从同宗藩王到权臣武将,无一不是潜在的威胁。一旦新皇帝无法应...……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连载之韩家集歼灭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抗战烽火里,渤海大地曾见证无数子弟兵执戈卫国的壮举;八十年后,一部泛黄的连环画为我们重启那段热血记忆
2025-08-24 19:54:00
一唱一叹皆是爱!《大唐贵妃》演绎千年缠绵。
2025-08-23 08:58:00
贤哲言行铸成语!齐文化中流淌的千年智慧
从稷下学宫的思想交锋到朝堂上的治世箴言,从战场谋略到市井百态,每个成语背后都是一段鲜活故事。或讲处世之道,或述为政之德
2025-08-23 09:27: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带你回望解放长春那段历史
备受瞩目的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已经拉开帷幕,在展览现场,“热烈庆祝长春解放”几个大字一下就抓住了大家的目光,也将人的思绪拉回了20世纪40年代
2025-08-23 11:05:00
我们的抗战|铁血村庄:守家即守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岳致呈 刘志坤 邱明80多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齐鲁大地上的一个个村落,以血肉之躯筑起全民抗战的铜墙铁壁
2025-08-23 11:14:00
...近日,中国电影《东极岛》在澳大利亚、英国等国上映,引发了海外观众的热议。这部影片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生动再现了1942年东极岛渔民勇救英军战俘的感人故事
2025-08-23 12:0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杨洋,你把掌天瓶落吉林了
热播剧《凡人修仙传》里,杨洋扮演的韩立靠着神秘的掌天瓶一路逆袭,可谁能想到,这只让修仙者趋之若鹜的神器,竟悄悄把“同款”落在了吉林
2025-08-23 13:11:00
父辈的抗战丨百岁老兵邓传丙用一生书写家国情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 通讯员 韩学平“为啥要参军?为了保卫家国!为亲人报仇!”已到期颐之年的邓传丙,忘记了很多往事
2025-08-23 18:00:00
壹点笔墨|无棣朱氏溯源考
2019年清明节期间,我曾倡导并组织青州衡王府的衡恭王后裔族人,举行了首次集中、统一、大规模的“衡恭王后裔祭祖恳亲”活动
2025-08-23 18:34:00
8月23日,“河北五超”承德主场对阵保定,“皇上”又来给承德加油,上次喊出夹子音,这次直接上设备!
2025-08-23 21:45:00
抗战中的太原:作家胡正的抗日足迹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山西作家胡正(资料图片) 山药蛋派作家以赵树理为代表,还有被称为“西李马胡孙”的西戎、李束为
2025-08-22 08:0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2 09:38:00
1965年上映的中国戏曲电影《节振国》,讲述了1938年开滦赵各庄煤矿工人纠察队队长节振国不畏强暴,率先带领工友们掀起五矿同盟大罢工的浪潮
2025-08-22 10:14:00
一份《救国时报》串联起万里之外的东北抗战记忆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众多泛黄资料和照片中间,一摞新书映入了中国吉林网记者的眼帘,这本书就是《远隔重洋的呐喊:〈救国时报〉东北抗战史料选编》
2025-08-22 13:06:00
在吉林这片土地上,藏着一群人的热血与不屈——东北抗联的故事,你必须知道!
听,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展厅里,吉林省博物院讲解科科长崔玉卓正在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东北抗日联军的故事:“周保中这样表述这段艰苦的岁月:‘听不到党中央的声音
2025-08-22 13: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