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从宦官到权臣,明朝“自宫潮”的背后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02 11:01: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人争当太监,是堪比宰相的权力诱惑?

洪武十年(1377),一名老宦官出于好意指出了公文中的错误。朱元璋听闻大怒,立刻下旨将这名宦官逐出皇宫。

数年后,朱元璋又在宫里挂起一块铁牌。

上书:“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

从宦官到权臣,明朝“自宫潮”的背后

此后,宦官的影响力跌落至谷底。不仅不能干预朝政,连说话都不能涉及政事。为何自宫为宦

明太祖朱元璋雄才大略、杀伐果决,为了建立一个自己理想中的朝廷,连诛杀开国勋贵都在所不惜,又岂能容让宦官势力染指社稷。

但让朱元璋万万想不到的是,他的王朝竟会成为继汉、唐两朝之后,宦官干政的又一个历史高峰。

甚至,自宫为宦在明代也成为了一种疯狂泛滥的风潮。

从永乐十九年开始,朝廷多次下发诏令,严禁自宫,弘治皇帝甚至下达了自宫者死的严令,但是,自宫之潮却依旧不止。

而这一局面的形成,恰恰又与朱元璋加强皇权的一系列举措密切相关。

在传统历史表述中,明代的宦官被普遍认为作恶多端、专权跋扈,甚至要为明朝的灭亡负责。

但近年来,网络上又出现了这样一种声音,明代的宦官有效遏制了文官集团对皇权的践踏,是有功于明朝社稷的。

从宦官到权臣,明朝“自宫潮”的背后

笔者认为,不论这两种说法哪个正确,可以明确的是,明代的宦官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的确异常抢眼且涉事极深。

而且,在两百多年的明史中,宦官也并非全都有害,亦绝非全都有功。

只是许多人先入为主,在未能了解明代宦官制度全貌的情况下就做出了有失偏颇的结论。

要想了解明代的宦官,我们就必须先搞清楚一个问题,即明代的宦官所掌握的权力到底属于什么性质?

或者说,它来自于何处?宦官的权利来源

大家肯定觉得,这还用想,肯定是来自于皇帝,宦官不就是皇权的延伸?

的确,明代宦官的权力确实来自于皇帝,所以尽管明代宦官看似猖獗,但皇帝只需要一句话,就能夺取他们的一切,所谓明代四大权阉,莫不如此。

但来自于皇帝的就一定是皇权吗?

又或者说,明朝皇帝赋予给太监的权力原本来自于何处?

明朝成化年间,礼部尚书姚夔曾当面称司礼监掌印太监为内相。

晚明文人沈德符在他的著作中提出,执掌司礼监的太监所拥有的权势,其实可以向内阁首辅看齐。

除此之外,还有刘若愚也曾在《酌中志》中将司礼监掌印太监比作内阁首辅。

更有意思的是,明代凡是有较大影响力的宦官,基本上都是司礼监的太监。

司礼监到底有何魔力,竟然能让文人们称其为内相。

从宦官到权臣,明朝“自宫潮”的背后

洪武十三年(1390),朱元璋以谋反罪名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并就此废除宰相制度,将原先属于宰相的权力收到了自己手上。

宰相制度被废除后,皇权与相权之争不在,皇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

但实话说,你皇帝一个人能干得了这么多事吗?

显然是不能的。

朱元璋曾在八天时间里,平均每天处理两百多道奏折,这直接让他心力交瘁。

于是,朱元璋开始找人帮自己分担政务。

熟悉明史的人都知道,他找来帮忙的这群官员日后所组成的机构被称作内阁。内阁和司礼监之争

后来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承接了很大一部分相权,但被许多人忽略的一点是,还有一个部门也获得了一部分相权,且权力大小几乎是随着内阁的权力变化而变化的。

没错,这个部门就是前面提到的司礼监

永乐时期,为了填补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后留下的中枢权力空白,朱棣开始从翰林院选拔官员担任殿阁大学士,以协助自己处理朝政,内阁制度初现雏形。

与此同时,作为皇帝身边最亲近之人的宦官,也开始在王朝政务中发挥作用。

郑和、刘通、王景弘、候显等一大批宦官在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备受信任,且功勋卓著。

永乐一朝,宦官们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内到国外、忙忙碌碌,俨然已经成为了明朝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必须要说的是,雄才大略的朱棣仍然牢牢掌控着皇权与相权,宦官们的得势与内阁的设立都不是制度化、常态化的。

等到他的孙子朱瞻基掌权的宣德时期,这一切才开始固定下来。

宣德时期,杨士奇、杨荣等内阁大学士得到重用。

国家的大政方针几乎皆出自内阁,但内阁只有递交奏疏的权力,是否施行还要看皇帝的态度。

从宦官到权臣,明朝“自宫潮”的背后

如果皇帝同意,就会用红笔在奏疏上写下自己的意见。

仁宗时期,皇帝还会亲自批红,但颇具才情的宣德帝,却不想每日被政务缠身,他要在他的业余爱好上花费大量时间。

于是,宣德帝找到了自己可以信任的一个好帮手,司礼监太监。

明初,司礼监本是负责文册管理的宦官机构,同时兼有对宦官内部的监察权。

宣德帝将其权力稍加改变,把原先需要自己处理的奏疏交给司礼监太监,代看代批。

至此,在朱元璋从宰相手里收回相权的数十年后。

值得一提的是,宣德帝为了让宦官能更好地处理政务,还在宫中设立小书堂,以让小宦官学习知识。

这一举措,直接使得明代的宦官水平突飞猛进,举超越了历代。正所谓,不怕宦官有文化,就怕宦官没文化。

有文化的明朝宦官,文化修养虽然不比文人,但却比历代宦官要高出几个段位。

正是有了这一基础,明代的宦官才能在明朝的政治系统中稳定存在两百余年。

综合来看,明朝的宦官掌权几乎就是必然的。

从宦官到权臣,明朝“自宫潮”的背后

当朱元璋收回相权时,可能并没有想到皇帝一个人根本无法处理繁杂的政务,而随着这一问题的暴露,明朝的皇帝便不得不开始向下分权。

内阁由此而生,但对权力的掌控欲又使皇帝不愿意将相权完全交给内阁,于是和皇帝关系最近的宦官便理所当然地获得了另一部分相权。

他们和内阁互相配合,处理着大大小小的政务,也制约着内阁,使其无法违背皇帝的意志。宦官掌权之必然

说白了,明朝的内阁和司礼监所分掌的权力就是此前属于宰相的权力,这就难怪明代会有将司礼监掌印太监称作内相之说。

也正是因为如此名正言顺的官场地位,明朝自宫为宦者的数量才会超越历代,形成禁而不止的风潮。

至此,我们也就能回答前面提出的那个问题,明朝的宦官到底是有益还是有害?

笔者认为,就像我们不能统一将明朝官员整体称作好坏一样,明代的宦官也不能如此界定。

明代的宦官显然是一个制度化的官僚体系内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只要是官,就会有好有坏,就像文官会有秦桧、也会有于谦一样,明代的宦官也会有王振和郑和、冯宝之分。

从宦官到权臣,明朝“自宫潮”的背后

也正是因为宦官也是官僚体系中的一部分,掌握的只是部分相权,所以他们的权力才会有着巨大的受限性。

只要皇帝一纸文书,就可以将其废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2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宦官之祸:明朝皇权旁落的隐秘推手
...覆灭。所以历代皇帝都时刻重视对外戚和权臣的防范,以明朝为例,为了防范外戚干政明朝皇室除了明初的政治需要外,都没有和臣子联姻,皇帝、皇子、王爷们的妻子都是选平民家的女孩。为了杜
2024-04-21 13:39:00
从魏忠贤看中国历史中的权臣与能臣
...于他的能力,支撑不起他的地位。反观北宋年间的六贼、明朝末年的魏忠贤,以及清朝年间的和珅等人,虽然都算得上奸臣,但他们的个人能力毋庸置疑。正因如此,后代史学家们,除去对他们的恶
2023-10-04 16:42:00
魏忠贤:明朝末年的权臣,其功过如何评说?
论及明朝末年,人们常常会提到一个有争议的人物:魏忠贤。魏忠贤他是明朝后期宦官集团的代表,虽然在后人心目中被贴上了贪婪、权倾朝野的标签,但也有人认为他的存在对明朝的衰亡并不是全然消
2024-02-26 05:46:00
明朝宦官陈矩独揽大权却清正廉明,赢得百姓敬仰
在古代历史的舞台上,总少不了宦官,而随着明朝东厂,西厂的设立,宦官的权力变的更大,他们变成了专权的权臣,他们干预朝政,专横跋扈,人人畏惧,比如大家熟知的汪直、刘瑾、魏忠贤等等。但
2023-10-03 16:33:00
明朝时期的宦官机构,除了东西厂还有什么
...就是照顾皇帝身边人的饮食起居的,说白了他们就是负责明朝皇宫中后勤的,而后勤有分为“四司”,四司分别为混堂司、惜薪司、钟鼓司、宝钞司据《明史》志第五十职官三记载:“惜薪司掌所用
2023-08-07 21:28:00
聊聊宦官魏忠贤和崇祯皇帝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自杀。崇祯皇帝铲除魏忠贤后,开始整顿朝政,试图挽救明朝的颓势。然而,由于明朝内部腐败严重,加上外部强敌环伺,崇祯皇帝的努力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效。最终,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
2024-02-28 11:27:00
历代皇权斗争与政变背后的真实权力游戏
...肯定的。再说了,皇帝在寝宫也不是想干啥就干啥的,这明朝宫廷密事总是能被廷臣所知,动不动就来一个奏章提点意见,象曹魏那种宫省事秘,太子没见过大臣,出于谁家都不知道的好日子肯定是
2024-02-21 21:03:00
宦官专权:中国古代王朝的独特现象与原因
...制和打击宦官势力,恢复了官僚体系的正常运行。例如,明朝的朱棣(明成祖)通过革除宦官势力,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恢复了明朝政权的稳定。唐朝的玄宗通过诛杀宦官集团的头领魏元忠,重新
2023-11-11 07:12:00
明朝漕运繁荣背后的权力游戏:皇权与地方利益的博弈
明朝时期已经产生了完善的漕河管理体系,在诸司衙门的合作努力之下,明代时期的运河尤为畅通。从河道修整到物资运输,从仓储管理到商税监收,水运繁荣的景象是无数宦官日夜忙碌的结果。可是,
2023-10-03 18:5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