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聊聊财政视角下的明代田赋折银征收
...深刻变革,这一变革在《万历会计录》中得以详细记载。田赋征收的折银情况揭示了明代财政结构的重要变化。以山西为例,万历六年时,其田赋白银货币化高达32%,相比嘉靖前的随意折银,是一次显著进步。此外,山西还对其...……更多
当“山河四省”“卷”回到历史长河之中……
...西五省依旧贡献了明朝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他们缴纳的田赋占到了明朝田赋总收入的大约一半。明末的陕西常年闹起义,田赋收入经常就地转移给军队,因此明末真正的财税重地还是“山河四省”。文字综合自网络文字整理:...……更多
...10钱。与此同时,昌平官员统计赋税,每亩耕地每年缴纳田赋2钱银子,成年男子每年缴纳人头税2.8钱银子(以上数据均出自康熙年间修订的《顺天府田赋考》)。也就是说,孙嘉淦去泰山买一张碧霞元君祠的门票,相当于通州民工6...……更多
古代景区收不收门票,这是个问题
...10钱。与此同时,昌平官员统计赋税,每亩耕地每年缴纳田赋2钱银子,成年男子每年缴纳人头税2.8钱银子(以上数据均出自康熙年间修订的《顺天府田赋考》)。也就是说,孙嘉淦去泰山买一张碧霞元君祠的门票,相当于通州民...……更多
明朝中后期世界白银又大量流入中国,为什么还是穷死了
...十年1637年,朱由检听从兵部尚书杨嗣昌的建议,在旧额田赋的基础上,每亩加粮六合,每年得银近二百万两,称为“剿饷”。这个地方可以看出来,崇祯面对自己的大臣,是下不去手的,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不存在怜悯的...……更多
明末的通货膨胀与财政危机是如何造成的
...民身上,以各种形式压榨百姓。明朝的税收定额制度包括田赋、劳役、基本物品征派等,没有足够弹性的税收给民众造成沉重经济负担,而地方官员俸禄过低、国家经济困难,不利于地方官员组织地方生产、发展经济,导致明朝...……更多
清朝的辉煌与天灾人祸:从康熙到嘉庆的灾难纪实
...州县地亩均减二斗而民不加赋者”……清朝以后各省均加田赋。到了雍正初年,全国已有60多个地赋税额未减且仍在继续减赋加捐,到了乾隆时期又加之以“加征钱粮以充军饷”。这场大洪水对我国造成严重破坏和经济损失(清...……更多
...姓用钞买盐,实际上却变相增加赋税。1407年,朱棣下令田赋中夏税的税收,各种商税,以及贪赃的罚款,都可以折收宝钞。可是这些政策并没有阻止宝钞的贬值,当时的宝钞的购买力已经只有洪武九年的三十分之一了。1421年,...……更多
冉求:孔子门下的全才典范,鲁国的军事支柱与改革者
...正当冉求担任季孙氏家臣首脑其间,季孙氏准备推行“以田赋”即按田亩征税的新政策。这是较之“作丘甲”更进一步的军赋制度改革,孔子在内的一些人都对这项新制度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冉求与老师的看法不同,他认为,这项...……更多
“摊丁入亩”损害地主利益,为何还能成功推行
...更改,将原本各自负责自家的丁银改为把丁银摊到各地的田赋银中,和田赋银一起征收,这就是“摊丁入亩”制度的第二步。这一举措,导致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人需要缴纳更多税,但是对那些想要逃避税收,享受占据大量土地...……更多
朱元璋的统治与民众的苦难
...、嘉、湖六府执行重税政策,以全国4%的土地征收了22%的田赋(数据来源于《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后重税范围,又扩展到江浙全境。其原因,一是,江浙土地肥沃、相对富裕,有加大征收的潜力。二是,江浙就...……更多
朱元璋养兵191万却不费民间一粒米,这是真的吗?
...必有军屯。为了支持军屯,朱元璋要求国家不征收军屯的田赋。如果遇到战争、天灾等,国家财政还会对军屯进行补贴。到了洪武二十五年(1387年),军屯才开始被征收田赋。标准是田五百亩,一年纳粮五十石。税率是十而税...……更多
...照比例将河南各地的火耗降低。耗羡的数额根据各州县的田赋银确定。为防止地方官吏私加火耗,雍正三年(1725年)正月,田文镜严饬司道府州官员,在征收钱粮过程中,将收粮银柜加固封条,委派专员“公同面拆,立刻发匠...……更多
...达730万两。仅仅加征的辽饷、剿饷、练饷这三项摊派,从田赋中加征的饷银总是就多达1670万多两,超过常年岁入的一倍以上。原本就非常艰苦的老百姓,更加艰难,逼迫百姓逃亡。征收的越来越多,老百姓逃亡的越来越多,造...……更多
浅谈明朝初期和中后期经济结构的变化
...丈量记录,清查了偷税漏税。一条鞭法的中心思想,是将田赋、徭役及其他赋税统一归成一条,合并收取白银,按田亩数量折算税金。不仅打击了地主的土地兼并之风,还增加了财政收入。“一条鞭法”承上启下,是清朝“摊丁...……更多
北宋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与推动力
...安石变法”的改革新浪潮。诸新法在发展农田水利、平均田赋打击城乡高利贷、解决乡村差役与城市工商业摊派、提高军队战斗力、维持治安等方面,成效显著。宋神宗去世后,高太后执政,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力图尽罢新法...……更多
嘉靖帝面对胡宗宪的欺骗,为何却说大家都勉为其难
...然,看一组数据就能看出问题所在:“朱元璋的1393年,田赋收入3227万石,到明朝末年的万历十五年,田赋收入2663万石。”难道土地变少了?三、其实土地并没有变少,而是纳税的土地变少了,还记得杨角风谈《雍正王朝》中提...……更多
...他天资聪颖,12岁开始行文作诗,20岁写出了著名的《藉田赋》,声闻朝野。潘安自恃多才多艺,常在宫中或尚书阁题书写词,他在词中辛辣讽刺了当时的尚外仆射、“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等人,遭来对方的恶意报复。山涛等...……更多
受人追捧的潘安为何最后被株连三族
...见的潘安,为什么最终被株连三族了呢?这一切要从《籍田赋》开始说起。《籍田赋》——潘安一生悲剧的源头潘安出身儒林世家,自幼聪颖过人。《中牟县志》中说,潘安12岁时就会吟诗作赋,\"总角辩慧,摛藻清艳\",被乡里...……更多
...也延续了这种制度,一般来说朝廷的国库收入主要来源于田赋租税,而皇室的收入是从口赋或者算赋收取,也就是人头税。朝廷的各项支出就从国库里扣,而皇室的收入负责日常开销,一般情况下双方互不干涉。这就算是皇帝的...……更多
南明,一段不应该被遗忘的历史
...护官绅地主利益政策,归还被起义军夺取的官绅土地,而田赋等也恢复明万历年旧制征收,并且还取消了匠人户籍闲置,还这类人群以自由。这些方面清廷做得比大顺政权更为老道,这可能是清廷接收不少高素质汉奸走狗的缘故...……更多
聊聊朱元璋制定的赋税
...公的官田)一斗二升。《明史》:初,太祖定天下官、民田赋,凡官田亩税五升三合五勺,民田减二升,重租田八升五合五勺,没官田一斗二升。田税,宋朝是每亩一斗,元朝是三升,明朝的田税官田比元朝多了二升,民田和元...……更多
分税制30年|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合理税负和合理结构
...业。在农业社会,农业提供了最主要的税源。中国古代,田赋是重要的政府收入形式,但到了2006年,农业税都可以取消。在工业社会,工业提供了最主要的税源。无工不富,各地发展工业,税源丰富,税收收入滚滚而来。数字...……更多
古代三省六部制度的沿革与六部之间的关系
...多说,户部在古人眼里就代表一个字,那就是“富”,啥田赋,关税,厘金,公债,货币等等,都归户部管,它直接掌握国家财政大权,当年和珅就是因为在户部干得好,给国家攒了不少钱,才得到了乾隆的赏识,也因为户部,...……更多
秦朝衰亡的制度因素:从商鞅变法看历史的转折
...性。在此基础上,卫鞅又要求国府根据粮食的产量来计算田赋,借机统一了国家的田赋制度。从经济角度看,这些制度既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又能提高全国的粮食储备量,为秦国参与战争提供了强大的后勤保障。而从政治的...……更多
一场兵变引发的乱世:高欢崛起,东魏建立
...分田,每人分得田地面积不同。北齐还制定了较为完备的田赋徭役法,明确男丁从何年开始纳赋役,到何年可免役。屯田制则是国家选择良田安置军户,给予他们一定面积的土地,让他们开展农业生产。屯田不仅增加国家财政收...……更多
朱高炽真的如电视剧中演的那么英明神武吗
...展、稳定社会经济、提高百姓生活。比如免除受灾地区的田赋,为饥荒灾区百姓无偿提供粮食救济,减少因行政手续而造成的救济灾区缓慢。朱高炽在这不足一年的时间里,快速稳定了明朝政治局势,完善了明朝初年以来国家政...……更多
...基金总规模达10亿元;围绕扶持涉农中小企业发展,由县财政出资设立1000万元“泽农贷”风险补偿金,撬动信贷资金,最大限度解决县域涉农企业、广大农户的“融资难、担保难”问题;围绕农业产业发展,将以蔬菜产业和畜牧...……更多
...,了如指掌。为了掌握财政情况,他把天下户口、府库、田赋增减数字等,都写成小条,带在身上,经常检索。因此每当成祖问起来,总是应对清晰,分毫不差。他还详细地制定了赋税统役的三十多条规章制度,每条都便于推广...……更多
朱元璋对农业的严格管制与繁重赋税徭役
...一下明朝的赋税都有哪些。首先就是大多老百姓都要交的田赋。明朝的土地分为民田和官田两种,顾名思义,官田是国家的土地,而民田属于个人的,对这两种田地,明朝有不同的纳税标准:“凡官田亩税五升三合五勺,民田减...……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报网讯(记者杜莹)记者昨天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易兰英、陶承义于2月15日去世,易兰英享年99岁
2025-02-17 07:40:00
呼家楼有“哪吒闹海” 还有战国币、燕京八景、乾隆御碑
近日,北京呼家楼地铁的一组“哪吒闹海”彩塑,吸引往来行人注目,成了“打卡”新热点。原来,呼家楼地区是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旧址所在地
2025-02-17 09:33:00
王爷墓残碑变衣帽架现身798艺术区
在北峪村,愉恪郡王园寝地面建筑已无存北峪村中散落的柱础石,疑出自愉恪郡王园寝愉恪郡王墓碑残件,2015年曾现身高碑店摄影/老五 在798艺术区展出的愉恪郡王墓碑残件愉恪郡王允禑是清朝康熙皇帝的第十五个儿子
2025-02-17 09:33:00
敌国派口才达人来谈判,满朝文武无人敢应战,皇帝:让文盲对付他
古代有这么一种说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了很多书的才子们往往备受推崇,他们也通常被大众视为最聪明的群体,不过读书人也有自己的克星
2025-02-17 00:14:00
揭秘!黄克诚凭什么超越陈赓,稳坐开国大将第三把交椅?
【引言】:亲爱的读友们,大家好!你们是否好奇黄克诚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让咱把他放在陈赓将军之上,成为开国大将中的第三把交椅
2025-02-17 00:28:00
京剧《状元媒》朝代背景: 北宋主要人物:柴郡主(赵秀君饰): 宋王赵光义的养女,美丽聪慧,武艺高强。赵德芳(金喜全饰)
2025-02-16 15:34:00
明朝的“恐怖组织”:锦衣卫和东厂见面绕路,官员见了下跪
明朝是厂卫机构特别发达的一个时代,分别建立了锦衣卫、东厂、西厂,最后是内行厂。这四个厂卫一个比一个能作威作福。因为内行厂最后在明武宗时期建立
2025-02-16 16:02:00
富商王永庆:在美国买下1亿平方米土地捐中国,那块地现怎样了?
商人,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常被描绘成狡猾、阴暗、唯利是图的形象。然而,《琵琶行》中有一句名言:“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这句话提醒我们
2025-02-16 16:03:00
1963年,工厂女出纳携巨款失踪,结果21年后在水泥地里被发现
1963年11月22日,是河北张家口女出纳李扬的生日,丈夫小冯开开心心地在家做着长寿面等着妻子归来,可谁知,敲开他家房门的不是昔日笑颜如花的妻子
2025-02-16 16:07:00
是恐怖传说还是真实存在:中国古代的开颅手术是怎么完成的?
文?庚沅手术的源头可能远比你我想象的要早。古代开颅术分别起源于欧洲、南美洲和太平洋几个中心。欧洲的开颅术据说可以早到10
2025-02-16 16:23:00
2007年,爸早亡妈再婚,6岁“孤儿”杨六斤,靠“吃草”顽强生活
“阿婶,我来牵牛了。”一个清脆稚嫩的声音呼唤邻居院子里的女人,然后径直走向牛棚里。“好,今天早点回来吃完饭再回家,牛还小吃一会就饱了
2025-02-16 16:26:00
李自成五虎上将为何是4+2?哪两个人共占一个名额?实在是不够格
明末天下大乱,大明王朝如风中之残烛,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路义军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然而,对大明威胁最大的起义军首领,一个是八大王张献忠
2025-02-16 16:31:00
干活挖出“金疙瘩”,回家一称竟有18斤,谁料引来两大博物馆争抢
我国自黄帝王朝产生到现在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经历过多次的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后,这些文明以埋入地下的文物为载体,等待着考古学家发掘
2025-02-16 16:44:00
夫君与父亲只能活一个,她做的选择被骂千年,产生一成语流传至今
我们知道在古代,女子有“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教条,说白了,就是任何时候,女人都是作为男子的附属品存在的
2025-02-16 16:44:00
首位同盟会女会员,何香凝和秋瑾都称她大姐,晚年生活拮据靠救济
中国同盟会,是清朝末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旨在推翻清政府的统治。首位加入同盟会的女会员
2025-02-16 16: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