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浅谈明朝初期和中后期经济结构的变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1 14:0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明朝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阶段,郑和七次下西洋和西班牙发现美洲新大陆几乎是同步进行的。中国和欧洲各国在对世界探索、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结构变化的态度上表现截然不同,这导致两个文明不同的社会发展结局。

研究明代经济结构性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索世界格局变化和生产力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明朝处于小农经济到商品经济的转型阶段,我们都知道“鲸鱼转身”是极其不容易的,探索明朝经济结构性变化的市场经济因素,有助于我们反思“鲸鱼转身”的失败原因,对现代经济发展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明朝初期的经济结构

1、第一条线:大力发展农业

明朝的经济结构可以分为二条发展线,这二条线相互矛盾又并行于市。它们的起点均为小农经济。明朝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国家,政府大力发展农业,打压其他行业,力图保持农业在明朝经济的绝对地位。

浅谈明朝初期和中后期经济结构的变化

洪武元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将战后流散的难民固定在土地上发展农业,制定免税三年的经济政策。过了三年,朱元璋加大了对农民的扶持力度,在苏、松、杭、嘉、湖五郡开展送钱、送粮、送牛、送种子的扶持活动,吸引更多的流民来此定居开发荒地。史书记载:“召民耕,人给十五亩,蔬地二亩,免租三年,有余力者不限顷亩”。

明朝政府不仅送农耕必需品,还送地,还免除税收,能者多劳,多种多送的活动。这样的扶持力度,古今少有。在一系列利民的政策引导和帮助下,更多的战后难民从事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国内稳定的形势。

到了万历朝,明神宗朱翊钧时期,明朝的耕地面积达到了七百万顷,明朝覆灭的时候,全国耕地面积达到七百八十多万顷。欧洲的传教士这样形容明朝:“中国的耕地像花园一样井井有条,没有一块荒地,中国产的糖比欧洲白,布比欧洲美”。

2、第二条线,商业快速发展

首先,明朝国内的农产品、手工艺品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主要商品。明朝城际交通发达,可以在物流上解决运输问题,以至于在没有政府过多扶持之下,明朝国内形成了庞大的商业网络。

浅谈明朝初期和中后期经济结构的变化

民间贸易活动盛行,州县市集每月可以举办5-6次,乡镇每个月可以举办2-3次,大型城市可以做到每日一市的程度。明朝手工业生生不息,成为当时世界手工业经济最繁荣的国家。

如果明朝政府选择大力发展商业经济,中国很可能会超越欧洲提前进入资本主义。但是他们没有,明朝始终奉行“重本抑末”的经济政策,从政府导向和阶级地位上限制商业的发展。史书记载:“若有不务耕种,专事末作者,是为游民,则逮捕之”,政府认为从事商业,放弃农耕的是游手好闲之徒。

明代中后期,民间的商业空前发展,成为国家一股强有力的新兴阶级,他们富有且在民间活跃。宰相张居正明白这一点,提出“农商荣枯相因”,为从事手工业和贸易的百姓争取更多利益。商业用书也开始出现,从而引发读书人不再追求功名和仕途,转而从商,出现“亦贾亦儒”、“弃儒就贾”的现象。

其次,明朝外贸经济快速发展。当时西班牙征服美洲,发现大量白银矿和黄金矿,欧洲进入富足时期,统治阶级开始奢侈。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是欧洲贵族最喜欢、最上等的奢侈品。这些物品的价值被欧洲商人炒到了天价,足以媲美黄金。

浅谈明朝初期和中后期经济结构的变化

《白银资本》中提到:“在十六和十七世纪,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通过贸易流向了中国”。

中国和国际的贸易联系开始日益紧密,中国和欧洲采购西洋钟和烟草,欧洲和中国购买丝绸、蔬果、茶叶和瓷器等。郑和下西亚带动了明朝造船业的发展,使得南京、扬州、苏州、杭州和嘉兴等地,成为明朝与国际经济交往的前哨。

明朝中后期经济结构的变化

虽然明朝初期经济结构单一,农业经济占比高达90%,生产力发展受到政府政策的阻碍,但在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转型的机遇。

首先,国内手工业生产技术显著提高,商品种类日益丰富,加上外贸经济的加持,使得欧洲的商品经济影响着明朝经济的发展。美洲白银的大量流入,增加明朝商人财富积累的速度,出现读书人“弃儒从商”的先河。

明朝统治阶级开展了“禁海”政策,试图将中国的商品经济扼杀在摇篮中。怎奈何国际经济格局已经发生巨大变化,政府政策不能符合历史发展进程,只能被历史淘汰。所以,明朝中后期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1、货币变化

明朝的货币有三种形态:第一、金属制币,由国家用具有价值的金属制造统一量度和交换比价的金属货币,例如铜钱;第二、纸币,国家提供担保,却发行充当交换媒介的纸币,例如交子、宝钞;第三、自然货币,因具有一定交换价值而发展成为货币,例如:金、银、帛。

浅谈明朝初期和中后期经济结构的变化

中国古代一直采用铜钱为主要流通货币,从秦始皇开始,金属货币始终盛行。盛行的金属货币自身存在不可忽视的缺陷。金属货币根据不同的纯度,也就重量代表不同的货币价值。由于金属货币自身的质量很不稳定,容易仿制,经常出现私自铸币的情况。

据史书记载:明朝一百斤铜料可以制作1万6千文铜钱,1万6千文铜钱可以折合白银23两,而百斤铜料的成本在10两左右,中间存在13两白银的差价。私铸铜钱的现象“死罪日报,终不能止也”。白银取代铜钱成为更加稳定的货币形态。

宋朝发行纸币交子,纸币本身不具备任何交换价值,完全是由政府担保的一种货币,政府管控能力下降,纸币会迅速贬值,最后沦为废纸一张。明朝一直沿用纸币交子。洪武八年,明朝发行纸币宝钞为官方货币,打压金银货币,甚至出台法律,禁止民间的金银物货。

可惜民间出现大量私自铸币的现象,铜币贬值,只能兑换铜币的交子也失去了兑换能力,导致逐渐失效。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钞久不行,钱亦大壅,益专用银”。【4】从而,白银取代纸币,成为明朝主要货币。

白银在明朝的流行还有部分外贸原因。白银是古代世界流通最广的基础货币,蒙古国扫荡亚欧大陆的时候,将白银货币作为不同地区间的结算货币,这使得白银货币在亚欧各国流通了起来,打通了不同地域国家的货币壁垒。中国银矿较少,所以白银货币始终没有发展起来。

浅谈明朝初期和中后期经济结构的变化

直到明朝,欧洲人在美洲发现了大量的美洲银矿,年产量高达13万吨,世界货币主导权归到了欧洲人手中。此时中国的丝绸、陶瓷和茶叶正是世界紧俏的高级商品,利润极高,明朝商人多和欧洲人做生意,导致白银货币大量流入明朝,逐渐取代铜钱和纸币。

2、税收变化

“里甲正役”是明朝改革前的基本税收制度,里甲是明朝的基层单位,相邻的110户人家统称为1里,这110户中地最多、人口最多的10户人家轮流担任这110人的管理阶层,担任“里长”。剩下的100户统称为“甲”,每10户为1甲,100户为10甲。

“里甲正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一年2次征收粮食;第二,明朝天子饮食,由“里甲”办理;第三,“里甲”负担地方官员的行政费用。这样的赋税制度,在土地私,有化的明朝,导致了土地兼并之风盛行。土地越多的人,越有可能成为“里长”,“里长”对100户普通百姓有管理权,从而加速了地主的强横的品性。

所以,地主开始和官员共谋金银,相互利用,进行敛财。将农民的耕地夺取成为地主的私,有土地,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矛盾。

浅谈明朝初期和中后期经济结构的变化

明朝嘉靖年间,御史傅汉臣提出“一条鞭法”,由首相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取代“里甲正役”,三年将全国土地丈量记录,清查了偷税漏税。一条鞭法的中心思想,是将田赋、徭役及其他赋税统一归成一条,合并收取白银,按田亩数量折算税金。不仅打击了地主的土地兼并之风,还增加了财政收入。

“一条鞭法”承上启下,是清朝“摊丁入亩”的前身。“一条鞭法”的实行,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社会变革,既缓解了阶级矛盾,又促进了经济发展。

“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和社会意义。1、丈量土地,曝光谎报土地数量,增加政府对土地的控制权,促使税收相对公平。2、从制度上减少官员,腐败。一条鞭法取消了赋税和徭役分开交税的制度,加强了户口登记,使赋税和徭役简化一体。国家按记录征收,行政能力增强,减少官员,腐败的空间,促使赋税征收的稳定性。

总结

明朝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货币和税收两方面。明朝所处的年代,正是人类走出地域,发现世界的新时期。西班牙发现了美洲,郑和七次下西洋。东西方文明都用自己的方式了解世界,发展经济。

浅谈明朝初期和中后期经济结构的变化

由于中国封建统治根基过于牢固,统治阶级和百姓都被千年的封建思想禁锢,不能很好地发现社会发展新方向。明朝统治阶级一味学习历史的优秀经验,促使明朝政府执行“禁海”和“打压商人”政策,忽视社会本身的发展规律,从而抑制了经济的增长。

历史的发展进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时期,分析文明发展的方向,用敏感的神经捕捉历史发展新动态,从而创新科技、革新制度,推动社会发展,才是宏观调控的正确道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1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兴起的奢靡之风是怎么来的?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也是一个辉煌的时期,因其文化、艺术、科技和政治成就而被世人称赞。然而,在明朝的兴起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种奢靡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2023-05-14 21:28:00
明朝至清朝服饰的演变与发展
明朝至清朝,汉服在不断演变中展现出丰富多彩的风貌。从早期的元代风格,到中期的变化与晚期的丰富发展,汉服在每一个阶段都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图源汉服同袍网明朝早期,衣冠仍延续元代风格,
2023-11-03 15:53:00
明朝初期对外政策与朝贡贸易
...贸易转向更加遵循市场等价交易原则的市舶贸易。但是,明朝海禁政策使朝贡贸易占据了主导地位。从这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个王朝的对外政策往往不是一成不变,反而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接下
2023-12-21 14:40:00
古代宦官的权力和地位
前言:明朝宦官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独特的官僚制度之一,对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宦官作为一群特殊的政治势力,他们的崛起和衰落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密切相关。本文将从宦官制度
2023-08-05 16:33:00
敦煌在明朝之后的历史是这样的
...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然而,当我们回溯到明朝之后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敦煌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和事件。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的结束标志
2024-11-14 19:23:00
聊聊明朝初期几场主要的权力斗争
明朝初期,权力斗争是政治生活的常态。这一时期,朱元璋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手段和军事行动,成功建立了明朝,但在政权的巩固过程中,也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内部斗争。以下是明朝初期几场主要的权
2024-10-21 20:34:00
明朝对中国领土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繁,所以在开拓疆土方面其总显得没很强的建树,这就是明朝。是啊,明朝其稳定控制的范围其实也就是300多万平方公里的传统汉地,东北吧,强盛时期明朝确实设置了奴儿干都司,可后来战略
2023-05-24 12:18:00
朱元璋武统云南后,是怎么开发治理云南地区的?
...岛的战略前沿,中央建立云南行省并派遣亲王带兵镇守。明朝对云南地区的开发与治理,上承蒙元,下启清朝,是云南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整个地区将来的经济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朱
2023-05-22 07:42:00
张居正及其变法,是导致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吗
一、张居正改革是导致明朝灭亡吗?但造成明朝灭亡的各种因素,绝非是张居正改革失败后才出现的。最迟从正统年间以来,这些因素就一直存在,而且总的趋势是越来越恶化。明后期出现的两次改革,
2024-04-19 15:2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