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王政君与王莽的权力斗争:从扶持到拒绝
公元9年,西汉外戚王莽篡夺皇位,建立新朝。在王莽发迹、篡位的过程中,有一位女性发挥了关键作用,如果没有此人的帮助,王莽根本无法成为皇帝。然而,这位女性在发现王莽的野心后,却反对他称帝,甚至摔坏了传国玉...……更多
四位太后同朝,汉朝后宫权力斗争的奇观
...为防灭族之祸,王政君不得不放弃对抗。她让侄子大司马王莽主动提出“乞骸骨”(退休回家),变相承认傅氏掌权。这原本是常规的外戚此消彼长,但是汉哀帝也给王氏“制造”了机会,年龄小四十六岁的汉哀帝不仅没活过王...……更多
汉哀帝刚死王莽就逼死宠臣董贤,为什么如此恨他
...将其升迁为大司马,位列三公。汉哀帝刘欣前脚刚驾崩,王莽后脚便借着姑妈太后王政君的权力,率兵将董贤围堵,以照顾先帝不当为由,罢免了他的大司马职位。不久后,董贤和妻子在家中自杀。董家怕惹祸,连夜将董贤下葬...……更多
王莽初始元年冬(公元9年1月15日),建立新朝,年号“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统治期间,复古改制,引发天下大乱。地皇四年(公元23年10月6日),绿林军攻破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享年67周岁。王莽这...……更多
王政君,西汉的灭亡为什么说是她一手葬送的?
...把国政交予外戚,搞得朝政腐败,断送了刘氏基业,酿成王莽代汉的悲剧。王政君是汉元帝皇后,汉成帝的母亲,她也是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之一,一生活了84岁。不过历史上对于王政君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有人认为王政君母...……更多
为什么说西汉的灭亡王政君难辞其咎
...代将终,蛊惑人心。在内忧外困之下,公元8年,安汉公王莽,先当"假皇帝",后来干脆废除西汉,自己当了皇帝,即“新朝”。 据《汉书元后传》记载,王政君是汉元帝刘奭的妃子。但他死得早,让王政君有了可乘之机。在汉...……更多
王皇后挑选5个美人送给太子,刘奭随便一说,王政君登上历史舞台
...旧是太皇太后,这一年,王政君70岁,临朝称帝,而侄子王莽秉持国政。当然,这个时候的王政君年事已高,权力逐渐向王莽靠拢,让王莽有了废立皇帝的能力。公元6年,汉平帝去世,王莽立两岁的孺子婴为皇嗣,开始图谋篡汉...……更多
为何说王政君的政治决策如何在无形中加速了西汉的衰落
...随后的几十年中,她见证了家族成员逐一掌控朝政,直至王莽篡位,建立新朝,标志着西汉的终结。王政君的政治影响力并非源自她的直接干预,而是她对家族成员的提拔和支持。她的兄弟和侄子们相继担任要职,逐渐形成了一...……更多
虎毒都不食子,为何王莽逼死了3个亲生儿子
王莽共有6个儿子,从长到幼分别是:王宇、王获、王安、王临、王兴、王匡。其中王宇被王莽用毒酒赐死,王获被王莽逼着自杀,王临则被王莽逼着喝毒药,但王临不肯喝,最终自杀而死。王莽只有6个儿子,其中3个都被王莽...……更多
傅太后和王政君争名分,赵飞燕结局如何
...司马。汉哀帝登基之时,当时的大司马正是王政君的侄儿王莽。而且,汉成帝是一个耽于享乐的皇帝,不太理会朝政,把朝政大权交给了王家的大司马。而王家又是一个大家族,人丁兴旺。因此,王家的外戚,扎根于朝廷的各个...……更多
王莽之女为何32岁自尽于火中
...,汉平帝刘衎(kàn)的皇后王嬿的命运也这般。王嬿是王莽与王氏所生的长女。元寿二年,汉哀帝刘欣去世,因为无子,也没来得及指定继承人。王莽为了防止自己的权力受到威胁,不肯立刘氏年长的宗亲为皇帝。挑选一番后...……更多
汉代货币以铜为主,王莽为何要新增金、银、龟、贝来交易?
...同一桌,尽管当时王政君没说什么,但使一个颜色,侄子王莽立刻领悟到姑姑的心情。他一生气,站起来大骂:会不会排座位啊!傅老夫人以前是妃子,怎么可以跟太皇太后坐在一起!然后王莽就被谴责了,身为一个知书达理的...……更多
...死者的头颅还能被历代皇室收藏200多年历史的,唯独只有王莽一人而已。那么王莽的头颅究竟有什么魔力,竟然会被历代王室收藏长达272年之久?王莽是西汉末年的权臣。他的姑姑是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汉成帝刘骜的生母。因为...……更多
汉朝王政君:传奇的人生经历与干政的皇太后
...后,汉成帝的皇太后,汉哀帝、汉平帝的太皇太后,以及王莽新朝的“新室文母太皇太后”——王政君。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个曾一度临朝称制、俯视四海的传奇人物,以及她的“彪悍”人生。也是一个可怜人王政君的父亲...……更多
末世皇帝汉孺子刘婴,一段充满传奇的西汉纪事
...他同样是这天底下最不幸的人。九岁登基,上朝有大司马王莽干政,看着群臣在自己脚下匍匐,山呼万岁,却一句话也不敢说。好不容易离开朝堂,中宫之中又有太皇太后王政君坐镇,整天逼着自己学习一些皇家礼仪,帝王规范...……更多
新朝兴衰录:王莽篡汉之路与短命王朝的浮沉
...朝代,它在公元前9年至公元23年间存在了短短的14年。由王莽所建,其背后承载着复杂的社会变迁与政治斗争。新朝的历史不仅对中国古代史有重要的影响,也为我们今天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和思考角度。新始祖高皇帝王莽王...……更多
王莽的头颅,究竟有何特别之处,能被皇室收藏272年之久
...皇室收藏272年之久?难道仅仅只是因为这颗头颅的主人是王莽吗?生于世家、与众不同年轻时的王莽,若论才华、人品和出身,是很符合汉朝的选官制度的。王莽出生于公元前45年,降生在当时的顶级世家王室家族。王室家族为...……更多
王政君:80岁高龄摔玉玺,痛斥王莽篡汉
...封侯,王政君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后来听说王曼的儿子王莽很有才,便任命王莽为大司马,没想到的是这个决定,却让王政君悔恨终身!凭借姑姑王政君的势力,王莽很快便在朝中独揽大权,西汉王朝几乎成了王氏外戚的一言...……更多
宫廷风云:从陆令萱到客氏,揭秘古代宫女们的逆袭
...皇太后。王氏一族开始崛起,这其中便有王政君的侄子,王莽。早已酒色侵骨的刘骜,在宫中突然死亡。定陶恭王之子刘欣即位,就这样,王政君成为太皇太后。在刘欣即位后,便开始汉哀帝着手排挤王氏外戚势力,强化皇权。...……更多
从外戚到成为皇帝,王莽在举国拥护下建立的新朝,为何仅一世而亡
在很多史书中,王莽都被打上了“乱臣贼子”的标签,而在现代人看来,他又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穿越者”,他发明的游标卡尺,更被认为是“穿越”的证据。那么,王莽身上到底有着怎样的秘密,下面,就让我们坐上“时光...……更多
从贤名远扬到权倾天下:王莽如何玩转汉朝政治舞台?
...为它有资格取代汉朝,那么后来它是怎样玩崩局面的呢?王莽贤名扬天下汉朝在开朝之初是有很多异姓王的,也正是这些人帮刘邦打了天下,但是后面出现了个什么样的问题呢?就是刘邦本质上是个很自私自利的人,功成不必在...……更多
刘秀与王莽:毫无血缘的表兄弟
很少有人知道,光武帝刘秀和王莽也有亲戚关系,他们是表兄弟,虽然王莽比刘秀大了39岁,虽然他们没有见过面,虽然王莽都不知道自己还有刘秀这么个表弟,虽然他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您可能很奇怪:没有血缘关系是哪门...……更多
...它绝对可以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新朝皇帝王莽被称为从现代“穿越”过去的改革家。王莽生前发明了很多实用的工具,甚至有一些甚至与现代工具如出一辙,不得不让人叹服。新朝疆域然而王莽死后,他的头颅却...……更多
刘秀为何要认王莽为表哥?死人替活人站台,他的操作让人瞠目结舌
东汉光武帝刘秀,为何会选择认前朝篡位者王莽为表哥?此举看似匪夷所思,实际上却是他智慧与胆识的绝妙体现。一代帝王与一个失败的“篡位者”之间的这层“亲情”,隐藏着怎样的深意?刘秀不仅在生死边缘的权谋博弈...……更多
王莽改制为了强国富民,为何却将国家拖入深渊
历史上的王莽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有人说他‬是奸‬诈‬的‬野心家,‬有‬人说他‬是失败的改革家‬,有人说他‬是狂‬妄‬的空‬想‬家‬。‬一‬千‬个‬人的心‬中‬就‬有一‬千‬个王‬莽‬,‬王‬莽是历...……更多
王莽:权力之路上的冷酷父亲
...位父亲却杀光了自己的儿子,这样的行为真是令人费解。王莽出身在官宦世家,姑母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后王政君。王家因为有这一层关系,在朝堂之上很是得势。王家前后有9人封侯,5人担任了丞相一职。在王家众多子弟当中,...……更多
什么原因导致刘骜执政期间“外戚专政”?
...局,西汉在其执政期间外戚权力达到了历史顶峰,为后期王莽篡汉埋下了祸根。那么,汉成帝时期的外戚专政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公元前33年,汉元帝刘奭驾崩,太子刘骜继位称帝,是为汉成帝。从此,由汉成帝刘骜的母亲王政...……更多
汉元帝可能大家不熟悉,毕竟属于青铜级别的皇帝,他老爹汉宣帝刘询也就是刘病已,那可是最强王者了。早年王政君被老爹嫁给了一个普通人家,结果还没过门,这男人就挂了。王政君的老爹王禁不免皱了皱眉头:这闺女克...……更多
为何汉朝太后权力那么大
...皇帝就能出来一段太后专政的故事,从刘邦建立汉朝,到王莽篡汉终结汉室统治,这个特点都贯彻始终。不信可以看看,从刘邦去世后吕后称制,到文帝死后窦太后专权,甚至与孙子汉武帝朝政“斗法”,以及汉元帝死后,由王...……更多
为什么说是王政君导致了汉朝灭亡
...西汉末年的重要人物,是汉成帝刘骜的皇后,也是后来的王莽篡汉建立新朝的关键人物。然而,关于王政君活了几岁以及她是否导致了汉朝灭亡的问题,历史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争议。首先,让我们来解答第一个问题——王政...……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惊艳法国!折纸《五马渡》,“奔腾”凡尔赛
黄晓娴。折纸作品《五马渡》。 折纸作品《拿破仑》。以鼓楼绿雕孔雀为原型的一对吉祥孔雀。 折纸作品《龙踏沧浪》。□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鲁舒婷日前
2025-07-16 08:22:00
抗战中的太原:宁死不屈的游击战士王四锁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文中提到的收条。(资料图片) 侵华日寇真残狂,“三光”政策祸民殃。游击战士王四锁,拋头洒血庙门旁
2025-07-16 08:26: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魏拯民:为救人民于水火而斗争
在松花江畔、在白山黑水间,魏拯民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魏拯民是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总司令。原名关有维
2025-07-16 13:57:00
义务守陵二十二载,临沂九旬老人践诺言
22年,7000多个日夜,足以让青丝染尽霜雪,从壮年步入耄耋。在临沂市兰陵县大仲村镇陡沟庄村,90岁的村民李振江,却将这漫长的岁月
2025-07-16 16:27:00
山河铭记丨抗日英烈储蓄谋:隐蔽战线上的“红色长城”
大皖新闻讯 巍巍大别山,滔滔江淮水。80年前,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曾走出一位令日寇胆寒、让百姓传颂的抗日英雄——储蓄谋
2025-07-16 17:38:00
读方志 行贵州|镇远留书:王阳明对贵州旧友和弟子的深情告别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其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和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中国四大儒家”
2025-07-16 17:58:00
“鏖兵齐鲁 功昭山河——许世友战山东”讲座将在烟台图书馆开讲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7月16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为深入挖掘展示烟台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彰显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07-16 18:09:00
合肥83岁退休教师历时8年研究解读《增广贤文》 希望为传统智慧注入时代新解
大皖新闻讯 “一生爱学习,永远有追求,这是我的初心。”因从小爱读书,热爱传统文化,合肥83岁退休教师张宗贵潜心研究蕴含前人智慧的《增广贤文》一书
2025-07-16 18:13:00
血色丰碑丨杨靖宇智取大荒沟
提起杨靖宇将军大家都不陌生至今他的故事仍旧广为流传1936年秋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军军部直属部队在桓仁、宽甸一带活动期间曾与刚刚改编为抗联第一军直属第十一独立师的左子元部联合行动于
2025-07-15 21:35: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
在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有这样一片山脉——春天杜鹃花红如霞,秋天枫叶红似火;最为奇特的是,在阳光照射下,山顶石砬子呈现出红色
2025-07-15 11:33:00
山河铭记|一封家书寻找安葬地后续:被收编一二九师,随军前往晋冀鲁豫
大皖新闻讯 “为救国工作誓死,为救国奋斗到底,希大人不必盼望。”7月9日,大皖新闻报道了六安籍烈士杜立成的一封家书,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2025-07-15 15:01:00
钱江观潮丨汪帆:匠心修古籍
今年五月,浙江图书馆启动浙图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修复工作,让传承数百年的珍贵典籍重焕生机。今天的《钱江观潮》,一同走近古籍修复师汪帆
2025-07-15 15: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光故事永留磐石大地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2025-07-15 12:36:00
沈正志:一句承诺,四十余年坚守,三代人接力
文化传承的脉动,从来不只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在民间生生不息。在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上,一支“文保小分队”格外醒目——69岁的基层老文保员沈正志身着白衬衫
2025-07-15 07:06:00
大常村活捉日本兵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身着缴获日本鬼子军服的八路军武工队队长王立岗。(资料图片)1942年春,日伪军在晋中平川地区多次开展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
2025-07-15 0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