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汉哀帝刚死王莽就逼死宠臣董贤,为什么如此恨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07 15:12: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元前1年8月,年轻的汉哀帝刘欣忽然驾崩,临走前旁边没有别人,只有形影不离的宠臣董贤。

董贤的身份很不一般,他是刘欣的“情人”,也是大臣眼中的“佞幸”。刘欣做太子时,将董贤收为太子舍人,登基两年后,更是将董贤召回身边担任侍从职务黄门郎,不久后将其升迁为大司马,位列三公。

汉哀帝刚死王莽就逼死宠臣董贤,为什么如此恨他

汉哀帝刘欣前脚刚驾崩,王莽后脚便借着姑妈太后王政君的权力,率兵将董贤围堵,以照顾先帝不当为由,罢免了他的大司马职位。

不久后,董贤和妻子在家中自杀。董家怕惹祸,连夜将董贤下葬,王莽得知后,怀疑他诈死,再次验尸,他的尸体被脱光衣服,草草埋入监狱土下。

与此同时,董贤的家人也被全部流放。

朱翊曾在大司马府受过董贤的恩惠,得知董贤下场凄惨,知恩图报的他自费买了棺材衣服,到监狱为董贤穿衣下葬。原本是情理之中的事,被王莽得知后大怒,随便给朱翊安了个罪名,将其害死。

董贤既无政治能力,下场又很凄惨,王莽到底为何对他有如此深的刻骨之恨呢?

汉哀帝刚死王莽就逼死宠臣董贤,为什么如此恨他

02

这还要追溯到汉哀帝刘欣临终之前。

刘欣弥留之际,身旁只有董贤,他将传国玉玺和绶带交给董贤,并且说了这样一句话:“无妄以与人。”

这句话翻译一下,意思就是不要随便交给别人,有把皇位交给董贤的间接意思。

刘欣驾崩当晚,董贤有意封锁消息,却不知怎的还是传出了未央宫。

因为刘欣没有孩子,如果真的崩殂,单说如何选择继承人,就极易引发宫变。再者,当年王政君的亲儿子刘骜过度纵欲,年纪轻轻死在赵合德床上,选刘欣成为皇帝也是无奈之举。

汉哀帝刚死王莽就逼死宠臣董贤,为什么如此恨他

刘欣是王政君情敌傅昭仪的亲孙子,自登基以来大力打击王氏家族,王家可以说是吃尽了苦头,在朝势力几乎被架空,刘欣身体不行,他们自然格外关注。

王家的代表人物就是王莽和王闳,王闳是汉朝忠臣,也是刘欣的旧知加侍从。他一早就察觉刘欣要将大任托付给董贤的意图,提前去找太皇太后王政君通了个信。

王政君隐忍数年,怎么可能放任江山旁落?得知刘欣驾崩的第一时间,王政君就火速赶往未央宫,同时派人去请王莽入宫来助力。

董贤虽然位居大司马,到底是年轻,政治能力又缺乏,刘欣死后他也手忙脚乱紧张无措,只顾着封锁消息,根本没意识到手里拿着玉玺是块烫手山芋,更没意识到若是不先发制人,就只能后发受制于人。

汉哀帝刚死王莽就逼死宠臣董贤,为什么如此恨他

有王政君坐阵,在王莽和王闳的威逼利诱下,董贤彻底慌乱无措了,乖乖交出玉玺和绶带。董贤或许这样想,自己并未篡权,也没谋反,反而将玉玺交出,以此来换取一家平安。

可是他想错了,从交出玉玺的那一刻,他就已经输了。

王政君考虑到董贤仍是大司马,循循善诱追问:“作为大司马,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办?皇帝的丧事,打算如何办理?”

不知道董贤是被吓傻了,还是真的胸无城府,竟然心乱如麻,答不出个所以然来。见状,王政君颇为满意,借机说出自己的安排:“既然这样,就让王莽来辅佐帮助你吧。”

就这样,原本被刘欣驱逐出朝堂的王莽,再度回归。

汉哀帝刚死王莽就逼死宠臣董贤,为什么如此恨他

表面说是辅佐,实际却是取而代之。王莽回归的第一件事,就是以照顾先帝不当、应付主要责任为由,把董贤从大司马位置上拉下来。

董贤年仅二十三岁就成为大司马,靠的不是政治才能,而是汉哀帝的宠幸。对此,满朝文武皆是蔑视和非议,此番被王莽弹劾,大臣们也都没有异议。

紧接着,王政君便让王莽暂代大司马一职,董贤彻底失去了话语权。事已至此,董贤已经毫无抵抗力可言,再也不会是他们的对手,纵然“诣阙,免冠,徒跣谢”,也不会消除他们斩草除根的决心。当天,董贤和妻子自杀。

董贤哪怕有一丝野心,懂得利用刘欣禅让、主动交给自己玉玺的合法性,先发制人控制住王政君,结局可能就会不一样。

汉哀帝刚死王莽就逼死宠臣董贤,为什么如此恨他

权力斗争就是如此残酷,纵然董贤是个无辜之人,与王政君、王莽并无仇恨,可刘欣在位期间大力打压王氏家族,将王莽逐出新野,王政君对刘欣恨之入骨,董贤作为宠臣被卷入这场争斗中又如何能幸免呢?03

王莽借助此次机会,也成功上位成为大司马。

刘欣既已崩殂,就要另选新皇帝。该选谁呢?

从汉成帝刘骜开始,这几个汉朝皇帝都年纪很小就去世,而且都没留下子嗣,王政君压根不用挑选,就定了中山王太后冯昭仪的孙子刘箕子为新皇。

选定箕子为新皇时,王莽还特别强调,刘箕子算是成帝的继承人,而不是刘欣的。

汉哀帝刚死王莽就逼死宠臣董贤,为什么如此恨他

为何要这样强调呢?或许是从先前吃的亏中吸取教训——刘欣成为皇帝后,是他亲祖母傅昭仪和生母丁姬得势,换来的是王家被疯狂打压,迅速衰落。

这样强调,刘箕子就相当于过继到刘骜这一脉,是王政君的后人,能够临朝称制的太皇太后,仍然是王政君。中山王太后就没必要来做皇太后了,小皇帝的外戚自然也被牵制住。为了弥补中山王的缺位,王莽又另择了一位中山王。

在这样一番操作下,小皇帝成了傀儡,太皇太后和外戚掌控朝政大权,加剧造成了汉朝的衰亡,给王莽篡汉留下了可乘之机。

可以说,王莽能有篡汉的机会,完全要感谢他姑妈的信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7 1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四位太后同朝,汉朝后宫权力斗争的奇观
...个儿子刘康、刘兴均已病逝)。次年刘欣即皇帝位,是为汉哀帝。汉哀帝即位后,依祖制册封王政君为太皇太后,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为皇太后。不过王政君漏算了一个人,当年后宫的对手傅瑶不仅活
2024-01-11 17:19:00
赵飞燕得知王莽重返皇宫后,选择了一条不耻之路
...赵合德的床上,当姐姐的也会受到牵连。刘欣登基后成了汉哀帝,他对赵氏姐妹是心存感激的。如果不是这姊妹俩在刘骜床前吹枕头风,他怎么可能当上皇帝。有刘欣的帮忙,赵飞燕不仅脱罪而,而
2023-01-17 20:15:00
傅太后和王政君争名分,赵飞燕结局如何
...太后,3个太后同朝,这更是相当罕见的了。而在西汉的汉哀帝时期,居然出现过4个太后同时存在的情况。而且,她们之间,并不是和睦的婆媳和妻妾关系,反而一直在明争暗斗,不是东风压倒西
2024-02-22 16:18:00
傅昭仪敢叫王政君老太婆,她差一点就避免了王莽篡汉
...汉成帝刘骜突然身患中风暴毙而亡。刘欣顺利登基,即为汉哀帝。傅昭仪和刘欣的母亲丁姬、还有一众傅、丁两姓外戚,终于开始名正言顺地抢班夺权了。尽管当初王政君母子放了傅昭仪母子一马,
2023-02-27 22:21:00
汉平帝最后为何会被王莽毒杀
...一岁时就成为中山王。绥和二年(前7年),汉成帝去世,侄汉哀帝刘欣即位。汉哀帝不满王氏外戚专权,于是重用祖母傅氏外戚与母亲丁氏外戚,打压王莽与太皇太后王政君(汉成帝之母)。二,
2023-06-18 21:04:00
王政君,西汉的灭亡为什么说是她一手葬送的?
...的帮助下成功即位,是为哀帝,王政君就成了太皇太后。汉哀帝不是王政君的子嗣,他上位以后就提拔自己的母系族人来对抗王氏,汉哀帝和王氏之间的斗争愈发激烈,王氏的许多族人都被逐出朝廷
2023-01-31 16:57:00
汉哀帝虽善权谋可惜英年早逝,西汉由盛转衰无力回天
...公元前7年,汉成帝病故,十九岁的刘欣继皇帝位,是为汉哀帝。这个19岁的小伙子少年老成,在权谋方面表现得可圈可点,几乎扭转了西汉当时死气沉沉的政局。遗憾的是,他仅仅当了七年皇帝
2023-01-26 17:09:00
古代皇帝刘骜有没有后人?
...有后代。汉朝末代绝后的三任皇帝分别是: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衎。一、汉成帝刘骜汉朝自汉宣帝时期国力到达巅峰,从汉元帝时期国力开始衰弱,此后一代不如一代,衰弱不仅仅是
2023-08-24 06:37:00
大汉王朝4个太后并立,争权夺势直接导致王莽篡汉
...刘欣便成为了汉朝新的接班人,而他也是汉朝中最著名的汉哀帝。按照常理来说自己的孙子成为皇帝,傅瑶和刘欣的生母丁姬应该感谢王政君。可是这件事却引发了汉朝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祸乱。汉
2023-02-12 15:1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