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公主下嫁与和亲政策:中原王朝和匈奴之间的婚姻、文化交流与战略
在古代有一种婚姻制度,叫做“和亲”,和亲,也叫做“和戎”“和番”,是指中原王朝统治者与外族或者外国出于各种目的而达成的一种政治联姻,在电视剧中我们也常可看到皇帝将公主下嫁到其它国家,换取短暂的和平,...……更多
西汉的“和亲政策”对历史有何意义
...石刻,由此可以看出,那个时候西汉人和匈奴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还是非常频繁的。匈奴石刻 最后,从大一统方面来讲,和亲也是有着很大的正向作用的。和亲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北方少数民族之所以会主动要求和中原...……更多
和亲公主:古代女性为家国安宁的牺牲与贡献
...历史作用呢?总体来说,和亲都是有利于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融合的。且很多时候和亲还维持中原王朝的大一统局面,比如西汉中后期汉元帝将王昭君嫁给南匈奴首领呼韩邪,后来在汉灭北匈奴的战役中,南匈...……更多
古代为什么要和亲?连强汉盛唐也不例外
...上至帝王贵胄,下至平民百姓都很赞同和番政策。2.文化交流的需要。唐朝是中华民族封建时代的全盛时期,四方臣服,他们仰慕长安的富庶和繁华,倾心中原先进的文化。纷纷要求迎娶汉族姑娘,与长安结成儿女亲家。白...……更多
2022-12-15 19:59盛唐
古代公主嫁到匈奴后,为何大多无法生下子嗣
公元前209年,汉朝的池阳公主被送往匈奴,开启了中原王朝与北方民族的和亲历史。这些公主们,出生于华丽的宫殿,却被命运安排在了遥远的草原上,与陌生的王子结婚。她们的命运充满了未知与挑战,而背后隐藏的蒙古恶...……更多
古代中原王朝为何都要征讨楼兰古国?因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
...昭帝登基古代丝绸之路连接了东西方贸易,加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楼兰的历史是丝绸之路文化的一个片影,几百年的历史风云中,楼兰同汉王朝几度合散,一同演绎了丝绸之路的传奇。 ……更多
莫高窟壁画揭示的昭君出塞真相
...公元前128年是匈奴的全盛时期,这段时间里,对应的中原王朝是西汉时期,凭借着强大的实力,匈奴对中原王朝也是频繁骚扰,但西汉终究没有解决掉匈奴的威胁。汉武帝统治时期,西汉国力强盛,卫青、霍去病等人接二连三的...……更多
匈奴还有后代存活吗?这5个姓氏都是他的后代,哪五个?
...一世的霸主,他们勇猛善战,征服了广袤的草原,与中原王朝争霸。然而,战火与灾害,加之内斗不断,终究耗尽了他们的生机与财富。边疆的敌国,曾经屈服在匈奴铁蹄之下的民族,开始联合反击,匈奴的霸业如流沙般消逝。...……更多
中行说:从汉宫太监到匈奴重臣的传奇人生
...,于是立马同意了他的请求。按照之前的“惯例”,大汉王朝会在远房的宗室或者美丽的女子中挑选一个苦命的女孩子,然后再从皇宫里挑选一些地位比较低、没有后台的“服侍人员”当做嫁妆,一起前往匈奴。虽然说法很官方...……更多
“白登之围”:刘邦与冒顿的较量,汉匈百年战争的开端
...值得敬畏的对手。南有大汉,北有强胡。在汉初,无论汉王朝,还是匈奴汗国,都没有能力可以彻底将对方打败、征服。所以,建立友好的双边关系将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白登之围”后不久,冒顿迎来了南方汉王朝送来的第一...……更多
文鸯有什么厉害的能大破异族雄兵
...的文鸯,却未知背后默默牺牲的文虎。在古代,汉族封建王朝为了缓和汉族与少数民族矛盾及巩固中原王朝的统治,以财帛和王室之间的婚姻关系安抚域外不懂礼义的“夷狄”之流。这种结亲政策可以谋求两族和好亲善,避免边...……更多
和亲的公主那么多,为何没生出一个继任者?这一恶习让人难以接受
...总是说一个人改变了边境的和平,促进了地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等等。总之,他站在道德的高度,光芒四射。但人们认为,和平更多的是靠实力,牺牲一个女人太丢人了。唐朝、诗人、李山甫曾写过一首歌:“送小妾过安社稷...……更多
《何以中国》之间的互通
...间的交融最多,总是此消彼长的。古人讲这个,站在中原王朝的立场上讲,没问题。但咱们当下就不太适合了。这就好比是,战国时代,邯郸人肯定站在赵国的立场上讲秦赵冲突,咱们现在,还可以用这个立场吗?当然不能。中...……更多
从边缘到中心:西汉时期匈奴的崛起与衰落
...的战斗力。与其他民族的交流:在西汉时期,匈奴与中原王朝以及西域各国之间进行了频繁的交流和互动。这些交流不仅为匈奴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也促进了匈奴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与其他民族的战争也锻炼了匈奴...……更多
此人公然娶皇后,还让40位公主做妾
...亲头曼单于。如此堂而皇之的禽兽行径,在中原的大一统王朝是从未发生过的,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被后人诟病就是因为他弑兄杀弟不算,还屠尽自己的侄子,囚禁其父李渊,不论后来功绩如何,单凭此举就无法翻身。在古代的...……更多
文成公主:世人皆知她入藏和亲贡献巨大,却不知她的结局凄惨无比
...和亲确保了汉匈之间数十年的和平,也促进了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她性情温婉,带着匈奴人织布、绣花、耕种,还教他们汉语、汉礼,汉家文化经她之手传递。同时她也学胡语、穿胡服,习胡礼。她不习惯匈奴的饮食方式,便...……更多
古代皇帝为何总跟少数民族联姻?是打不过他们吗?
...金、蒙古、满人等多民族的演变,几度成为了中原大一统王朝多年来挥之不去的噩梦,一直到封建王朝结束的前夕,还曾有蒙古族和满族两大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主宰华夏大地的历史。在和少数民族几千年不断的战争中,极大的...……更多
匈奴:古代中原的威胁与变迁
...五帝时期,这样的文化由来已久了。虽然匈奴让当时中原王朝的统治者十分头疼,但是作为中国北方一支古老的游牧民族,有着将近七百年的历史,它不仅与中原王朝关系密切,而且还一直与周边其他各民族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更多
西汉与匈奴的和亲政策及其影响
...损。为此,游牧民族便和农耕民族达成了一项协定:中原王朝将一位公主嫁给部落首领,并向其提供一定的物资。而部落首领要答应约束部下,保持两国和平。虽然汉人给每次和亲配备的物资都十分丰厚,但游牧民族却常常会在...……更多
从东汉到隋唐,鲜卑族是怎么崛起和没落的?
...沦史,他们见证了一个个兴盛时代的开启,与一个个巅峰王朝的衰落。那么,鲜卑族是如何兴起的,又是因何衰败的呢?一、鲜卑族的起源与发展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上崛起的另一个古老游牧民族,关于它的起源在...……更多
霍去病攻下匈奴的咽喉要地,中国至今仍在受益
...鲜卑、羌、汉、藏、裕固等。此外,河西走廊是中西经贸文化交流的桥梁,通过这里,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文化等传播到了西域、中亚、西亚和欧洲,同时也引进了西方的宗教、艺术、科技、植物等,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开...……更多
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及其在历史中的地位
...在我国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出现是称得上是中原王朝与世界文化交流的一个高峰。顾名思义丝绸之路是因为它以贩卖丝绸而得名,但这条道路的经济贸易不仅仅局限于丝绸,更深层次地说它是政治、文化与军事交流的战略要道。一...……更多
永嘉之乱:西晋的灭亡和少数民族的崛起
...动乱也被称为“维京之乱”。男人”。中原之乱源于西晋王朝的冷漠和不作为,由于五大民族的联合进攻,中原地区的局势变得更加危险。再加上当时中原大陆的生活本来就很困难,人们已经是生死存亡,当时的游牧民族非常残...……更多
白登之围:刘邦与匈奴的博弈与和亲政策的诞生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二者往往是水火不相容。每当中原王朝衰败时,游牧民族进入强盛期,当中原王朝一统时,游牧政权在博弈中往往会失去曾经的光辉。当然这一过程是漫长的。在中原大地诞生第二个封建王朝时,恰好是北...……更多
是谁左右了汉与匈奴的关键之争
乌孙国坐落于古代中原王朝的西北部,“与大月氏俱在祁连、敦煌间”,是西域诸国中的最强国。夹在敌对的两大政权大汉和匈奴之间,乌孙自然而然地卷入了两个强国的斗争,它的向背决定了两大强国之间的战争结局,在中...……更多
为什么古代男人宁愿光棍,也不娶匈奴女人为妻?原因羞于启齿!
...了挑战,也不能否认这些婚姻中蕴含的深厚情感。它们是文化交流和融合的桥梁,是两个截然不同世界的相遇。这些婚姻或多或少地融合了两种文化,创造了新的家庭传统和价值观。虽然这些婚姻的历史或许已经被岁月掩埋,但...……更多
敦煌历史:中原王朝与西域关系史
...,抑或隋唐,无不通过敦煌经营西域,东西方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不绝。对于敦煌历史开始的时间,我们都会想到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后投降汉朝,自金城、河西,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西...……更多
汉朝公主嫁给匈奴单于,是否是“裸婚”?
...朝与匈奴的联盟注入了更加坚实的纽带,同时也为两国的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 通过这种婚姻形式,汉朝和匈奴之间的政治关系得以更加稳固。公主们在匈奴的生活,使得汉朝的文化得以传播。也让匈奴了解了汉朝的礼仪...……更多
从游牧部落到王国:匈奴的崛起与汉朝的对抗
...言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部族几乎祸害了中原王朝千年之久,他们就是匈奴人。匈奴强盛一时,骄纵跋扈,数次险些灭亡中原王朝。然而他们的起源,却可追溯到夏朝末年,一位逃亡的王子。夏朝覆灭,王子北逃高原相传夏朝...……更多
匈奴问题困扰汉朝百余年,并在武帝时期达到了巅峰,导致武帝不得
...形成了强大的游牧部落联盟,不断南下侵扰中原,成为汉王朝面临的一大外患。匈奴骚扰中原的根源,一方面是其自身生存所迫。匈奴靠游牧维生,遇上草原灾害就难以为继。相比之下,中原人口众多,农业发达,粮食供给较为...……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陆贽一直以来都是清廉为本,为百姓、为皇帝、为江山兢兢业业,当他发现了李适爱财这一缺点之后多次进言劝李适,一开始李适还听个一言半语但是陆贽说得多了最后李适就不耐烦起来
2024-06-25 11:18:00
《薤露篇》说:“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在《假但篇》里,诗人自比为鸿鹄,把“势利惟是谋”的小人比为“不知江海流”的假但和“安识鸿鹄游”的燕雀
2024-06-25 11:33:00
刘备与略虽然都是三国时候有名的能人。刘备一生投靠过七个人,但是都是靠个人魅力以及他刘皇叔的身份。被投靠的人对他也是热情相待
2024-06-25 11:40:00
妇好是商王周围一个女系部落的公主,因此妇好原本就是一个不需要商王就智勇非常的人,曾经记载武丁时代当时之所以能够战斗屡屡胜利一大部分原因都是妇好的功劳
2024-06-25 11:42:00
在他还是容妃的时候,康熙皇帝把他作为自己最宠爱的妃子来对待。在后宫之中经常就是母凭子贵,但是容妃却始终没有为康熙皇帝生下一个皇子
2024-06-25 11:45:00
在嬴政即位后,赵姬也被册封为王太后,后又称为帝太后。然而在儿子忙于朝政大事,无暇顾及时,母亲赵姬却在宫中招进男宠。此举被世人诟病至今,倘若赵姬出自名门怎么能不奉行名门闺秀规范,为
2024-06-25 12:12:00
孙权在他的早年,应该是一个少年老成的优秀主子。无论是重用周瑜、鲁肃,还是向曹魏忍辱负重,无不显示出他的权谋和胸怀。但是在他的执政后期
2024-06-25 12:25:00
如果刘备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那么天下的形势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如果刘备在夷陵之战打败了东吴,他肯定会对东吴的败兵展开追歼
2024-06-25 12:40:00
说起公主大家印象里的都是备受宠爱享尽荣华富贵的宠儿,她们好似生来就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公主们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吃饭睡觉都有奴婢们伺候
2024-06-25 12:44:00
所以当吕布说要做曹操的大将时,刘备赶紧用丁原和董卓的事,来提醒曹操。刘备这话的意思,就是在告诉曹操,不可以用吕布,否则哪天说不定就被吕布出卖了
2024-06-25 12:52:00
吕雉,字娥,山东单县人。刘邦称帝后,封吕雉为皇后,后世称其为吕后。吕雉性格刚强,智谋出众,从刘邦起兵开始便跟随在他身边
2024-06-25 13:01:00
燕王臧荼起兵反叛后,太祖率军亲征,周勃一同前往。同年秋,臧荼兵败被俘。在此战中,周勃战功卓著。为了表彰其功,太祖特赐封周勃为列侯
2024-06-25 13:02:00
头道沟处觅城堡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编者按:万里长城北京段大多构筑于崇山峻岭、悬崖陡壁之上,气势雄伟、规模浩大,时而如同巨龙在山巅腾飞,昂首直上九天
2024-06-25 13:48:00
袁绍从曹操出兵攻打眭固的举动中,看出了曹操的居心,毕竟此时北方割据中仅他们两人的实力最为强大,为了除掉曹操,占据北方,并一统天下
2024-06-25 11:03:00
第一次机会,就是在曹操亲率大军攻打占据了徐州的刘备之际。要知道当时袁绍已经召集四方之兵大军压境,而曹操竟然放弃了官渡的主战场而去讨伐了刘备
2024-06-25 11: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