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文成公主:世人皆知她入藏和亲贡献巨大,却不知她的结局凄惨无比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9 16:09:00 来源:精彩生活

和亲是中国古已有之的文化现象,主要是中原与民族部落皇室成员的联姻。通过和亲,不仅可以维护和平,安定边境,还可以促进贸易,交流文化。

西汉时期为缓和边境冲突,就曾有过数次和亲,最为出名的自然是昭君出塞。昭君的和亲确保了汉匈之间数十年的和平,也促进了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她性情温婉,带着匈奴人织布、绣花、耕种,还教他们汉语、汉礼,汉家文化经她之手传递。

同时她也学胡语、穿胡服,习胡礼。她不习惯匈奴的饮食方式,便结合汉餐加以改进,收到胡人追捧。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

文成公主:世人皆知她入藏和亲贡献巨大,却不知她的结局凄惨无比

出塞和亲令世人称道,殊不知风光背后潜藏着昭君的一生不幸。先后再嫁父子二人,长安一别竟无再见之日,最后落得个“独留青冢向黄昏”的结局。

芳魂已逝,空留哀弦,然而数百年后,又有一位妙龄女子走上了她曾走过的路。

入藏和亲

文成公主,汉名不详,本为唐宗室女,后因和亲被封公主。

文成公主:世人皆知她入藏和亲贡献巨大,却不知她的结局凄惨无比

唐贞观8年,唐朝西境国家吐蕃前往长安朝贺,使者此行除有礼尚往来的正常邦交,还肩负着求娶唐朝公主的任务。只因唐朝在当时国力强盛,文化繁荣,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娶到“天朝”公主对吐蕃来说是一种认可和荣誉。

唐太宗爱女心切,断然拒绝,吐蕃特使无功而返。松赞干布恼怒不已,专心畜马练兵,一心想证明自己的实力,于贞观12年发兵吐谷浑,并扬言要直击唐朝心脏。

此时的唐朝正是贞观之治的顶峰时代,人才济济,李世民丝毫不惧,派遣一支劲旅前往平叛。未曾想唐军主力尚未到达,吐蕃军便已大败于先锋军之手。松赞干布大惧,下令撤兵,并遣使谢罪,再次求娶公主。

文成公主:世人皆知她入藏和亲贡献巨大,却不知她的结局凄惨无比

此次请婚可谓诚意十足,不再是使臣口头求亲,而是吐蕃宰相禄东赞亲自前往唐朝,携黄金五千两级珍宝无数正式下聘礼。吐蕃迅速攻占吐谷浑,也让李世民意识到吐蕃实力不可小觑,几番权衡之下,同意赐下公主。

李世民不想许嫁自己的亲生女儿,便想出折中之策,从宗室中挑一名适龄女子封为公主和亲吐蕃,这个女子便是后来的文成公主了。

贞观15年,文成公主正式下嫁,唐蕃两国成秦晋之好。就这样,这个年仅17岁的女子,远离父母与故土,带着维护和平和促进文化交流的使命,跋山涉水来到了滇藏这一边远之地,中原的一切都留在了记忆中。

文成公主:世人皆知她入藏和亲贡献巨大,却不知她的结局凄惨无比

突出贡献

为了迎接公主,吐蕃专门修建了布达拉宫。松赞干布对这个艰难求娶到的唐朝女子也是好感有加,对其十分尊敬,两人和睦生活了九年。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继续在吐蕃生活长达三十年。文成公主牺牲个人利益,为唐朝和吐蕃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文成公主出生宗室,端庄贤德,博学多才。她入藏时,嫁妆丰厚,奇珍异宝无数,其中更为珍贵的是大量的先进工艺技术、医药农学著作、庄稼种子和生产工具、佛教文化和佛像雕塑等。

她的到来使得汉族的瓷刻、剪纸等中原先进工艺传到吐蕃;她带来的医典、农书、理发等典籍,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她带来的各种庄稼种子,现已成为西藏的标志性植物;她崇尚佛教,协助建立了大小昭寺,佛教在西藏兴盛起来。

文成公主:世人皆知她入藏和亲贡献巨大,却不知她的结局凄惨无比

二是促成了大唐与吐蕃的和睦相处。文成公主入藏后,唐蕃成为姻亲,关系极为融洽,和亲后20多年间,几乎没有战事,唐朝西陲边防得以巩固,百姓安居乐业。松赞干布派遣贵族子弟前往国都长安学习唐朝先进文化,使臣和商人在两国间也是频繁往来。

文成公主热爱藏族同胞,投桃报李,藏族人民也对她抱有崇高的敬意。他们尊称文成公主为甲木萨,在藏语中意为汉女神仙,在藏传佛教当中,文成公主被看做是绿度母的化身。

文成公主去世后,吐蕃国为其举行了盛大的葬礼,她的塑像直到现在还被藏族人民供奉于大昭寺,来此朝拜的人络绎不绝。由此亦可见文成公主对促进藏汉百姓亲如一家,有非常大的功劳。

文成公主:世人皆知她入藏和亲贡献巨大,却不知她的结局凄惨无比

晚景凄凉

文成公主为吐蕃、为唐朝做出了重大贡献,可她的晚景却十分凄凉。

松赞干布与她的婚姻仅仅持续了九年。公元649年,李世民去世,其子李治继位,唐朝内部暗流涌动。

第二年,松赞干布也离她而去,死因成谜,有说因病暴毙,也有说暗杀而亡。不管死因如何,文成公主都先后失去了唐朝靠山和丈夫支持,也未有子嗣,她的境遇似乎瞬间尴尬起来。

文成公主:世人皆知她入藏和亲贡献巨大,却不知她的结局凄惨无比

政权更迭,新帝是松赞干布的幼孙芒松芒赞,而实际掌权人却是大相禄东赞。禄东赞此人颇有政治才能,但野心勃勃,力图扩张。他执政期间,吐蕃的实力越来越强,和大唐的关系却越来越微妙,不复之前的亲近之感。

十来年的时间,禄东赞逐渐向外扩张,吞并周边小国,力将青藏高原都纳入吐蕃版图之中。他最后发兵消灭的国家是吐谷浑,彼时吐谷浑已是大唐的附属国,此举无疑是对大唐赤裸裸的挑衅。

一山不容二虎,大唐与吐蕃的战争很快打响,数次攻伐之间,已是势如水火。

文成公主:世人皆知她入藏和亲贡献巨大,却不知她的结局凄惨无比

在寡居的三十年间里,文成公主从未回过大唐。月是故乡明,人是故旧亲,文成公主一边怀念着归乡,一边思念着丈夫,孤独而又凄凉。在大唐与吐蕃开战后,又多了一份对家乡的愧疚感和无能为力的自责感,文成公主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

公元680年,这位一生传奇的女子感染天花,客死异乡,终年五十六岁。

文成公主:世人皆知她入藏和亲贡献巨大,却不知她的结局凄惨无比

小结:

文成公主去世后,藏族人民怀念她,中原人民祭奠她,历史人民歌颂她。两国和平使者、汉女神仙、佛教绿度母,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名词堆砌其上。确实,她与松赞干布的婚姻造就了一段人间佳话;她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成就了一部个人史诗。

可是,和亲本就是一场政治联姻,蕴含了中原女子的几多无奈、几多忧愁。昭君也好,文成也罢,亦或是后来的金城、咸安,她们背负着维系两国友好邦交的使命,万里远嫁,举目无亲,至死也不曾再踏上故土,这是何等的悲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9 2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做了贡献巨大,那她最后结局是怎样的呢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文成公主的远去的身影消散在了茫茫大漠之中,她对汉藏文化交流的贡献却永载史册,书写了民族间友好往来的篇章。同时也彰显了唐文化的兼容并蓄。可是,人
2024-06-30 21:11:00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贡献巨大,但是后世却不知她最后的结局如何
提到文成公主这个名字,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曾听说过。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唐朝和吐蕃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但是,除了文成公主入藏这件事之外,
2022-12-27 22:00:00
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进行和亲,她最后的结局如何?
文成公主,她是唐朝宗室女,著名的和亲公主。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文成公主入藏
2024-02-29 15:59:00
文成公主的结局却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切实际的想象。在和亲的例子中,有一位非常有名的人物文成公主。她嫁到吐蕃之后,由于美貌被人称为“神仙”。文成公主在西藏生活了很多年,为吐蕃和大唐的文化交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很
2023-04-20 13:58:00
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和亲之后,最后结局如何?
...和亲的公主都是这样的命运。历史上有名的入藏公主——文成公主,她虽然受后世赞赏,但凄凉的结局却很少有人知晓。一、松赞干布求亲松赞干布,吐蕃王朝第33任赞普,相当于中原的皇帝。能
2023-02-23 17:08:00
文成公主和亲以后的生活是如何的呢
...得上来的,也就是汉朝时期的昭君出塞,以及贞观时期的文成公主入藏这两件事了。她们二人为了民族大义背井离乡,嫁作异族之人为妇,为国家的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她们和亲以后的生活又
2024-02-26 17:01:00
文成公主:远嫁他乡促进西藏繁荣
...最有名的三位公主远嫁他乡便是:昭君出塞,西施入吴和文成公主入藏。其中最后一位公主,不但在藏族的生活过的幸苦,也为中原和西藏的政事联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西藏人民生活能得到
2023-11-18 15:46:00
她是皇帝唯一的女儿,新婚3天却自缢而亡,死因让人十分敬佩
...公主有着美好结局,但有得公主却下场悲惨。唐朝宗室女文成公主,离开长安,万里跋涉,远嫁吐蕃,成为松赞干布的王后。文成公主贤淑多才,在吐蕃生活的三十多年里,积极传播中原文化,教吐
2023-02-26 21:41:00
大唐的金城公主十三岁远嫁吐蕃,最后结局如何?
...藏和亲’事件。提起入藏和亲,大多数人更熟悉的,还是文成公主。而对于后来的金城公主入藏和亲,很多人则知之甚少。但实际上,相比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的时候,历史其实更加复杂。
2022-12-25 18:5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