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两千年前的“人间烟火”
...年前,古人就已经实行“AA制”啦。探寻两千年前的人间烟火气,让沉默的简牍活起来,是我此次寻“简”之旅最大的收获。责任编辑:李晓(EN035) ……更多
《简牍探中华》:探索中华文明,传承千年智慧,构建文化新场景
《简牍探中华》不仅呈现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知识普及,更以传统文化触摸当代精神,提示我们不忘来路,继往开来。简牍里有什么?在纸张普遍使用之前,智慧的古人就用竹简和木牍作为书写载体,他们的屯戍劳作、衣食住...……更多
跟着总书记看简牍
...活的百科全书,其中也有许多有趣的记载:军犬,是2000年前汉代边塞战士们防御敌人和守卫粮仓的好帮手,居延汉简不仅记载了戍边吏卒与军犬的互动,还记载了汉代“铲屎官”的工作画面。张家山汉简:张家山汉简共计2000余...……更多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 | 云梦简牍 文明瑰宝
...馆,一半是家国情怀的宏大书写,一半是普通百姓的人间烟火。“二月辛巳,黑夫、惊敢再拜问衷,母毋恙也?黑夫、惊毋恙也”,展陈中有迄今考古发现最早的家书。秦楚交战前线,士兵“黑夫”和“惊”兄弟在木牍写下的信...……更多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片片简牍 探源中华
...,它以历表为依托,记载一些简要的事况,相当于2000多年前的“日记”。在睡虎地汉简的质日简牍上,一位名叫“越人”的基层吏员,连续14年书写汉代“日记”。得益于此,我们可以复原当时的历法、时令,了解“越人”当年...……更多
...山汉简为世人还原了怎样的鲜活历史?3月31日20:00档,《简牍探中华》第四期将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揭秘张家山汉简里的中华故事。本期节目是继里耶秦简、云梦睡虎地秦简之后,首度聚焦汉代简牍,将引领观众...……更多
《简牍探中华》打开西汉小吏师饶的“工作日记”
...哪里?12月15日20:35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第二季将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第二期,破译尹湾汉简的文化密码,揭开西汉郡级政府行政工作的历史面纱。这也是节目首度聚焦郡级文书,将生动诠...……更多
走近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从两千多年前的“乘法口诀”说起
...富的节奏韵律,它们的出土使后世有望“聆听”到2000多年前的音乐。这是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简展厅内的一景(3月6日摄)。 陈伟指出,早前因为出土数量不足,且大多支离破碎,简牍在学术研究中的意义一般只说是证史、补...……更多
...沈仲章在北平已负责过摄简。彼时在香港,唯有他能根据简牍尺寸、类型、质料、朽烂状态、字迹可辨度等,选择被摄物件,比较排列组合,搭配光圈速度,用否红外线,加否滤色镜,考虑打光角度与亮度、补光、反光、衬光等...……更多
“殷墟甲骨与居延汉简展”在广西图书馆开幕
...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广西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简牍博物馆、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主办,广西图书馆承办。本次展览将为观众带来古文献四大发现中的“殷墟甲骨”和“居延汉简”等展品55种69件,观众不...……更多
...迹,它们的出现刷新了哪些历史认知? 5月19日20:00档,《简牍探中华》将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重返悬泉置遗址,继续探秘尘封在历史岁月里的鲜活记忆。从解忧公主到冯夫人全景式展现2000多年前的文化交流20世纪...……更多
这档不断“更新”观众历史存档的节目凭什么“生命力拉满”?
...染力直指人心”……6月1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档聚焦简牍的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圆满收官,不少观众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追更节目的收获,以及对下一季节目的期待。节目全网累计收获401个相关热搜热榜,相关话...……更多
《简牍探中华》:带你认识2300年前的“计算器”
“简”述历史,“牍”懂中华。12月8日(本周日)晚八点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第二季将亮相央视综合频道(CCTV-1),继续陪伴观众从片片简牍,溯源中华。《简牍探中华》第一季节目通过里耶秦...……更多
鲁网2月21日讯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琅琊简牍文化魅力,丰富假期学习生活,2024年2月18日,临沂北园路小学五(12)中队的少先队员们走进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历史文物承载着时间的记忆,非遗宝藏沉淀着旷古的传奇...……更多
看见“不一样”的敦煌
...”为此,郑炳林花费两年多时间认真研读汉简。敦煌出土简牍数量众多,主要包括斯坦因等人在敦煌地区收集的汉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的马圈湾汉简和悬泉置汉简等,其中以悬泉置汉简数量最为庞大、内容最为丰富。...……更多
从方寸简牍解码长江文化
...陈伟说,古书有的地方不好懂,有的注释有问题。出土的简牍,在启示古书解读等方面展现出重要的学术价值。“简牍”,是指用于书写的竹、木片,和写在竹、木片上的文献。与甲骨文、金文相比,简牍的材料容易获得,制作...……更多
...肃频道人民网兰州7月16日电 (记者黄帆)7月15日,甘肃简牍博物馆举办高质量发展经验交流大会,并为该馆所获“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揭牌。百余位文博领域的专家、学者、博物馆从业者齐聚...……更多
...中国档案》杂志社总编辑王天泉率调研组来荆,调研荆楚简牍档案和荆江分洪档案申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情况。湖北省档案馆馆长刘仲初,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夏光宏参加调研。调研组首先到荆州博物馆调研张家山汉简档案管...……更多
...是由北道向东,进入中国的。 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的两千年前,非洲黑人自然不会因为探险或远征来到中国。实际上,他们绝大多数是因为奴隶贸易,偶然来到中国的。与通常认为的不同,非洲奴隶贸易,并非只是西方资本主义...……更多
重释“楼兰之谜”
...兰故城残存的楼兰汉文简牍主要集中于公元320年以后至345年前后,从而否定了建兴十八年(330年,楼兰故城最晚纪年简牍)后不久,楼兰城被放弃说。通过上述分析和论证结合文献记载,指出前凉楼兰史较魏晋时期有较突出的特...……更多
两岸专家学者共话陇台文博交流合作
... 》( 2024年09月21日 第 04 版)台湾文博领域专家参观甘肃简牍博物馆。中新社记者 李亚龙摄本报兰州电 (钟欣)海峡两岸文博领域的专家学者近日走进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围绕联合展览、文物保护、研学交流、文...……更多
...科和交叉学科名单,西北师范大学自主设置的交叉学科“简牍学”名列其中,标志着西北师大成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简牍学”交叉学科学位授予单位。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该校共有数据科学与工程、教师教育学、敦煌体育...……更多
...吃什么、怎么吃?出土于湖南省沅陵县虎溪山一号汉墓的简牍《食方》,记载了西汉初期湖湘地区的食物烹饪方式。一枚枚竹简,将古人与美食的故事娓娓道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春龙介绍,虎溪山一号汉墓的墓主...……更多
今日头条上线《历史开讲·敦煌篇》,揭秘敦煌背后的众多传奇
...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小刚、甘肃简牍博物馆研究馆员肖从礼、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现海等历史学者将先后亮相,围绕纪录片《大敦煌》...……更多
...肃·甘肃日报记者施秀萍 何佳睿)近日,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兰州市博物馆与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兰州举行。兰州轨道交通与三馆联名开发的地铁票卡同时首发。“三馆联动”与兰州市轨道交通...……更多
秦始皇真的每天读三十万字公文吗
...后,王先生依据《史记》中始皇帝每天至少处理“一石”简牍的记载,推论认为秦始皇“每天必须处理的‘书’,竟然超过30万字(段文误作20万字)。这真是惊人的阅读量!”[2] 说秦始皇每天至少处理“一石”简牍,依据是《...……更多
古人的“短信”长啥样
...短信。近代的电报文稿,也可视为短信的延续。我国出土简牍证明,秦代以前已有“短信”,汉代尤为多见。1930年,我国与瑞典合组的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在今甘肃额济纳河流域发现的“居延汉简”中,有一封简短的家书就...……更多
儿子被大姑姐打骂,我气愤地卷起袖子,要给他出口气
黄昏时分,子惠心不在焉地忙着烹饪晚餐。在切菜的时候,一不小心划伤了手指,鲜血顿时涌出,让她心头一紧。一时间,她的脑海里涌现出儿子乐乐的影像,让她担心起来。子惠边将受伤的手指放入嘴里,边寻找医药箱。然...……更多
两千年前就有“公务接待标准”!简牍中也有不少反贪腐案例
...简中,一个“公船追索案”被官吏详细记载。距今2200多年前,迁陵县司空守(一个县负责工程营建的官员)“樛”报告县府,称竟陵荡阴有一个叫“狼”的人,以“借”的名义拿走公家一条长三丈三尺的船,一直没有归还。“...……更多
老公离开后,继子女逼我交出几百万的4s店,我一招就摆脱他们
...着一些重要的事情。首先开口的是大哥子翔,他投向妹妹子惠一瞥,声音低沉:“我叮嘱你的事你记住了吧?不能心软,要坚决,懂吗?”子惠听着大哥的嘱托,目光闪烁,看向跟在她身后的老公。站在她身旁的那位男子看着子...……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第二届阳明心学论坛|董平:阳明心学是关乎“人的存在”的学问
“阳明心学并非知识论,而是关于人如何生活的理由或观念,是关乎人的存在的学问、观点与学说。人在自我存在的过程当中,实现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2025-07-26 21:33:00
华裔青少年与唐诗对话:河南,是诗也是家
大河网讯 “我是谁”,自古便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中国诗歌源头《诗经》中,三分之一的作品都与河南相关,这片土地的山水风物是古人的“诗词素材库”
2025-07-26 10:06:00
历史上,两名少年曾拼死守护记录日军侵华暴行的相册“京字第一号”证据背后的“真相接力”□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2025-07-26 10:16:00
血色丰碑|李氏三兄弟投身抗日烽火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驻华日军发动强占中国东北的侵略战争,东北大地燃起抗日烈焰。李延禄、李延平、李延青三兄弟毅然投身革命洪流
2025-07-26 13:44:00
血色丰碑|抗日名将李红光:杨靖宇麾下“女将军”神话
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独立和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李红光就是千千万万烈士中的一位。这位杰出的抗日将领被毛泽东称赞为“有名的义勇军领袖”
2025-07-26 13:44:00
土木研究生摆摊卖“军火烧饼”,1元1个,小学生抢着买。
2025-07-25 17:3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热吗?来吉林瞅瞅古代的纳凉神器
今年的夏天来得比往年更热一些。炎炎夏日,现代人靠空调续命,古人可没有这些科技,那他们靠啥纳凉?秘密神器就是那个——一把小小的扇子
2025-07-25 19:49:00
书院拜师礼,少林练武功!海外华裔青少年登封寻根、文武兼修
大河网讯 7月24日,2025“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遇见河南·文字营的营员们,开启了“天地之中”登封的文化之旅
2025-07-25 07:28:00
第七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圆满落幕南京:以文会友 “译”路繁花□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译路千山共远行,星河两岸梦初成
2025-07-25 07:49:00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探访报道 | 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国难中的文化守护
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简介: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位于今西秀区华西街道华严洞村,作为故宫文物南迁的重要存放地
2025-07-24 23:4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峰朱彦祝东秀漫步静静流淌的秦淮河畔、登上巍峨耸立的明城墙、走进雕梁画栋的金陵小城……7月22日至23日
2025-07-24 08:09:00
抗战中的太原|里应外合智取草庄头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草庄头战斗遗址。(资料图片) 这次战斗是贯彻毛泽东“把敌人挤出去”的经典战例。晋绥军区司令部特予通令嘉奖
2025-07-24 07:18:00
东北抗联英烈祁致中故居开始修缮
通讯员 李跃 王建节7月21日,曹县常乐集镇祁庄村,随着一阵阵鞭炮声响彻村头,抗联英烈祁致中将军故居修缮改造工程正式启动
2025-07-23 21:31:00
银币上的真理之光
一枚银币,诞生于90多年前。马克思的“面孔”为什么变成了“中国人”的模样?1931年6月,贺龙领导的红三军在湖北房县创建了鄂西北革命根据地
2025-07-23 08:51:00
看!非遗云锦和商都文明“嗨”聊千年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7月22日,“经纬百年 织岁丹宸——云锦故宫百年纪念特展”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开幕。本次展览由河南省文物局
2025-07-23 0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