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两千年前的“人间烟火”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6 08:01: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两千年前的“人间烟火”

◎刘吴瑛

在甘肃简牍博物馆,一封两千多年前的信吸引了我。这封名为《元敞致子惠书》的信出自边塞烽燧的一枚尺牍上,是元敞写给好友子惠的,大意是:元敞的裤子穿破了,需要叫人拿回家缝补,此前就想向子惠借裤子,但当时有众人在场,不好意思提出来,现在实在没办法,厚着脸皮向子惠开口,希望子惠理解,能借裤子给他穿上几天,一旦自己的裤子补好了,马上就把裤子还给子惠。他在信中还提到自己并不急需用钱,万不得已之时,也会向子惠提出。

正值午时,馆里人不多,我看着这枚尺牍,反复吟味,久久不能释怀,写信人的窘迫之态、忐忑之情生动传神,犹在眼前。

甘肃是中国简牍大省,20世纪以来共出土6万多件简牍,其中汉简居多,包括居延汉简、悬泉汉简、敦煌汉简等,被誉为“汉简的故乡”。我尤喜欢馆里的大量私人简牍书信,大多是普通人的悲欢离合,令人感同身受。

一枚出自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的简牍,记录了一件小事。公元前65年11月5日,离立冬还有几天,敦煌寿陵里一名叫赵负的女子向乡里提出申请,“往遗衣用,以令出关”,她想为玉门关外戍守的丈夫送去御寒的衣物。

在一份出土于肩水金关的简牍中,一名边吏在自己病重时写下家书,感慨与家中兄弟一别数年,现在生病了,“死生恐不相见”,只有来生再做兄弟了。思念伤怀从字里行间涌出,遗憾的是,这封家书没能寄出。

有一份简牍中只写了两个字,“愤‘甚’”,意思是气死我了。看来是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还有一些是关于工作和生活状况的记录,读来令人惊叹。

《元康四年鸡出入簿》,是悬泉置一名叫时的汉代厨子上报的一年内入鸡、吃鸡的统计实录;《元致子方书》,是一封古人请托朋友买鞋、买毛笔、刻方印、买响鞭的信;《康居王使者册》,记载了康居王使者五人从敦煌入关后贡献骆驼之事,评估奉献骆驼时涉及毛色、肥瘦、年齿、价值等;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的泥墙题记《四时月令诏条》,记载了初春时节是小鸟孵化幼鸟的时节,禁止人们上树掏鸟窝等规定……

一册公元22年的简牍账单,记录了朝廷使者慰问边地吏卒途经肩水金关时,具体的餐食及花费。“粱米八斗、直百六十;即(稷)米三石、直四百五十……往来过费凡直千四百七十。肩水见吏廿七人,率人五十五。”据简牍记载,此次接待共花费1470钱,肩水金关共有27名官吏,每人约摊55钱。看来两千多年前,古人就已经实行“AA制”啦。

探寻两千年前的人间烟火气,让沉默的简牍活起来,是我此次寻“简”之旅最大的收获。责任编辑:李晓(EN035)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6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简牍中国】万卷简牍,解密千年丝路
...土地,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战略通道和商埠重地。2000多年前,满载着丝绸、瓷器的驼队穿行于此,打通了西域与中原的商业贸易。有一个地方,素有“汉简之乡”的美誉。出土简牍8万余枚,
2023-08-05 18:18:00
简牍中国丨简出甘肃 方寸之间的故事
...,智慧的古人就用竹简和木牍作为书写的载体,合称作“简牍”。两千多年前的官府文书、书籍图录主要用简牍书写,而河西走廊干燥的自然环境,恰好为简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保存条件。作为简牍
2023-08-05 18:18:00
《简牍探中华》:探索中华文明,传承千年智慧,构建文化新场景
《简牍探中华》不仅呈现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知识普及,更以传统文化触摸当代精神,提示我们不忘来路,继往开来。简牍里有什么?在纸张普遍使用之前,智慧的古人就用竹简和木牍作为书写载体,他
2024-06-21 10:50:00
跟着总书记看简牍
...活的百科全书,其中也有许多有趣的记载:军犬,是2000年前汉代边塞战士们防御敌人和守卫粮仓的好帮手,居延汉简不仅记载了戍边吏卒与军犬的互动,还记载了汉代“铲屎官”的工作画面。
2024-11-06 18:55:00
简牍中国|“冷门”不冷 “绝学”有继 千年简牍焕发时代光彩
...、灰棚和驿置长官的房间里处。这些简牍真实记载了2000年前丝绸之路的运营状况,也是证实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真实存在的依据。汉简的不可复制性和唯一性凸显了它的价值。“冷
2023-08-05 18:18:00
千年简牍里的秦汉往事
...处罚,违反者“罚金二两”。 秦代教材有“小九九”2200年前的秦代数学教材有啥内容?2002年,湖南湘西龙山县里耶镇里耶古城1号井,出土36000多枚秦简,其中一枚是“九九
2023-08-25 16:03:00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 | 云梦简牍 文明瑰宝
...馆,一半是家国情怀的宏大书写,一半是普通百姓的人间烟火。“二月辛巳,黑夫、惊敢再拜问衷,母毋恙也?黑夫、惊毋恙也”,展陈中有迄今考古发现最早的家书。秦楚交战前线,士兵“黑夫”
2024-11-06 16:26:00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片片简牍 探源中华
...,它以历表为依托,记载一些简要的事况,相当于2000多年前的“日记”。在睡虎地汉简的质日简牍上,一位名叫“越人”的基层吏员,连续14年书写汉代“日记”。得益于此,我们可以复原
2024-11-05 18:23:00
“冷门绝学”出新成果 《悬泉汉简(三)》发布
7月22日至23日,首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省敦煌市举办。会上发布了“冷门绝学”简牍学的新成果《悬泉汉简(三)》。作为第一手的出土文献材料,简牍在历史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补史
2023-07-24 04: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