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刘裕为什么要消灭后秦
...顺利,自进入秦境以来所向皆捷。秦将王苟生以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以北)降于王镇恶军;徐州刺史姚掌以项城(今河南省沈丘县)降于檀道济军;后秦新蔡(今河南省新蔡县)太守董遵坚守城邑不降,檀道济攻克该城,将董遵斩杀,旋...……更多
檀道济移军潼关,沈田子以少胜多
...兖、青、冀四州军事,自督大兵西进。王镇恶入渑池,趋潼关,檀道济、沈林子,自陕北渡河,进攻蒲阪。秦东平公姚绍升任鲁公,进官太宰,督武卫将军姚鸾等,率步骑五万援潼关,别遣副将姚驴救蒲阪,檀道济、沈林子攻蒲...……更多
为夺取击秦的胜利,刘裕做了怎样的作战策划
...阳;以一部兵力由武关进击,以牵制关中秦军,然后夺取潼关,直攻长安。以龙骧将军王镇恶、冠军将军檀道济率步兵为前锋,自寿阳(今安徽寿县)沿淮水淝水进攻许昌(今河南许昌东)、洛阳(今河南洛阳)。王镇恶进攻邵陵、许昌...……更多
刘裕灭后秦之战的起因是什么
...阳;以一部兵力由武关进击,以牵制关中秦军,然后夺取潼关,直攻长安。以龙骧将军王镇恶、冠军将军檀道济率步兵为前锋,自寿阳(今安徽寿县)沿淮水淝水进攻许昌(今河南许昌东)、洛阳(今河南洛阳)。王镇恶进攻邵陵、许昌...……更多
刘裕北伐后是如何自毁长城的?
...洛阳后,待其他主力大军到达后再继续西进。但王镇恶见潼关守军薄弱,便当机立断,不待主力大军到达,就自行分兵两路西进。一路由王镇恶率军至渑池,破蠡吾城,生擒弘农太守尹雅,进抵潼关城下。另一路由檀道济、沈林...……更多
...在盟津渡过黄河。渡河前,苻健命苻雄和苻菁分别领兵从潼关(今陕西渭南市潼关县北)和轵关(今河南济源东北)进攻,自己则跟随苻雄渡河,并在渡河后烧掉浮桥,意在死战。杜洪部将张先在潼关抵抗苻健军,但被击败。及后苻...……更多
...让于曹丕。公元234年,刘协病死,享年54岁。葬于禅陵(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北小风村),谥号孝献皇帝。被立为帝刘协的母亲王美人,名王荣(后来追谥为“灵怀皇后”),是前五官中郎将王苞的孙女、王章之女,出身于名门世家...……更多
姚懿叛乱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赞驻扎陕城,防止姚懿与刘裕大军勾结,自己亲自率兵到潼关统一指挥各支军队,联合围剿,震慑姚懿叛军。姚泓听取了姚绍建议之后,“乃遣姚赞及冠军将军司马国蟠、建义将军蛇玄屯陕津,武卫将军姚驴屯潼关”。对姚懿采...……更多
称为“三秦锁钥”的潼关,历史意义究竟有多大?
潼关自古就被称为“三秦锁钥”,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古代的潼关得失,可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安危。著名的例子就是,“安史之乱”的爆发,如果大唐最后唯一平叛力量的哥舒翰能够坚守潼关的话,“安史之乱”...……更多
中国古代的兵家必争之地,几代军事家在这里创造奇迹
...下,不能进入关中,所以根本灭不了秦国。函谷关是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区,秦关的位置是在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以外的王垛村,和三门峡比较近,有75公里。因为紧靠黄河两岸,关在谷中,所以又称作函关谷。函关谷易守难攻...……更多
...,“汉匈河南之战”打响。这里的“河南”不是指今天的河南省,而是指河套地区。黄河从青藏高原南下,从陇西郡拐了个弯一路北上黄土高原,直抵阴山南麓。又沿阴山东进定襄郡奔腾向南至华山脚下,再一路向东直奔大海。...……更多
安史之乱用错哪2将断送唐玄宗最后的胜算
...了,陕郡城中的吏民百姓亦作鸟兽散,四处逃亡。陕郡是潼关的前沿阵地,而潼关则是拱卫京师长安的最后一道屏障,屯守陕郡的东征副元帅高仙芝,却未能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将兵力全部集结在陕郡,而对军事要塞潼关却未...……更多
刘裕崛起:从北府兵到东晋权臣的传奇之路
...西攻长安。可是王镇恶等贸然进兵,虽战胜后秦军,夺取潼关,但后秦军凭借险要地形加强防守,王镇恶军一时难以取胜。这时军中缺乏粮食,很难解决,王镇恶到弘农督劝百姓,当地百姓争献粮食,才解决了军粮问题。七月,...……更多
黄巢起义只有2000人马,为何能突破唐朝军队围剿攻入长安?
...代替。高骈当上诸道行营都统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清查潼关以东各州的将帅,凡是王铎、郑畋所任命,一概换掉。后来黄巢攻破淮南,张璘战死,忠武军发生兵乱,“朝廷震惧,皆归罪于携”,不是完全没道理。公元868年七月...……更多
冯异:从王莽旧将到东汉忠臣的转变
冯异是王莽的故将,颍川(今河南省宝丰县)人。公元24年,刘秀在攻打颍川时,遇到冯异坚守,很长时间没有攻下来。后来冯异被汉军俘获,经友人介绍,冯异归顺了刘秀,此后一心一意为刘秀南征北战。有一次,冯异跟随刘秀...……更多
东汉明帝:固守基业,再开西域的英明君主
...孝献帝纪刘协(181—234年),字伯和,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人,东汉末代皇帝,死后谥号孝献帝。生不逢时的明主刘协是汉灵帝的第二个儿子。刘协的母亲生下他不久,就被何皇后毒死。汉灵帝担心刘协的安危,将...……更多
...权。同年五月,王邑、王寻率军西出洛阳,南下颍川(今河南省禹州市),与严尤、陈茂两部会合,迫使刘秀的部队从阳关(今河南省禹州西北)撤回昆阳(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昆阳汉军仅九千人,众恐不敌,欲弃城退守...……更多
高仙芝这个人到底有多厉害?一起来看看吧
...乱时,高仙芝以副统帅之职出征讨叛逆,前线失利,退守潼关,为监军宦官边令诚诬陷杀害。高仙芝(?—755年)本是高丽人。出身于将门之家。父名舍鸡,起初在河西军做事,后立军功,官至四镇十将、诸卫将军。仙芝姿容俊美,...……更多
一次粉碎安史之乱的绝佳机会,为何被唐玄宗葬送了
...败,东都洛阳落入叛军之手,封常青、高仙芝不得不退回潼关据守。唐玄宗听信宦官谗言,一怒之下斩杀了大将封常青、高仙芝,急忙命在家养病的大唐战神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率军20万,镇守潼关。据说,哥舒翰虽然战功赫...……更多
安史之乱唐军折损哥舒翰等三员名将,完全是唐玄宗瞎指挥
...战失败后,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和高仙芝只好率领军队退守潼关。潼关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只要封常清、高仙芝采取得当的战略战术,便能将叛军阻止在潼关关前。事实上,封常清、高仙芝也是这么做的。作为统军大将,他们非...……更多
大唐将军张巡以一千军队对数万人,还数次击退敌人
...之乱爆发后不久,安禄山的叛军就攻占了洛阳,而且进逼潼关,唐玄宗被迫逃出了长安。而叛军随即攻占了长安城,此时郭子仪和李光弼得到长安失陷的消失后,不得不将已经收复的河北郡县放弃,李光弼退守太原,郭子仪退守...……更多
昆阳大战中,刘秀真的消灭敌方40万人马?有那么神吗?
...的一场内战战役。以绿林军为主体的刘玄军,在昆阳(今河南省叶县)大破新朝王莽40余万主力部队。更始帝刘玄即位后,派王凤、王常、刘秀进攻昆阳(今河南叶县)。他们很快地打下昆阳,接着又打下了临近的郾城(今河南郾城...……更多
晋攻前秦之战恒温为什么失败
...徙关中3000余户百姓。苻苌等紧随追击,桓温屡败,及至潼关时,逃亡及战死以万计。苻雄等于陈仓击败司马勋、王擢之两部军,迫其分别逃往汉中(今属陕西)、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九月,桓温还至襄阳。点评:此战,桓温军...……更多
诸葛亮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另有什么原因
...传》记载:“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这两个版本的子午谷奇谋前面相同,后面却不一样,《魏略》中是夺取长安,《三国志》中却是会...……更多
...水,安禄山攻陷东京洛阳。之后高仙芝、封常清及时退守潼关,作好拒守准备,遏制了叛军攻势。之后,因为唐玄宗听了监军宦官边令诚的诬告,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封常清、高仙芝。高仙芝与封常清是当时名将,他们的被...……更多
...山,守城兵四散而逃。钟繇只得脱下衣冠,带着亲随逃向潼关。马超占据长安后,安抚百姓,并派遣军队追赶钟繇,同时派兵把守长安和攻打扶风。整个长安城都在他的掌控之下,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坚定与期待。他知道...……更多
为何说朱温能够成就霸业,纯粹是一个意外
...唐僖宗。诸道行营都统王铎奉旨任命朱温为“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等使”,九月,唐僖宗朝廷下诏,任命朱温为左金吾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赐名全忠,从此朱温就成为朱全忠。 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唐僖宗授...……更多
檀道济:刘宋名将的骁勇与智谋,北伐立下赫赫战功
...,懂得在战争中延揽人心的重要性。次年三月,道济进据潼关(今陕西潼关北),与北伐诸军会合西进,攻下后秦都城长安,灭亡后秦。道济以功为征虏将军、琅邪内史。后改任宋世子西中郎司马、持节、南蛮校尉,随世子刘义符...……更多
渭南之战中的兵力如何
渭南之战,又称潼关之战,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年),丞相曹操击败了韩遂、马超等关中联军。是一场讲求深谋远虑,灵活用兵,以智取胜的精彩战役。当时关西诸侯在名义上归顺曹操,曹操欲借道讨伐汉中张鲁,于是,...……更多
河南日报社牵手里罗城村共同举办大型纪实摄影展
...片。5月16日上午,“大中原·红河南”大型纪实摄影展在河南省商城县伏山乡里罗城村举办。信阳市委书记蔡松涛,河南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刘雅鸣,河南省原省长助理、省政府秘书长、河南省旅游发展促进会会长卢大伟,原...……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韩信唯一一次与项羽的正面交锋,是在公元前202年的垓下之围,当时韩信手下有100万左右的大军可供指挥,项羽麾下只有10万军1队
2024-06-01 06:07:00
在儒家眼里,秦始皇与孔1子的历史定位非常明确,秦始皇是超级暴君,孔1子是至圣先师,这是儒家门徒的基调,不容置疑不容推翻
2024-06-01 06:29:00
自古以来政治权利的斗争都是十分残酷的。而司马懿夺取魏国权柄的一系列操作,可以说是神机妙算。那么当司马懿杀曹氏宗亲夺权的时候
2024-06-01 08:52:00
亡国之君的结局大都很不堪,自己的性命堪忧固不待言,家族往往也会受其牵连,鲜有能得以善终者。作为大明朝的“亡国之君”,崇祯帝在京师沦陷前
2024-06-01 08:51:00
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二月,李自成农民军包围开封,焦头烂额的崇祯帝,只能将牢房里的孙传庭放出,命他再度出任三边总督
2024-06-01 08:53:00
三国时期的孙策是一个非常骁勇之人,被人称为江东小霸王,与项羽相提并论。在他的带领下,孙家很快崛起,一统了整个江东。而他本人还颇有大志
2024-06-01 08:52:00
明朝晚期国力已经衰弱不堪,因为魏忠贤党同伐异,很多的忠臣良将也都遭到了打压,内忧外患的局面崇祯皇帝没有办法控制,这时候一个人扛起了对抗清军的大旗
2024-06-01 08:54:00
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的八月,盛夏时分,烈日炎炎。北京西市刑场上,有一位明朝军事家正被处以碟刑,这是一种比凌迟残酷百倍的酷刑
2024-06-01 08:55:00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任何一个王朝的灭亡,原因都不在朝夕之间。对大多数王朝而言,之所以会灭亡,最主要的原因都是因为“人祸”
2024-06-01 08:53:00
我们在清宫剧中常听到慈宁宫这个名字,它是专门为了太后和皇后居住而建造的,但是清朝的历代太后们却都不敢住在这里,这是为什么呢?慈宁宫经历了明清两朝四百余年
2024-06-01 08:56:00
明朝初期采用卫所制,这是一种利用军屯供给士兵衣食的军事制度,朱元璋曾经十分自豪地宣称,他“不用百姓一粒粟就能养兵百万”
2024-06-01 08:56:00
顺治帝临终前,任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与鳌拜为辅政大臣。本来四大辅臣相互制约,但随着鳌拜杀死苏克萨哈,以及索尼的去世
2024-06-01 08:57:00
自古以来,皇帝都是多疑的,一旦被皇帝怀疑,几乎都落得不得好死的下场,比如明朝时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2024-06-01 08:57:00
在洪武三年,大明已经击败了中原地区最后一个对手,把蒙元势力全部赶到草原,与此同时,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病死,自感天下已定的朱元璋开始论功行赏
2024-06-01 08:59:00
在中国的历史上,一个新的朝代建立,皇帝与下面大臣之间的关系历来是一个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问题,比较和谐的,为人所称道的有
2024-06-01 09: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