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军远征鞑靼。但是,明朝军队让朱棣失望了,10万大军在漠北全军覆没,五位主将都战死疆场。此战的失败让朱棣颜面大失,同时也激发了自己的斗志。为了彻底打垮鞑靼,朱棣决定御驾亲征。二,永乐亲征,却总是找不到蒙古...……更多
历史上“能打”的军队都有哪些?
...奴单于,与对方主力遭遇,进行决战,差点就全歼他们。漠北之战,霍去病、卫青分别行动;相对霍去病而言,卫青此时率领的汉军,就是“偏师”。汉武帝本想让霍去病与单于对决,卫青去攻打左贤王,结果闹了“乌龙”。卫...……更多
揭开朱棣一生“四大功绩”的真相
...谓不世之功的真相先来盘点下明成一生的四大功绩:五出漠北,三犁虏庭;迁都北京,修建北京城;编撰《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接下来我们就一件一件来说。一、五出漠北,三犁虏庭这应该是朱棣一生之中最大的成就了,...……更多
南坡之变:元朝由盛转衰的重要事件
...黎拔力八达继位当皇帝,可是小儿子不同意,非要等镇守漠北的兄长,海山回来商量定夺。成王寿夭大儿子海山从外地回来后,尽管对母亲听信相士的话心怀不满,然而,毕竟弟弟要等兄长商量让权,心里也好受很多,母子三人...……更多
明英宗朱祁镇的谥号争议
...去了应有的定力和稳重。土木堡:明朝的耻辱身处深秋的漠北戈壁,寒风凛冽。在这里,明军遭遇了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大败之下,不仅损失了十几万优秀部队,还有六十多名朝中大员战死沙场,其中包括太师英国公...……更多
古代越南最怕的中国牛人,杀人不眨眼,有他在越南不敢反叛
...,一直干到明英宗朱祁镇的时候,但是在土木堡之变中被蒙古人砍死,十分的可惜。 ……更多
蒙古人都没有打下的地方,明朝却只用了一年就拿下了
...军的攻势之下只抵挡了不到一年呢?我们想要知道背后的原因,就要先来说一下这场战争的背景和过程。明朝之所以会出兵,并不是单纯地想要侵略,其实在朱元璋时期就对这里进行了册封,确定了宗藩关系。不过后来安南国内...……更多
明朝的防御系统强不强
...出边围猎蒙元势力,同时要求塞王采取步步蚕食的方式向漠北推进扩张,取得了很好的肃边作用,将明朝势力范围拓展至漠南大部及东北外兴安岭地区,建立漠南诸卫及奴儿干都司开启对漠南及东北的有效统治。但靖难之役后,...……更多
你觉得哪个皇帝对大明的败亡要负责?
...玩意儿。成化成化帝在文治上发展经济人口,武略上出兵漠北犁庭扫穴。这几年在互联网上的风评,也是大幅上升。但其所建立的传奉官制度,也就是内廷宫里,可以直接指定有特长的道士、医师、工匠等民间艺人,入朝为官。...……更多
为何说与唐朝大将守边相比,朱棣战略眼光更强
...,朱元璋将南京改为“京师”,总算是暂时结束了争论。漠北战事的频繁,太祖朱元璋也感觉到南京的“缺点”,不利于出兵北伐,对边防事务力不从心。1391年,朱元璋让太子朱标去西安考察,准备在关中建造京师。1392年,朱...……更多
朱棣篡位当上皇帝,后世为什么对他的评价很高?
...化是极大的保护和传承;迁都北京,巩固了边防;五次征漠北,大败蒙古残余力量;疏通汇通河,加强了南北沟通;在东北设置,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置哈密卫,加强了对边疆的控制;郑和下西洋,虽然有传说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更多
2022-12-23 20:01:00后世,皇帝,评价
清朝刚开始的时候国土面积有多大
...公里。清朝崛起以后,在明朝末年的基础上招纳了漠南、漠北蒙古,击败了和硕特汗国、准格尔汗国,重新控制了青海、新疆、西藏、内蒙、外蒙等地。由于西藏物产贫瘠、路途遥远,时常有活佛叛乱发生,因此清朝在乾隆年间...……更多
她是朱元璋最长寿的女儿,历经八朝享年八十二岁
...王振的鼓动下,御驾亲征蒙古,因战事失利,被俘虏到了漠北。明朝政局危在旦夕,关键时刻,明英宗弟弟朱祁钰继位,是为景泰帝。景泰帝对于这位姑祖含山公主也是非常好,至此含山公主已经经历过七个朝代,主要有洪武、...……更多
明朝“天子守国门”是高招还是臭棋?
...汉族统治的土地更快地接受汉化。最关键的是,当时远遁漠北的蒙古人依然有着不小的实力,他们经常会对明朝边境发起骚扰,因此北方的军事压力是很大的,这让明朝政府在当地驻军甚多。 如果朱棣长期呆在南京的话,那么...……更多
元朝的岭北行省,朱元璋为何没有收复
...后,关外剩余的蒙古族势力也因为内斗分裂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各自割据在蒙古草原上。至此明朝正式统一了中原,并且成为疆域辽阔的大国。除了汉地外,明朝疆域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北达戈壁沙漠一带...……更多
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明英宗朱祁镇的继位与宦官专权
...明成祖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驱逐的,防备的,无外乎漠北的蒙古。蒙古逃回漠北,北元一分为二:瓦剌和鞑靼。瓦剌和鞑靼之间,互相争雄。到了正统年间,瓦剌逐步强大起来,并且时不时就南下侵扰明朝疆域。尤其是瓦剌...……更多
同是皇帝被俘,宋徽宗、明英宗的境遇却天壤之别
...秋天,蒙古骑兵的马一个比一个跑得快,由于天气凉爽的原因,蒙古士兵一个比一个勇猛,要想打胜仗比什么都难。而到了冬天,情况更加严重,中原的士兵大部分受不了塞外的苦寒,别说打仗,士兵有的时候甚至连弓箭都拉不...……更多
明朝皇帝眼中的朝鲜贡女
...屋及乌。并且朱棣作为有过食冰尝草的铁血军人,在出征漠北时还带上了他最爱的朝鲜妃子权氏,这可以说朝鲜女人感化了朱棣这块硬汉的柔情。而权氏在后来过早的香消玉殒,朱棣更是悲痛的举行大型葬礼为她送行,甚至一度...……更多
...方强大的游牧帝国——匈奴、突厥,但是都未能成功管理漠北高原。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一,漠北和漠南的地理环境天壤之别漠北,也就是现在的蒙古高原一带,是历史上亚欧游牧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曾经有匈奴、鲜卑、柔...……更多
元朝是怎么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谋之争,朱元璋于1368年在建康称帝,建立了明朝。而在漠北,元朝后继政权建立,史称北元。元朝的辉煌历史在中原大地上消失,留下了短暂而壮丽的痕迹。 总的来说,元朝是一个光辉而短暂的王朝,其疆域之广、历史之短暂...……更多
元朝不到百年就灭亡,皇位继承制度是主要原因
...璋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大都。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元朝时期为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疆域超越历代。因此元朝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保留中书省...……更多
五次远征三次扑空,朱棣为何执迷不悟?探索历史背后的真相?
...两次都是打得有点模糊不清。远征的代价从明军五次远征漠北的战果来看,效果非常有限。然而明朝正史记载的“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这八个字,显然吹牛的成分要大于实际的含量。在《明太宗实录》《前北征录》《北征记》...……更多
浅析朱元璋硬立朱允炆的原因
...位更稳,朱元璋死时他最大,法理正统;朱棣军功赫赫,漠北奇袭抓了乃儿不花,武官里谁敢不服;徐达的长女婿,武勋里谁敢不服?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是有嫡立嫡,无娣立长,父终子继,在朱元璋有娣有子的情况下,跨过儿...……更多
明英宗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镇被杨善秘密迎回时,密令锦衣卫御工投靠瓦剌。不凑巧漠北开启“无汗时代”,身为锦衣卫战略棋子的银匠看到游牧诸部开始互杀模式已经无法在漠北立足。就逃往在土木之变中担任瓦剌向导的三卫中的泰宁卫居住。时间过去...……更多
真实的明朝疆域变迁地图:完整展示明朝276年的疆域变化
...称省);1369年到1373年不断北伐北元,使得蒙古势力退回漠北地区,漠南地区纳入明朝势力范围。1370年,朱元璋消灭明玉珍的“大夏”,设置了四川省;1371年元朝辽阳行省长官刘益归顺,辽东地区纳入版图,设置辽东都司。此...……更多
明成祖朱棣有没有“封狼居胥”?
...十二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在北征匈奴中获取了重大战果。漠北一战歼敌七万余并追杀单于两千多里,兵锋至瀚海(贝加尔湖)方止。为庆贺这次大捷,霍去病分别在狼居胥山和姑衍山举行了祭祀天地的封禅礼,这也是“封狼居胥...……更多
明英宗被蒙古人掳去,朱祁钰的冷淡让明英宗成了烫手山芋
...人咋就没算过来这笔账呢?还真不是金国人脑子笨,两个原因让他们不需要这么做。其一,宋高宗赵构不会为了父兄而接受无休止的讹诈。但凡讹诈,必须在对方的可接受范围内,否则就是无效的。明英宗为何不断掉价?原因也...……更多
出将入相:明朝文臣武将的典范
...于宦官王振怂恿,明宣宗再度率领京城军队亲征,结果被蒙古人俘虏。皇帝被俘,城中缺兵,于谦力排众议,带领余下的几万士兵坚守京城一年多,最终保下了京师。而在几十年以后,明朝还出了一位“岭南第一名臣”——翁万...……更多
朱棣五征漠北保持不败战绩,原来手里有这支部队
元朝之前还是非常强大的,想当年成吉思汗最远打到了欧洲。但是元朝末年统治黑暗,全国各地爆发起义,其中又是以韩山童等人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最盛。朱元璋在参加红巾军之后,朱元璋在1364年建立西吴政权,自称为吴王。...……更多
揭秘明朝宦官:皇帝的秘密武器与制衡文官集团的力量
...之间,又达成了何种微妙的平衡?让我们走进历史,追寻原因。一、有才之士:宦官的另一面提起宦官,人们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往往是坏印象。但实际上,明朝的宦官有着另一面,这批宦官极富才干,凭借着能力获得了皇帝...……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惊艳法国!折纸《五马渡》,“奔腾”凡尔赛
黄晓娴。折纸作品《五马渡》。 折纸作品《拿破仑》。以鼓楼绿雕孔雀为原型的一对吉祥孔雀。 折纸作品《龙踏沧浪》。□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鲁舒婷日前
2025-07-16 08:22:00
抗战中的太原:宁死不屈的游击战士王四锁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文中提到的收条。(资料图片) 侵华日寇真残狂,“三光”政策祸民殃。游击战士王四锁,拋头洒血庙门旁
2025-07-16 08:26: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魏拯民:为救人民于水火而斗争
在松花江畔、在白山黑水间,魏拯民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魏拯民是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总司令。原名关有维
2025-07-16 13:57:00
义务守陵二十二载,临沂九旬老人践诺言
22年,7000多个日夜,足以让青丝染尽霜雪,从壮年步入耄耋。在临沂市兰陵县大仲村镇陡沟庄村,90岁的村民李振江,却将这漫长的岁月
2025-07-16 16:27:00
山河铭记丨抗日英烈储蓄谋:隐蔽战线上的“红色长城”
大皖新闻讯 巍巍大别山,滔滔江淮水。80年前,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曾走出一位令日寇胆寒、让百姓传颂的抗日英雄——储蓄谋
2025-07-16 17:38:00
读方志 行贵州|镇远留书:王阳明对贵州旧友和弟子的深情告别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其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和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中国四大儒家”
2025-07-16 17:58:00
“鏖兵齐鲁 功昭山河——许世友战山东”讲座将在烟台图书馆开讲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7月16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为深入挖掘展示烟台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彰显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07-16 18:09:00
合肥83岁退休教师历时8年研究解读《增广贤文》 希望为传统智慧注入时代新解
大皖新闻讯 “一生爱学习,永远有追求,这是我的初心。”因从小爱读书,热爱传统文化,合肥83岁退休教师张宗贵潜心研究蕴含前人智慧的《增广贤文》一书
2025-07-16 18:13:00
血色丰碑丨杨靖宇智取大荒沟
提起杨靖宇将军大家都不陌生至今他的故事仍旧广为流传1936年秋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军军部直属部队在桓仁、宽甸一带活动期间曾与刚刚改编为抗联第一军直属第十一独立师的左子元部联合行动于
2025-07-15 21:35: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
在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有这样一片山脉——春天杜鹃花红如霞,秋天枫叶红似火;最为奇特的是,在阳光照射下,山顶石砬子呈现出红色
2025-07-15 11:33:00
山河铭记|一封家书寻找安葬地后续:被收编一二九师,随军前往晋冀鲁豫
大皖新闻讯 “为救国工作誓死,为救国奋斗到底,希大人不必盼望。”7月9日,大皖新闻报道了六安籍烈士杜立成的一封家书,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2025-07-15 15:01:00
钱江观潮丨汪帆:匠心修古籍
今年五月,浙江图书馆启动浙图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修复工作,让传承数百年的珍贵典籍重焕生机。今天的《钱江观潮》,一同走近古籍修复师汪帆
2025-07-15 15: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光故事永留磐石大地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2025-07-15 12:36:00
沈正志:一句承诺,四十余年坚守,三代人接力
文化传承的脉动,从来不只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在民间生生不息。在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上,一支“文保小分队”格外醒目——69岁的基层老文保员沈正志身着白衬衫
2025-07-15 07:06:00
大常村活捉日本兵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身着缴获日本鬼子军服的八路军武工队队长王立岗。(资料图片)1942年春,日伪军在晋中平川地区多次开展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
2025-07-15 0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