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唐朝的抉择:一场边境会盟背后的深意与启示
公元787年,唐朝的名将浑瑊与吐蕃宰相尚结赞在平凉举行了一场看似平常的会盟。然而,这并不是一场简单的外交活动,而是尚结赞深思熟虑的阴谋,意在通过连环计消灭唐朝驻守边疆的三位将军,以便于进一步扩张吐蕃的领...……更多
“河朔三镇”为何一直不能被剿灭
...力量,对三镇进行长期弹压。当我们深挖这个历史节点的背后,便能发现,出现这样的情况,实际上因为是唐宪宗死后,唐朝已经没有财力、物力支撑对三镇的持续用兵。“河朔三镇”所以会祸乱唐朝百年之久,一直难以被剿灭...……更多
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闰五月,大唐与吐蕃在平凉举行盟会。不料,吐蕃人突然变脸,袭击了唐军,导致大唐60余名官员被俘,500人战死,这就是著名的“平凉劫盟”事件。趁双方“结盟”的机会干出“劫盟”的勾当,是非常...……更多
唐朝藩镇并非不可解决,但方式却并不适当
...这也成为仆固怀恩叛唐的罪证之一。之后仆固怀恩叛唐、吐蕃大举入侵,唐代宗只得把唐军主力调动到西北。这种情况下,投降的叛军将领和大批叛军原地摇身一变成为唐军,河北一带虽然名义上仍然是唐王朝领土,但实际控制...……更多
名将马燧:功败垂成,战略失误导致藩镇割据乱象
...“借兵求救。”唐军当面是田悦“出兵二万背城而阵”,背后是朱王“联兵五万来救悦。”为防腹背受敌,“诸帅议退兵。”马燧固执己见,发誓攻破魏州。朔方节度使李怀光草率出击引发的溃败,导致胜利的天平向叛军倾斜。...……更多
为什么唐朝在西域的统治从此彻底瓦解并再也恢复不了了呢
...域的统治从此彻底瓦解并再也恢复不了了呢?吐谷浑_图吐蕃截断中原和安西都护府的联系公元753年,唐朝安西副大都护封常清率军攻灭今克什米尔境内的大勃律国,斩断了吐蕃人在西域的一支触手,至此唐朝已经在东、北、西...……更多
安史之乱后,唐朝在西域的统治是如何瓦解,并且再也无法恢复
...域的统治从此彻底瓦解并再也恢复不了了呢?吐谷浑 _图吐蕃截断中原和安西都护府的联系公元753年,唐朝安西副大都护封常清率军攻灭今克什米尔境内的大勃律国,斩断了吐蕃人在西域的一支触手,至此唐朝已经在东、北、西...……更多
探索传奇大臣李泌背后的从政秘诀
...朋友,而唐玄宗的亲兄妹,宁王和玉真公主,更是与他情深意长,成为了他的亲密无间的好友。借助于这些深厚的人脉关系,李泌适时地向唐玄宗进献了他的《复明堂九鼎议》。这部作品立刻引起了唐玄宗的注意,他脑海中仿佛...……更多
从忠臣到叛将:李怀光的悲剧人生与历史启示
...息息相关,李怀光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哀,更是历史的启示。五、历史的启示:忠诚与权力的博弈李怀光的故事让我们思考忠诚与权力之间的关系。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忠臣因权力的斗争而身陷囹圄,甚至丧命。我们应该反...……更多
他11岁就为大唐立下战功,吐蕃视他为眼中钉
...贡物必躬自阅视……。这也体现了在骁勇善战的武将本色背后,浑瑊细心、聪慧的一面,这些都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如何能够如浑瑊一般变得优秀,同时还能不为君上所疑?这个问题,是我们生活、工作中都要面对的问题,至于...……更多
浑瑊:吐蕃的噩梦与唐德宗的守护者
秋风瑟瑟,旌旗猎猎,战马嘶鸣,大唐为防御吐蕃入侵,征调各部至西北边境,集结重兵严阵以待。朔方节度使在一支少数民族骑兵部队中,惊讶地发现属下乳臭未干的儿子纵马驰骋,弓马娴熟。得知孩子年仅十一时,节度使...……更多
李泌的智谋:借四国之力瓦解吐蕃,稳定大唐江山
唐德宗年间,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大唐帝国日渐衰落,而吐蕃帝国却咄咄逼人。唐德宗对此一筹莫展。在这关键时刻,宰相李泌提出了一个联合四国打击吐蕃的宏伟战略。那就是联合回纥、南诏、大食、天竺四国共击吐蕃。可是...……更多
...个回合,就向白华门逃窜。这时候,数千泾原叛军从李晟背后杀将过来,李晟率领麾下百骑直冲过去,泾原兵素来畏惧李晟,顿时心胆俱裂,溃不成军。朱泚带领一万残兵离开长安,唐军紧追不舍,“余党悉降”。长安光复了,...……更多
名将浑瑊为何能做到“上不疑我”
...将,扰乱敌军部署。奠定了“舞技”,一战成名。(一)吐蕃的克星浑瑶年少成名后,曾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他在两军面前奋勇杀戮“号称勇猛”的盗贼,率部进灵武保卫唐肃宗,“从郭子仪手中接过两京城”。他经历了“...……更多
李泌历经四朝,为何皇帝们对他始终信任
...唐德宗。但是他此时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帝国。外有吐蕃咄咄逼人,已经攻陷河西、陇右之地,西域都护府和大唐联系断绝。内有藩镇割据一方,不听唐皇室的号令。唐德宗有心恢复,急于解决藩镇问题,但是方法手段错误...……更多
唐朝名将李晟:功高盖主却遭小人陷害
贞元三年,已经和唐朝征战许久的吐蕃派遣使者意欲和唐朝讲和,朝中名将李晟非极为反对。李晟率领部下军士和吐蕃对战多年,深知吐蕃人的性格。他向德宗建议:“戎狄无信,不可许。”而当时担任宰相(中书侍郎,同中...……更多
大唐在结盟会场被主办方袭杀,平凉盟劫是怎么回事
...斩来使。但这种战争规则历史上多次被打破。唐朝时期,吐蕃诈称与唐议和结盟,但却袭杀了唐朝结盟使。吐蕃这步棋实在是太臭,既没有杀掉对吐蕃威胁最大的唐将浑瑊,也没有打下长安,反而使得唐蕃关系彻底破裂。此后唐...……更多
...隐,最终因机智周旋得全身,立德立功又立名。四.人生启示“李泌善遁全身名”故事,以及易经《遁卦》九五爻,给人们的启示为:人生如大江,波诡浪谲,成败祸福很难预料。要善于辨别是非、利害,正确把握趋利避害、远...……更多
...泌的建议,北和回纥、南和南诏、西结大食、天竺,打击吐蕃,成功扭转对吐蕃的战略劣势,为唐宪宗的\"元和中兴\"创造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初一,诸王、亲戚都前来宫中向李适祝贺,唯独太子李诵...……更多
大唐名将录:有唐一代之出类拔萃的十大名将
...养子。雄毅寡言,严重有武略,少以勇敢自负,从薛嵩击吐蕃,玉川之役,轻骑袭敌,致吐蕃赞普狼狈逃亡,以功迁陇右节度使。北击契丹,三战三捷,全歼奚、契丹联军,降服契丹三十六部。大破突厥叶护部,诛杀可汗乌苏米...……更多
简阳的韦南康纪功碑
...要让文物“活”起来,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才是对文物真正的保护,也才是文物应该发挥的作用。在回成都的路上,一个疑问不断在心中翻滚:韦皋既不是简阳人,又没在简阳做过官,为何唐王朝要在...……更多
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为什么再也没有能力恢复从前的国力?
...唐政府把布防在陇右一带的兵力回撤对付安史叛军,导致吐蕃统治阶级趁机进陇,占领了陇右地区。等到安史之乱平息后,吐蕃军也曾入寇,在长安盘踞过几天,更使关中地区乱上加乱,惨上加惨。唐朝河南道地图。来源/《中...……更多
唐德宗为何连续三次被救命恩人反叛
...盟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安史之乱前,西域的吐蕃部族很听话,最顽皮也就是到大唐境内掳几头百姓的羊啊牛啊,并不敢公开叫嚣。大唐藩镇割据后,羽翼渐渐丰满的吐蕃大胆起来,因为我动你大唐北方边疆,你长安...……更多
他们为国守疆一生,历经血战为大唐流尽最后一滴血
...军事防御下降了很多。一直对河西走廊、西域垂涎已久的吐蕃,看大唐王朝内乱,同时还把镇守西域的守军大部分调回平定内乱,虎视眈眈的吐蕃怎么可能放过这个天赐良机。公元760年,吐蕃趁机出兵,攻下大部分河西走廊。公...……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一支神秘大军,坚守边疆数十年,城破后全部战死
...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作为唐朝的宿敌,吐蕃怎可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时机。吐蕃起倾国之兵,从雪域高原上崩腾而下,狭长的甘肃走廊遭至全线攻击。 公元763年,甘肃大部分地区沦陷,至此,广袤的西域被隔绝...……更多
...的事了,简直走在了叛逆的边缘。有大臣提出,咱干脆请吐蕃人帮忙得了,咱不是与吐蕃签订了“清水之盟”嘛。唐德宗一拍大腿,好主意,咋忘了这茬儿呢。岂料吐蕃人却回复说:以前我们跟大唐合作,文书上都要盖掌兵大臣...……更多
唐德宗的权力游戏:建中之乱的背后故事
...致了他的失败与长安的沦陷。结语:历史的反思与未来的启示建中之乱是唐朝历史上的一段悲惨插曲,它提醒我们在权力的游戏中,决策者必须充分考虑各方利益与复杂的历史背景。唐德宗的失败,既是个人决策失误的结果,也...……更多
一文臣两武将,唐德宗重返长安,全靠这3人,他们究竟做了什么?
...军从斜谷出关中,协助李晟作战;又派秘书监崔汉衡去请吐蕃出兵助唐军收复长安。 吐蕃派将领论葬罗率兵二万出征。兴元元年(784年)四月十日,浑瑊(jiān)军与朱泚叛军战于长安西面的武功(今陕西武功县),浑瑊(jiān)军...……更多
...简直是点火药桶:此时大唐各地藩镇羽翼丰满,外部又有吐蕃回纥磨刀霍霍,削藩这种事,一旦操之过急,极有可能变成大难。但猴急的唐德宗,却是不管这些。为了尽快完成削藩的计划,唐德宗不顾“父死子袭”的传统,断然...……更多
...陇右的武将。李晟十八岁从军,他“勇敢绝伦”,因射杀吐蕃骁将,被王忠嗣誉为“万人敌”。不过在安史之乱期间,李晟似乎没有什么特殊的表现,直到唐代宗时期,他才在与吐蕃的战斗中屡建战功,不断得到提升,不仅被调...……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才女在门上贴绝对征婚,王安石过门两次才对上,还诞生个可爱的字
与其它传统文化形式相比,对联的生命力是极强的,直到现在我们仍有贴各种对联的习惯。春节我们要贴春联,办喜事我们要贴喜联,办丧事要贴挽联
2025-02-20 22:34:00
原来这才是十常侍之乱的真相
公元189年,洛阳城中,一场声势浩大的劫难正在拉开序幕,全副武装的士兵高呼着诛灭宦官的口号,在袁绍的带领下冲进皇宫,杀掉了宫中所有的宦官
2025-02-20 23:21:00
出土文物证实:“牧野之战”并不正义,周灭商用了“下三滥”手段
“炎帝无道,黄帝伐之涿鹿之野,血流漂杵。”中国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文明的大国,在中国古代也发生了无数奇人异事,而在一场场颠覆战争中也曾创下过无数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2025-02-20 23:38:00
北京已经守不住,崇祯如果南迁能实现东山再起吗?结果只会是一个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崇祯皇帝朱由检带着无尽的遗憾,自缢于北京煤山老歪脖子树,真正上演了“君王死社稷”的悲壮一幕
2025-02-20 23:41:00
台儿庄战役中,无名女护士为救连长牺牲,埋乱葬岗66年才魂归故里
台儿庄战役,在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历史上,是无法磨灭的一笔。1938年3月16日,日军轰炸了几天的战机还没有撤走,炮火也已经准备好了
2025-02-20 23:43:00
原创《三国演义》刘表麾下武力最强八人,其中四人都是当世名将
三国时期荆州的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它北控宛洛,西连巴蜀,向东虎视江东(扬州),南接交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且在当时北方诸侯纷争还无力顾及南方的时候
2025-02-20 23:45:00
【天眼聚焦·长三角】屯堡寻根⑤:寻找跨越600年的戏剧符号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北有万里长城,南有千里屯堡”。600年前,明朝廷于贵州广置卫所、开展军屯,彼时的贵州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屯堡”
2025-02-20 21:21:00
【天眼聚焦·长三角】屯堡寻根⑥:屯堡民俗里的江南密码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北有万里长城,南有千里屯堡”。600年前,明朝廷于贵州广置卫所、开展军屯,彼时的贵州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屯堡”
2025-02-20 21:22:00
张金星:为寻野人深入深山27年,三次离婚坚称不后悔,后来怎样了
“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yòu)夜鸣”。早在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就已经写下也野人的踪迹,风雨交加的夜里,传来野人阵阵幽鸣
2025-02-20 15:58:00
张爱玲身价不菲,为何宁把遗产送邻居也不接济弟弟?实情令人唏嘘
“时间,让深的东西越来越深,让浅的东西越来越浅。看得淡一点,bai伤的就会少一点,时间过了,爱情淡了,也就散了。”——张爱玲提到张爱玲
2025-02-20 16:06:00
原创“好马不吃回头草?”其实下半句才是精华所在
中国的文化可以说是经历了无数的年代沉积,才有了今天我们所能学习到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而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里,俗语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5-02-20 16:13:00
他是太平军中值得佩服的人, 曾不畏强权顶撞天兄, 舍出性命救三军
文:小佛太平天国中有很多大名鼎鼎的人物,一些人是臭名远扬,一些则是美名远扬,要说值得人佩服的,小佛认为当数石达开和陈玉成
2025-02-20 16:14:00
这位君王是历史上让香料改名的典范,因为他让香料名称成趣谈
石勒,我们中国十六国时期的一位君王,他和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一般都是起点极低,从奴隶的身份一路逆袭最后成为了统一我们北方大陆的君王
2025-02-20 16:18:00
文物专家最佩服的“造假大师”,曾令他们损失90万,至今都是笑话
古董界的水的确是深的可以,就算你是什么文物专家或者说有什么几十年的收藏经验的收藏家,但是放在当下的古董界去混,你都会被经常骗
2025-02-20 16:20:00
十岁时对表姐一见钟情,婚前约法三章,婚后却率先违约
她的爷爷是晚清重臣盛宣怀,盛家在当时不仅是豪门望族,盛宣怀所积累的财富更是足以称为全国首富。虽然家境殷实,但是她的婚姻却充满了坎坷
2025-02-20 16: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