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朝名将李晟:功高盖主却遭小人陷害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4 13:05:00 来源:戏说三国

贞元三年,已经和唐朝征战许久的吐蕃派遣使者意欲和唐朝讲和,朝中名将李晟非极为反对。李晟率领部下军士和吐蕃对战多年,深知吐蕃人的性格。他向德宗建议:“戎狄无信,不可许。”而当时担任宰相(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张延赏却竭力促成这次谈和。德宗素来对吐蕃人有好感,有因为李晟功高盖主,多少会对他有所猜忌,所以他听信了宠臣张延赏的话,同意与吐蕃会盟。

唐朝名将李晟:功高盖主却遭小人陷害

这一日,双方正在一派和气得商讨结盟之事,吐蕃在唐朝君臣毫无防备之下卸下虚伪的面具,袭击当场官员,大多官员被吐蕃人杀害或者抓走,张延赏做出了完全错误的判断,导致大唐损兵折将,城池丢失,蒙受巨大的损失。从此以后张延赏因为羞愧难当,一直将自己关在家中,不问朝事,两个月之后就郁郁而终了。

张延赏官至宰相,并非愚蠢之人,他做出如此错误的决定,主要还是因为和李晟之间的私人矛盾,而这矛盾的起源,仅仅是因为一名营妓。

《资治通鉴》对于这名名为高洪的营妓并没有多少笔墨,无人知她从何而来,是否有惊人的美貌,但李晟此人,确实是一名少年英雄。

李晟出十八岁从军,在河西节度使王忠嗣的麾下,第一次参加战争,李晟以一箭射死吐蕃一名大将,从此一战成名。王忠嗣拍着这名少年的肩膀,对他大加赞赏:“此万人敌也”。后来李晟在军中节节高升,大历初年,他率军大破吐蕃军队,抓获敌方主帅。后因战功被人嫉妒,李晟返回朝廷,成为唐德宗的亲兵。

后来吐蕃进攻剑南,边关高级,李晟率神策军连夺下三座城池。而此时的皇城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动乱,朱泚被拥立称王,朔方节度使李怀光虽然大破朱泚大军,但因对唐德宗不满,不愿听从德宗乘胜破敌的旨意,在长安城外大肆纵容手下抢掠。不久之后朱泚联系上李怀光意图谋反,李晟临危受命,唐德宗将大唐安危交予他手上。公元784年,李晟击败朱泚部下,收复长安,朱泚在逃难途中,被心腹随从一同以箭击杀惨死。

唐朝名将李晟:功高盖主却遭小人陷害

当唐德宗看到捷报之时,激动地留下眼泪,李晟以其英勇和智谋扶正了大唐摇摇欲坠的江山。唐德宗道:“天生李晟,为了大唐社稷,并非为了我一人!”

李晟奠定了自己在朝中无二的地位,但他始终和张延赏不对盘。当年他出兵剑南,刚刚和张延赏在战场相识,两人相处不错。后来李晟大胜,将在成都军营认识的一名营妓高洪带了回去。高洪是张延赏的人,张延赏觉得李晟没有把他放在眼里,气愤异常,还叫人将高洪给追回来。张延赏不得不将高洪拱手还给张延赏,从此两人就结下了梁子。

贞元元年(785年),唐德宗想要封张延赏为宰相,李晟还记得先前的仇,竭力上书反对。李晟因为朱泚一战在朝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的反对完全阻挡了张延赏的仕途。唐德宗对这对将相之间的矛盾多少能够看出些端倪,他就想要借个机会让两个人能够和好,共同为朝中出力。

唐朝名将李晟:功高盖主却遭小人陷害

于是在一次宴会之上,唐德宗将李晟和张延赏喊了过来,当着众臣的面,对他们讲大道理。以“夫妻和”做比喻,暗示他们要和睦相处。说完之后,唐德宗还叫人拿来一段名贵的丝绸,将两人系在一起,算是一种和解的仪式。李晟到底是出入沙场的名将,胸中怀有天下,马上表示愿意和张延赏和解,并且对张延赏说,愿意和他结为亲家。眼看着这一出“将相和”就要重新在历史上上演,而张延赏丝毫不给德宗面子,拒绝和李晟结为亲家。

张延赏出生于宰相世家,他的父亲就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张嘉贞,他的儿子后来也成了之宪宗时期的宰相。然而这三位张姓宰相都是出名的嫉贤妒能,张延赏这样对李晟一点都不奇怪。德宗想要做老好人,只是张延赏不配合,倒弄得两个人矛盾更深。

而德宗这个人也有点意思,因为李晟战功赫赫,他多少开始忌惮李晟的势力。一旦他开始对李晟有了戒心,那么作为李晟对立面的张延赏就成了制衡他的最佳武器。所以唐德宗在此事之后也没有什么实际动作撮合两个人和好了,甚至在有的时候,还故意偏袒一下张延赏,张延赏在德宗的支持之下还是坐上了宰相之位。

站在李晟的角度上来看,君王对自己刻意疏远,政治劲敌占有越来越大的优势,即便他知道吐蕃此行说是来和谈,肯定不怀好意,但他的意见终究不能被皇帝认同。这种落差、失落和愤怒感,充斥着李晟的内心。即便最后证明李晟的预料是正确的,以他的性格,也不会觉得洋洋得意,认为自己赢得了什么。

唐朝名将李晟:功高盖主却遭小人陷害

后来李晟依旧胸怀热血,为大唐的安危而战,只不过无论他和其他的将士如何努力,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对吐蕃有压倒性的优势,而是往往处于被动之中。

李晟对唐朝有再造之恩,他是一位难得的悍将,应该成为支撑大唐社稷的支柱。然而因为一位小小的营妓,他被小人所嫉恨,将相相争最终是两败俱伤。贞元九年,李晟病逝,懊悔不已的德宗将他的画像置于凌烟阁太宗旧臣之侧,以诏书的形式为李晟“存保世嗣”,申告于灵柩之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4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吐蕃,吐蕃君臣大惧,想出一个鸿门宴的计策,“大唐的名将不过就是李晟、马燧和浑瑊三人,不除掉他们,终为吐蕃的心腹大患”。吐蕃尚结赞几次向大唐乞和,要求与大唐会盟。李晟劝说唐德宗
2023-10-07 21:15:00
皇帝要召见他,他吓得直哭还连夜将儿子送去当和尚,这是为何?
...番唐室中兴的气象,当时朝廷也可以说是能人辈出,文有张延赏,武有李晟,然而这两个人素来不和,张延赏身为宰相处处打压李晟,唐德宗自然清楚两个人关系不和,曾下令让两人和解,李晟听从
2023-04-28 13:45:00
...计划的第一步,除了李晟,他还要废掉马燧和浑瑊:“唐名将特李晟与马燧、浑瑊尔,不去之,必为吾患。”这就是尚结赞的阴谋,他要废掉大唐最牛叉的三位军界大佬。离间计只能用一次,尚结赞
2023-04-25 10:26:00
聊聊卢杞不动声色的害人技巧
...理做招牌。后来唐德宗君臣被叛军揍出长安,身在灵武的名将杜希,率六千精兵打算经乾陵赶来救援。生怕杜希立功的卢杞,“常有理”也到了新高度:“杜将军怎么能从乾陵过来呢?那里可是先帝
2022-12-28 15:04:00
名将浑瑊为何能做到“上不疑我”
...为跳板,“攻京师”。但他却惧怕浑瑶和李胜、马燧三大名将。决定用卑鄙手段除掉这些大麻烦。尚节赞先是用分裂的伎俩让唐德宗解除了李胜的兵权,然后派使者通过马燧谦恭地告诉唐朝廷,“请
2024-04-30 11:24:00
平凉会盟唐朝轻敌大意,被吐蕃突袭阵亡数百人
...一度夺取安西四镇。论钦陵时代,吐蕃横扫唐军,成为“名将收割机”,让武则天苦不堪言。李隆基继位后,唐军集中优势兵力,长期与吐蕃交战,赢得主动权。但是,安史之乱爆发,西北军内调,
2023-07-07 12:44:00
浑瑊:吐蕃的噩梦与唐德宗的守护者
...战功“迁中郎将”。这颗冉冉升起的将星,便是唐中三大名将之首浑瑊(jiān)。(一)吐蕃克星浑瑊年少成名后,在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中,两军阵前奋力斩杀“素称骁勇”的贼将,率部至
2024-04-29 07:41:00
...但未能解决藩镇,反而引发了更大的危机。假如没有三位名将浴血奋战,唐朝的统治甚至会断送在唐德宗的手中。那么,这三位名将到底是谁呢?一、西平郡王李晟李晟字良器,是洮州临潭(今甘肃
2024-05-18 15:11:00
名将马燧:功败垂成,战略失误导致藩镇割据乱象
...盟事件承担全部责任!”马燧是唐德宗时“名盖一时”的名将,他“雄勇强力,常先计后战”,是个智谋型将帅。他擅长战前誓师动员,每逢大战,必“亲自号令,(令)士无不慷慨感动。”将士们
2024-04-29 08: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图说政务】上周看点:荔波县今年新增5种病种实现“跨省通办”
编辑:骆文文一审:王曼二审:徐红三审:袁小娟
2025-08-06 18:49:00
“看·见殷商”展览新增四件国博珍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实习生 陈玺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8月5日,从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引入的四件殷商时期珍贵文物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看・见殷商”展览正式亮相
2025-08-06 20:05:00
《南京照相馆》六安家书让人泪目 金寨最新揭开三封“哑谜”家书背后真相
大皖新闻讯 电影《南京照相馆》开头,一对夫妇拦住邮差苏柳昌问:“阿昌,有信吗?六安寄来的。”在拿到信后老两口兴奋不已:“是我女儿的字
2025-08-06 20:18: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殷维制作 孙上修
2025-08-06 21:5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烽火岁月里的课本 见证不屈民族脊梁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记者在武当山一位收藏爱好者家中
2025-08-06 19:58: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②|栗子树下的交通站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刘丽普 曹青文案:宗苗淼 王学峰 李春炜制作:齐媛媛 曹旭 翟晓晖 宋学双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室
2025-08-05 08:28:00
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只想把受伤的战士照顾好,少疼一分是一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回望烽火岁月,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的话语朴实而坚定:“一当兵我就被分到了卫生队,其实心里想得很简单
2025-08-05 12:05:00
团城演武厅 香山脚下的清代阅兵场
◎户力平在香山脚下,有一座椭圆形的城池建筑,青灰色的城墙,绿色的琉璃瓦顶,在远山的映衬下,显得雄伟而古朴,这就是具有260多年历史的清代阅兵场——团城演武厅
2025-08-05 14:45:00
山河铭记丨新四军东进肥东白龙:皖中抗战的中流砥柱
大皖新闻讯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2025-08-05 14:46:00
读方志 行贵州|地方志勾勒的榕江摆贝苗族风情画
当我们翻开那泛黄的《榕江县志》《榕江县乡土教材》等,榕江县兴华乡摆贝苗寨的风俗画卷,便在眼前徐徐铺展。这座隐匿于月亮山深处的古老苗寨
2025-08-05 14:51:00
延安宜川县悬崖造林队王永红:从人工攀崖到无人机助力,从光秃秃的山到穿上绿衣裳,黄河沿岸每片林都是留给子孙的传家宝。来源:华商网编辑:宁姝媛
2025-08-05 16:34:00
梁带村古芮国遗址博物馆里,七璜联珠组玉佩和梯形组玉佩结构复杂,组合规整,饰纹精湛,“美哭”外国留学生:“陕西除了兵马俑,韩城的这些文物也值得一看!”来源:华商网编辑:宁姝媛
2025-08-05 17:39:00
安庆将重现振风塔与镇皖楼“双雄并立”胜景
大皖新闻讯 聚天地之灵气,固皖城之门户。8月4日,安庆市镇皖楼复建工程拆迁工作启动。随着镇皖楼复建,安庆将重现振风塔与镇皖楼“双雄并立”胜景
2025-08-05 17:40:00
范建章,又名范敬章,1905年8月23日生,毕节县(今毕节市)鸭池区头步桥乡金钟村人。1923年范建章入伍,在贵州军阀周西成部当兵
2025-08-05 23:11:00
“文”道贵阳贵安|文昌阁:一张邀约世界共鉴的文化名片
清晨薄雾尚未散尽,文昌阁古老的城墙下,数位市民已凝神聚气,起手推掌。太极招式行云流水,与飞檐翘角勾勒的天际线浑然一体,仿佛四百余年的时光脉搏在青砖黛瓦间沉稳律动
2025-08-05 23: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