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曾秉正:洪武年间的清官,因贫穷而受刑的官员
...至因此而招来祸患,曾秉正便是典型例子。曾秉正是明朝洪武年间的官员,他本身应该没有功名在身,也就是说没有参加,或者有参加但没有通过科举考试,以至于连举人功名都没有。因为他是“荐授海州学正”,通过他人的推...……更多
清官被撤职回乡没盘缠,朱元璋竟下令将其处死是为何
话说朱元璋洪武年间,发生了这么一件事:一向以廉洁自律、两袖清风著称的忠臣曾秉在告老还乡之际,被朱元璋突然处死。一来没有贪污腐败,二来忠心耿耿,三来没有过错;为何横遭厄运?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更多
清官告老还乡,却凑不出路费,朱元璋得知后怒斥:把这个贼人阉了
...则,始终无惧天威,仗义执言,令朱元璋对他颇为赏识。洪武九年时发生了一场天灾,朱元璋召集群臣讨论此事,曾秉正上书数千言,曰“当尽革向之所为,何者足应天心,何者足慰民望,感应之理,其效甚速”云云,朱元璋很...……更多
明朝中后期清官生存现状:海瑞贫穷到无钱养家
...,而且也足够养几个幕僚。就是日子得过得艰苦点,参见洪武年间的清官罗复仁。大明官宦人家当初洪武年间,宏文馆学士罗复仁过得很清廉,因为没钱买不起房子因此只能住在郊外一座破房子里,朱元璋有次跑到他家里去看,...……更多
明朝官员太过清廉靠卖女儿凑路费,皇帝得知后却大怒
...。在朱元璋执政的三十一年里,曾发生过历史上著名的“洪武四大案”。空印案。朱元璋有一次发现户部官员都随身带着几张盖官印的空白文书,官员携带空白文书是一种必要的手段,一旦在工作时出现错误方便立刻修改,朱元...……更多
明朝清官有多难做
...后朱元璋为了防止贪污腐败,多次修改了俸禄标准,直到洪武二十九年时,确定了最终的标准,具体为:正一品的官员,每个月的俸禄为87石,从一品为74石,而后按照品阶一次递减,最低的从九品官员月俸禄为5石。可以看见,...……更多
明朝反腐风云:朱元璋的铁腕与曾秉正的浮沉
...才能算是清官?有一个人应该是很有发言权的,那就是曾秉正,他是一个小官,却恪尽职守,之所以朱元璋十分看好这个小官儿,又是为何?越是关注越容易出问题,朱元璋觉得作为官员,就应该心系百姓,深知百姓不易,不可...……更多
包拯为什么会如此清廉?看看他的年薪就知道了
...?这种诚信确实与薪资福利息息相关。曾听说明代官员曾秉正为了筹回乡车费而卖掉了自己的女儿。作为一个三品官员,他连自己的车费都筹不到。可以算得出来,他也是一个清官。毕竟以他的层次,一点点的贪婪,也不至于让...……更多
朱元璋肃贪失败的原因
...民的朱元璋在成为皇帝之后还是“克己廉洁”,并且他在洪武年间还展开了一系列廉洁惩罚制度,为明朝的廉洁政治制度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有力的基础,确保了国家官吏的廉洁发展,加强了国家廉政法制建设。朱元璋在位期间还...……更多
曾秉正的悲剧:朱元璋对官员的严苛与明朝贪污问题的加剧
...来支持生活,不然这日子就没法过了。当年有一位叫做曾秉正的正三品官员,他在官场上只干实事,从不敢偷鸡摸狗的勾当,伟人非常的廉洁,也导致他非常的贫寒,由于办事没办好,被朱元璋贬黜回家,由于他老家在南昌,他...……更多
朱元璋的铁腕统治:明朝官员的悲惨待遇与反腐风暴
要说哪个朝代当官待遇最惨,洪武朝(也就是明朝)肯定名列前茅,本文所讲的是朱元璋在位期间对官员的薪资待遇以及一些吏治手段。休假制度朱元璋只允许官员一年三天的法定假期,不论是中央、地方,官职几何都一视同...……更多
本文转自:株洲日报程广海我国许多地方,流传着“清官脱靴、赃官摘帽”的说法。意思是,如果你是公认的清官,可以在离任时脱下自己的靴子留在任职的地方作为纪念或挂在肩上背走。如果是作奸犯科、鱼肉百姓的,离任...……更多
朱元璋与明朝的肃贪风暴
...十分简朴,在回顾童年苦难时,也总是感慨万千。史载,洪武二年(即1369年),朱元璋曾无不动情地对他的大臣们说了这样一番话: “从前我当老百姓时,见到贪官污吏对民间疾苦丝毫不理,心里恨透了他们,今后要立法严禁...……更多
明洪武年间的一个冬天,京城应天府突然降下大雪,气温骤降。几天后,在朝堂之上,朱元璋铁青着脸对一干的文武官员大骂起来。原来,降雪后的第二天,朱元璋就到京城内微服私访,看到了极其惨烈的景象。京城应天府本来...……更多
张廷玉一年到手的合法收入有多少?用不着多吃多占,根本花不完
...员每年领取的银钱。明朝官员的俸禄标准,是由朱元璋在洪武二十五年(1382年)制定的,基本上沿用了元朝的薄禄制,即官员的俸禄与其品级成正比,而与其职务无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节省朝廷的开支,也是为了防止官...……更多
朱元璋的双重面孔:对百姓的仁慈与对官员的暴政
...厌的官员。而朱元璋对于平民百姓,可以说仁慈至极了。洪武年间,百姓过得特别好,他深知民间疾苦,便下令允许百姓上访,若有官员在征税中中饱私囊,百姓可以直接向上级举报,甚至可以一群人扭送贪官。此外,明朝还设...……更多
海瑞:不畏皇权,直言纳谏的忠臣
...搜刮人民的钱财,贪污受贿。但一个国家不免会出贪官和清官两类官员,今天我们主要介绍著名的清官海瑞。海瑞,明朝著名的政治家。1514年,生于琼山。在海瑞4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嘉靖二十八年(1...……更多
古代人是如何养老的
...休年龄提前了十年以上,只要年满60岁,就鼓励退休。如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诏令“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听致仕”。弘治四年(1491年),明孝宗朱佑樘又诏“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明代的开国...……更多
海瑞:清廉自守不畏强权,为民请命的明朝第一大清官
...万历十五年》,里面一大半都是在讲海瑞这个明代第一大清官,他这么出名,为什么呢?因为他是一个真真正正的清官,他不贪污不受贿,当官一辈子,真正做到了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一个历经四朝的老官员,没有人敢说海瑞...……更多
聊聊大明洪武年间四大案之胡惟庸案
洪武十三年正月,左丞相胡惟庸奏报府中井里涌出温泉,邀请明太祖朱元璋前来观赏这祥瑞之景。朱元璋欣然应允,行至西华门时,却遭遇一名太监云奇阻拦。这名太监奋不顾身,指向胡惟庸家方向,拒绝让朱元璋继续前行。...……更多
让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殿试,为何大放光彩
...朱元璋心灰意冷明初殿试的确立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洪武朝是明代各项制度的筑基时期,太祖朱元璋为了王朝的稳定,着手创立了一系列重大国家制度。选士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制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的...……更多
陈世美:被误解的清官,负心汉的冤案
...,让自己的一世英名几乎毁于一代。陈世美是为官清廉的清官,在京任职的时候,陈年谷的昔日同窗胡梦蝶,仇梦麟二人找到了他,想让陈年谷看在曾经“义结金兰”的交情上,帮忙向朝廷举荐,能够走上仕途谋求个一官半职。...……更多
从道同冤案看朱元璋的皇权与人性
...少对于道同来说,就是这么回事!两官相争道同乃是明朝洪武年间番禺知县,此人为官清廉,抓了不少当地的豪强,在洪武十二年时,永嘉侯朱亮祖到了番禺来,当地豪强边巴结他,朱亮祖这人也贪财,便与当地的豪强勾结起来...……更多
...防止文官集团壮大。儿时悲惨经历胡惟庸案持续了十年,洪武十三年的胡案主要针对文官“擅权枉法”。但到了洪武十八年,早已尘埃落定的胡案再起波澜,性质也从“擅权枉法”升级成了“图谋造反”。从洪武十八年到二十三...……更多
南北榜之争:明朝政治与文化的缩影
明洪武三十年,明朝迎来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经会试考核,以78岁高龄的大儒刘三吾为主考的考官们选出贡士51名,均为南方考生。因此,大批北方落榜考生鸣冤告状,“科场舞弊”成为当时最大的话题。随后,朱元璋下诏彻...……更多
揭秘明朝海禁的由来
...禁则不同,作为先帝祖制,它是明王朝的长期国策,从明洪武初年开始,三令五申地强调严禁,直到隆庆初年废弛,其后有多次反复,万历崇祯年间又曾发布禁海令。统治者为实施海禁,不单频频颁发诏令,还将禁令作为刑法条...……更多
海瑞与包拯:古代清官的不同境遇
包拯和海瑞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清官,为官一生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但是二人的官场履历却差别甚大,包拯有宋仁宗这样的明君在,得以人尽其才,晚年做到了枢密副使这样的正二品高官。而海瑞,先是冒死上《治安疏》言...……更多
大清第一廉吏为何让康雍乾三代帝王为之动容
前言:有这样一位清官,为官19年间连升11级,虽出身寒微,却以廉政深得民心,三代帝王为他动容、追念不已。他就是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他的一生坎坷艰辛,却以坚韧不拔的品格和对百姓的热忱,历练出官场稀有的廉能才干。他平定...……更多
了解明代南京全真宫观的兴废
...理中心,享有尊崇的地位。朝天宫之名真正出现应该是在洪武十七年。“至是重建,赐名朝天宫。设道录司于内。”朝天宫重修之前,已有皇家齋醮能力,至此增設了国家道教管理机构,但是为了兼有百官习仪功能,朝天宫重修...……更多
谁被康熙誉为天下第一廉吏
...于治理。”故此,一辈子能遇上康熙这样的明君,实在是清官于成龙们的幸运。用现在的话说,康熙年间,于成龙是一个全国闻名的老先进,当然,那时候,先进不叫先进,而是叫“卓异”。于成龙第一次被评为“卓异”,是康...……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 | 安顺武庙:传承600余年的石柱殿堂
安顺武庙简介安顺武庙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历史上曾多次被毁、重建。现存大殿、观音阁为清朝中早期建筑,其他建筑均为后期修复或重建
2024-06-25 23:16:00
寻幽探古辽阳城(行天下)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杨慧宏 鞠立新《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26日 第 12 版)辽阳白塔和广佑寺
2024-06-26 03:57:00
数有战功,看来有关羽张飞在就是好,容易立功。先是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这里的平原令就是平原县的县令,而平原相就是平原国相
2024-06-25 18:07:00
当时到处都是黄巾和反贼,官府也到处都在募兵,所以在路上遇到去丹杨募兵的都尉毋丘毅,便一起同行。走到下邳的时候遇到了反贼
2024-06-25 18:07:00
刘备自小有大志,此时便带着他那群小弟,跟随校尉邹靖去讨贼。可是他第一次上战场就差点战死了,受伤后装死躺在那里,等贼人都走了
2024-06-25 18:06:00
陈胜吴广起义时,范增已经70岁,项梁率8000江东子弟兵渡江西进时,范增主动投军。当范增、项梁、刘邦等相会于薛地时,陈胜已经被杀
2024-06-25 18:11:00
当时刘备自己只有一千多兵,外加上一些杂胡骑和饥民有几千人,但那些都是乌合之众,上战场不顶用。所以当陶谦说要给刘备四千丹杨兵的时候
2024-06-25 18:07:00
并且自小没爹,只能与母亲贩履织席为生。虽然家庭条件不富裕,但他母亲还是送他去跟卢植学习,那年他十五岁。不过刘备不爱读书
2024-06-25 18:08:00
少年时的甄宓就显露出与其他孩子不同的灵慧之气。其他孩子在院中玩耍的时候,她却泡在书堆里,手不释卷,小小年纪已经是一身书卷气
2024-06-25 18:09:00
也就是在此时,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刘备听完吓得筷子掉到地上。汉代时对刺史称为使君
2024-06-25 18:07:00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不知,当日的她是怀着怎样凄绝悲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一生所爱敌不过别有用心之人的几句谗言
2024-06-25 18:10:00
公元前206年,陕西临潼鸿门,历史上最惊险的饭局——鸿门宴上,之后范增召项庄舞剑,意图刺杀刘邦。刘邦逃脱之后,范增长叹一声
2024-06-25 18:11:00
甚至认为乡党名族出身的正妻任氏性急善妒,不听劝阻将她休弃。自此以后,甄宓成为曹丕名正言顺的正室夫人,一时之间风光无两。她也曾心中窃喜
2024-06-25 18:09:00
当时,项羽与刘邦是楚怀王手下的两大军事集团,楚怀王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实则是想挑起两大集团的争斗。一旦杀死刘邦,项羽将彻底的真正的一家独大
2024-06-25 18:12:00
楚怀王曾有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攻入关中,打下咸阳之后。当项羽到达函谷关后,刘邦军不准楚军入关,楚将英布等以武力破关直入
2024-06-25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