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韩非:法家学派的璀璨明星
提起韩非,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作为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韩非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身高贵,是韩王之子,可偏偏在韩国却得不到重用,韩国是当时七国中最弱小的国家,韩非为使韩国富强,曾多次向韩王进...……更多
揭秘韩非死亡之谜:深受秦始皇赏识,为何会被杀?
...刑名法术之学”,他专研法学,是当时现实主义的代表,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书《孤愤》、《五蠹》、《说林》、《说难》、《内外储》共有十余万字,全面系统地对法学进行了阐释。遗憾的是,韩非生在韩国王室,国...……更多
《大秦赋》韩非篇:强扭的瓜不甜,韩非究竟是怎么死的?
...史的观众,一定都知道,秦国推行的是法治,而韩非作为法家代表,他所提出的理论,深得嬴政的赏识。韩非提出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嬴政的想法不谋而合,嬴政之所以会逼迫韩非入秦,皆是想让韩非帮助其完成统一六...……更多
战国末年最出名的法家人物韩非,他是如何死的?
韩非,韩国公子,法家集大成者(公认的),论法家学识商鞅都不如他,奈何生错了时代,生在了无可奈何的时代,无论学识有多么的充足、多么的实用,都无法改变韩国被灭的事实。韩非之死,与秦灭韩国息息相关,原本可...……更多
从商鞅到韩非子,法家名人的死亡之谜
商鞅,战国时期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通过一系列改革让秦国一跃成为强国,被五马分尸。韩非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被毒杀。李斯,秦国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被腰斩并灭三族。有人认为这些法家名人立...……更多
韩非:一位法家思想家的悲剧结局
...一样成为一个儒家的人,反而成为了和儒家思想相违背的法家之人。而当时荀子其实有两个非常著名的学生,一个就是韩非,另一个是李斯。虽然李斯和韩非是两个非常好的朋友,但是在暗地里也是彼此默默地较着劲儿。因为韩...……更多
韩桓惠王干了哪三件蠢事,加速了韩国走向灭亡
...。“喜刑名法术之学”、“归本于黄老”,继承并发展了法家思想,成为战国末年法家之集大成者。韩非身为韩国的公子,多次向韩桓惠王上书进谏,希望韩桓惠王励精图治,但是,韩桓惠王置若罔闻,始终都未采纳。这使韩非...……更多
李斯那么聪明,为什么选择暴虐的胡亥
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刚完成统一,廷尉李斯是最成功的法家代表人,但他却因惊惧汗水浸透衣服,这都是源自嬴政愤怒的斥责。原来,嬴政实现统一天下的霸业,他厌倦“王”的称呼,不想像周文王、周武王那样,也不想和大...……更多
李斯被腰斩时,满朝文武为什么没人出来求情
...子这里,李斯重点学习了帝王之术,而荀子的思想主张与法家的思想非常接近。李斯学成之后,告别老师荀子,准备去闯荡一番事业。李斯根据当时的天下列国局势,最终选择到秦国施展抱负。商鞅就是因为秦孝公五百年未有的...……更多
百花齐放,却终凋零:稷下学宫的兴衰史
...所综合性大学,其中包含了各家学派,比如道家、儒家、法家、兵家等诸子百家。 最兴盛的时候,稷下学宫学生多达两千多人。最杰出的校友,知道现在人们依然熟知其大名,比如孟子、秦国丞相李斯、韩非子、荀子等等。随...……更多
胡亥与扶苏:秦朝末年的兄弟争位与李斯的抉择
...佩。 不过成年之后的扶苏因为信奉儒家治国方略而与以法家经典治国的秦始皇产生了严重的分歧,父子之间常常因为理念不同而产生摩擦。后来因为儒生讥讽秦始皇残暴不仁,令嬴政勃然大怒下令予以镇压,结果事件愈演愈烈...……更多
李斯:推动秦朝中央集权和文字统一的重要人物
...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人。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年少时为郡吏,曾经是荀卿的学生。战国末年入秦国,开始的时候,是秦相吕不韦舍人,被任命为郎。接着被任命为长史,拜客卿。秦王嬴政十年(公元前237)下...……更多
秦朝第一相李斯,辅佐秦王嬴政一统天下,为何落得腰斩结局?
前言在秦朝的崛起中,李斯是那位辅佐秦王嬴政一统天下的杰出谋臣,他的政治智慧和文官才华令人铭记。然而,这位秦朝第一相最终却不得善终,悲剧性的腰斩结局成为历史上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究竟是何原因导致了这位...……更多
揭秘秦始皇:历史上最英明的君王,却背了两千多年黑锅
...思想潮流。秦国在六国统一前就凭借商鞅的变法崛起,对法家的崇拜自然更为显著。秦丞相李斯是法家的代表,他为了打压儒家学派,向皇帝建议消除儒家思想,将土地分给皇帝的儿子们,以瓦解儒家的社会基础。秦始皇并没有...……更多
韩非:被韩王派去秦国,最终被李斯陷害致死
...感到有了希望,反正自己也不是很喜欢韩非,天天就知道法家变革,这样既可以抛出去这个烦人精,又可以挽救韩国,简直是完美。于是韩王安派遣韩非前往秦国。2.韩非的文章当初韩非与李斯一起在荀子门下学习,李斯离开荀...……更多
韩非的《韩非子》:君主立场与法家思想的体现
...跟从儒家大师荀子学习,但没有承袭儒家,反而创立了“法家”,主张“刑名法治”。韩非屡次向韩王上书,希望励精图治,强大韩国。但韩王不予“理睬”。韩非就感到“孤愤”,退而著书,就是《韩非子》。秦王嬴政看了韩...……更多
传国玉玺取代禹王九鼎的秘密,秦始皇和李斯所谋已成
...帝的始祖。第二点便是要知道秦国的丞相李斯,是出身于法家。传说在秦国覆灭周显王之际,周显王命人将象征天下皇权的禹王九鼎,沉于泗水之中。随后秦军将找到的其余禹王九鼎,迁到了咸阳。也有传说秦始皇将收集起来的...……更多
韩老师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竟让秦始皇对他如此痴迷呢
...什么过人之处,竟让秦始皇对他如此痴迷呢?韩非子一、法家说了什么?通常我们提到韩非这个人的时候,都会说他是法家三派的集大成者。所谓法家三派,即法、术、势。三大门派中,“法治”派的开山祖师就是秦国改革开放...……更多
聊聊战国最后的宗师荀子
...荀子最出名的徒弟有三个,分别是后来的秦国丞相李斯、法家著名代表人物韩非子、西汉初期丞相张苍。另外,荀子还有一位著名的徒孙,此人就是《过秦论》的作者贾谊。因为李斯和韩非子都是法家代表,因此后人曾认为荀子...……更多
赵高与秦朝的覆灭:一个宦官的权力之路
...藏的是波涛汹涌的政治斗争。深得统治者的信任秦国深受法家思想影响,非常注重法制,丞相李斯就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赵高也凭借自己精晓司法的优势被秦始皇任命为中车府令,还被派去做胡亥的老师,教他学习秦法,因...……更多
李斯与赵高:权力的阴影与背叛的代价
公元前247年,年仅13岁的嬴政登上了秦王宝座,可是此时的他根本没有掌握权力的快感,后宫有赵姬,朝政有吕不韦,后来又崛起一个嫪毐,而他能做的只有一忍再忍。这一忍就是九年,而他也从懵懂的少年,变成了一个出色的...……更多
揭秘历史疑团:顿弱究竟是不是劝秦王迎回赵太后的功臣?
...谷子的两位门徒张仪、苏秦,就曾搅动一个时代。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时,也有两个著名的纵横大家,一人是姚贾,另一人就是顿弱。笔者昨天写的是姚贾,反响不错,今天来主要说说顿弱。在历史剧《大秦赋》中,嫪毐之乱之...……更多
秦始皇为何宁愿得罪读书人,也要焚书坑儒
...一目的,就要消灭一切与自己不一致的声音。秦始皇奉行法家思想,认为法律是治国的根本,人性是恶的,人民是愚昧的,只有通过严厉的法律和惩罚,才能使人民服从和安定。秦始皇不喜欢儒家思想,认为儒家是以德治国,人...……更多
秦国兴衰,吕不韦韩非子功成身败,原因:会吸星大法,不懂易筋经
...步商鞅后尘。 吕不韦表面号召王道治国,实则还是尊崇法家那一套。并且还写下了《吕氏春秋》作为自己的理论武器。吕不韦认为道德这个东西,不是绝对的。吕不韦认为六国所说的传统道德是虚伪的道德,秦国的霸道是为了...……更多
李斯为何要帮助赵高篡改遗诏,他不知道这么做是大逆不道的吗?
...斯做了秦相吕不韦的舍人,有了接近秦王的机会,对秦王嬴政说道:“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更多
李斯:权欲熏心,一代名相走向末路
李斯原来是楚国上蔡人,入秦后才得到秦王嬴政的重用。他向秦王献策“灭诸侯,成就帝业”后任丞相,是大秦帝国的二号人物。按理说,一个人做到如此,应该心满意了吧!可李斯并不知足,为了权力,让自己付出了惨重的...……更多
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探究:是他太菜还是秦王武艺高超
...无止的混战,实现天下大同。于是他启用商鞅变法,推行法家思想,强调重农礼让,鼓励生产,提升国力。不出十余年,秦国就崛起成为新的强国。到了战国中期,六国鼎立,在霸权争夺中,秦国吴起、白起等名将辈出,屡次大...……更多
李斯从一介小吏当上秦国丞相,他是如何做的?
...。于是他便辞了官去了齐国,求学,拜荀卿为师。荀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所以李斯也是继承了这样的思想。学成后,他去了秦国。……更多
2022-12-16 16:15李斯,秦国,小吏,丞相
隐士高人与军事奇才尉缭子的传奇人生与丰功伟业
...王政十年入秦游说,被任为国尉后,因称尉缭。他为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主张‘并兼广大,以一其制度’。当时的情况是,以秦国之力,消灭六国中的任何一个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六国要是联合起来共同对秦,情况...……更多
他天生结巴才学过人,秦始皇是他忠粉,却因同窗嫉妒毒杀
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早年曾和李斯一起师从荀子,后来由于命运的捉弄分别走上了不同的生活道路,走完了迥异的人生之旅——李斯成为了秦国相国,而韩非子则受诬屈辱而亡。韩非自幼聪慧过人,不幸的是有口吃的...……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徐潋作家冰春与历史对话,以长篇小说的表达文本让人们感知泸州的一段历史。读冰春的长篇小说《川江东逝水》,会感到这是泸州历史的艺术转换
2024-06-28 06:13:00
王利华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强军兴军,关键在人。在乌蒙高原的威宁,有这样一群大写的“人”、大写的“兵”:一门三代四个兵
2024-06-28 06:19:00
李慧李商隐、杜牧创造出晚唐诗歌靡丽的风格,没过多久,大唐崩溃了,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在这战争频发的乱世中,有两个国家比较安定繁荣
2024-06-28 06:19:00
嘉庆有哪些特质?乾隆为何把他确定为接班人
乾隆之所以与雍正处置曾静谋反案大相径庭,有他周密的考虑。他在青年时代目睹了这场文字案的前前后后,他清楚认识到:父王想将诽谤公布天下
2024-06-27 22:06:00
清代的奏折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对清代的政治起了什么作用
清代从1644年入关到1912年清帝溥仪退位,共持续了268年的国祚。清代作为一个和现代资本主义一起步、发展的封建国家
2024-06-27 22:06:00
如果太子胤礽当上皇帝,清朝会怎样
康熙末年,九龙夺嫡,为了太和殿那个位置,互相都杀红了眼,最后四阿哥胤禛险胜,成为雍正皇帝。但是,如果把时间往前倒推二十年
2024-06-27 22:07:00
曾国藩对慈禧太后的评价为何是“才地平平”
曾国藩是同治中兴第一功臣,被称为中国近代唯一的圣人。他天资平常,却最终位极人臣,除了他的个人奋斗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另一项能力
2024-06-27 22:07:00
雍正上台以后,除了老十以外,为何只有老十三算善终
公元1722年,做了61年皇帝的康熙去世。在康熙在位的后期,他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皇位,掀起了一件件大事。由于共有9个儿子牵扯了这一事件
2024-06-27 22:08:00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帝原配嫡后,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太保大学士公赠郡王衔傅恒之姊。乾隆皇帝对其“敬服
2024-06-27 22:09:00
古代犯人被砍头时为什么一大喊冤枉刽子手就不敢行刑了
在看乾隆王朝的时候,山东巡抚国泰因为贪污被砍头时,大喊冤枉,监斩官阿桂就不敢行刑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国泰为什么不在审讯他的时候说冤枉呢?为什么一定要在刑场大喊冤枉呢?为什么国泰一大喊冤枉
2024-06-27 22:09:00
乾隆为什么要让洪承畴臭名昭著
(一)、也曾是大明的功臣,在平定起义军时也是战功显赫,曾差一点将李自成俘获,改写历史。洪承畴的厅堂挂着一副对联:“君恩深似海
2024-06-27 22:10:00
皇贵妃高佳氏死后,为何哥哥和侄子立即被赐死
她就是乾隆皇帝第一个贵妃、第一个皇贵妃高佳氏。高佳氏出身于官宦世家,从小知书达理、温柔贤惠,16岁的时候就嫁给了乾隆,当了一名普通使女(没有名分的妾)
2024-06-27 22:10:00
为什么咸丰第一次见到慈禧就喜欢她
其实从照片上来看老年的慈禧太后就能了解她年轻的时候长得并不算是倾国倾城,她不算是能靠美色吸引住老公咸丰的女人,但是慈禧却能靠另外一招留住老公咸丰的心从而获得专宠
2024-06-27 22:11:00
嘉贵妃有多受宠?她死后乾隆帝时如何厚葬她的
乾隆帝的后妃中,有一个朝鲜女子,她初入宝亲王弘历的府邸,以侍女的身份伺候弘历。弘历登基,也就是乾隆帝,这位朝鲜女子被封为金贵人
2024-06-27 22:11:00
从二品官员到清朝贪官,此人究竟是谁
清朝有名大案很多,但在乾隆时期有一桩案子,时间之长,前所未有。通过此案也能看出所谓的“康乾盛世”之下腐败的现象令人触目惊心
2024-06-27 22: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