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揭秘韩非死亡之谜:深受秦始皇赏识,为何会被杀?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03 21:45:00 来源:戏说三国

《史记·韩非传》云:“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秦因急功韩。”

讲的是在秦朝统一前期,秦始皇攻打其他六国时,偶然间读到了两本关于主张变法的书,书中提到的治国之道与秦始皇的想法高度契合,让秦始皇对此书作者心生向往,觉得此人定是一位千年难遇的旷世奇才。

揭秘韩非死亡之谜:深受秦始皇赏识,为何会被杀?

秦王大喜,急忙问身旁大臣,“这本书是谁写的?我若是有幸与他会上一面,交流治国之策,死都无妨!”仅仅是两本书,居然能让秦王说出“死不恨矣”这样的话,李斯赶紧向秦王推荐,“是韩国公子韩非所著!”秦王听了,思考着怎样才能尽快与这位奇才碰面呢?攻韩!

缘,妙不可言

故事中的三位主角:惜才者秦始皇,荐才者李斯,怀才者韩非。谁也未曾想到,此后三人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相爱相杀”,对三位的未来皆产生了重大影响。

韩非是韩国国君之子,他的老师荀卿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儒家学派代表,如今仍有《荀子》留世。儒家学派属于理想主义,韩非对此根本提不起兴趣,反而“喜刑名法术之学”,他专研法学,是当时现实主义的代表,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书《孤愤》、《五蠹》、《说林》、《说难》、《内外储》共有十余万字,全面系统地对法学进行了阐释。

揭秘韩非死亡之谜:深受秦始皇赏识,为何会被杀?

遗憾的是,韩非生在韩国王室,国君无能,乱世中弱小的韩国如同浮萍一般,韩非迫切地将自己在法学中的研究成果,以法治国之道上奏给韩王,可惜韩王不为所动,对韩非的苦心经营置若罔闻。韩非见韩王鼠目寸光,胆小怕事,气愤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在著作中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韩王不识金镶玉,总归还会有伯乐的,秦王嬴政就是韩非的伯乐,为了与千里马见面,加快了攻打韩国的步伐,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秦王终于如愿的将韩非招为入幕之宾,伯乐与千里马相遇,碰撞出能量巨大的火花,两人论道忘记朝夕、废寝忘食。

韩非的高见,在长平之战结束后,秦国对韩的诸次讨伐中得到印证:韩桓惠王十七年,秦拔阳城、负黍;二十四年,秦拔城皋、荥阳;二十六年,秦拔上党;二十九年,秦拔韩十三城。

揭秘韩非死亡之谜:深受秦始皇赏识,为何会被杀?

秦国打得韩王节节败退,不断地侵蚀着韩国领土,令诸国只能望洋兴叹,树立了秦国在群雄中的威望。

韩非对秦始皇的重要影响,除了上述的在攻打六国的谋虑外,还有一个更为深远的,就是向秦始皇灌输了法学的思想观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提倡变法革新,强调“法”的重要,一旦制定,不予更改,无人能躲过法的制裁,只有以法治国,严惩有据,人民才能顺服,社会方可安定,王权才能够稳定。嬴政深以为然,果真新的阶级专制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他的权利得以夯实。

谋臣之间的交锋

李斯是秦王身边最倚重的谋臣,韩非的出现让他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因为于公于私韩非的存在,都是可怕的。

揭秘韩非死亡之谜:深受秦始皇赏识,为何会被杀?

韩非乃是韩王之子,如今却在不遗余力的帮助秦王攻打自己的国家,凭着韩非的智慧与秦王的宠信,取代李斯是迟早的事。

李斯不得不想韩非不留余力协助秦王的原因,思来想去,李斯看到了韩非的野心和欲望:毕竟韩非出身于韩国,韩国被秦国消灭,意味着韩非内心会多一层仇恨。再怎样与秦王相投意合也无非是个人恩怨,怎么可能一心一意帮助秦王坐稳一统六国的位置?看来韩非不过有自己的阴谋罢了。

再者,韩非与李斯师出同门,一个辅佐秦王,一个是韩王之子,两人分庭抗礼,势不两立,如今韩非光明正大与李斯站在同一个朝廷,用意何在?

李斯不但嫉妒于韩非的才华,韩非的存在更让他极度不安。李斯要铲掉心患,决定构陷之,奏向秦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

揭秘韩非死亡之谜:深受秦始皇赏识,为何会被杀?

“韩之诸公子”,韩国的公子之一,刻意警醒秦始皇“可不要忘了韩非本是敌国背景!”接着曰:今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情也。今王不用,又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法诛之——秦王如果把韩非封为诸侯,他一定会为韩国献力,绝对不是秦国。这明明就是人之常情,无法避免。秦王现在只是把他奉为珍宝留下来,肯定会留下祸患!莫不如按照法律,杀了他。王以为然,下吏治非。

韩非之死

秦王怎么能这样不假思索地听信了李斯的话呢?从秦王招贤纳士的细心程度看,不可能如此草率的将最珍贵的人才关进牢狱。看来,这段时间秦王也是有所思虑,李斯的话无非是个契机。

秦王爱惜人才到何程度,想当年高渐离是要刺杀秦王,但秦王惜其才,不顾生死将其拢纳身边;而韩非对他以及秦国都是影响深远,他个人对韩非的情感是十分真挚的,怎么能仅凭李斯的谏言就杀了韩非。

事实证明,私人感情的惺惺相惜与政治思想的高度契合,也不代表完全信任,秦王也觉得韩非毕竟是韩国人,终究不能完全效力于秦国帐下,这样的天下奇才,对于秦国日后的价值仍然为零,留他,徒增忧患,遂忍痛割爱下,以李斯的一句“终不为秦”为借口,将韩非关进监狱。

揭秘韩非死亡之谜:深受秦始皇赏识,为何会被杀?

然而,秦王的命令仅仅是关进监狱,并没有明确指出是否要杀他。可是,李斯派人送来了一杯毒酒,断案了这位英才的性命,到底是李斯的意图还是秦始皇的命令,尚无定论,不过现在大多人倾向的是李斯的妒忌与陷害杀死了韩非。

韩非因秦王一句话结缘,因李斯一句话丧命。他对于法家的贡献卓越,著作书籍弥足珍贵,可是这些在权力的尔虞我诈,政治场上居心叵测,官宦之间微妙关系中,竟显得微不足道,想必韩非在接过毒酒时,到底是谁致他死地,心中早就有了答案。

韩非是一个权力游戏中的牺牲者,牺牲者的命运,如物,不在自己的手中。一场无限延伸的思绪,一场浮华落空的梦境,宿命的选择不同,命运自然不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4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韩非:被韩王派去秦国,最终被李斯陷害致死
战国末期,秦始皇准备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时候,李斯为他设计了先韩魏后赵燕,然后举国灭掉楚国,最后一举拿下齐国的战略。由于赵国进攻燕国让秦始皇看到战机,于是改变了战略,先行进攻赵国。
2024-03-14 14:33:00
他天生结巴才学过人,秦始皇是他忠粉,却因同窗嫉妒毒杀
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早年曾和李斯一起师从荀子,后来由于命运的捉弄分别走上了不同的生活道路,走完了迥异的人生之旅——李斯成为了秦国相国,而韩非子则受诬屈辱而亡。韩非自幼聪慧过
2023-01-09 16:08:00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因错杀1人,导致秦朝只存活了14年
秦始皇赢政灭六国建秦朝,一统天下,是中国史上第一位用“皇帝”称号的帝王,却只统治14年就灭亡。有专家认为,赢政当初错杀一名学者,这人就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子。如果没有错杀,秦
2023-04-22 09:07:00
...非。廷尉将其投入监狱,最后逼其服毒自杀。韩非想上书秦始皇,被拒绝。后来秦始皇后悔,派人赦免他,但是韩非已死。至于韩非最终的结局,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记载:李斯使人
2024-06-03 06:21:00
郑国与李斯那些不得不说的羁绊
...在此之前李斯已经进入秦国拜在吕不韦门下,而当嫪毐和秦始皇的生母赵姬的阴谋败露以后,吕不韦也逐渐倒台,而作为他门生的李斯也满怀报国之志,却空无门路。但是正在郑国渠施工期间,《汉
2023-02-18 16:31:00
...,李斯担任此职后便有了经常接触秦王的机会,虽然当时秦始皇的年纪还不算大,并未真正执掌朝政,但随着李斯接触秦始皇时间的增长,使得李斯对秦始皇的执政理念和政治理想都有所了解,而这
2024-07-06 21:39:00
秦始皇采用尉缭的策略,仅十年灭六国
...影响,认为统一天下时不我待,当以武力尽快完成统一。秦始皇嬴政吕不韦主政的九年间,秦国一直没有大的动作,也就是时不时攻伐下三晋,蚕食下三晋的领土,并没有举行灭国大战。秦王政九年
2023-02-27 21:01:00
李斯备受秦始皇重视为何结局会那么惨呢
在秦始皇一统六国的过程中,李斯的谋略可谓是必不可少。秦始皇一统六国后,李斯也协助秦始皇做了对中国影响深远的许多事。李斯剧照可以说,李斯是备受秦始皇重视,既然如此,李斯结局会什么会
2023-06-14 16:34:00
李斯得到秦王的重用,他的下场为何如此悲惨
...终灭掉六国夺取了天下的故事,让我们认识到了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历史成绩。在辅佐秦始皇嬴政建立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朝代过程中,李斯是个不可忽视的人物。李斯起初不过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卒
2024-05-23 11:2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
文化中国行丨开放包容:不尽长江滚滚流
文明产生于河流。根据古代文献和传说,长江流域曾经生活着炎帝、祝融、共工、伏羲、女娲、蚩尤、盘瓠等早期先民,其中炎帝因为创制耒耜农具
2025-09-12 1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