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揭秘韩非死亡之谜:深受秦始皇赏识,为何会被杀?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03 21:45:00 来源:戏说三国

《史记·韩非传》云:“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秦因急功韩。”

讲的是在秦朝统一前期,秦始皇攻打其他六国时,偶然间读到了两本关于主张变法的书,书中提到的治国之道与秦始皇的想法高度契合,让秦始皇对此书作者心生向往,觉得此人定是一位千年难遇的旷世奇才。

揭秘韩非死亡之谜:深受秦始皇赏识,为何会被杀?

秦王大喜,急忙问身旁大臣,“这本书是谁写的?我若是有幸与他会上一面,交流治国之策,死都无妨!”仅仅是两本书,居然能让秦王说出“死不恨矣”这样的话,李斯赶紧向秦王推荐,“是韩国公子韩非所著!”秦王听了,思考着怎样才能尽快与这位奇才碰面呢?攻韩!

缘,妙不可言

故事中的三位主角:惜才者秦始皇,荐才者李斯,怀才者韩非。谁也未曾想到,此后三人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相爱相杀”,对三位的未来皆产生了重大影响。

韩非是韩国国君之子,他的老师荀卿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儒家学派代表,如今仍有《荀子》留世。儒家学派属于理想主义,韩非对此根本提不起兴趣,反而“喜刑名法术之学”,他专研法学,是当时现实主义的代表,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书《孤愤》、《五蠹》、《说林》、《说难》、《内外储》共有十余万字,全面系统地对法学进行了阐释。

揭秘韩非死亡之谜:深受秦始皇赏识,为何会被杀?

遗憾的是,韩非生在韩国王室,国君无能,乱世中弱小的韩国如同浮萍一般,韩非迫切地将自己在法学中的研究成果,以法治国之道上奏给韩王,可惜韩王不为所动,对韩非的苦心经营置若罔闻。韩非见韩王鼠目寸光,胆小怕事,气愤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在著作中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韩王不识金镶玉,总归还会有伯乐的,秦王嬴政就是韩非的伯乐,为了与千里马见面,加快了攻打韩国的步伐,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秦王终于如愿的将韩非招为入幕之宾,伯乐与千里马相遇,碰撞出能量巨大的火花,两人论道忘记朝夕、废寝忘食。

韩非的高见,在长平之战结束后,秦国对韩的诸次讨伐中得到印证:韩桓惠王十七年,秦拔阳城、负黍;二十四年,秦拔城皋、荥阳;二十六年,秦拔上党;二十九年,秦拔韩十三城。

揭秘韩非死亡之谜:深受秦始皇赏识,为何会被杀?

秦国打得韩王节节败退,不断地侵蚀着韩国领土,令诸国只能望洋兴叹,树立了秦国在群雄中的威望。

韩非对秦始皇的重要影响,除了上述的在攻打六国的谋虑外,还有一个更为深远的,就是向秦始皇灌输了法学的思想观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提倡变法革新,强调“法”的重要,一旦制定,不予更改,无人能躲过法的制裁,只有以法治国,严惩有据,人民才能顺服,社会方可安定,王权才能够稳定。嬴政深以为然,果真新的阶级专制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他的权利得以夯实。

谋臣之间的交锋

李斯是秦王身边最倚重的谋臣,韩非的出现让他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因为于公于私韩非的存在,都是可怕的。

揭秘韩非死亡之谜:深受秦始皇赏识,为何会被杀?

韩非乃是韩王之子,如今却在不遗余力的帮助秦王攻打自己的国家,凭着韩非的智慧与秦王的宠信,取代李斯是迟早的事。

李斯不得不想韩非不留余力协助秦王的原因,思来想去,李斯看到了韩非的野心和欲望:毕竟韩非出身于韩国,韩国被秦国消灭,意味着韩非内心会多一层仇恨。再怎样与秦王相投意合也无非是个人恩怨,怎么可能一心一意帮助秦王坐稳一统六国的位置?看来韩非不过有自己的阴谋罢了。

再者,韩非与李斯师出同门,一个辅佐秦王,一个是韩王之子,两人分庭抗礼,势不两立,如今韩非光明正大与李斯站在同一个朝廷,用意何在?

李斯不但嫉妒于韩非的才华,韩非的存在更让他极度不安。李斯要铲掉心患,决定构陷之,奏向秦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

揭秘韩非死亡之谜:深受秦始皇赏识,为何会被杀?

“韩之诸公子”,韩国的公子之一,刻意警醒秦始皇“可不要忘了韩非本是敌国背景!”接着曰:今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情也。今王不用,又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法诛之——秦王如果把韩非封为诸侯,他一定会为韩国献力,绝对不是秦国。这明明就是人之常情,无法避免。秦王现在只是把他奉为珍宝留下来,肯定会留下祸患!莫不如按照法律,杀了他。王以为然,下吏治非。

韩非之死

秦王怎么能这样不假思索地听信了李斯的话呢?从秦王招贤纳士的细心程度看,不可能如此草率的将最珍贵的人才关进牢狱。看来,这段时间秦王也是有所思虑,李斯的话无非是个契机。

秦王爱惜人才到何程度,想当年高渐离是要刺杀秦王,但秦王惜其才,不顾生死将其拢纳身边;而韩非对他以及秦国都是影响深远,他个人对韩非的情感是十分真挚的,怎么能仅凭李斯的谏言就杀了韩非。

事实证明,私人感情的惺惺相惜与政治思想的高度契合,也不代表完全信任,秦王也觉得韩非毕竟是韩国人,终究不能完全效力于秦国帐下,这样的天下奇才,对于秦国日后的价值仍然为零,留他,徒增忧患,遂忍痛割爱下,以李斯的一句“终不为秦”为借口,将韩非关进监狱。

揭秘韩非死亡之谜:深受秦始皇赏识,为何会被杀?

然而,秦王的命令仅仅是关进监狱,并没有明确指出是否要杀他。可是,李斯派人送来了一杯毒酒,断案了这位英才的性命,到底是李斯的意图还是秦始皇的命令,尚无定论,不过现在大多人倾向的是李斯的妒忌与陷害杀死了韩非。

韩非因秦王一句话结缘,因李斯一句话丧命。他对于法家的贡献卓越,著作书籍弥足珍贵,可是这些在权力的尔虞我诈,政治场上居心叵测,官宦之间微妙关系中,竟显得微不足道,想必韩非在接过毒酒时,到底是谁致他死地,心中早就有了答案。

韩非是一个权力游戏中的牺牲者,牺牲者的命运,如物,不在自己的手中。一场无限延伸的思绪,一场浮华落空的梦境,宿命的选择不同,命运自然不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4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韩非:被韩王派去秦国,最终被李斯陷害致死
战国末期,秦始皇准备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时候,李斯为他设计了先韩魏后赵燕,然后举国灭掉楚国,最后一举拿下齐国的战略。由于赵国进攻燕国让秦始皇看到战机,于是改变了战略,先行进攻赵国。
2024-03-14 14:33:00
他天生结巴才学过人,秦始皇是他忠粉,却因同窗嫉妒毒杀
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早年曾和李斯一起师从荀子,后来由于命运的捉弄分别走上了不同的生活道路,走完了迥异的人生之旅——李斯成为了秦国相国,而韩非子则受诬屈辱而亡。韩非自幼聪慧过
2023-01-09 16:08:00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因错杀1人,导致秦朝只存活了14年
秦始皇赢政灭六国建秦朝,一统天下,是中国史上第一位用“皇帝”称号的帝王,却只统治14年就灭亡。有专家认为,赢政当初错杀一名学者,这人就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子。如果没有错杀,秦
2023-04-22 09:07:00
...非。廷尉将其投入监狱,最后逼其服毒自杀。韩非想上书秦始皇,被拒绝。后来秦始皇后悔,派人赦免他,但是韩非已死。至于韩非最终的结局,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记载:李斯使人
2024-06-03 06:21:00
郑国与李斯那些不得不说的羁绊
...在此之前李斯已经进入秦国拜在吕不韦门下,而当嫪毐和秦始皇的生母赵姬的阴谋败露以后,吕不韦也逐渐倒台,而作为他门生的李斯也满怀报国之志,却空无门路。但是正在郑国渠施工期间,《汉
2023-02-18 16:31:00
...,李斯担任此职后便有了经常接触秦王的机会,虽然当时秦始皇的年纪还不算大,并未真正执掌朝政,但随着李斯接触秦始皇时间的增长,使得李斯对秦始皇的执政理念和政治理想都有所了解,而这
2024-07-06 21:39:00
秦始皇采用尉缭的策略,仅十年灭六国
...影响,认为统一天下时不我待,当以武力尽快完成统一。秦始皇嬴政吕不韦主政的九年间,秦国一直没有大的动作,也就是时不时攻伐下三晋,蚕食下三晋的领土,并没有举行灭国大战。秦王政九年
2023-02-27 21:01:00
李斯备受秦始皇重视为何结局会那么惨呢
在秦始皇一统六国的过程中,李斯的谋略可谓是必不可少。秦始皇一统六国后,李斯也协助秦始皇做了对中国影响深远的许多事。李斯剧照可以说,李斯是备受秦始皇重视,既然如此,李斯结局会什么会
2023-06-14 16:34:00
李斯得到秦王的重用,他的下场为何如此悲惨
...终灭掉六国夺取了天下的故事,让我们认识到了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历史成绩。在辅佐秦始皇嬴政建立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朝代过程中,李斯是个不可忽视的人物。李斯起初不过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卒
2024-05-23 11:2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