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汉代太学的兴起与勤工俭学
...如果是非正式生的话则必须由本人自理全部费用。自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使儒学取代\"黄老之学\"成为帝王统治社会的\"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汉代经学盛极一时。虽然汉代选官制度以\"察举制\"为主...……更多
兼爱非攻:墨家学说的思想与影响
...极力坚持黄老之学,但等窦太后去世以后,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意见,将强调阶级分明的儒家作为正统思想,目的就在于维护自己的统治,加强皇权。“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八个字说起来容易,扼杀的却是百家争鸣留下...……更多
探讨“秋后问斩”
...经典著作《礼记》中的一篇,儒家等到汉武帝时期,经过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发展,用自己所著的《春秋繁露》进行深入解读,说“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更多
西汉被忽视的帝王:开创国家最鼎盛时期,却存在感极低
...众多,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更是不少。比如司马迁、董仲舒、窦婴、桑弘羊、卫青、冠军侯霍去病、飞将军李广等等人。正因为这些文人武将,也从侧面体现出汉武帝的知人善用,给汉武帝头上的光环加了不少分。那相比汉...……更多
《史记》背后的传奇:司马迁的坎坷人生与坚定信念
...亲的言传身教,司马迁在青年时期便崭露头角,先后师从董仲舒、孔安国等名家大儒。为了开阔视野,父亲还鼓励他辗转游历各地,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和遗风遗俗,比如探访禹穴,泛舟沅水,祭拜孔庙……。通过长期的学习和...……更多
汉武帝宠信东方朔是什么原因?他真的是识人不明吗?
...武俱佳、才华横溢,却受此冷落,眼看着同期一块进来的董仲舒那职位跟坐火箭似的“蹭蹭”往上蹿,他心里那个气啊!文人们一旦不得志,常用的方法便是写文章发牢骚,结果东方朔却剑走偏锋,他跑去威胁帮皇帝养马的侏儒...……更多
...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等思想,经西汉大儒董仲舒的发挥,形成了“德主刑辅”的理念,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法律思想的核心内容。而董仲舒对德主刑辅的论证,正是基于天道的阴阳五行学说。他在《春秋繁露·阳尊...……更多
从举孝廉到公平考试:东汉察举制的演变与争议
...初出现,是在汉武帝时代。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建议的同时,开始设立察举制。但实际上,早在当年文景之治时期,汉文帝和汉景帝,就都曾经组织过全国范围的策论考试。简单来说,就是各地推荐...……更多
新书速递 | 孔学堂书局《中国古代哲学通诠》发行
...学家所谈论的特有话题。“展开期个案篇”以汉唐时期的董仲舒、王充、王弼、郭象为代表,论述每位哲学家所谈论的特有话题。由于佛教涉猎范围太广,没有以人物为个案,而以思潮为个案,题为《中国佛教:创造性诠释》。...……更多
中国历史上执政最久的十大皇帝
...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始于此,在军事等当年也有不小的贡献。? ...……更多
中国历史上皇帝按综合排名,谁能位居榜首?
...凭一己之力无法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后来他听从了臣子董仲舒的建议,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专制政策。当时,汉朝内部的文化多元性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各种学派纷争,人民信仰迥异,这也直接削弱了汉武...……更多
统一融合的中央集权到魏晋时期的大分裂
...但诸侯的实力大为削弱,对中央构不成威胁。在思想上,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为汉武帝所采纳,从此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达2000多年。从汉武帝的谥号“武”就能看出,他的主要成就在“武功”方面。公...……更多
如果汉武帝没有罢黜百家,坚持黄老思想治国,接下来历史会如何?
...史选择了儒家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生产力条件下,董仲舒提出的那套思想方案,已经是最优的解决方案了。如果不选儒家,而是继续选择黄老之道,或者选择其他思想治国。那么接下来,汉朝的情况,多半会变得更差。 ……更多
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思想家,为何清朝没有呢?
...老,庄,孙子等等,咱们就不用多说什么了。比如汉朝的董仲舒,唐朝的韩愈,宋朝的朱熹,明朝的王阳明,随便拉出来一个那可都是,可以影响世人的大思想家,然而到了清朝统治时期,竟然长达近300年的时间,都没有出过一...……更多
...同时也让包括儒家学说的其他各派存在、发展,这为后来董仲舒学说的发展以及被汉武帝的重视采用提供了前提条件。6、外交外交方面,景帝继续采取和匈奴和亲的政策,对匈奴进行安抚。同时在匈奴的边界地区设立关市,和...……更多
...理念,并重新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汉武帝时期,采取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文化成为了主流思想。同时,汉朝对于领土扩张和对外交流也表现出强烈的兴趣,通过张骞等人的努力,打通了丝绸之路,...……更多
汉武帝和周昭王谁的功绩大?汉武帝征伐豪赌结果,明显优于周昭王
...这位心志坚定的帝王终决心大刀阔斧地改革。首先是接受董仲舒的进言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策略,一改大汉初期尊崇的黄老学说,使得君臣父子的礼制概念深入人心。简而言之就是在人们的脑海里留下君权神圣独一的印象...……更多
...一批。汉武帝虽然开创了年号,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迎合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即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为感应上苍皇帝们是遇吉改年号,逢厄也改年号。像汉武帝就用了11个年号,所以也不太方...……更多
揭秘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真相,他被冤枉了两千多年
...都有所发展。但汉武帝中年以后渐渐迷信方士,听信大儒董仲舒的谗言,下令“独尊儒术”。此后,崇古复古的儒家思想重新成为正统,其“以古非今”的思维主导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发展方向。3、后世君主,误国误己 在此后的...……更多
...,没有德行的教育,国家难以长治久安。于是,依从大儒董仲舒“独尊儒术,罢黝百家\"的政治主张,实行忠君爱民的孔孟之道。然而\"三代之书\"燔炀殆尽,读书之人也凤毛麟角,恢复儒术教育谈何容易。这时,河间王刘德应时...……更多
...事情呢?答案是规定不允许。《资治通鉴》中引用了一段董仲舒给汉武帝的上书,里面就很好解释了为什么官员不能经商这件事。《资治通鉴·卷第十七·汉纪九》中写道:“夫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齿者去其角,傅其翼者两其足...……更多
揭秘汉朝太学:有“密封”试卷考试,还有自费生
...,及不能通一艺,辄罢之,而请诸不称者罚。可以说这是董仲舒兴太学建议后,公孙弘进一步把它完善、具体化的证明。明确了生源、师责、考法和分配等各方面规定,从而建立了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所有完备规章制度、史实可考...……更多
推恩令是阳谋并非无解,诸侯为何要执行
...,不再满足于祖先留下的黄老无为的国策:文化上他重用董仲舒独尊儒术来推行一种更加积极的治国理念;政治上他打压诸侯来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他改革货币、把盐铁收归国营充实了国库;军事上汉武帝主动出击,将威胁了...……更多
...的故城文化,催生出了一颗颗耀眼的明星:西汉大思想家董仲舒、科举史上首位状元孙伏伽、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唐代宰相张文瓘、明代文学家马中锡、抗日将领冯治安、民族英雄节振国……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宛如一朵...……更多
春色正醉人 春耕正当时
...跳动。在古代,春分又被称作“日中”“日夜分”。汉朝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中提到:“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此处的分,即半,因恰逢春季之半,故称春分。太阳在这一天直射赤道,昼夜持...……更多
他将汉朝推向巅峰,晚年却狠心处死太子
...年后,窦太后去世,武帝正式掌权,大举贤良入京。儒生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正应合了武帝的雄心壮志,于是对他的理论十分推崇。从此,儒学成为我国的正统思想,持续了两千...……更多
...“仁寿”二字的来源,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它出自《汉书·董仲舒传》,这或许与董仲舒曾在此地办过书院有关(书院遗址位于今麟游九成宫镇东5公里处,慈善寺附近)。 岁月流转,到了唐贞观五年,唐太宗李世民对仁寿宫进行...……更多
西汉的“和亲政策”对历史有何意义
...帝即位之后,他励精图治、推行了极其有为的政策,采纳董仲舒的大一统儒家思想,在经济、文化、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改革,使得当时的社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更重要的是,汉武帝继承了汉高祖善用人才的经验,他对李...……更多
王娡离婚再嫁,从平民到皇后的传奇之路
...太在世,她爱黄老学说,所以不说儒术,其事又废之后,董仲舒提出将儒术用来教化天下,但上方征讨四夷,锐志武功,不暇留意礼文之事。所以,汉武帝隆重的迎接回他的姐姐金俗(王娡前夫金王孙生女俗),并封她做修成君...……更多
汉朝帝王稳固皇权的硬核武器
...来稳定人心,稳固皇权的工具。“灾异”现,国危亡汉代董仲舒依据“天人感应”思想,以及先秦以来的知识和伦理而提出的灾异理论中就说到:“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武当山首次发现古代“石刻连环画”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史金敏 周建玮)日前,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采石场遗址,首次发现大面积的石刻“连环画”,再现了明朝永乐年间军夫匠人凿石古建的场景
2024-10-29 18:42:00
为何在曹操墓中会随葬猪圈
在考古学家的不懈努力下,曹操墓的部分秘密逐渐为世人所知。其中,令人好奇的是,为何在曹操墓中会随葬猪圈?这是否意味着曹操生前有养猪的爱好?本文将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其所反映的古代风俗
2024-10-29 19:54:00
探秘那尔迈石碑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它记录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与演变。在世界文字史上,各种文字的起源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那尔迈石碑上的符号被认为是目前已知的最早文字
2024-10-29 20:07:00
介绍几种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凶残武术禁术
武术,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遗产,传承了数千年。在世界武术中,有一些被禁忌的凶残武技,因其威力巨大且具有极高风险,被视为禁术
2024-10-29 20:07:00
秦朝为何被冠以“暴秦”之名
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其历史地位不容忽视。然而,在历史评价中,秦朝往往被冠以“暴秦”的称号。这一负面形象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2024-10-29 20:08:00
马克思经典名言中蕴含什么智慧
卡尔·马克思,19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他的理论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的经典名言,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类思想的天空
2024-10-29 20:08:00
探秘五鬼财符的神秘面纱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鬼运财术是一种神秘的法术,据说可以帮助人们快速获得财富。而五鬼财符则是这一法术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然而
2024-10-29 20:09:00
汉朝人能否享受到火锅的美味呢
在探讨中国悠久的饮食文化时,火锅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独特的烹饪方式和丰富的食材选择深受人们喜爱。那么,汉朝人能否享受到火锅的美味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2024-10-29 20:10:00
介绍饵块的制作原料,带您领略这一地道美食的魅力
云南,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拥有着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在众多云南美食中,饵块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制作工艺脱颖而出,成为了云南特色小吃的代表之一
2024-10-29 20:13:00
探秘历史中的朱元璋容貌之疑
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民间传说和一些文学作品中,朱元璋的外貌常被描述为丑陋。然而,这些描述是否属实?本文将根据真实历史资料
2024-10-29 20:13:00
探究曹魏作为三国正统的历史依据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战乱与英雄辈出的年代。在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格局中,曹魏常被认为是三国中的正统王朝。这一观点并非空穴来风
2024-10-29 20:15:00
聊聊纣王妲己成代言人的幕后故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物因其独特的形象和传奇故事而成为后世关注的焦点。近日,一则关于纣王妲己成为代言人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
2024-10-29 20:16:00
“老佛爷”这个名字是如何来的呢
在清代,有一个特殊的称呼——“老佛爷”。这个名字并非皇帝的正式尊号,但却频繁出现在史书和民间传说中。那么,“老佛爷”这个名字是如何来的呢?本文将为你揭开这一历史之谜
2024-10-29 20:17:00
揭秘历史上第一个整容女人的身份
在现代社会,整容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美容方式。然而,你是否知道历史上第一个整容的女人是谁?她又是如何塑造的呢?本文将为你揭开这一历史之谜
2024-10-29 20:18:00
韩王信为何继承了秦朝的制度,还将自己的国号改为“韩”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国家的更迭往往伴随着制度的变化和国号的更改。汉朝初期,一位名叫韩王信的诸侯王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他不仅继承了秦朝的制度
2024-10-29 2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