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探讨“秋后问斩”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0 21:0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古装电视剧中,涉及刑审情节往往会出现“秋后问斩”一词,秋后问斩理所当然就是春夏宣判,秋后执行。很多人会难以理解,古代人真的是非常讲究,连处决犯人都要选择季节。其实,远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秋后问斩背后涉及的因素有很多,它是信仰、人情、法理多项要素的揉合的结果。

其一阴阳五行说

由于古代农耕文明社会,人类谋生的手段主要依靠耕种,对于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提升自然的水平非常有限,于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也仅仅局限在诉诸神明的层面。

阴阳五行说自上古时期开始,到先秦时期得到完善和发展,就成为人类原始和封建社会的自然科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整个封建社会以前的所有人类生产生活资料无一不是建立在以阴阳五行说为基础的原始自然科学之上,包括今天我们探讨的“秋后问斩”。

探讨“秋后问斩”

古代人由于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缺乏有力的科学解释,一旦遇上超过人力范畴的自然现象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神力背后的主导,将自然现象一概神化便是最好的解释,于是天灾、人祸、彗星、稀有动物等等一切皆源自老天的赐予,进而延伸出“人道符合天道”的说法。

恰恰如此,封建社会以前的王侯将相在建国立制的时候,必须要将所谓的“天道”纳入首要考虑的因素当中。人作为万物之长,刑罚杀戮自然而然也要符合“天道”的意愿。

依据阴阳五行说的理论,万事万物生发于春天,枝繁叶茂于夏天,秋天和冬天是休息收藏的季节。我们通常讲“秋天有一股肃杀之气”“寒风刺骨”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自然界的草木都是成熟收割与秋天,人类的刑罚杀戮同样要顺应四时节气,故而选择秋后执行。

“秋后问斩”最早衍生于春秋时期的《礼记·月令》,原文如下: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月令》是儒家经典著作《礼记》中的一篇,儒家等到汉武帝时期,经过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发展,用自己所著的《春秋繁露》进行深入解读,说“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董仲舒一方面宣扬“君权神授”,一方面将庆、赏、罚、刑提升到皇帝常用的四样规制以此来丰富“君权神授”的理论体系,把帝王的行为与四季变换像靠拢结合。通俗点讲,帝王进行行赏要选在春夏,刑罚杀戮只有秋冬才可以进行,逐渐地演变出“秋后问斩”。

探讨“秋后问斩”

其二是要满足农耕劳动力的需求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刚才也提到过封建社会是以农耕农业为主,在生产资料和生产方式极其落后的农业社会,劳动力是最为稀有珍贵的生产工具,包括割据势力之间的攻伐都是围绕人口和土地。既然劳动力如此珍贵重要,地得需要人种,庄家得需要人打理,粮食得需要人收割,瓷器得需要人烧制,那么以土地和劳动力为核心的封建社会,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是解决好秋收的问题,自从人类学会耕作,社会就步入到农耕文明和父系氏族社会阶段,男人就承担起粮食耕种和服兵役保家卫国的重任。一般情况下犯罪的犯人都是以男性居多,更够犯下杀头如此重罪的更是如此,除非像《水浒传》中的潘金莲和王婆之流,这种女性犯下谋杀的大罪肯定想都不用想必然要砍头。

既然男性是农业社会农耕文明社会的主流劳动力,秋收以前就必须承担起家里“春种夏理秋收”的重任,春夏两季男人必须去田间地头没日没夜地干活劳作,才能保证家庭和社会能够有所收成,老百姓有收获,相对应的才能向朝廷缴纳税负皇粮,也就是说秋后问斩是为了社会能够有更加充足的劳动力。

在这一点,中国古代有很多朝代比较开明,遇到秋收季节会允许论罪问斩的犯人回家收地,等秋收结束家里一切安排妥当再回来执行。《唐史》中记载,太宗一朝有次赦令400多个死刑犯人回家秋收,没想到秋收过后,400多死刑犯人全部自觉回到长安听候执行,唐宗皇帝听到后被这些死刑犯人的行为深深感动,于是与廷尉有司商议赦免这些犯人的死罪,从而在历史上留下一段佳话。

探讨“秋后问斩”

各朝各代秋后问斩小有不同

汉朝的法律典籍规定,执行杀头只能选定秋冬,一旦过了立春坚决不允许执行。唐朝和宋朝的法律基本一致,规定立春到秋分的时间段,除非凡有谋反弑君、忤逆杀父、奴仆杀主的重罪以外,其他罪一概不可以在春夏执行。清朝几乎没有大的变动,只是追加一项朝审,但朝审判决死罪的犯人,同样适应秋后执行。

只是清朝的朝审制度是依照明朝沿用下来的,是明朝的首创。"朝审"就是每年当中在二十四节气霜降之后十日,三法司同三品以上高官会审京城腹地的死囚犯。"秋审"则是每年农历八月中旬复审各省死刑案

朝审与秋审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判决的公平性,它将死刑案分为情实、缓决、可矜、留养承祖四类,唯独情实类死刑案必须由皇帝亲自打勾后执行,剩余三类基本上可以免除死刑。

探讨“秋后问斩”

秋后问斩的具体执行时间

秋后问斩的具体执行时间,基本上没有很大的差别,只有西汉时期被规定为农历九、十、十一、十二月。自唐代以后减少执行的时间范畴,定在十、十一和十二月。以后直到清末,再也没有进行大幅度的变动,各朝各代都沿用唐朝定下来的规制。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秋后问斩”中的“秋后”不是指立秋,因为立秋不是进入农忙的节气,而是以秋分为时间节点算起。

问斩于秋后,应该是封建社会的一项法律上的人文关怀,体现出封建社会人性化的一面,其本意就是最大限度保护珍贵的劳动力资源,出于对法理和人情的综合考虑,可见封建统治阶级也算是良苦用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0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帷帐是汉代兴起的室内空间营造方式,是怎么样发展起来的?
...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还有在当时盛行的道家的阴阳五行说,都深刻影响到汉代时人们对空间的理解和感受,积淀成为民族心理的一部分,也融进了汉代的室内空间营造的艺术中。董仲舒
2023-01-28 17:05:00
在古代犯了罪为何不全部关进监狱,而是将他们发配边疆?
...存。惩罚犯人,起到震慑作用将犯人发配边疆,扩充边疆劳动力和军事力量,节省开支外,还有惩罚犯人,对百姓起到震慑作用。明朝期间,一旦犯人被判发配,必须去极南极北之地,或充军或服劳
2023-05-13 19:17:00
...社会的一部分。在封建社会中,人口是宝贵的财富,丧失劳动力意味着损失。尽管古代的法律缺乏对生命的尊重,但贪图随意减少劳动人口的统治者们也知道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行为。于是,历经时
2023-06-21 15:43:00
古人行刑为什么都选择打屁股
...说,这种做法能够保证家庭免受困苦的影响。往大了说,劳动力数量多、家庭情况稳定,那么封建国家的税收就有了保障,这对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意义。若是某些犯了错的人属
2024-05-16 13:52:00
古代皇帝的卧室为何不超过10平米
...贡献的儒家士人董仲舒,又以《公羊春秋》为基础,结合阴阳五行说提出了天人理论,推广了风水理论的研究,认为人的居住应当与风水五行相对应。正如他在《尚书·洪畴》提到:\"木居左,金
2023-05-20 11:33:00
清朝被流放的犯人出逃怎么办?以档案为依据,分析流人出逃的后果
...关部门的运行,被发配为奴隶的流人逃走之后会导致当地劳动力短缺,同时流人在逃走之后没有经济来源,很多人只能选择偷窃抢劫,影响了当地的治安。最重要的是,流人的出逃现象不加以制止的
2024-02-24 08:16:00
清朝灭亡时大牢里关押的犯人都去哪了
...法的罪犯,也会因此得以重生。不过,清朝被推翻之后的社会状况,与中国古代改朝换代的时期相比,却存在着不小的变化。就算是两个时代具有相似性,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清朝覆灭之后,那
2024-06-04 19:41:00
古代秀才可享受六大福利
...以不用服徭役。国家要是碰上什么大工程,经常征发青壮劳动力去免费干活,比如修修长城什么的。但是秀才是国家的人才,这个苦头就不用去吃了,而且还可以多免掉家里两个人的徭役。最后一样
2023-07-16 11:11:00
汉朝服饰的流行色是什么?
华夏衣冠,是华夏文明的缩影。传统服装色彩受“阴阳五行说”影响,分青、红、黑、白、黄五色。不同朝代崇尚的不同颜色,反映了其朝代特点。汉特点:质朴自然流行色:玄、赤、白、绿公元前20
2023-07-12 11:0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