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千古硬汉第一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3-13 17:3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历数各朝各代,明朝在我的眼中算是个存在感比较低的朝代了。它没有秦朝统一全国的威严霸气;没有汉时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盛景;没有唐时的文人骚客诗歌佳作。但它有无数弹冠相庆的宦官佞臣,有敢于直言,敢为人先的忠臣义士!还有那忍俊不禁的奇闻轶事。这些都是明朝,不是世人口中的明朝,或仅是我眼中的明朝。

而今天我要讲的,是四十载平平无奇,没有娘疼父爱,幼时无处求学,却凭一己之力让一代奸臣严嵩为之头疼痛恨不已的千古第一硬汉——杨继盛。

千古硬汉第一人

朱厚照

话说朱厚照老兄玩遍全国后在青浦江捕鱼玩耍时,一时没站稳竟溺水了,此后便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终于算是清醒一番。对司礼太监说:“朕疾不可为矣。其以朕意达皇太后,天下事重,与阁臣审处之。前事皆由朕误,非汝曹能所预也。”言毕。便撒手人寰了。其实呢,这位贪玩的老兄走后,也算是给大臣们省了不少心。但省了这份心,便又要去操那份心。皇帝驾崩后,理应由太子继承皇位。可难就难在这里,朱厚照这辈子把心思都用在了玩上面,没有儿子。真是可笑,一代皇帝,号称后宫佳丽三七,死后无儿子继位,可见朱厚照的爱玩名不虚传。于是在杨廷和等人(其实只有杨廷和)的筛选后,选中和兴献王的儿子——朱厚熜。

千古硬汉第一人

朱厚熜

在这位号称明朝最聪明的皇帝的带领下,也没能避免奸臣贼子的出现,严嵩就算一个。严嵩用计除掉了敢于进谏,忠贞正义的夏言,开始了自己内阁首辅,贪污受贿,权欲滔天的时代。由次辅转正之后的严嵩,虽然政治上不作为,没有什么针砭时弊的政策,在军事上亦是一窍不通,但他会装,整日坐在他的办公室里,“从早到晚,勤勤恳恳”,因为他的办公地点在西苑,那是嘉靖(即朱厚熜)住的地方。皇上也不知道他在里边到底干什么,严嵩就在里边喝喝茶水,下下棋,磨洋工嘛,别说皇上就吃这一套。于是不久嘉靖就表扬了严嵩。虽然严首辅的青词写的一塌糊涂,但是他的独眼儿子,严世蕃才华横溢,工于心计,尤善青词。这就对了嘉靖的心思嘛,于是皇帝对他的内阁首辅更加信任。正是由于皇帝的信任和后期嘉靖沉迷炼丹求道升仙后的二十余年不上朝,加助了严嵩的气焰。

千古硬汉第一人

杨继盛

好啦,背景讲述完了,接下来请出主角——杨继盛。正由于严嵩的贪污受贿,无恶不作,陷害忠良(尤其是杀害夏严),无所作为,才惹得很多人得不满,但大多数的官员是敢怒不敢言,但杨继盛这位仁兄确实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的嫉恶如仇——死劾。在明朝官员被弹劾,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是死劾不一样了,是轻则被流放,重则被处死,而且弹劾的人都不是能惹得起的坏人。而杨继盛却下定了决心,可能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从小家里贫穷,父亲更是娶了继母,自己整天被继母差使,每天的工作就是放牛。不仅如此,小小年纪的他说出要读书的愿望时,更是受到了哥哥的讥笑。于是便于每天放牛回家后,把牛系在学堂的门口,自己站在窗边或躲在角落里,忍受着花钱来到这里孩子的冷眼和蔑视,坚持读书学习,而这一站,便是六年,终于在他的坚持下,父亲和继母终于同意送他去私塾,而前提便是要每天干好他的活,那便是放牛。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考中了举人,于是他便进入有国家补贴的国子监并且认识了他的老师,徐阶。他在这里没有上演贫家少年,才华横溢,聪明机灵,得贵人赏识,得中榜首,光宗耀祖,光耀门楣此等大戏码。而他只是一个无人注意得小透明罢了。和家里有权有势得官僚二代,和庶吉士的光明前途一比,他实在是不起眼。但他从未自惭形秽。

千古硬汉第一人

中了进士后,他被分到了南京吏部后又改任兵部员外郎。虽然前途渺茫,但他依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老老实实的干活,从不会拉帮结派。遇到庚戌之变,他愤然上书,却被仇鸾告了黑状,并贬官发配狄道。狄道是一个偏远荒凉的地方,在那里,杨继盛吃粗茶淡饭,用己毕生所学教书育人,读书识字,解决纷争,分文不取。不久,仇鸾的密谋被揭穿,嘉靖想起了他,重新被召回做官,还得严嵩提拔至一处油水肥沃处。至此,也算是步入正轨。

在杨继盛看清真相后,知道这朝野上下乌烟瘴气,百姓怨声载道都是因为严嵩后,他便决定上书弹劾。而且是死劾。他拒绝了严嵩的示好,拒绝了荣华富贵,官运亨通,拒绝了好友的劝告,终于走上了他认为的正义之道。他写下了严嵩的十大罪状交给皇帝,严嵩便得知了,他虽是内阁首辅,却也被这个义正词严的人给吓到了。于是联系他的儿子商量对策,在文章中找到蛛丝马迹来审问杨继盛,但杨都没有承认。于是严嵩动用自己的权力打了杨100廷杖,这位老兄命大没有死,不过已是皮开肉绽了。在诏狱里苍蝇蚊子,潮湿恶臭的环境里,没有汤药,没有包扎,他的腿不出意外的腐烂了。昏暗脏乱的诏狱里,苍蝇蚊子嗡嗡作响,终于在一个夜晚,他再也忍受不住疼痛了。叫来了看守,照着看守的灯光,用吃饭的碎碗片一下一下的刮掉了那早已腐烂的肉,由于碗片并不是那么锋利,并不是一下就可以把肉刮下来的,当时也没有什么麻醉技术,但是杨师傅没有发出一点动静,他没有关云长当时还有人陪同下棋喝茶,也没有华佗的技术,但就是这样的条件,这样的毅力,他完成了手术,惊掉了狱卒的下巴啊。

千古硬汉第一人

当我在史书中读到这一段时,我的心微微疼痛,难以忍受,想要赶紧翻篇却又想细细品味这段历史,这个坚毅的伟人。苟且三年之后,杨继盛被严嵩找个机会处死了。

虽然大家都说杨继盛没有自惭形秽,没有悲天悯人,但我认为在他心里还是自卑的还是对他的一生抱有悲悯之情的。他的行为的确是大义凌然,而他的内心也确实一心为国,想要以身报国。但可能正因为童年的不幸,让他在四十多岁依然心中缺爱,虽然心怀苍生,亦觉无所牵挂,所以选择了这种方式来以身殉国。不管怎么说,杨继盛的一生是值得的,在日后铲除严嵩也是有影响的,甚至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他仍光耀史册,激励着无数的后辈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13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杨继盛:从草根到硬汉谏臣的逆袭之路
...?他就是被成为“大明第一狠人”、“明朝第一谏臣”的硬汉——杨继盛。《三国》中关公刮骨疗伤,被人传唱百年,可如果你知道他做的事儿,你会发现关公都得称他一声“硬汉”。【1】公元1
2023-12-01 15:37:00
聊聊明朝第一硬汉杨继盛
...羽的神勇,以及华佗高超的医术。在明朝时期,曾有一位硬汉,他比关羽刮骨疗伤还要狠,亲自为自己割肉断筋,别人看了都受不了,而他却面不改色,这场面可以脑补。此人是谁呢?他就是明朝第
2023-02-21 22:00:00
杨继盛:明朝第一硬汉,为扳倒严嵩而惨死
...明代,便有一位铁骨铮铮的汉子,他也被称为明代的第一硬汉,这就是受人敬佩的杨继盛。他是明代嘉靖年间的大臣,为了扳倒严嵩,他以性命为代价弹劾严嵩,列举了这位奸臣的十大罪状。只可惜
2024-01-24 20:08:00
杨继盛是放牛娃出身,为何被称为大明第一硬汉?
...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如此平凡的一个人会获得“大明第一硬汉”这一殊荣呢?别着急,听小编我娓娓道来。一、刻苦勤学,终得赏识杨继盛杨继盛同志出生于一个世代耕读之家,七岁之前,一直从事
2023-06-25 09:17:00
大明王朝第一硬汉杨继盛,不畏强权铮铮傲骨,其名垂青史
...的铮铮傲骨与精忠为国的一片丹心,体现了大明王朝第一硬汉的风骨。对于杨继盛这个人,在《明史》中是这样记载的:杨继盛,字仲芳,容城人。七岁失母。庶母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
2023-02-20 19:26:00
此人是明朝第一硬汉,大奸臣严嵩都畏惧他三分
...然会对一个小小的兵部员外郎感到恐惧。此人是明朝第一硬汉,比关公刮骨疗伤更狠,自己用破碗割肉,这个小官就是大明著名谏臣,也是古代忠臣模范的杨继盛。杨继盛,字仲芳,号椒山。是河北
2023-05-21 13:45:00
...不屈精神和卓越才华,成为了明朝历史上备受尊敬的一位硬汉。杨继盛出生于一个世代耕读之家,他的父亲是一位秀才,母亲也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女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杨继盛自幼就接受
2023-10-09 15:55:00
张居正经历告诉你,何为苍生社稷系于一人
...,贪得越厉害,综合分析,明朝将相权收回,把权力系于一人,短期来看,利于国家治理,长期来看,对国家治理害处颇大。并且,朱元璋这种政治狂人都做得精疲力竭,更何况子孙后辈,又能有几
2023-04-20 16:12:00
大明第一硬汉是谁
这天是嘉靖三十二年,正月十八日,诏狱狱卒老王正在例行公事的巡查,当他路过一间牢房时,一个微弱却坚定的声音传到了他的耳中:“这里太暗,可以借我盏灯吗?”关在诏狱的都是些大人物,老王
2023-02-11 11: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