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胡宗宪:一个有污点却有功于民族的英雄
...几省兵务,权倾东南。靠着献媚奸臣上位,这是他的人生污点,但他还有一大亮点,,也正是因为这一大亮点,让他一跃成为民族英雄。这个亮点就是“重用戚继光,平息倭患”。我们都知道,明朝自老朱建国开始就一直存在倭...……更多
明朝哪位大将东征抗倭援朝,斩杀14万倭寇
...能知道李舜臣,在公元十六世纪中后期,抗击倭寇的朝鲜民族英雄。在互联网上,李舜臣通常都是韩国网民的骄傲,但某些中国网民说了实话:“李舜臣也就是万历朝,鲜战争的一个小头领罢了。不客气地说,李如松在营帐里吃...……更多
胡宗宪:抗倭英雄的悲剧结局
...这些罪名,胡宗宪足以被判死刑,不过因为嘉靖念其抗倭有功,于是解除他所有职位,让他回家养老。两年后,胡宗宪因为严嵩父子的牵连,被捕入京,他给嘉靖写了一封《辩诬疏》,不过没有遭到回信,无奈悲愤下,胡宗宪选...……更多
胡宗宪为什么会冤死
...吗?当然不是,还有一个人比戚继光更为重要,他也是抗倭民族英雄,明朝兵部尚书、浙江巡抚、东南七省军事总督胡宗宪。他在消灭倭寇战争中担任主帅,亲临前线,指挥战争,最终消灭了倭寇,立下了赫赫战功,起到无人替代...……更多
了解下这位传奇的抗倭女将瓦氏夫人
...寇听瓦氏夫人大名而生寒,看见狼兵就逃了。而因为抗倭有功,瓦氏夫人被嘉靖皇帝封为“二品诰命夫人”。不过可惜的是,抗倭大业还未成功,果实就被严嵩义子赵文华等窃取了,而一开始出来收拾烂摊子的张经也在抗倭形势...……更多
为什么郑和下西洋停止后大明财政反而捉襟见肘
...背后一定隐藏着无数猫腻。明朝的武将千千万,但能成为民族英雄的,首屈一指便是戚继光。他的成名正是明朝倭寇在华活动猖獗达到顶点的时候,当时浙江、福建、广东等地都遭受严重的影响,甚至有伙迷路的小日本直接干到...……更多
张经:抗倭英雄的陨落,权谋与冤屈的交错
...个十分可怕而特别的战斗群体——狼土兵。狼土兵以少数民族为主,大都不习文化,好勇斗狠,战斗力十分彪悍,当年曾让张经吃尽了苦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到了浙江之后,张经才发现,那些被朝中大臣轻视,所谓乌合...……更多
明朝抗倭英雄刘荣的传奇人生
...寇在此重创之后,300多年不敢再犯辽东。刘荣因此被誉为民族英雄。朱棣接到捷报后,拍案叫绝,所以下诏封刘荣为伯爵(广宁伯)。刘荣压抑了一辈子,终于成为英雄,而且获得爵位。因为被封爵后,他的父母祖辈都要被荫封...……更多
明朝:硬气的皇族与铁血的大臣
...没有软骨头。其次,明成祖朱棣五次亲征漠北,不给游牧民族一点机会进攻大明,为大明朝开疆拓土,攻打下了一大块领土,设立奴儿干都司管辖,成功的把明朝的名气打出来了。最后朱棣也在第五次亲征班师的时候,驾崩在了...……更多
俞大猷:明代抗倭名将,忠诚许国、志在九边
...称“都督第”;“模范巷”,在都督第东,俞大猷有一营有功士兵驻此,人称为“模范”,故名;“营房街”是俞大猷兵营所在地,今已统称文胜巷;“破柴巷”,在都督第南,因兵营食堂设在这里,士兵常在巷中劈柴,故名。...……更多
戚继光:从四品将军到抗倭英雄的崛起
...不说这是一个战争史上的奇迹啊!戚继光是明朝抗倭的大英雄,他用少年时代的两句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作为自己奋斗终身的座右铭,保卫了东南沿海疆土和百姓的安全。他忠于国家,勤学苦练,研究兵法,自创队列...……更多
聊聊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
...兵官,镇守蓟州、永平、山海等地。又以戚继光前破吴平有功,进封为右都督。时北蛮子侵,略青山口,戚继光引兵将其击退。万历元年(1573年),北蛮小王子与董狐狸谋划进犯,向明朝廷索要赏赐遭到拒绝,于是二人在喜峰...……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顶级武将,谁是你心中的战神?
...而已。第九:冉闵冉闵冉天王,其实现在不应该说冉闵是民族英雄了,因为那个时代的那些少数民族,都已经陆陆续续或融合或成为如今的五十六个民族之一;但是如果是冉闵是汉族英雄,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其建立的冉魏虽...……更多
...迹,从来史不绝书。其中表现最优良的戚继光,更被看做民族英雄,能给的荣耀都给了。而知名度相对不算高的,却是同时另一个战场上,大明北方边军抗击蒙古入侵的浴血奋战,以及一位曾令蒙古人闻风散胆的铁血将军:马芳...……更多
永乐年间倭寇绝迹,因朱棣比鞑靼更狠更强大
...跨海远征,倭寇也没敢抗议或者报复。直到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倭寇才缓过劲儿来,时不时地到东南沿海来抢东西,但朱元璋认为几个倭寇不过是“癣疥之疾”,也懒得理他,地方官就能搞定他们。直到明成祖永乐大帝剿灭了鞑...……更多
胡宗宪:抗倭名将的浮沉人生,一代英雄的悲歌
...他通过亲近严嵩等高官,升迁飞速,但也因此背上了政治污点。尽管其抗倭战功卓著,但在政治权谋中犯了错,使他声誉大打折扣。随着严嵩倒台,胡宗宪也随之丢官。朝廷虽念及其抗倭功绩,但因其政治背景不再让他出马剿倭...……更多
铁血将领戚继光,兵法拳法集大成者,影响后世的卓越人物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推动民族进步和发展的英雄人物。他们用智慧的头脑、奋不顾身的勇气、笔耕不辍的勤奋、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新篇章,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国防报一尊民族英雄戚继光的雕像,矗立在蓬莱水城的太平楼前,威武庄严,意气风发。在阳光的晕染下,我恍然看见这尊雕像鲜活起来:一身戎装的戚继光转身走向太平楼,战袍飘飘,托起了英雄的背影。那46...……更多
李定国:大明最后的名将与民族英雄
...来对明朝的仇恨,命养子们以大局为重,联合南明抗清。民族之恨,不共戴天,之后十五年,他一直奔波在抗清前线。公元1652年,他在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出兵八万攻打湖南,先取沅州、靖州,继而攻打桂林,大败清军,逼得...……更多
聊聊明朝抗倭英雄俞大猷
...倭寇纠集两万多人,与海盗吴平互为犄角,而此时,少数民族首领蓝松三、伍端、温七、叶丹楼、程绍录、梁道辉等也开始作乱。俞大猷之前有招降这些少数民族部落的经验,而后又多次歼灭倭寇,很有威名,于是俞大猷单枪匹...……更多
盘点中国历史上能征善战的十八大名将,你最欣赏谁?
...愧是西汉杰出将领,司马光评他“有将帅材”“故每出辄有功”,是很恰当的。他的战略战术的成就,可以归纳为:善于在沙漠草原组织骑兵集团的进攻战役;善于发挥骑兵的特长,实行远程奔袭,捕捉战机和包围歼敌。在此之...……更多
大明朝“全才”唐顺之,文治武功震撼了一个时代
...然,唐顺之是唯一的,但他传奇的一生,恰恰见证了中华民族一个生生不息的传承:位卑未敢忘忧国! ……更多
大明海防:古代中国的海上长城
...,中国有一个朝代是有着来自海上的威胁。啊对,这就是大明。为了应付来自海上的倭寇侵袭,大明在经年累月的对抗中,渐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海防系统。这套系统,直到清代末年李鸿章组建北洋水师时依然大放光彩,...……更多
53人倭寇横行明朝的耻辱之年
1555年,在中国大地上正是大明朝嘉靖三十四年,然而这一年堪称是大明朝历史上无比耻辱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一股仅有53人的倭寇,突然袭击大明朝,这53名倭寇横行明朝三个省共达80余日,杀死杀伤官兵高达四五千人,还包...……更多
明朝倭寇的终结者胡宗宪,为什么会死于非命?
...么?只是工具”。这句话套在胡宗宪的身上也不错。虽然有功,但由于没有后台,还是撑不住弹劾。所幸的是,公道自在人心,仅仅只在隆庆元年,他就得到了初步平反,从奸臣变成忠臣。而到万历十七年,又得到了全面的平反...……更多
俞大猷:被遗忘的抗倭英雄,转战千里平定东南
...世人只知戚继光而不知俞大猷,俞大猷成为被遗忘的抗倭英雄,诚可惜哉!万历七年(1579年),俞大猷去世,享年76岁,朝廷追赠赠左都督,谥武襄。俞大猷治军严谨、为官清廉又有勇有谋,是晚明难得的宿将,更有“晚明第一...……更多
秦良玉:在乱世中坚守忠诚的女英雄
...玉与其交战。奢崇明与之前的杨应龙一样,是明朝在少数民族中设立的部落首领。奢崇明发动叛乱,占据重庆,进攻合江、泸州和遵义,并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秦良玉与奢崇明展开激战,两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然而,当时的...……更多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海南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有一项十分讲求团队协作的竞赛项目——板鞋竞速。板鞋,即用两块木板制成的木板拖鞋,又称“木屐”。板鞋竞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中较为盛行的一项...……更多
日本人为什么要来明朝朝贡呢
...然,怀良亲王与朱元璋决裂,那么,为什么日本人还要向大明进行朝贡呢?既是朝贡,又为何不带上正规的文书呢?根据文献的记载,这些使者之所以不带表文,是因为他们想要“回避称臣”,通过这种方式使中国与日本的宗藩...……更多
明朝海禁政策与倭寇集团的崛起
...时候就已经出现了。明朝中期,倭寇成长为边境大患,让大明朝廷头疼不已。为什么倭寇到了明朝会这么强悍?这其中有比较复杂的原因。宋元时期,倭寇就已经在沿海零星出现,但数量和规模都不值一提。当时的倭寇大部分真...……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访古村·觅乡愁②|安顺本寨屯堡:藏在岁月里的大明遗风
开栏语在贵州这片神秘而多彩的土地上,隐藏着诸多宛如瑰宝般的古村落。它们历经岁月的沧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2024-05-29 21:37:00
在古代,太史是什么官职?为什么可以世袭?
从古至今,中华文化对历史非常重视。相传在夏朝,就已经有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到了周朝,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国的对抗日趋激烈
2024-05-29 22:13:00
一个普通人记忆里的百年变迁 ∣ 自传体小说《难忘的记忆》出版
20世纪40年代,姜中毅出生在大方县一个美丽的民族山村。在迄今八十余年的人生历程中,他从崇山峻岭的山村,走向北京,又回归贵阳
2024-05-29 22:39:00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徐 平 5月29日,天台县委召开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告诫全体党员干部要正确认识“井水思维”和“洪水思维”
2024-05-30 00:29:00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浙江省第二届群星扇面书法展暨纪念陶宗仪专题展览在路桥开展一方扇面,一段先贤往事台传媒记者吴世渊 5月28日
2024-05-30 00:31:00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南丹讯 “在百度App输入‘南丹汽车总站’,能准确显示新搬迁汽车总站信息,极大方便了乘客出行。”近日
2024-05-30 00:53:00
本文转自:南通日报□白本近期,我于《上海日报》看到一篇有趣的短文《马二先生憔悴白门》。此文刊于1942年5月1日,作者署名“老子”
2024-05-30 01:09:00
梁实秋在雅舍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殷艳妮《&nbsp人民政协报 》 (&nbsp2024年05月30日 &nbsp第&
2024-05-30 01:37:00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本报讯(记者 王琳雅)近日,一则寻找烈士家属的消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方明伍,这位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牺牲的烈士
2024-05-30 02:08:00
林则徐两过甘肃留诗书
本文转自:甘南日报【古韵甘肃】林则徐两过甘肃留诗书林则徐留存墨宝 武威市博物馆藏林则徐画像张克复林则徐(1785年—1850年)清福建侯官(今闽侯)人
2024-05-30 04:18:00
西汉第一位太后是吕后,第二位太后是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第三位太后就是窦太后,她是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汉武帝的奶奶
2024-05-29 06:23:00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经写过一首诗,名字叫做《长恨歌》,诗中有那么句“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闺阁人未识。”描绘的便是杨家闺女倾国倾城
2024-05-29 06:13:00
“徐茂公”其实是来自于《隋唐演义》这部小说当中的名字,指的便是初唐时期的一位功勋之臣“徐世勣”,他的字为“懋功”,由于他为大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2024-05-29 06:32:00
诸葛亮是三国“三绝中的“智绝”,在整个三国历史中是智商前几的人物,有人说如果诸葛亮多活几年,那统一三国的就是蜀国了。可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2024-05-29 06:43:00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所作的一首诗,诗中用同根生的豆和豆萁来比喻同父异母的兄弟
2024-05-29 06: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