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永乐年间倭寇绝迹,因朱棣比鞑靼更狠更强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2 21:17:00 来源:戏说三国

永乐年间倭寇绝迹,因朱棣比鞑靼更狠更强大

倭寇之患,早在唐朝时期就有了,直到被唐高宗派去的右威卫大将军孙仁师和三朝元老刘仁轨、能手格猛兽的刘仁愿,在白江口用一百艘战船干掉了倭寇全部四百艘战船,几万倭寇不是被杀死淹死就是被活捉,一个都没跑掉,这才消停了几百年。

到了元朝,蒙古大军两次跨海远征,倭寇也没敢抗议或者报复。

直到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倭寇才缓过劲儿来,时不时地到东南沿海来抢东西,但朱元璋认为几个倭寇不过是“癣疥之疾”,也懒得理他,地方官就能搞定他们。

直到明成祖永乐大帝剿灭了鞑靼,还有能力派郑和领着几万大军、百米巨舰的船队出访非洲,久经战乱、民不聊生的倭寇们还是到中原来打秋风。甚至真正的官方使团也假借进贡来到中原卖他们的倭刀,因为没有营业执照,属于非法经营,大明官员就想把他们抓起来罚款。朱棣看他们穷得可怜,就告诉要抓人的李至刚(这名字就够硬气):他们能坐着小破船来上贡,也够孝顺的,就让那些随时都可能淹死的可怜虫赚点小钱吧。

永乐年间倭寇绝迹,因朱棣比鞑靼更狠更强大

一看来大明朝贡的老乡都赚得盆满钵满在家乡炫富,更多的倭人坐不住了,他们也都划着小破船来了,看见大明的繁华富庶,贪婪的本性也掩盖不住了——嫌做买卖赚钱太慢,干脆勾结地方豪强无赖,干起了抢劫的勾当。

这下朱棣不高兴了:“这帮矮子这是要上天呀?!”于是告诉大臣:“给倭酋(这个称号没有瞧不起的意思,因为从汉代开始,光武帝刘秀就封过委奴国王,让他统治全部倭人,而朱棣也不知道现在那些倭人究竟归谁管),写封信,告诉他们,如果他不好好约束手下,我不介意替他管教管教!”

其实当时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朱棣这个人脾气不大好,还特别好战。北方的鞑靼人就是没惹着他,他也时常领着一票火枪手深入大漠去砍人,谁要是惹恼了他,那就只有亡国灭种一个下场。这一点当时日本的实际统治者源道义比谁都清楚,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朱棣忘记他,别找个借口打上岛来把自己给灭了。

永乐年间倭寇绝迹,因朱棣比鞑靼更狠更强大

说到源道义,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可是看过《聪明的一休》动画片的,都记得那里面有个经常被一休作弄的有些憨直可爱的足利义满将军。源道义就是那个足利义满,是个比较聪明有为的领导人,后来传位给儿子,自己也去当和尚了。

足利义满当然知道朱棣是个暴脾气,是个见到大树也要踢三脚的好战分子,万一他发起脾气要灭了自己,那四个小岛不够朱棣一顿大炮轰的。

另外,岛民一向畏惧的鞑靼人都被朱棣打得满地找牙,而倭人要不是“神风”帮忙,早就被鞑靼人给灭了。这是一道很好推理的问题:朱棣能灭鞑靼人,鞑靼人能灭倭人,老大能痛扁老二,老二能痛扁老三,老大自然可以轻松痛扁老三。这道题中,倭人就是那个小三。

第三点是倭人最害怕的,就是朱棣要想跨海远征,根本就不怕什么“神风”、“妖风”,都不用另外派部队,郑和环游世界回家的路上,来个四岛半月游,倭人就灭种了。

永乐年间倭寇绝迹,因朱棣比鞑靼更狠更强大

正是基于以上三点,足利义满将军审时度势,做出了明确答复:“不劳您老人家费心,我亲自把那些捣乱分子灭了。”足利义满还真说到做到,动用官方军队,来了个犁庭扫穴,剿灭了岛上全部倭寇。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足利义满还特意挑了二十个领头的倭寇送到大明,这也是边将胜利后向皇帝献俘请功的意思。

朱棣一看这个足利义满为人还真的不错,就封他当了“国王”,一直到嘉靖二十七年(1408年)足利义满圆寂,没有让一个倭寇能登上大明海岸。

最搞笑的是那二十个倭寇头儿的下场。

朱棣看着足利义满送来的这些“战犯”也发愁:“杀了吧,显得咱们不仁慈;关起来,占地方还费粮食,虽然大明不缺这几个人的反吃,但是他们在监狱里吃饱住好(明朝牢房的窝头白菜汤也比倭人常吃的有毒苏铁强多了),也有点太便宜他们了。”

于是朱棣告诉倭使:这些人我也不要了,让你们将军自己处理去吧。

倭使也为难:我们是使臣,大明管饭,可是这些囚犯还得我们自掏腰包喂,我们挤破脑袋才抢到这个出使的美差,还想赚点差旅费回去买房子置地呢,怎么能喂了这些死囚?

永乐年间倭寇绝迹,因朱棣比鞑靼更狠更强大

走到宁波,看着这些要吃穷自己的倭寇,使臣们实在是眼里心里都冒火,这一冒火的结果,就是他们真的点起一堆火,弄了一些大蒸锅,把自己押解的二十个倭寇绑好装进笼屉,一通大火蒸了个稀烂。

按说使臣们有大明沿途招待所(驿站)提供免费食宿,应该不会饿得想吃人。但是这些人会不会按照自己日常的饮食习惯,捣点蒜泥,把蒸熟的倭寇细细地切片蘸了吃,也很难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2 2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戚继光:抗击倭寇、北御鞑靼的民族英雄
...保卫家国为己任,南击倭寇,守护东南海疆的安宁;北御鞑靼,捍卫北部边疆的稳固。戚继光的一生,都在为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福祉而不懈努力,成为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自1546年承袭父职
2024-09-10 14:18:00
隆庆皇帝的权力与中兴
...区形成极大的危害,所以被称为套虏。另一部分则是蒙古鞑靼部,他们要求和明朝举边市贸易,但是嘉靖皇帝拒绝,这使得蒙古人频频和明朝发生战争。蒙古鞑靼部的俺答汗于是不断南下进攻明朝,
2023-10-20 08:42:00
...给明穆宗上疏,说如此绝世名将,正好可以调往北方抵御鞑靼啊,明穆宗一想也是,倭寇乃小患,鞑靼才是能亡大明的大患啊,如此名将应该更加重用。于是戚继光被调任为神机营副将,并训练由谭
2023-03-14 12:20:00
戚家军为何败给了蒙古
...倭寇是怎么回事】这种情况下,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蒙古鞑靼部劫掠京师、兵临城下。而明世宗朱厚熜,这期间废除朝贡国日本的“勘合贸易”资格,加大海禁,导致寂灭百年的倭寇重新出
2023-05-11 21:46:00
俞大猷:被遗忘的抗倭英雄,转战千里平定东南
...猷从征安南的计划泡汤。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蒙古鞑靼部大举攻掠长城沿线,北方告急,嘉靖遂下诏各地选举天下勇士抵御鞑靼。毛伯温适时将俞大猷调往宣大总督翟鹏处备边,后鞑靼撤
2024-04-08 06:25:00
明代的特种兵“夜不收”到底有多厉害
...地说了声“有敌,约十骑”!只见一骑在前急奔,十余名鞑靼骑兵提着弯刀衔尾紧追!被明军“烧荒”后的草原,尘烟弥漫!明军一阵箭雨,鞑靼骑兵丢下五具尸体,远远兜了个圈子,消失在茫茫草
2024-04-29 15:58:00
戚继光抗倭有功,晚年为何遭到清算呢?
...寇;除了南征倭寇之外,戚继光还带领着“戚家军”北御鞑靼,使得蒙古部落再也不再敢进犯大明边境。虽说戚继光的功劳很大,但他从不贪恋功名利禄;所谓“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就是他
2024-11-23 10:26:00
...。机会总是留给有梦想的人。在明朝正德十二年,蒙古的鞑靼部落首领小王子亲率五万人进犯明朝边境,但恰巧遇上了贪玩的朱厚照在边关巡视。看到鞑靼部首领小王子前来犯边,明武宗便不顾大臣
2024-04-24 09:43:00
胡宗宪是戚继光、俞大猷等抗倭的后台,那么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十九年“庚戌之变”中,下令让军队不要抵抗、任由蒙古鞑靼肆意掠夺百姓的严嵩已经好得太多了,国难当头,还有人愿意写着青词,对屈辱充耳不闻,曾经的严嵩已经变成了这幅令人唾弃的模样。
2023-01-03 21:5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