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柴米河:农田里的“科技范儿”
...,生产条件较为苛刻,价格昂贵。2013年以来,该公司与南京农业大学沈其荣院士团队合作,经过多次实验,终于突破了木霉菌规模化固体发酵的技术瓶颈。“目前,我们公司的木霉菌固体扩繁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一年扩...……更多
冷冻馒头不能吃?浙大:不是我说的!
...头冷冻两天真的会长黄曲霉素吗?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南京农业大学的相关专业人员。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副院长 李伟: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一种毒素。专家介绍,通常食物的温度和湿度要达...……更多
10月17日,记者从南京农业大学获悉,在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建平乡的南京农业大学苏打型盐碱地综合改良利用示范基地,首年改良水稻亩产达到548.6公斤。这创造了镇赉县新开重度盐碱水田规模化改良首年产量新纪录。近年来...……更多
...量在各个环节护航农业生产。省农科院的“南粳”系列、南京农业大学的“宁粳”系列等水稻优质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种植;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栽培团队联合攻关的“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新技术实现一次轻简施肥、全程精准...……更多
藏粮于技,“二十连丰”中的智慧农业
...息,田地就有了‘身份证’,实现‘一地一码’管理”。南京农业大学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高级实验师邱小雷说。走进技术展厅,大屏幕上不仅实时展示着200公里外江苏兴化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空气温湿度、风速、降水量、...……更多
...户眼中,“宁香粳9号”是好吃又好种的新代表。这个由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院士团队选育的早熟晚粳新品种,具有高产、品质好、抗性强、成熟早等优点,是南京市农业科研院校的又一转化成果,目前已在全市大面积推广。 种...……更多
4248亩麦田里的“科技活儿”
...业技术推广站推广的小麦新品种,另一方面是普遍采用了南京农业大学姜东教授团队的小麦高效栽培新技术。在小麦栽培技术上,邵立昌起初和专家“各执一词”。用种量方面,他的经验是采用高密度大播量种植方法,而专家建...……更多
书写科研创新科技服务新篇章
...入江苏省玉米品种选育协作攻关组,并与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上海农科院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此外,团队还与江苏中禾种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建了“江苏中禾玉米大豆产业研究院”等3个产业研究院,与20余...……更多
春耕备播显科技范 乡村振兴现新图景
...情状况定量调控肥水药管理方案,实现促弱控旺稳壮。”南京农业大学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刘小军教授表示,围绕麦田的精确化管理,他们在田间安装了物联网采集设备,并借助“天空地网”立体化监测技术,实时...……更多
...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目前已覆盖20个管理区的每一亩农田。”为了全方位保护和利用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七星分公司建设了农业科研管理大数据平台,收集了本地区10年的化验检测数据、16年的农业科研课题数...……更多
助力农业强国战略 构建智慧管理平台
...安全的背后,则是农业探索者的兢兢业业,砥砺前行,而南京农业大学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的肖浏骏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以科技兴农为己任,以农业强国为目标,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在他的带领下,解决农作系统模...……更多
...范区,稻谷金黄、颗粒饱满、丰收在望,这片稻田承担了南京农业大学沈其荣院士团队主持的木霉菌剂试验示范项目。近日,由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水稻专家们组成的专家组,来到示范田看植株长势、测理论产量、对比根系状...……更多
江苏田间地头满满“科技范” 智慧农业展现春耕新画卷
...满足云南、广西等地对桃树的需求。“千里眼”精准控制农田“营养”在扬州(高邮)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户王立祥坐在控制大厅看着屏幕。土壤湿度、空气温度、未来降水……一排排数据闪耀,王立祥用键盘精准控制着农田...……更多
凤冈:科技赋能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上,有这些做法与成效。加快良田建设稳根本。加快实施农田宜机化改造、灌排设施提升、耕地质量提升“三大工程”,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与高效节水灌溉同步建设,重点推广应用土壤保护措施、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改...……更多
规划来了!2024年,“三农”工作这么干
...来的好处,农民增收也是‘三农’工作实际效果的体现。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徐志刚表示,要完善现代农村产业体系,在推进标准化和品质化过程中做好农产品品牌建设,多措并举强化农民增收。2023年6月8日,在诸暨市东白湖镇的...……更多
南农大智慧农业团队为稻田管理装上“数字”大脑
...同步实现水稻长势无损监测与农作处方的数字化设计。据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朱艳教授介绍,目前团队已基本实现了以“实时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确投入、智慧服务”为内涵的现代稻作技术体系,通过技术集成与示范...……更多
河南周口: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为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读中原粮仓的密码”媒体采访团走进周口市商水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五号井,种粮大户邱守先拿起手机,“一键”演示作业场景。邱守先介绍,作为示范区境内智能化灌溉设备的代表,五号井该地块建成于2020年3月,为固定式灌...……更多
...,加快建设具有南京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强市。专家点评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园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许朗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前提下,高附加值的种养新模式化解了农业发展的空间束缚,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思路,是一种...……更多
...农业科技供给对产业发展的适配性。记者梳理发现,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的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入选十大新技术。今年6月,该技术落地浦口兰花塘高标准农田,实现了“一次轻简施肥、一生精准供肥”,最终节省人...……更多
...烘干机等设备,还专门请来了农业农村部水稻栽培专家、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育种工人进行机械化育苗。近年来,这样的故事,在琼岛多地不断涌现。种田“好手”崖州区高地村村民洪良忠,向中...……更多
泗洪:百万亩水稻,扛起粮食大县的担当
...业的芯片。为进一步提升大米品质,泗洪县与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强化科技支撑,加快品种培优,建立院士创新试验基地1050亩。基地围绕水稻产业科技转型升级重大需求及亟需解决的重大技术...……更多
至关重要,不容有失!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火速解读
...大幅上涨,内部受长江流域极端高温干旱、东北地区南部农田渍涝灾害偏重等多重因素影响。在恶劣的国际国内农业生产环境下,去年实现了粮食丰收,略有增产,说明了我国粮食生产根基的牢固性。在胡冰川看来,重视粮食安...……更多
南繁,打赢种业翻身仗又迈进一步
...传来签约喜讯。安徽新世纪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与南京农业大学和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就高产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南农999”和“中科166”的品种权转让签约。1月6日,安徽新世纪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与...……更多
...向。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中央副主席、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研究院院长曹卫星作了题为《智慧农作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的报告,围绕农情遥感监测、农作处方设计、农作系统模拟、农田精确作业和智慧农作...……更多
海南省推动南繁管理智能化、精细化 这片农田好“智慧”
...风速风向、空气温湿度、田间小气候重点做了智慧监测;南京农业大学287亩基地通过无人机低空作业、遥感、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对水稻、菊花的苗情、作物表型、作物品质等进行动态监测,实时获取实验数据。“今年南...……更多
...、5月播种、6月移栽、7月看分蘖、8月做杂交、10月收种,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院士领衔的水稻遗传育种团队十年如一日扎根在稻田里“摸爬滚打”。“99%的调查数据到最后都没用,但只要有一个成功,所有的努力就都值了。”研...……更多
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打牢秋粮丰收基础
...户倪清的承包地,插秧机穿梭作业,秧苗生机勃勃。依托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肥料与秧苗同步下田、省工节本,亩产增效100元左右。韩立明询问科技育秧、集中育秧情况,希望更好依托农业科技资源,实施...……更多
南京都市现代农业强市建设步履铿锵
...持稳定。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南京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吨粮田”、耕地质量提升等项目建设,夯实粮食综合产能提升基础。2023年,全市新建高标准农田0.52万亩,改造提升4.96万亩,累计建成134.33万亩;建设“吨粮田”...……更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茆智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
...大学获悉,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田水利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茆智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13日7时30分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茆智院士祖籍江苏南京,1932年9月出生于江苏。1950年至...……更多
乡村振兴的前沿哨所——南宁市灌溉试验站致力为服务三农提供科技
...。主导申报了《农村污水安全灌溉利用指南》、《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两个南宁市地方标准,并获得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立项批复;联合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共同申报生态茶园、生态蔗田、荒地复耕、秸秆...……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水煮蛋减肥法有用吗
水煮蛋减肥法是“低热量饮食法”,每天只摄取大约七八百大卡热量,是一种在短期内快速瘦身的减肥方法。这样的方法虽然没有多大副作用
2025-02-22 15:45:00
穿刺活检同步微波消融术治疗疑似肺癌肺结节
肺部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指高分辨率CT表现为肺内边界清楚或不清楚的直径(或最大径)≤30 mm的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增高阴影
2025-02-22 20:09:00
与生命赛跑:乳腺癌的早筛早治全攻略
一、无声的威胁:认识乳腺癌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增乳腺癌患者42.9万例,相当于每7分钟就有1名女性确诊
2025-02-22 20:13:00
常备药不能当“长期饭票”!药监提醒:药物滥用或影响免疫力
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小病小痛,这时,常备药物成了快速缓解症状的方便之选。然而你是否知道,它也可能给我们的健康埋下隐患
2025-02-22 11:54:00
腹泻病毒界的“捣蛋鬼”——诺如病毒那些事儿
近期诺如病毒的阳性持续上升,大家一定要注意预防。无论是病毒感染还是我们自身的预防策略,都要牢记健康为本。即使不小心遇上了小小的诺如病毒
2025-02-22 11:55:00
南京高淳:蟹塘“春耕”正当时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苏频道江楠蟹苗即将入塘。人民网 江楠摄春投一篓苗,秋收万斤蟹。眼下,正是蟹苗投放的最佳时节。“今天再‘下’20袋蟹苗
2025-02-22 12:20:00
老年人如何通过调理气血,保持身体健康,延缓衰老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气血逐渐趋于不足,许多老年人会感到身体虚弱、精力不济,甚至出现记忆力减退、睡眠质量差等问题,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
2025-02-22 10:16:00
橘、柚、柑、橙等柑橘类水果,哪种对血糖更友好?
柑橘类水果以其独特的酸甜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喜爱。那么,对于需要控制血糖的朋友们来说,哪种柑橘类水果更加友好呢
2025-02-22 10:45:00
湖南江永:烤烟春耕备耕忙 农技服务来护航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烤烟育苗基地。陈丽华摄人勤春来早,春耕正当时。连日来,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各烟区乡镇的烟叶育苗大棚和大田呈现一片繁忙景象
2025-02-22 10:49:00
以酒为媒 奏响“舌尖”与生态的和谐共鸣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记者 韦衍行一锅浓郁的酸汤、一把火红的辣椒、一条新鲜的江团鱼……在厨师的巧手烹饪之下,煮出一整个贵州味
2025-02-22 11:20:00
拔罐和刮痧疗法是否安全无副作用?
拔罐和刮痧作为传统中医外治法,通过刺激皮肤和经络来调节身体机能,但其安全性需结合个人体质与操作规范综合判断。许多人认为这类疗法“纯天然无副作用”
2025-02-22 09:00:00
中药如何达到调和气血的效果?
气血如同人体的能量之源,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两者相互依存共同维系生命活力。中药通过独特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
2025-02-22 09:00:00
中医对老年性疾病有何特殊调理方法?
中医在应对老年性疾病时,始终秉持“整体调理、防重于治”的理念。老年人因脏腑功能衰退、气血运行减缓,易出现关节疼痛、失眠
2025-02-22 09:00:00
针灸治疗能否改善心理状态和情绪?
中医理论认为,情绪失调与人体气血运行受阻密切相关。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能够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平衡,从而帮助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2025-02-22 09:00:00
中药在美容护肤中有何应用?
随着人们对天然护肤的追求日益增长,中药美容凭借其温和安全的特性,逐渐成为现代护肤领域的“新宠”。自古以来,中医典籍《本草纲目》便记载了珍珠
2025-02-22 0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