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0月17日,记者从南京农业大学获悉,在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建平乡的南京农业大学苏打型盐碱地综合改良利用示范基地,首年改良水稻亩产达到548.6公斤。这创造了镇赉县新开重度盐碱水田规模化改良首年产量新纪录。近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其荣带领团队联合吉林协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公司副产品柠檬酸硫石膏和柠檬酸降碱剂,结合当地丰富的秸秆资源做成“洁净的有机肥”,改良重度苏打型盐碱地。同时,在水稻育苗时,他们特别添加了团队研发的哈茨木霉菌剂,实现了“壮苗保一生”。自2009年起,沈其荣带领团队潜心研发,创新了木霉固体菌种大规模、低成本发酵技术工艺,攻克了影响木霉菌株NJAU4742固体产孢的关键因子,与来源丰富的秸秆类堆肥进行配伍,创制出多款能投入产业化的生物制剂和生物肥料产品。沈其荣介绍,与芽孢杆菌类相关产品比较,哈茨木霉菌剂更能促进作物的根系生长,帮助作物在严苛的自然条件下存活,并有效提高作物品质。这次试验观摩中,专家们在参观综合改良后的旱田玉米种植基地后发现,碱斑面积减少80%,玉米长势喜人、杆高茎粗、籽粒饱满,产量比对照田接近翻倍。针对旱田土壤,科研团队在改良盐碱地土壤状况的同时,使用哈茨木霉菌剂在玉米萌芽期间,随提苗水一同滴灌至玉米根际,发挥木霉强效促根作用。吉林协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立军表示,该成果说明了哈茨木霉菌剂在中重度盐碱地上具有促进作物根系发育的作用,从而提高耐盐阈值,实现了重度盐碱地的边改良边利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0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