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黑土地上粮满仓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9-26 08:3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记者 李思玥

金秋九月,正是收获的季节。

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实施“梨树模式”的地块,玉米即将迎来丰收;

白城市镇赉县昔日“不长毛”的盐碱地上,披上了满眼的金黄;

洮南市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里,颗颗饱满的果粒正在入库珍藏;

……

放眼吉林大地,一片金黄与翠绿交织的丰收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在今年9月22日的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前后,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吉林省委网信办主办的“稻花香里说丰年”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广袤的黑土地,看吉林各地如何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保护利用黑土地,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越来越多的农民积极参与保护黑土地”

四平市梨树县梨树镇北夏家村,肥沃的黑土地上,秸秆还未褪绿,玉米已经金黄。

“今年玉米能丰收了,你看这玉米棒各保个儿,都是‘活杆成熟’。”聚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邵亮亮握了握硬实粗壮的玉米棒,笑道,“秸秆还绿着,吸收营养还能再长一长。”

黑土地上粮满仓

秋分时节,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沃野千里,遍地金黄。人民网记者李思玥摄

梨树县所在的东北平原,春季多大风天气,而黑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就是风蚀和水蚀,为此,当地摸索出“梨树模式”。

“梨树模式,就是秸秆覆盖还田,通俗地说就是给大地盖上一层被子,把土留住,覆盖的秸秆腐烂后又会增加黑土层的厚度,增强地力。”2015年,曾就读于吉林农业大学的邵亮亮返乡创业,在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的推广下,开始接触“梨树模式”。邵亮亮认为该模式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当王贵满和吉林农大实验站的专家到村里做培训,告诉大家“梨树模式”为什么行时,“社员们大多不认同,万一影响出苗,咋办?”

于是,邵亮亮带头试行“梨树模式”。“产量逐年递增,粮食品质也提高了。”他给农户们一算账:用了“梨树模式”的土地有机质含量逐年增长,节约了不少化肥成本。“到秋天了,大家一看玉米棒子确实比他们的好,也就认可了。”

“梨树模式”到底成效咋样?在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王贵满扒了扒地上的黑土,“这用了‘梨树模式’的土地,黑土层差不多有50厘米厚,每年能增产8%左右,相较传统耕作方式还能节省8%的成本。”

黑土地上粮满仓

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展示着“梨树模式”下的黑土地。人民网记者 李思玥摄

连续多年的监测数据显示,采用“梨树模式”的试验田近10年的土壤含水量从20%增加到40%,减少土壤流失80%,耕层深度0至20厘米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近13%。

“今年一公顷地出两万五六千斤粮没有问题。”邵亮亮得出结论,“保护好黑土地,才能多打粮、打好粮。”

近年来,吉林省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创新黑土地保护“梨树模式”、盐碱地改良、“大安模式”、科技帮扶“靖宇模式”,为打造新时代“大国粮仓”添砖加瓦。

“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积极参与保护黑土地,成为保护黑土地的追随者、实践者、推广者。”王贵满语气欣慰。

“向土地要粮是有限的,向科技要粮是无限的”

“过去一公顷地就能产几千斤粮,现在能年产两万斤。”白城市镇赉县大屯镇英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任志国掂了掂颗粒饱满的稻穗,欣喜地说,“今年是个丰收年,粮食能比往年增产7%。”

黑土地上粮满仓

英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任志国看着颗粒饱满的稻穗露出喜悦的笑容。人民网记者 李思玥摄

“风吹沙土遍野跑,盐碱地上不长草”。曾经的镇赉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域内半数以上耕地为盐碱地,被称为“西北角的困惑”。是什么让这片白花花的盐碱地变身“绿油油”,收获“金灿灿”?

“向土地要粮是有限的,向科技要粮是无限的。自从有了农科院专家的技术指导,盐碱地变身‘米粮川’,秘诀就是靠科技。”种了近30年水稻的任志国总结出经验。

“我们通过‘以种适土’和‘以土适种’相结合,配套相应的改良措施,实现重盐碱地水稻的高产、优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马巍常年扎根在镇赉,“以稻治碱”,治理盐碱地,筛选优质丰产耐盐碱水稻新品种,推广盐碱地高产栽培新技术。

黑土地上粮满仓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马巍(前)与团队正在检查水稻长势。人民网记者 李思玥摄

马巍介绍说,目前,以玉米生产柠檬酸过程的剩余物制成盐碱地改良剂、有机水溶肥和微生物液体菌肥等系列产品,可实现绿色、安全、高效地改良盐碱土壤。

马巍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相较于传统的有机肥,采用柠檬酸副产物改土,平均每公顷至少能为农民节约4000元。稳产可持续的同时,还能节本增效。

与此同时,马巍还致力于“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指导镇赉县稻田养蟹,河蟹能清除田中杂草,吃掉害虫,排泄物又可肥田,促进水稻生长,稻蟹共生实现经济收益与生态环境双丰收。

水稻品种从长白9号到吉粳88,产量从每公顷五千斤到两万斤,从单一水稻种植到综合种养……近年来,吉林省以科技为依托,正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持续加大重点领域科技驻派力量,针对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因地制宜、“一县一策”,支撑引领吉林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现如今,不光水稻产量上来了,品质提高了,合作社还做起了制种育种,能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我们很骄傲。”任志国欣慰地说。

“种子攥得紧,黑土粮仓才能更充盈”

眼下,吉林各地的玉米种子开始陆续收获。在洮南市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玉米穗经过分拣、烘干脱粒后进入仓储库。

黑土地上粮满仓

从田里收获的玉米穗即将进入生产线。人民网记者李思玥摄

“目前,该基地项目产能达1000吨/批次,玉米仓储库总储存量3000吨,可实现20个玉米品种单独储存。”车力乡玉米制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路志江说。

2013年,洮南市被农业部评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逐渐形成以“车力乡玉米制种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的制种模式,合作社发挥土地流转、落实面积、统防统治及田间管理等作用,通过大面积膜下滴灌高新技术,实现玉米种子稳产高产。

在路志江看来,“种子攥得紧,黑土粮仓才能更充盈。”近年来,合作社开始实行“基地+农户+合作社+公司”的运作模式,并与全国11家玉米种子研发企业联合,繁育29个优良玉米品种,为企业实验种植500个自主品牌,试种1100个玉米新品种。

黑土地上粮满仓

可储存3000吨种子的玉米仓储库。人民网记者 李思玥摄

“通过制种,我们的收入比种植商品粮每公顷至少多出5000元,日子越来越好了。”合作社的一位农民高兴地告诉记者。强种稳粮,农民生活有奔头。

今年,合作社制种面积达到6万亩,产品远销东北、华北等地区,洮南市玉米制种基地从单一的玉米制种向“科研育,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方向发展。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近年来,吉林省出台系列指导性文件,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开展育种联合攻关,培优扶强种业企业,加快公主岭市国家现代种业产业园建设,供种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位于公主岭市国家现代种业产业园的鸿翔种业科研制种基地,玉米种子已经进入大面积收获期。“目前,玉米品种优迪871表现最好,高产、抗病、抗倒。”鸿翔种业的工作人员郑天雪说,该玉米品种一公顷能产粮3万斤。

作为国家现代种业产业园创建单位,公主岭市目前有持证的种子生产企业55家,种子年交易量7400万斤左右,已成为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的种子集散地和交流中心。

今年,吉林省高产玉米品种覆盖面积达到2683.14万亩,同比增加255.14万亩,高产品种不断扩面应用。农业“芯片”攥得紧,中国饭碗端得牢,吉林大地上,黑土粮仓不断夯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6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人民日报看吉林:坚持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
...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逐步扩大黑土地保护实施范围, 科学开展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 奋力夺取粮食丰产丰收,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 良地、
2024-01-25 12:41:00
...产畅通沟渠、挖沟清淤、平整土地……在吉林省梨树县的黑土地上,经过冬修水利,田间沟渠变宽变深,纵横交错。眼下,剩余田间沟渠修复陆续启动,要赶在春耕前全部结束。加强黑土地保护、兴
2023-02-05 04:06:00
我国耕地治理有了新进展
...其中7至10等的低质量耕地占比22%,数量超过4亿亩;东北黑土地、南方酸化地、北方盐碱地等局部耕地质量退化仍未根本扭转。我国耕地质量等级总体不高,农业农村部正系统谋划、综合施
2024-06-27 01:17:00
学习进行时丨“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美好”——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田间地头话“三农”
...走进玉米地,察看玉米长势。 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2020年7月22日,松辽平原腹地,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
2024-09-23 17:06:00
...客户端孟海鹰本报长春4月17日电(记者 孟海鹰)“完成黑土地保护技术应用万亩核心示范区建设、推动黑土地保护技术模式创新、突破现代育种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为加速东北地区优良新
2023-04-17 21:49:00
... 打造多样利用模式 研发多种农机产品 选育多个主导良种黑土会战 出手不凡本报讯(记者刘怀)黑土地是耕地里的“大熊猫”,为了进一步用好养好黑土地,中科院启动“黑土粮仓”科技会战
2023-02-14 01:35:00
吉林“粮道”
...家事、国事,更关系天下。近年,吉林连续增产丰收,在黑土地上写下了新时代的——吉林“粮道”本报记者 李 舫 陈振凯《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1月24日 第 05 版)2023年秋
2024-01-24 04:06:00
总产816.16亿斤背后的丰收“密码”
...“藏粮于地”战略,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建设高标准农田和黑土地保护力度,为全年粮食大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寒冬时节,行进在梨树县乡间,道路两旁,收割完玉米被秸秆覆盖的黑土地一望无际
2023-01-05 01:25:00
“丰”景如画 满载希望——全国粮食主产区保秋收见闻
...业指导。”贾贤荣说。未来可期 夯实粮食生产根基东北黑土地因稀有而珍贵,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辽宁省铁岭县张庄玉米合作社理事长赵玉国挖开一株玉米旁的黑土地,黑土层和玉米根系
2023-10-03 21:4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AI 赋能医疗:数据安全与创新推动医疗数智化变革
“前段时间,我有幸在北京大学参与了AI与医疗信息化专题课程学习,了解医疗数据安全防护、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等前沿内容。课堂上
2025-11-27 12:19:00
糖尿病足:沉默的致残杀手
在糖尿病患者群体中,有一个并发症早期症状隐匿,一旦发作却可能导致患者足部溃烂、感染,甚至截肢,它就是糖尿病足。据统计,约有15%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足
2025-11-27 07:13:00
多囊卵巢综合征难怀孕?医生教你助孕小技巧
多囊卵巢综合征在妇科门诊中比较常见,是一种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大多数患者通常在青春期发病,且发病率较高,我国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病率约为5
2025-11-27 07:13:00
从用药到饮食:结核患者的全周期护理手册
结核病是慢性消耗性传染病,治疗周期长且易复发,系统性全周期护理对提升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至关重要。诊断确认后的药物干预与康复阶段的营养支持需要精细控制
2025-11-27 07:13:00
熬夜、压力大伤神经?神经外科医生的护脑指南
在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的背景下,很多人习惯熬夜。不少人会在熬夜后出现记忆力下降、头晕眼花等情况,并且变得比较暴躁。若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
2025-11-27 07:13:00
养胃只喝白粥?医生提醒:这几个“伪养胃”做法正在伤胃
不少人把养胃等同于饮食清淡到只喝白粥、温水不离手或饭前先来片“胃药”。这些看似温和的习惯,常在悄悄伤胃,使人营养失衡、胃酸紊乱
2025-11-27 07:13:00
医生拆解“降酸公式”:吃对火锅 不易痛风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谭心怡)随着天气逐渐转凉,火锅成为很多人餐桌的“顶流”。然而,不少人担心:“吃一顿火锅,会不会让尿酸飙到失控
2025-11-26 08:27:00
冬季运动隐形风险需警惕 各年龄段安全指南请收好
随着冰雪运动热度攀升,滑雪、滑冰等项目成为市民冬日休闲首选。然而低温环境与场地特性叠加,使得冬季运动暗藏诸多“隐形风险”
2025-11-26 11:35:00
三诺糖尿病逆转公益沙龙在长沙举办,联糖日倡导全球关注糖友健康
11月22日,三诺糖尿病逆转中心在湖南湘江新区成功举办了一场以糖尿病逆转为主题的公益沙龙。活动吸引了众多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参与
2025-11-26 11:51:00
燕之屋:如何选择真正有滋养价值的燕窝
燕窝作为传统滋补品,近年来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但品牌众多、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也让消费者困惑不已。面对“燕窝什么牌子的好”这一问题
2025-11-26 11:53:00
天津康汇医院:临床技能提升通过交流实现
在天津康汇医院近日举办的首期“影像读片系统”使用经验现场交流会上,临床医师们通过实践与讨论,显著提升了影像诊断能力。本次活动由科教科组织
2025-11-26 11:54:00
从“走出去”到“扎下根”:以岭专利中药如何连获50国“通行证”
11月22日,从在越南举行的第二十一届国际络病学大会海外论坛获悉,中国创新中药领军企业以岭药业生产的17个创新药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注册并上市
2025-11-26 11:55:00
冬藏养阳,滨城区三河湖镇卫生院中医科为您送上冬季养生指南
鲁网11月26日讯“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黄帝内经》早已揭示冬季养生的本质在于“藏”。随着立冬节气到来
2025-11-26 16:09:00
播州区石板镇:“莓”好时光到!采摘正当时
多彩贵州网讯 初冬的暖阳洒在田野间,遵义市播州区石板镇天旺村田垄间的草莓大棚鳞次栉比,像一个个铺展在乡野的白色画布,清甜果香顺着微风弥漫开来
2025-11-26 21:03:00
天冷血压易“抬头” 三招稳住血压
秋冬降温后,不少高血压患者会发现血压悄悄升高——这不是错觉!低温会让血管收缩、血液循环阻力增加,就像水管遇冷变窄,水流压力自然上升
2025-11-26 2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