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南农大智慧农业团队为稻田管理装上“数字”大脑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0-24 14:54:00 来源:新华报业网

10月22日,在张家港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核心基地的水稻田里,一台无人驾驶的稻麦智能测产收割机高速运转、吞稻吐粒,实现了一边收割一边测产,车载电脑实时生成该田块的水稻产量、品质空间分布图,为下茬作物种植提供一张“数字明白图”。一旁的“稻情巡检机器人”搭载多光谱、深度相机、激光雷达、可见光等多种传感器,如田间哨兵般来回穿梭,守护稻田。这幅生动的现代农业场景来自由曹卫星教授领衔的南农大智慧农业研究院智慧稻作技术观摩现场。

南农大智慧农业团队为稻田管理装上“数字”大脑

农作处方智能化决策的精确之“源”在哪里?如何定量设计作物种肥水药处方?团队刘小军教授介绍,依托团队的数字稻田技术、遥感长势监测以及农作处方数字化设计等3大技术,并有效融合田间作物产量的空间分布图和数字农田底座,通过监测诊断仪诊断田块、无人机传感园区、卫星遥感监控区域,同步实现水稻长势无损监测与农作处方的数字化设计。

据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朱艳教授介绍,目前团队已基本实现了以“实时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确投入、智慧服务”为内涵的现代稻作技术体系,通过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可实现作物生产管理从粗犷到精确、从高产高效向绿色低碳、从有人到无人方式的转变,依托数字稻田技术、稻情遥感监测技术、种肥水药智能决策技术、耕种管收精确作业技术、智慧稻作管理平台等核心技术,为水稻全程生产管理提供智慧化解决方案。

南农大智慧农业团队为稻田管理装上“数字”大脑

一扫码就能看到田地的数据,每一块田都有属于自己的“信息档案册”。“我们将所有用户的农田都进行了数字农田上图管理,用户可以看到田块肥力、墒情等‘健康’信息,”实现“一地一策”和“一地一价”智慧管理提供“一地一码”的田块身份标识,团队张小虎副教授正在以张家港为例介绍智慧稻作云平台在农户、农田中的应用现状,展示数字农田物联网监测、长势诊断、处方生成以及产量预测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在智慧稻作技术交流研讨会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自然资源部原副部长、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研究院院长曹卫星对团队未来智慧农作的发展进行了把脉,他提出,一是完善集五个一技术载体为核心的智慧农作技术体系,构成完整的解决方案;二是深化技术应用合作模式,构建产学研企融合体;三是打造示范样板,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实现由智慧农业试验区向示范区和样板区的质变,以农业数字化带动农村数字化,为作物生产的绿色化、智慧化、规模化贡献南农力量。

南农大智慧农业团队为稻田管理装上“数字”大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张佳宝肯定了智慧稻作技术用在科技手段问田地要数据方向应用的前沿性与引领性,高度赞扬了通过农业大数据整合、有效算法输出、落地决策制定等方面对作物生长的“智能部署”,指出智慧稻作技术对农作物生长的全过程“智慧”监测、诊断,是对国家农业发展规模化、智慧化、绿色化的有力诠释和有效实践。同时,张佳宝提出,今后智慧农业要继续在技术与农业机械、操作硬件结合的有效性、落地性上下功夫,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曹丽虹从智慧大田对国家技术与智慧化田间作业管理平台运用、农机信息化与智能化落地以及大型田块区域大型管理智能农机与数字化引领等方面给予了肯定,介绍了省厅立足于智慧农业技术推进形成的“1+4+N”的模式推进与探索。表示智慧农业是未来推进的主方向,要在“适用”和“实用”上下功夫,实现用户对技术要点的全概念掌握;要在技术与农机有效结合落地上下功夫,降低“智能化机械”成本;要在智慧农业技术的“产活图”“织活网”上下功夫,置前作物生长处方提高“智慧”效能的三点期望。

南农大智慧农业团队为稻田管理装上“数字”大脑

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副办马龙介绍道,随着近几年来智慧稻作技术在园区的落地应用,园区农田管理水平、苗情获取效率、处方设计精度、农机作业质量等均得到了显著提高,如无人机智慧施肥技术的应用,革新了传统施肥作业方式,作业效率较常规方式提高了5—6倍,节肥10%以上。

据悉,近年来该团队在农机、农艺、信息深度融合方面持续发力,在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等支持下,集成的水稻全程绿色智慧施肥技术等技术分别入选2023农业农村部农业重大引领性技术和农业主推技术。

通讯员孙小雯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4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有个会思考的“智慧大脑”岑巩水稻制种成本降低30%
...农村局的推广下,今年姚涛首次使用“智慧制种”APP来对稻田进行管理。依托水稻制种智慧管理系统和APP,姚涛通过手机即可实时监测土壤墒情、作物长势,并远程控制智能灌溉系统,将水
2025-08-17 16:21:00
芒种收麦!南农大智慧麦作技术“尽显身手”
...一圈,高效收集从群体到单个叶片的作物表型数据。”南农大智慧农业创新团队张小虎副教授介绍。产量的空间分布图是一个什么概念?团队副教授曹强介绍,有了这张图我们才能精确把握某一田块
2023-06-05 20:27:00
...学及工程科学等综合学科应用于水稻生产管理全过程,将稻田气象、土壤、品种特性等信息汇集到数据库,让稻田会“说话”,为“智慧大脑”提供精准匹配各稻田状况的适宜种植品种、肥水药管理
2023-07-22 08:44:00
浦口区200亩有机水稻亩产550.44公斤
...京农业大学万建民院士选育的“宁香粳9号”,用的是南农大沈其荣院士团队创制的哈茨木霉NJAU4742生物制剂——木霉全元生物有机肥,并依靠南农植保团队集成的有益微生物驱动的全程
2024-10-11 07:37:00
山东移动“数字大脑”激活种植“智慧芯”
...忙回来关风口。现在看手机就行,不用来回跑。”寿光市稻田镇崔岭西村农户李璇说。数字大棚内绿意浓浓,一派忙碌景象,农户麻利地摘下大西红柿,准备出口到俄罗斯。智慧农业的发展给当地农
2024-03-21 09:56:00
江宁农业深度拥抱信息化智慧化——科技赋能,丰收靠技不靠天
...交,得到“杂交种子”,种出眼前的“太空杂交菊”。南农大菊花创新团队的研究走在全国前列,团队收集保存菊花种质资源约5000份,在湖熟设有世界最大菊花种质资源中心;选育新品种40
2023-09-15 07:42:00
水稻变量施肥助力粮食绿色丰产 无人机装“大脑” 稻田定制“营养餐”
...业(稻麦)产业技术体系浦口推广示范基地,200多亩的水稻田上,记者看到一架自动施肥的无人机“不按照常理出牌”,这边足量撒肥,那里却“偷工减料”。“放心,这可不是无人机出故障了
2023-09-14 08:30:00
“鸟中奇葩”彩鹬再现南昌
...妈“一女多嫁”“鸟中奇葩”彩鹬再现南昌熊国勇在江西农大试验田拍到的一对彩鹬本报讯(肖美琳 洪观新闻记者 赖海荣)“周末有空吗?一起去江西农大试验田拍彩鹬吧。”近日,出现在江西
2024-03-19 07:26:00
...囊团”借力。园区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团队以及川农大、四川省农机科研院的专家,组建联合专家团队入驻园区,为企业提供科技研发、教学培训和技术指导等服务,助力园区企业实现“产、
2024-05-23 00:0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发布五十三个AI场景需求 十一个重点合作项目完成签约市国资国企人工智能场景发布会举行南报网讯(记者孙琳通讯员焦娇李妍妍)11月21日
2025-11-26 10:26:00
一键下单、一网统飞,南京首次完成在建工程抵押“空中查验”
一键下单、一网统飞,南京首次完成在建工程抵押“空中查验”现场跑变天上拍,不动产查验“飞”上云端南报网讯(记者何钢)“这么快就完成查验了
2025-11-26 10:26:00
南报网讯(通讯员王强记者张希)近日,江宁开发区与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子企业江苏省对外经贸股份有限公司举行共建签约仪式,双方携手打造的“南非(江苏)中心”正式启动
2025-11-26 10:26:00
高淳区大丰河夜市出台管理细则摊主成立自治联盟 内生动力做“火”夜市□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怀艳11月19日19时,高淳区丰瑞路大丰河夜市
2025-11-26 10:26:00
南京用“黑科技”守护900万人的河湖安澜
南京用“黑科技”守护900万人的河湖安澜——汛前:CCTV机器人“腹内钻” 汛期:AI大模型指挥排水□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怀艳随着今年主汛期的结束
2025-11-26 10:26:00
传统遇潮流 非遗“闹”商圈
近日,河西金鹰世界开启特色非遗盛宴,瞻淇鱼灯的摇曳、汉服巡游的雅致、潮汕英歌舞的劲爽……传统民俗与商圈消费融合,沉浸式场景吸引市民驻足,烟火气中尽显文化魅力与消费新体验。 南京日
2025-11-26 10:26:00
由“管”变“服”,南京多个片区创新背街小巷治理办法
由“管”变“服”,南京多个片区创新背街小巷治理办法治理“一站式” 办事“不出巷”□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怀艳科巷“网红”餐厅多哩小馆最近需办理营业执照
2025-11-26 10:27:00
“宁芜号”破洞而出 南京南隧道贯通
11月21日,在南京市雨花台区韩府山地底43米深处,开挖直径达9.33米的“宁芜号”土压平衡盾构机刀盘破洞而出,标志着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南京南隧道盾构段顺利贯通,施工取得重大进
2025-11-26 10:27: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钱红艳这个学期,南京不少小学的课堂悄悄变了样。南师附小仙鹤门分校一年级的孩子们在教室里就可以读绘本
2025-11-26 10:27:00
秦淮河赛艇马拉松精英赛举办
赛道“艇”出圈 玩法“艇”新潮秦淮河赛艇马拉松精英赛举办11月22日,“潮汇水岸 艇聚鼓楼”2025秦淮河赛艇马拉松精英赛举行
2025-11-26 10:27:00
□蔡勤禹李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陆海统筹,提高经略海洋能力,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海洋强国”。2022年4月10日
2025-11-26 10:27:00
南京市第三十一届中小学师生科技创新大赛终评活动举行“科技小达人”现场“大比武”南报网讯(记者张安琪)可自动拨打110/120并实时发送定位的紧急救助机器人
2025-11-26 10:27:00
南京二十九中新校区即将竣工
11月24日航拍南京二十九中鼓楼河西新校区,主体结构已完工,装饰装修进入收尾阶段。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涵盖教学实验楼
2025-11-26 10:27:00
南报网讯(记者王茸实习生朱镜宇)新的一周阳光开场,秋高气爽,最高气温在20℃左右。不过,随着冷空气的到来,降温将成为本周“主调”
2025-11-26 10:27:00
承包工程企业境外资金集中管理在苏率先落地境外资金“一盘棋”,省钱省时还提效南报网讯(记者曹丽珍)为持续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
2025-11-26 10: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