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江宁农业深度拥抱信息化智慧化——科技赋能,丰收靠技不靠天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9-15 07:42:00 来源:南京日报

江宁农业深度拥抱信息化智慧化——科技赋能,丰收靠技不靠天

南京农业大学菊花创新团队在实验室对“太空菊”后代进行基因提取。 受访者供图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怀艳 通讯员丁志新刘良峰

跨地繁育草莓苗,可以让草莓提前10天成熟上市;备受学界关注的“太空菊”杂交种苗,在江宁湖熟茁壮成长;可以实现水稻全生育精准监测和精准变量施肥技术的“智慧稻作技术”正在江宁加快推广……

作为制造业强区,江宁的农业同样表现不俗。近年来,当地以科技为核,构建起一整套从区级到国家级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推动农业深度拥抱信息化、智慧化,彻底告别过去“望天收”现象,真正实现“丰收靠技不靠天”。

“跨地繁育”技术让草莓提前上市

9月8日上午,一辆满载60多万株草莓苗的厢式货车,从约1000公里外的陕西洛南到达江宁禄口。这批幼苗在洛南被繁育到20厘米高,孕育出花蕾后起苗运出。60多万株幼苗中,有17万株被位于禄口街道的南京志清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留下,其余将继续运往扬州等地。

南京志清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志清两个月前远赴洛南,学习繁育相关技术。“17万株苗要在两天内全部移植到70亩草莓大棚里,不然幼苗会干瘪、脱水。”赵志清介绍,70亩地分别属于当地6个种植大户,其中他家种植了25亩。

这是江宁区首次规模化种植跨地繁育的草莓苗。受温度影响,南京本地草莓花芽分化一般要到9月下旬,而得益于当地夏天凉爽的气候条件,在洛南繁育的草莓苗可比南京本地苗早开花、早挂果、早上市10天左右。“头茬产量按每亩500斤、价格比后期价格高20元计,今年有望增收25万元。”赵志清笑着说。

草莓苗跨地繁育技术是江宁区区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洛南工作站的自主创新技术,于2021年开展试验。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更是如此。”江宁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提高全区现代农业科技水平,当地利用自身资源,从区级层面开始,分别在海南、洛南、新疆设立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利用地域、气候等差异开展农作物种子、种苗的跨地繁育工作,为本地大米、蔬菜、西瓜等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更多“科技因子”。

“太空育种”破解农业“卡脖子”难题

9月8日,南京农业大学菊花创新团队王海滨教授等来到位于江宁湖熟的南京农业大学菊花基地,对基地今年首次种植的“太空杂交菊”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和记录。“目前幼苗目标性状还不显,需继续观察。”王海滨说,这是基地最新应用的太空育种技术,即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返回地面后使用其培育作物新品种的技术。目前全世界只有中、美、俄三国可进行相关实验。

湖熟“太空菊”是2021年被送上神舟十二号飞船的,次年4月在湖熟种下,这是国内菊花种质资源研发领域首次种植。当年11月,基地近20株“太空菊”成功开花。团队将其与其他特定方向的亲本杂交,得到“杂交种子”,种出眼前的“太空杂交菊”。

南农大菊花创新团队的研究走在全国前列,团队收集保存菊花种质资源约5000份,在湖熟设有世界最大菊花种质资源中心;选育新品种400余个,使我国摆脱了对国外品种的依赖。

2012年,南农大菊花创新团队急需在南京周边设立一个科研课题开展和落地的基地,江宁农业部门主动推荐湖熟现代农业示范园约200亩地块,成功引入该团队,包括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南京农业大学菊花创新团队带头人陈发棣教授在内的20多名科研人员长期驻点湖熟。2020年,基地成功获批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为全国首批、全市唯一。

这成为江宁搭建更高层级科技创新平台和招引更高层次人才的“样板”。在机制、平台和政策助力下,江宁先后与南农大、省农科院等十多家高校院所开展合作,吸引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沈其荣,国家现代农业(梨)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张绍铃等一批专家落地。

“智慧稻作”让农业告别“望天收”

有了高层级创新平台及顶尖农业人才,再加上新技术不断应用,江宁现代农业科技体系加速成型。

8月4日,水稻追肥时节,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朱艳教授带领智慧农业创新团队来到位于南京未来科技城的水稻科技小院,推广应用其研发的“智慧稻作技术”中的“水稻无人机智慧施肥技术”。

“智慧稻作技术”集合了大数据、人工智能、5G、卫星定位等众多先进技术,曾连续入选全国十大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和农业农村部农业主推技术。

当天,研究人员根据大数据“智慧大脑”计算,针对当前田块开出精确追肥处方,随后工作人员把肥料装入无人机“大肚子”,开始了智慧化施肥。“长期以来,由于水稻规模化种植缺乏苗情实时快速诊断与精准施肥技术及配套的智能农机装备,导致生产过程施肥量偏大、作业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团队相关负责人说,而采用智慧施肥新技术,可实现亩均增产约5.4%—6.9%、节肥约10%、经济效益提升10%以上。

除了“智慧稻作技术”,近年来全国领先甚至全球领先的农业科技不断在江宁率先落地应用:由万建民院士领衔研发的最新重大成果——阐明水稻杂种不育分子机理相关研究,破解了水稻生殖隔离之谜,将率先应用于南农大土桥水稻实验基地;南农大菊花创新团队在全世界率先破译的六倍体栽培菊花基因组的研究成果也在湖熟落地……

截至目前,江宁现代农业科技体系累计包括1个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2个国家科技小院、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30个市级农业科技产学研合作基地及若干区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在该体系助力下,2022年江宁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6.99亿元,居全市涉农区县前列,江宁连续4年获评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5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绩考核评估列第一等次,连续4年入选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在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效评估列第一等次,先后获得“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区”等近20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全区“
2023-12-10 09:00:00
...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这标志着我市稻米产业向绿色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迈上新台阶。“智慧稻作技术”由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创新团队研发,曾连续入选全国十大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和农业
2023-07-22 08:44:00
南京江宁:老牌工业强区探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法,不仅能帮助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还为像他们这样的信息化企业提供了市场机会。开年不久,科远智慧已经接到不少订单。“上世纪90年初,我们在江宁开始创业征程。我们的第一个产品是1
2023-03-07 10:41:00
江苏南京:“低空赛道”热力开跑 “万亿蓝海”千帆竞发
...位推动南京低空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协调推进南京低空融合飞行基地开工建设,构建低空飞行器专用测试场地;拓攻机器人新设产线全面开工,
2024-11-02 08:57:00
江苏南京:走好融合发展之路 促进城乡“双向奔赴”
...推进公路智慧管养,持续提高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智慧化、信息化、科技化水平。全会提出,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连日来,南京六合区雄州街道桥西社区“宁育未来·童乐一夏”爱心暑托班
2024-08-11 10:22:00
...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工作站,自动化和信息化产品研发及工程经验,成功开发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外领先的新产品。如今,公司已组建600多人的高学历研发团队,
2024-03-14 07:20:00
南京今年再建6所“未来教室”学校
...还被列为南京市大数据背景下精准教学保障项目,为全市信息化教学探索有益经验。麒麟科创园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教室的最大优势在于打破固有教室样态,对学习场景进行不同方式的组合,
2024-03-21 00:42:00
近日,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政府与金陵科技学院签订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校地融合发展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金陵科技学院主校区位于江宁,近年来在江宁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秉持“优
2025-07-07 12:46:00
全国网络媒体龙江行|北大荒信息有限公司:做强农业“智慧大脑” 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北大荒路径
...事北大荒智慧农业领域工作,打造了一支农业领域的专业信息化队伍,围绕智慧农场、数字农服、数字管理三大领域,推动智慧农业建设。智慧农场以科技创新打造先进生产力北大荒智慧农业以提高
2024-06-17 22:3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从职院学子到农作专家 母秋容的“种子人生”
多彩贵州网讯 在黔北的田野间,她的指尖轻抚过一株株玉米穗,眼神专注如初,宛若一位守护大地的“种子诗人”……母秋容,遵义职业技术学院1981级农学专业校友
2025-10-30 19:56:00
诗韵传家久,家风继世长!“求是求诚 锄经兴邦”第三届遵义沙滩文化展示季“沙滩文化九月九诗会”举行
多彩贵州网讯10月30日,“求是求诚 锄经兴邦”第三届遵义沙滩文化展示季“沙滩文化九月九诗会”在新蒲新区新舟镇沙滩村锄经堂举行
2025-10-30 19:25:00
小伙因“感冒”就医,医生敏锐识破致命肺栓塞!精准介入取栓碎栓,成功化解“夺命危机”
鲁网10月30日讯“以为只是普通感冒,没想到差点丢了命!”康复出院时,35岁的壮小伙小李(化名)仍心有余悸。而这场“夺命危机”的元凶
2025-10-30 11:36:00
费用究竟啥时候能退,田先生希望得到明确回复。近日,市民田先生向华商报新闻热线029-88880000反映称,为报考中医专长的执业资质证
2025-10-30 07:10:00
10月29日省招考中心发布消息,我省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所有报考点均需网上确认,时间为10月30日至11月5日
2025-10-30 07:24:00
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10月29日,由致公党南京市委会主办的“百年致公·侨海同心——庆祝中国致公党成立100周年书画摄影作品暨致公党南京市委会历程展”在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开幕
2025-10-30 07:57:00
南京新增12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目前累计培育459家,总数位居全国第九南报网讯(记者徐宁)根据工信部统一部署
2025-10-30 07:57:00
南报网讯(记者何洁通讯员张天意)10月28日,2025江苏高校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周大气科学学术专场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启幕
2025-10-30 07:57:00
中韩创新产业技术合作对接会举办十三个韩国优质科创项目来宁路演南报网讯(记者张安琪)10月28日,“智汇中韩、健启未来”——2025中韩创新产业技术合作对接会在南京举办
2025-10-30 07:57:00
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10月28日,“南京方志大讲堂”走进建邺区江心洲街道,邀请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志高,南京史志学者
2025-10-30 07:57:00
为国人“豆”志昂扬 “大豆院士”步履不停
盖钧镒与学生交流。 学校供图盖钧镒展示大豆植株。学校供图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姜静实习生杨久久这种大豆异黄酮含量高
2025-10-30 07:57:00
萍乡家长注意!RSV全年“无休”,0-1岁宝宝预防要趁早
10月26日,萍乡市RSV预防科普活动在安源区妇幼保健院举行。此次科普活动聚焦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防控,为当地0-1岁婴幼儿家庭提供专业预防服务
2025-10-29 14:50:00
写好字,更立人:简小知写字课守护孩子的健康未来
当下,脊柱侧弯与肥胖、近视并列,成为威胁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生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者总数已突破500万
2025-10-29 15:01:00
贾平凹新作《消息》在地坛发布:90多个短篇勾勒当代“山居图”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秋阳正好,地坛公园方泽轩文博中心10月26日迎来一场文学盛会:“百草奋兴 群生消息”——贾平凹最新长篇笔记体小说《消息》新书发布会在此举行
2025-10-29 15:04:00
10月29日,在2025中国品牌论坛开幕式上,《雄安新区智慧城市发展报告》正式发布,同步启动全国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5-10-29 15: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