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规划来了!2024年,“三农”工作这么干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2-21 13:2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网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4年“三农”工作。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三农”工作怎么干?重点往哪些方向发力?跟随这次会议研究部署的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一起了解。

规划来了!2024年,“三农”工作这么干

2023年8月26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水尾镇新场村的杂交水稻制种大户陈良东展示收获的水稻种子。

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粮食安全关乎十四亿人吃饭问题,是民生大计。

“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做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围绕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会议作出重要部署。

规划来了!2024年,“三农”工作这么干

2023年,我国全年粮食总产量13908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这一年粮食生产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实现丰收实属不易。

规划来了!2024年,“三农”工作这么干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洋州街道何家村的油菜花海(无人机照片,3月16日摄)。

对于“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今年中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从会议内容来看,明年主要是巩固成果。此前我们在粮食安全方面已经摸索出较好的经验,接下来会继续施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表示,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叠加消费不断升级,粮食需求仍在刚性增长,全球农产品贸易不确定性增强,必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规划来了!2024年,“三农”工作这么干

2023年12月5日拍摄的湖北省鹤峰县走马镇杨柳池茶园风光(无人机照片)。

对于“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李国祥解释,以前对于粮食产销区,都是中央纵向财政补偿,此次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有利于促进区域平衡。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守住耕地,提高耕地质量。

加强耕地保护 多地区优先建成高标准农田

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粮食产能,首先要确保耕地质量和数量。

会议强调,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适当提高投资补助水平。

规划来了!2024年,“三农”工作这么干

今年前10个月,全国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6050万亩。

李国祥表示,我们一直在推行高标准农田,同时也下发了中央补助,此次提到适当提高投资补助水平,并优先发展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可以说是为之后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明确了方向。在这些具有耕地优势的地区推行高标准农田,有利于打造现代化农业,特别是智慧农业,也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规划来了!2024年,“三农”工作这么干

农民在贵阳市开阳县宅吉乡堰塘村的高标准农田里收割小麦(2023年5月31日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钟钰表示,今年以高标准农田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提档升级,有效提升了应对灾害的能力,保障粮食实现丰收增产。此次提出的这些举措,将守好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稳定提升粮食产能。

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

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抓好“三农”工作的底线任务。

会议强调,落实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提高产业和就业帮扶实效,推动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

规划来了!2024年,“三农”工作这么干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毛学峰认为,要继续发展壮大脱贫地区特色优势产业,鼓励更多资金进入欠发达地区,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支持地方支柱产业,确保农业收入不出现大规模下降;采取订单式培训方式加大对本地区劳动力培训,确保非农收入不降低。

规划来了!2024年,“三农”工作这么干

2023年10月20日,“80”后刘春艳在珲春市三家子满族乡东岗子村的水稻田里驾驶收割机收割水稻。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

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0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快于城镇居民2.6个百分点。

会议强调,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

规划来了!2024年,“三农”工作这么干

2023年10月10日,在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31岁的袁孝鑫在创作扎染图案。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表示,促进农民增收是一个“硬杠杠”,我们需要让农民获益,感受到政策带来的好处,农民增收也是‘三农’工作实际效果的体现。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徐志刚表示,要完善现代农村产业体系,在推进标准化和品质化过程中做好农产品品牌建设,多措并举强化农民增收。

规划来了!2024年,“三农”工作这么干

2023年6月8日,在诸暨市东白湖镇的铁皮石斛有机种植基地,基地负责人孙思宝(左)和志愿者一起直播卖铁皮石斛花茶、铁皮石斛酒等产品。

李国祥认为,增加农民收入,也有利于促进农民消费,扩大内需。在如何促进农民增收上,关键还是要在产业上做文章。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如何推进?要在“有力有效”上下大力气。

“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会议作出重要部署。

规划来了!2024年,“三农”工作这么干

在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季焜看来,“有力有效”更加强调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举措和效果。“未来要通过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把各方面资源整合起来,根据各地特色、基础、资源的情况,突出重点、补齐短板、提高效率。”

规划来了!2024年,“三农”工作这么干

空中俯瞰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新建村(无人机照片,8月7日摄)。

李国祥表示,此次会议从加大推进力度和更加明确重点两方面对乡村全面振兴提出要求。未来各地各部门要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规划来了!2024年,“三农”工作这么干

孩子们在贵州省岑巩县客楼镇下寨村骑行游玩(8月2日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冯文猛表示,必须在更广阔的区域范围内,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从源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更要强化科技创新。

“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村改革创新”……围绕强化科技,会议作出重要部署。

规划来了!2024年,“三农”工作这么干

2023年2月28日,王昌在来安县水口镇拥巷村操作植保无人机喷洒除草剂。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4%。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

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孙传范表示,围绕生物育种、耕地产能提升、盐碱地综合利用、适用农机创制、农业节水技术装备研发等方面,实施好种业振兴行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规划来了!2024年,“三农”工作这么干

在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长春示范区公主岭示范基地,无人驾驶农机将收获的玉米装车(2023年10月19日摄)。

钱前表示,在种业振兴方面,要加强重大平台共建共享,实现创新资源共享与功能互补,共同打造种业国家战略核心科技力量。同时,要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推进种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规划来了!2024年,“三农”工作这么干

2023年9月13日拍摄的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小朱家村附近的稻田(无人机照片)

......

18亿亩耕地红线

要靠农民一亩一亩守下来

1.3万亿斤以上粮食

要靠农民一斤一斤种出来

扎好“米袋子”

拎稳“菜篮子”

充实农民“钱夹子”

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循序渐进、久久为功

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1 14: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的思路。日前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2024年“三农”工作要运用“千万工程”的经验,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3-12-29 09:10:00
环江守稳守好“三农”压舱石
...好粮食生产 完善农业设施 改善人居环境环江守稳守好“三农”压舱石环江讯 今年以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2023-12-04 02:23:00
山东如何做好“三农”工作?省委“一号文件”给出系统安排
...绍说,2025年省委“一号文件”正式发布,为山东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系统规划。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已是省委连续出台的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充分彰显了省委、省
2025-04-01 17:03:00
...顾去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经验成果,重点介绍今年全市“三农”工作的奋斗目标、责任要求和重要举措,湘潭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现场答记者问。日前,市委、市政府
2024-04-13 07:03:00
四个聚焦持续发力 做好三农工作
...村振兴,坚决扛牢“一线指挥长”职责,把更多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重大政策亲自研究、重大事项亲自协调、重大任务亲自督促。二是以制度为纲。把制度建设贯穿乡村振兴始终,制定出台《德城
2023-11-11 06:05:00
农发行如皋市支行深耕“三农”沃土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发行如皋市支行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发展规划,聚焦“三农”主阵地,持续加大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在如皋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展现出责任担当。2025年贷款余额首次突破130亿
2025-06-11 10:21:00
建设具有南京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强市
...加快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推动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三农’工作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市政协委员张屹说,今年以来,全市农业农村系统认真贯彻中央、省
2024-01-19 07:23:00
逐梦沃野绘新卷 奏响“三农”最强音
本文转自:农业科技报逐梦沃野绘新卷 奏响“三农”最强音——2024年新春寄语■本报编辑部时序更替,华章日新。过去的一年,作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我们见证“三农
2024-02-05 09:25:00
韩文秀学习时报撰文:扎实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
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2024-01-29 10:5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突然感冒发热、嗓子疼?当心“续命空调”变成“健康刺客”
近期,不少人出现发热、嗓子疼,咳嗽以及全身肌肉疼痛等感冒症状。在炎热的伏天,当人们将注意力放在防暑降温上时,在冬春季更为常见的感冒却在夏天频频出现
2025-08-14 11:52:00
北京石景山八大处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任加峰医生:下雨就关节痛?壮医认为可能是天、地、人三气断联了
任加峰副主任医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壮医经筋疗法”第五代传承人,师承经筋泰斗黄敬伟之嫡传人黄艺教授,从医30余年,擅长运用“非遗壮医经筋疗法”手势手法
2025-08-13 14:14:00
青少年抑郁:别让“隐形的痛”困住青春
当15岁的小林把自己锁在房间里,连续一周拒绝上学时,妈妈第一次意识到,孩子口中的“没意思”或许不只是青春期的叛逆。近年来
2025-08-13 14:26:00
抗组胺药被列入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
近期,广东省基孔肯雅热疫情引发关注。为进一步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做好基孔肯雅热医疗救治工作,提高规范化、同质化诊疗水平
2025-08-13 14:28: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乔占兵:肿瘤是不治之症吗?
乔占兵,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曾进修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长期从事肿瘤的医疗
2025-08-13 15:15:00
便秘自救指南:摆脱泻药依赖 10款缓解便秘产品深度解析
肠道,作为人体最大的“免疫工厂”和“排毒器官”,它的健康牵一发而动全身。然而,便秘问题却困扰着众多现代人,据统计,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高达4
2025-08-13 16:50:00
立秋食养正当时:燕安居以鲜燕窝诠释节气里的温润守护
时光流转,转眼间已到立秋。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不仅预示着夏去秋来,更承载着"阳消阴长"的养生智慧。此时自然界的阳气渐收
2025-08-13 17:06:00
好好吃饭真能更年轻!绿A冻龄虾青素为延缓衰老“加码”
在当下外卖平台激战正酣、高油高糖外卖屡屡引发公众血糖焦虑的背景下,营养学专家给出了一份科学“抗老食谱”:好好吃饭真能更年轻
2025-08-13 17:07:00
美食争霸赛来了,德州鲜味虾肴出战,快给家乡味道投一票!
山东虾味江湖,风云再起!“虾”路相逢·山东虾味鲜美食争霸赛即将火热开赛!8月14日—17日德州鲜味虾肴将携运河之畔的鲜美精髓强势出征!此刻每一票都是让德州风味“燃”爆全场的燎原星
2025-08-13 18:00:00
健康问太和 | 骨科机器人助力微创手术 破解跟骨骨折治疗难题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跟骨,俗称“脚后跟”,是足部最大的一块跗骨,也是人体负重和行走的重要支撑。当受到强大外力冲击时
2025-08-13 20:10:00
11个月女婴确诊先天巨结肠,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沂医院帮其解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梅董昱近日,一名家长抱着孩子走进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沂医院小儿外科的诊室。“医生,我们孩子一直便秘
2025-08-13 23:36:00
女子采到巨型蘑菇 网友:第一眼以为是冬瓜
齐齐哈尔一女子挖到巨型蘑菇,称重超8斤,需要两只手才能抱起。
2025-08-13 20:52:00
爱羽乐新国标奶粉:创新配方,改善宝宝睡眠
在当今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中,爱羽乐新国标配方奶粉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科学的配方设计,成为越来越多智慧父母的选择。作为一款严格遵循国家最新奶粉标准的产品
2025-08-13 18:39:00
省钱不纠结!大润发均一价专场让你轻松囤好货
鲁网8月13日讯当蝉鸣渐盛、暑气蒸腾,大润发携八月最新促销活动强势登场,为沉闷夏日注入消费活力。这场覆盖全品类的购物狂欢
2025-08-13 16:14:00
8到15岁的儿童喝的奶粉有哪些,谁才是真正的“多边形战士”?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管是3岁还是5岁的儿童,或是8-15岁的少年,都需要充足且均衡的营养支持来应对身体快速发育、免疫力提升
2025-08-13 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