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李卫的官场之路:从基层到总督的升迁历程
我们首先来看看李卫是什么人。李卫,字又玠,江南铜山人,是一个响当当的清代名臣。康熙五十六年(1717),李卫捐资员外郎,随后入朝为官,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深受雍正皇帝赏识,历任户部郎中、云南盐驿道、...……更多
作为雍正皇帝的得力助手,一位名臣李卫的五个儿子后来怎么样了?
李卫是清代的一位名臣,是雍正皇帝的得力助手,在《雍正王朝》中李卫是个乞丐出身,机缘巧合下遇到皇四子胤禛,对胤禛忠心耿耿,从此平步青云,成为雍正朝的宠臣。历史上李卫虽然也是个大字不识几个的人,却不是乞...……更多
地主看儿子闲得慌,给他随便买了个官当,没想到成就一代名臣
...的人,我们可以称之为“随缘之士”。比如,影视剧中《李卫当官》的主角李卫就是这么一个人。很多人不知道,李卫其实是商人出身,李老爹为了让家里出一个当官的,不惜花费了二十万两给儿子捐了一个兵部员外郎。李老爹...……更多
李卫:捐官出身,终至封疆大吏
...捐钱做官做到封疆大吏最有名的官员,非雍正王朝时期的李卫莫属。李卫是江苏徐州人,他的先祖曾是明朝锦衣卫的千户,但到他这一辈,家里已经没有人做官了,但他们家资产丰富,富甲一方。李卫偏偏小时候爱调皮捣蛋不爱...……更多
雍正为何对李卫宠爱有加
李卫在户部工作时,负责钱粮收缴工作。当时有一位亲王分管户部,要求每收钱粮一千两就加收平余十两。所谓“平余”即是各地在征收赋税中以加派、加征的份额解送给户部的。李卫觉得催缴难度极大,再加收十两必定引起...……更多
清朝“一字不识”的直隶总督宜兆熊的独特升迁之路
...人。比如在雍正、乾隆两代帝王时期先后三次担任此职的李卫,还有我们所熟知的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都是当时数一数二的重臣。以“一字不识”著称的直隶总督当然,70多人当中,也有个别极具特色之人,通过雍正的格外垂...……更多
李卫:凭理直言,赢得雍正帝赞许的能臣
李卫(公元1687-公元1738),字又阶,江南铜山(今江苏丰县)人。他出生在一个家境富裕的汉族地主家庭里。康熙五十六年,李卫花钱买了个兵部员外郎的官位。后来雍正即位,李卫平步青云,官至总督和尚书。李卫颇得雍正...……更多
李卫:从流浪乞丐到雍正皇帝的得力宠臣
在影视剧《雍正王朝》的演绎中,流浪乞丐出身的李卫,自11岁便跟随皇四子胤禛,服侍潜邸;皇四子胤禛成功升级为雍正皇帝以后,李卫的仕途生涯开始飞跃,从布政使到巡抚,再到两江总督,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雍正皇帝的...……更多
清朝第一总督尹继善的显赫官场生涯
...二岁。尹继善虽身兼数职,却能游刃有余。当时浙江总督李卫过江浦,上奏:“黄河水小,开坝放水”,已得雍正帝批准。而尹继善却提出了异议,当时有人见他顶撞皇帝,以为将有杀身之祸,但雍正见他言之有理,不仅采纳了...……更多
对待臣子严苛的雍正帝,为何对李卫恩宠有加
导读:随着《雍正王朝》的热播,流浪乞丐出身的李卫,被皇四子胤禛从江南带回潜邸成为贴身奴才以后,便迅速成熟起来。皇四子胤禛从“九子夺嫡”事件中杀出重围,成功升级为雍正皇帝以后,李卫得以在仕途迅速升迁,...……更多
浙江总督李卫为何把两个堂弟从江苏押到杭州
李卫是江苏省铜山人(今属徐州丰县),生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李卫不是四阿哥胤禛在扬州办事时收的家奴,李卫家里有的是钱,靠捐官进入官场。因成绩显著,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任李卫为浙江巡抚,而不是《雍正王...……更多
他为官40载政绩平平,到雍正手里却成天下第一巡抚
...官场的无常。更令人扼腕的是,乾隆还明确表示鄂尔泰、李卫远胜于田文镜,可见其对前朝悍将的公然否定。我们不禁要问,田文镜作为雍正心腹,其政绩与作为真的如此不堪吗?亦或是后世君王有意抹杀,来否定前朝荣光?换...……更多
传奇总督李侍尧:五次涉案,两次判死刑,为何仍受乾隆重用?
...),李侍尧调任为两广总督。此时,右江镇总兵李星垣(李卫之子)贪污获罪。李侍尧是举荐人,自然受牵连,被降职。不久,回京署理工部尚书。第二次判斩立决,被乾隆改为斩监候。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云南粮储道海...……更多
《雍正王朝》中李卫文化程度不高,能做到总督,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忠诚,二是能干,三是情商高。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情况。第一,忠诚。在古代皇权专制的年代,臣子对皇帝的忠诚比什么都重要,忠诚的大...……更多
官场厚黑学:曹振镛的升迁之路与清朝的衰落
...场黑暗,人性复杂,在官场中同级间相互倾轧排挤,晋升之路充满潜规则,这些都是常见的事情。中国历史上也不乏揭露官场潜规则的书籍,也不乏教人为官之道的书籍。而这些书籍却起了反作用,无数的学子将其中的官场厚黑...……更多
两江总督三年只吃白菜,却被雍正满门抄斩,白菜背后的惊天秘密
...如果是假的就要打击这些造谣的官员。雍正就给心腹大臣李卫下了一条命令,让他秘密去江宁查唐文尧,李卫接了命令就出发了,没想到这一趟简直颠覆了他的想象力。李卫能成为雍正的心腹也是有很多心眼的,他到了江宁后找...……更多
铁腕能臣田文镜,雍正3次为他护短,乾隆却全盘否定
...图的奏请退回。乾隆当时对大家说:“鄂尔泰、田文镜、李卫皆皇考所最称许者,其实文镜不及卫,卫又不及鄂尔泰,而彼时三人素不相合。雅尔图见朕以卫祀贤良……今若撤出,是翻前案矣!”上述这段话,摘自《清史稿·卷...……更多
田文镜:从揭露灾情到隐瞒灾情,清朝封疆大吏的传奇人生
...务,或者是命运女神的眷顾有了新的方向,田文镜的晋升之路在这里暂时停滞。到了1722年,田文镜已经年过六旬,对官场感到厌倦,打算过几年告老还乡。然而,此时却突然有了一个让他犹豫的机会。 康熙去世,雍正继位,按...……更多
李卫从芝麻官到正一品,他是怎么做到的?
乾隆三年,三朝老臣李卫卧病在床,乾隆皇帝闻讯后,当即派遣御医前往李卫的府邸为其诊治,并同时派遣官员去往李卫府探望,希望这位老臣能够逢凶化吉,康复过来,但是,事与愿违,李卫最终不治而亡,在府中病逝,时...……更多
雍正称帝离不开这四位功臣,但是只有一人得以善终
...是被处死了。最后一个,也是唯一个幸存的是个汉人,叫李卫。这个李卫最开始进入官场是靠买进去的,简单来说能力蛮强,但是不识字,他开始也跟年羹尧差不多,最先是被康熙赏识,后来跟着雍正,雍正十分看好他,还专门...……更多
海瑞:明朝的清官与道德楷模
...升官,让他去别的地方。 就这样,海瑞走上了新的仕途之路,成为淳安县知县。另类的升迁之路升任淳安县县令后,海瑞一如既往地清廉无私。他下令恢复朱元璋时代的官员待遇,减少了律法没有规定的额外优待,也就是灰色...……更多
清朝宗室子弟的官场生涯:升迁与限制的谜团
...拜之礼。”意思是,宗室子弟担任地方官员后,难免会对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等地方大员们行跪拜之礼,这有损宗室的尊严。第二是:“又恐自恃天潢一派,蔑视上司,设有不知检束者,营私获罪,转多碍难办理之处。...……更多
李卫:不畏强权、刚正不阿的雍正朝名臣
前言要是说到雍正朝的宠臣,必有李卫的一席之地,就连雍正自己都说。在天下的督抚中他最喜欢的就是田文镜、李卫、鄂尔泰三人。在康熙末年的时候李卫还只是一个小官,但雍正登基后,直接一跃成为皇帝宠臣,权倾朝野...……更多
田文镜从平步青云到一落千丈,他因何失宠?
...罪”人。雍正朝有两位汉人名臣,一个是田文镜,一个是李卫。两人入朝做官的方式不一样,但都不是走科举的路子,李卫是“买官”入仕,田文镜稍好一点,是通过监生的身份入仕,多多少少还有点文化底子。田文镜当官当得...……更多
雍正三大宠臣:李卫、年羹尧与隆科多的权力沉浮
雍正时期,朝堂之上三鼎足而立,年羹尧、隆科多与李卫并称为雍正最宠幸的“三贵”。他们曾经权倾朝野,后世评价却各不相同,有的声名狼藉,有的功成身退。其中,李卫的一生最为传奇,他是如何在宫廷风云中安然求生...……更多
清朝雍正时期的权力风云:雍正四名宠臣的不同结局与影响
...,雍正帝赦免了年羹尧诸子,交年遐龄管束。其次看一下李卫。对于李卫这个人,我们比较熟悉,在很多评书演义里出现过。李卫家中有钱,是靠捐钱买的官。雍正继位的时候,李卫历任户部郎中、云南盐驿道、布政使、浙江巡...……更多
聊聊海瑞奇葩的升迁之路
海瑞,一个在明朝近三百年历史中都能够排进前十的人物,向来以两袖清风、刚正不阿而著称。在他活着的时候,敢于说出“嘉靖嘉靖,家家干净”这样的言论,死后更是被视为官员的楷模,当的上是“明朝第一官”。很少有...……更多
清朝一县令,错将300两银子送给18岁少女,因祸得福官至四川
...句话也是有道理的。一次意外的善心换回了后半生的青云之路,这三百两银子也是物超所值了! ……更多
袁炜:明朝拍马屁大师的升迁之路
拍马屁是一门“学问”,在古代官场上必备的技能。中国历史那么多年,会怕马屁的大有人在,但是一般的马屁可没什么作用,必须要拍到老板的心里。而袁炜则是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利用拍马屁快速进入了翰林院。明朝有个...……更多
清朝时期的和珅,跟李卫,谁的官位更大
李卫和和珅都是清朝的名人。李卫死于乾隆三年后,和珅十年前死于乾隆,他们五年前才出生,两者并无直接交集。李卫官出任直隶总督、兵部尚书等;和神官赴文华殿大学士,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李卫的最高官员是直隶...……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古岸开青葑,新渠走碧流。会看光满万家楼。记取他年扶路入西州。佳节连梅雨,馀生寄叶舟。只将菱角与鸡头。更有月明千顷一时留
2024-06-14 09:45:00
猪八戒刚加入取经队伍的时候,是非常积极的。离开高老庄后的第一难是“黄风岭之难”,回目直接表明“半山中八戒争先”,“筑死虎先锋”后
2024-06-14 09:45:00
“到了西湖,就觉着无限的快乐”“我到杭州去,路上所看到的一点生气所在的地方,就是那绵延不绝的稻田……”1924年,泰戈尔访华
2024-06-14 09:46:00
《诗》中生灵 | 半文(业余文字爱好者)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2024-06-14 09:46:00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1929年底在赤水县大同镇成立的中共赤(水)合(江)特别支部是遵义地区最早创建的中共地方组织,也是贵州省第一个中共特支
2024-06-14 10:18:00
为何吕布大多数时候不听陈宫建议
前言吕布,这位三国时期的绝世猛将,常常被誉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可谓威风八面。然而,面对智谋过人的军师陈宫,他却大多数时候置若罔闻
2024-06-14 13:52:00
李陵叛投匈奴,为何没有受到指责
前言在历史篇章中,李陵,这位曾经的汉朝将领,因叛投匈奴而名声大噪。令人意外的是,他不仅没有遭到后世的普遍指责,反而被一些诗人赞颂为英雄
2024-06-14 13:52:00
赤壁之战,为何曹操手下的名将一个也没有损失
前言赤壁之战,作为三国时期最为人熟知的战役之一,被后世广泛传颂为曹操的惨败。然而,历史的真相往往比传说更加复杂。在这场战役中
2024-06-14 13:53: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因为历代文人的介入,宜兴紫砂得以从功用的角度上升为艺术,进而延伸为颇具当代意义的紫砂文化
2024-06-14 07:53:00
博物馆之城深接触□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在南京,有一座《红楼梦》粉丝常去打卡的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是在清代“江宁织造”旧址上建成的一座博物馆
2024-06-14 07:54:00
读书撷英□珍珍周幽王宠爱褒姒,江山美人的背后暗藏怎样的王朝政治变局?寒门出身但才智不俗的李彪,时逢重建士族门阀的孝文帝
2024-06-14 07:54:00
可移动文物普查让国宝“活”起来走向历史深处,探寻文物背后的故事□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正在进行
2024-06-14 07:54:00
厦门集美:陈嘉庚与海上龙舟赛的故事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比赛现场。记者 施辰静摄金鼓齐鸣,百舸争流,人声沸腾……5月25—26日
2024-06-14 08:46:00
一曲吟唱四百年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九江烟水亭 本报全媒体记者梁振堂摄□ 阿 詹明天启二年(1622年),一个草长莺飞的季节,壬戌科殿试金榜放榜
2024-06-14 04:19:00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平津战役纪念馆与香山革命纪念馆联办专题展破解“永葆青春活力”密码刘茵本报讯(记者 刘茵)日前,平津战役纪念馆与香山革命纪念馆联办的“永葆青春活力”——香山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实践专题展
2024-06-14 05: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