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黄巢起义虽杀人无数,却意外为铲除一项传承千年的制度
...造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食人记录。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杀人魔王,他却在无意间为中国铲除了,一个危害900多年的“毒瘤”,让后世人受益良多。那么,这个毒瘤究竟是什么呢?黄巢又是如何铲除它的呢?黄巢名落孙山,参加...……更多
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农民起义领袖黄巢
...操祖业,成为盐帮头目。投身草军,领导农民起义,变成杀人恶魔黄巢怀着无比抑郁的心情回到家中,又干起刀尖上讨生活的买卖。在老家平静地过了几十年,已到不惑之年的黄巢,始终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总想着实现年少时...……更多
谁为我国拔除了一个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过科举选拔出的人才非常稀少,选官依靠的仍然是“门庭制度”,最看重的仍然是出身,大部分能够入朝为官的,都是些官宦子弟。以至于到了唐僖宗时期,门阀士族已经危害了社会将近600年。门阀士族严重危害着皇权稳定,但...……更多
王霸黄巢有多残暴?看看他做的这些事就知道
...,合作起来如同一个妈生出来的亲兄弟。而在诸如抢劫,杀人放火这种事儿上,人类似乎天生就擅长,这些穷苦百姓,所到之处,如同蝗虫过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不是什么义军,只是把暴力的枪口,对准了比他们更穷...……更多
王翦的后代子孙创建了哪2个千年豪门大族
公元前207年前后,各路豪杰群起争锋。秦朝势力衰退,霸王项羽一骑当先,英勇过人,吆喝起诸侯义军,攻打巨鹿,直指秦朝的军事核心。战败消息传来,秦朝覆灭已成事实,世家们惊恐地四处逃散。此时人人自危,著名的武...……更多
为何说隋朝一个短命的朝代,历史贡献超越千年引领时代
...多的相似之处,时间虽然短暂,却成就了后续数百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沿革。秦始皇创立的秦制,为后续的汉朝及各个朝代所沿袭,郡县制的影子几乎贯穿中国历史。而隋文帝创造的隋制,也为汉朝以后的各个朝代所遵循。仅仅三...……更多
杜预被封为当阳县侯,回到襄阳
...,还资助其舅争富。不仅如此,一些官吏甚至公开抢劫、杀人,如石崇在做荆州刺史时,就公然抢劫远使商客,以此发财致富。西晋很快陷入政风黑暗,贪赃枉法,贿赂风行,奢侈腐败的气象之中。在外,则是大量的游牧部落内...……更多
揭秘郭躬与袁氏家族的兴衰荣辱
...可以说,正是东汉时“功成身退”的大族,才成就了西晋千年基业的辉煌。郭躬代表的权术法治,袁氏代表的稳健作风,曹操标志的武力夺权,折射出东汉末年政局的种种面貌。这些名门望族运用各种手段打开权力通道,也成就...……更多
隋朝存在感极低,为何政策却能延续千年?
在中国历代帝王中,名声最差的莫过于隋炀帝杨广。他不仅荒淫无道、凶残暴虐、穷兵黩武,更好大喜功,最后让强大的隋朝二世而亡。但杨广真的是这样的一个皇帝吗?蒙曼在《大隋兴衰四十年》中提出不同的看法。隋炀帝...……更多
《雪中悍刀行》中,黄三甲为何帮徐凤年?他不是要徐凤年死吗?
...后黄三甲将春秋八国的气运导入了江湖之中,造就了一个千年难得一见的江湖大年。在以往的历史当中,两三百年都不见得会出现一个的陆地天人境,在这个年代,出现了将近十个,这看起来对江湖来说是好事。但是这就好似榨...……更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的没落
...的经济来源,也使得他们在经济上逐渐落后于时代。科举制度的发展。魏晋南北朝那会儿,特别是南北朝后期,科举制度慢慢形成,让不是豪门出身的人也能走入官场。就像《周书·韦孝宽传》里说的,科举制度让“士无世业”...……更多
揭秘安史之乱:唐玄宗如何亲手葬送了大唐盛世?
...多万的人口,从此一蹶不振。中国从此失去了对西域长达千年的控制权。那么大唐盛世为何会出现内乱?盛唐又是如何衰败的呢?唐朝的衰败还要从开创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说起,开元盛世最辉煌的时候人口达到8000万,那...……更多
东汉末年世家大族的形成与影响
这和汉朝的选官制度和王朝的发展时期有很大的关系,朝廷甚至身不由己。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东汉末年的这一情况。首先,我们看下汉朝的选官制度。西汉时期,汉朝为了给朝廷选拔人才,推出了察举制这一选官制度。...……更多
《雪中悍刀行2》即将开机,张若昀继续挑大梁
...季只拍摄了西北有雏凤与白马出凉州的戏码,第二部不出意外将会拍摄江湖新人换后人:李淳罡不屑转世,散尽气运归江湖,死于绿袍儿坟前,王仙芝与徐凤年展开“仙帝”之战。王仙芝以“白帝转世”的凡人之躯撼动徐凤年的...……更多
“安史之乱”到底有多乱?自古最血腥的叛乱,又是如何被平定的?
...,唐玄宗犹不相信安䘵山真的反了。 玄宗暴怒,任命高仙芝、封常清统领大军平叛,面对气势汹汹的叛军,高仙芝、封常清连连上书玄宗,申请率军坚守城池,巩固防御,与叛军打持久战,叛军后力不继,自然溃退。但此时的...……更多
汉人的科举制度,在金元时代是怎样发展的?
...葛,但却因为科举制被联系到了一起。科举制度固然影响千年,那么在杨业和元好问的时代之前,又有怎样的出仕途径呢?又对百年后的科举制度有怎样的影响呢?一、出仕:科举前如何做官按照马克思的经典论断,阶级是社会...……更多
两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
...够做到“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这项制度体现了“唯才是举”的精神,并且选拔出一些比较有才干的人充实官吏队伍。但是,到了曹魏后期,中正对士人的品评越来越重视家世门第,使九品中正制蜕变成维护...……更多
黄巢的坎坷科举路:长得丑对人生的影响
...。要想做官就要考科举。按理说,科举是一个相当先进的制度。毕竟在这之前,权利都掌握在世家和门阀手中。普通人想做官,那是十分艰难。有了这个制度,只要你考得好,你就能做官。有些人能考得很好,有些人就考的不好...……更多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曹操垂暮之年嗜杀,连杀重臣
...,阻拦他实现政治目标的,都没有好下场。但是曹操通过杀人就能阻挡士族参政的脚步吗?阻挡不住。东汉王朝从开国之初就是建立在豪族政治之上的产物,又经过二百年的发展,士族早已成为政治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中坚力量。...……更多
黄巢的武状元之路:文武双全与诗词中的反唐之意
...从此他的心里便有了一条反唐之路,不气盛叫年轻人吗?杀人无数的“菩萨转世”乾符元年,唐懿宗驾崩,唐僖宗即位,也正是这一年,唐朝各地天灾不断,不是水灾就是旱灾,而河南地区则更是水旱并发,全年的庄稼几乎颗粒...……更多
西晋八王之乱:司马炎分封制的弊端
...的租税。咸宁二年(277年),晋武帝又制定了王国置军的制度,将封国分为大、次、小三等,不同级别可置不同数目的军队。最终,西晋的藩王有了造反的实力。那么,问题来了,明知分封制的弊端,司马炎建立西晋后,为何还...……更多
“剑术纵横三万里”:桃花剑神邓太阿的无敌剑道传奇与师徒情深
...李淳罡在征战江湖之后,邓太阿成为了新一代的剑神,其杀人术更是称霸天下。江湖中的人物众多,却只有邓太阿自在无拘。李淳罡已经够潇洒了,他的心中或许也有绿袍儿。曹长卿的惊艳在无人能及,却忘不了故国的那个人。...……更多
陪祭文庙:古代文人心中至高无上的荣誉
...不是最后的结果。因为历史原因,在东汉时期,很多传承千年的世家大族,都开始纷纷出现。就比如说后来比较有名的弘农杨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琅琊王氏……这些特别有名的世家大族,基本上都是在西汉后期到东汉后期...……更多
孙权晚年太子之争背后的权力博弈
...曹操(姑且算)在选择太子的时候,虽然有一定的波折和意外,但基本上还是很平稳的。而唯孙权在太子的问题上最波折,最意外,杀戮最重,杀得人头滚滚,最后就连陆逊都被逼死。孙权在太子选择上的摇摆不定导致了东吴内...……更多
从科举落榜到历史巨擘:黄巢、洪秀全、袁世凯的非凡之路
提起我国封建王朝时期的政治制度,科举制绝对算得上是一项划时代的制度,为国家选拔出了无数人才,也让寒门子弟能够在朝堂上获取一席之地,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过任何制度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有积极的一方面,就有消...……更多
高仙芝:唐朝中期名将的传奇人生
...尽心竭力为大唐而战,一生忠心耿耿。这员大将,就是高仙芝,传闻高仙芝姿容俊美,善于骑射,骁勇果敢。小的时候跟随父亲来到唐帝国境内,高仙芝的父亲有功被授予游击将军;而高仙芝在20余岁时即拜为将军,并与父亲班...……更多
高仙芝:英勇与贪婪交织的传奇人生
...既有闪耀千古的亮点,也有令人不齿的恶习。盛唐名将高仙芝,就是这样一个令人一言难尽的人物。高仙芝并非唐朝人,而是高句丽人。盛唐时期的唐朝皇帝,都有着海一样博大胸襟,不仅敞开国门与世界大胆交流,而且在用人...……更多
怛罗斯之战:唐朝与阿拉伯国家的巅峰对决
...罗斯之战,就不得不说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唐朝大将高仙芝,高仙芝并不是汉族人,而是一名高勾丽后人(公元668年高句丽国被唐朝所灭)。小的时候跟随着父亲来到了西域帮助唐朝作战。因为父亲的军功荫得了一个游击将军...……更多
从才子皇帝到亡国之君:李俨的短暂人生与唐朝的覆灭
...封建王朝“科举不中就造反”的榜样,因为他的示范,一千年后有个叫洪秀全的人,也扯起了反对清王朝的大旗。话说回来,如果不是李俨这个熊孩子太任性,也就不会有黄巢的造反。黄巢造反,唐僖宗也不慌张,他要继续在有...……更多
在《雪中悍刀行》中,年轻宦官结局:与国同龄者,与国同休!
离阳王朝是千年以来再一次一统中原的王朝,而且将江湖归于庙堂的管辖之下。他在明面上的高手有韩生宣和柳篙师,一个指玄境一个大天象境,还有病虎杨太岁、兵部尚书顾剑棠等高手,各大宗门也需要出高手护卫太安城。...……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还记得《长安三万里》李白的金酒碗吗? 想了解长安城时尚爆款“老花”吗?6月19日,2024“丝绸之路周”活动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幕
2024-06-20 08:16:00
为何说“关宁铁骑” 是没有铁骑的
明末辽军,总是被习惯性称为“关宁铁骑”,在朝鲜对日战争期间,这个说法相对符合事实。仅在平壤之战,明军投入的2万骑兵当中
2024-06-20 10:02:00
努尔哈赤是死于袁崇焕关宁铁骑的大炮吗
宁远之战当时几乎所有说法,都没有努尔哈赤受伤传闻(更不用说炸死了)。辽东经略高第的说法是炮毙一大头目,用红布包裹,众贼拾去
2024-06-20 10:03:00
赵德恭(962年―1006年),字复礼,涿郡(今河北涿州)人。北宋宗室大臣,宋宣祖赵弘殷的孙子,魏悼王赵廷美长子。太平兴国四年(979)
2024-06-20 10:05:00
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度量衡不仅是衡量物品的标准,更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积淀。然而,你是否曾好奇,为何如今我们所说的“一斤”
2024-06-20 10:05:00
在翻阅历史长河的波澜壮阔中,皇帝的圣旨总是扮演着至高无上的角色,但你知道吗,伪造一份圣旨究竟有多难?皇帝的每一道圣旨,不仅是命令
2024-06-20 10:11:00
侯景废弑梁主称帝,王僧辩大败侯景军
南北分治:侯景废弑梁主称帝,王僧辩大败侯景军且说侯景既废去梁主萧纲,降封为晋安王,又遣人迎立豫章王萧栋。萧栋系昭明太子长孙
2024-06-20 10:12:00
紫禁城,又名故宫,以其宏伟壮丽闻名于世。然而,在这座拥有九千余间房屋的皇家宫殿中,你却找不到一个厕所。这不禁让人好奇,难道居住在此的皇帝和宫人都不用上厕所吗
2024-06-20 10:12:00
宋朝年间,天长县有一农夫,他家的一头宝贵的耕牛,突遭奇祸,牛舌竟被人偷割。这头牛不仅是农夫耕田的得力助手,也是他全家的重要生计来源
2024-06-20 10:13:00
公元194年,吕布在陈宫的帮助下,差点就让曹操大业未成,就中道崩组。只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都知道,陈宫当年之所以能和吕布走到一块
2024-06-20 10:13:00
唐朝大使王玄策为何直接灭了天竺
百里玄策唐太宗去世后,有14位异族君主石像为其陪祀,其中有一位是印度国王阿罗那顺,他是被大唐一个低级官吏王玄策俘虏来的
2024-06-20 10:14:00
考古发现改写认知,夏朝时期还有其他王朝
关于中国第一王朝,史记给出的答案是夏朝,但现代考古兴起之后,我们却可以发现事情没这么简单。以史书看,夏朝始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
2024-06-20 10:15:00
有一句话说得好: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但有一个人却把两者都能做到,他就是盛唐的最后一位名相,张九龄。张九龄是读书人眼中典型的儒家君子形象
2024-06-20 10:16:00
公元1112年,北宋皇帝宋徽宗试图用当时先进的“新媒体”绘画向京城乃至天下百姓传播一件事——京城上空出现了罕见的“祥瑞”
2024-06-20 10:17:00
安史之乱,马嵬坡之变,陈玄礼逼宫,缢杀杨贵妃
箭头不快,箭杆弩坏。皇帝的昏庸无道,即使有再好的勇将良相,也只能是画饼充饥,梦断黄粱了。潼关失守的消息传到长安,成为压垮唐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2024-06-20 10: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