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北方过小年与南方过小年为何不在同一天
...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便顺便连灶王爷也一起祭了。北方地区受清政府影响,也开始在腊月二十三祭灶,过小年。 当然,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是“官三民四”,意思就是说,官员过小年在腊月二十三,而普通民众过小年在腊...……更多
...式提前到腊月二十三,与祭天大典合并举行。这样一来,北方地区的官员和乡绅们纷纷效仿,逐渐形成了北方腊月二十三统一过小年的习俗。而南方地区由于远离京城,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小,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传统...……更多
...历,也众说纷纭。朋友老陈发来一个关于小年的传说。说朱元璋年轻时身无分文,有一年过年,他想在肉铺里赊个猪头,老板不肯。他无奈随手在街道墙壁上写上一首打油诗:“可怜可怜真可怜!别人有年我无年,赊个猪头要现...……更多
...所以出现这种差别,是因为清朝皇宫为节省开支,将祭祀灶王爷与拜祭祖先合为一天,后贵族王侯纷纷效仿,并逐渐流传至北方民间。而南方则沿袭古制,以腊月二十四作为“小年”。除南北差异,各地“小年”时间也各有不同...……更多
洪武科举丑闻:南北榜案的争议与真相
...乡的行为引起了北方学子的不满,于是他们联名上书请求朱元璋明察秋毫,秉公办理。(敢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徇私舞弊?这个杀人如麻的皇帝动了真火,查,狠狠地查!)消息传来朝堂震动,不少言官大臣也纷纷上疏请求皇帝...……更多
明朝南北榜案:科举背后的政治纷争与南北矛盾
...,南方录取55人,北方录取35人,中间录取10人,尽量照顾北方地区。这些做法虽然引起了争议,但自此以后,明朝科举制度正式分为南北分卷,分开录取的方法成为固定的制度,一直延续至明朝灭亡。这段历史揭示了科举考试背...……更多
南北榜之争:明朝政治与文化的缩影
...社会环境。陕西农民起义恰恰发生在南北榜案之前,如果北方地区民间起义之乱后,高高的庙堂之上也发生了混乱,这不但会丧失掉一大批北方士子的心,引发北方与南方的割裂,更易引发北方混乱的连锁反应。这样的政治代价...……更多
朱元璋对南北风俗的改革与影响
...分裂为两个民族是完全有可能的,好在明朝取代了元朝,朱元璋做了皇帝。他做了皇帝之后,立即就用雷厉风行,甚至是残酷暴虐的手段开始推行南北汉族重新融合的工作。同时,由于明朝统一的时间又很漫长,结果南北汉族的...……更多
春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米和麦芽糖熬制而成的一种祭灶食物。用它祭灶意在粘住灶王爷的嘴,不让他在玉帝面前讲坏话。粽子 广西人把粽子当做一种吉祥物,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年年粽年年中,图的是一种吉利。发面蒸馒头 江苏部分地区在除...……更多
朱元璋建立南北两个国都,合称二京
朱元璋和南京颇有渊源,他在拿下南京后逐步壮大威势,和张士诚、陈友谅较量。当上皇帝后,朱元璋遇到两大难题:找国都和维护朱家人的权力。攻占太平后,陶安建议把这儿当成大本营。现在,国都成了头等大事,朱元璋...……更多
洪武年间,陈䢿当选状元,朱元璋却将他车裂是为何?
...了十几年的经营,在南方地区已经广受拥戴。但在广大的北方地区,这里元朝的统治曾根深蒂固,很多势力和朱元璋也一度是敌对关系。对于明朝,他们依然有着怀疑和不信任。这其中的某些人甚至一直还在以元朝遗老自居,不...……更多
当年山东人“闯关东”,为何去寒冷的东北,而不去富裕的南方?
...土地资源更加紧张。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中国古代,由于北方地区相对寒冷,这就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北方一直是人烟稀少,土地资源得不得开发。也正是因此,人们便忽略了在这片土地上所蕴含的巨大宝藏。东北沃野千里...……更多
清朝从350万平方公里扩张到1300万版图 ,为何要不断扩张
...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广阔的疆域。明朝时期,整个国家奉行朱元璋的“广积粮、高筑城”政策祖训,沿着嘉峪关、山西大同、北京八达岭、辽东山海关一线大兴土木,大致沿着秦长城的轨迹,修筑起了厚砖堆砌的明长城。宏伟的防...……更多
中国古人为何直到明朝,才第一次有了户口
...的户籍制度被废除,人口信息管理也显得十分混乱。因此朱元璋在统一天下后不久,就开始着手处理户籍统计工作,为了能够更快地完成这项国之大计,他还要求没有战斗任务的士兵回归乡里,协助地方官员统计户籍信息。▲影...……更多
为何古代时南下容易北伐难
...政,北方人口基数才低于南方人口基数。 这还不算完,北方地区苦寒,北方地区的百姓还要常年遭受游牧民族的袭扰。在这一定程度上也磨砺了北方百姓的体质。而南方百姓呢?最多是和蛮族间发生小规模的战事。南北方百姓...……更多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再忙别忘“吃2样,做3事”祈福纳祥,接好运
...民间认为每家每户都有一个灶神,也被称为“灶君”、“灶王爷”或“灶公灶婆”,他们夫妻共同守护着家里的灶火,掌管饮食之事,并监察一家人的善恶行为。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各地习俗有所不同),灶神要上天...……更多
久负盛名的商人集团:清代山西商人的生意怎么就不行了呢?
...,北元不断侵扰明朝北方重镇。为保证自己政权的存续,朱元璋不得不将大军部署到山西大同一带进行防御。但是当时北方经历多年战乱,物资匮乏、粮草不足,将士们吃饭甚至都成了问题。后来,为解决这一难题,大明朝廷决...……更多
对于北方人来说,王安石变法才是祸国殃民
...的经济模式过自己的日子,不必照顾另一方的感受。后来朱元璋混一南北,再造中华,但南北方的隔阂依然很严重,直到朱元璋在科举上分南北榜,朱棣迁都顺天府、疏通大运河,才在政治经济上打通南北,重新奠定中国大一统...……更多
明朝为何会形成“两京一都”的格局
...的是较典型的南北平衡型两京主体制;元、清两代则是在北方地区实行的南北两京主体制,重心明显偏北;元朝实行的是两都(大都与上都)巡幸制;清朝虽然也号称两京(北京与盛京),但盛京在全国来说,地位并不重要,难...……更多
唐朝后为何没有王朝定都长安了
...水道。到了明代,经济中心转移至江南,政治中心转移至北方地区(北京)。在军事上,两宋最大威胁是北方的契丹,北宋建都开封实属无奈,燕云十六州的丧失,也使得北宋无法再往北定都。明朝定都北京显然是一个正确选择...……更多
左宗棠对中国统一作出的贡献
...至还打算占领天山南北的广大地区。对于阿古柏的攻击,清政府没有理会,因为他们正在忙于镇压太平天国的起义。俄国人眼馋英国人获得的利益,于是在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之时乘机出兵佔领伊犁地区,新疆地区的紧张局...……更多
朱棣迁都北京决策:巩固皇位、抗击外患与促进经济交流
...流经的地区。3、明成祖迁都的意义永乐迁都,北京及其北方地区成为明帝国的核心统治区域,加强了汉族政权对华北的控制,进而控制全国政局,稳定国家秩序;迁都有利于抗击北方蒙古的入侵,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同时大...……更多
朱元璋抬来3筐稻谷让考生评优劣,刘伯温脸色骤变:有人要死了
...元璋自然焦急。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有多种原因,一是因为北方地区常年战乱,尤其元朝之后,北方百姓连休养生息的机会都没有,吃饱饭都困难,自然比不上南方富绅。 这些南方来的学子们,自幼就没吃过什么苦,开蒙后又有...……更多
过年啦㉒丨夏荣奎:那年,那味儿
...想。至于平时不扫扬尘,可能还与习俗或传说有关吧——灶王爷让家里一年四季烟熏火燎热气腾腾,平时不去打搅为好。每年腊月二十四,灶王爷要上天去给玉帝汇报,黄昏时刻父亲定要净手贴上灶王像,点香,斟酒,抱公鸡叩...……更多
揭秘封建王朝覆灭的直接原因
...人跳海,爱国军民超过十万人殉国。元朝:公元1368年,朱元璋连战连捷,元惠帝无奈北逃,一直到1388年,朱元璋累计发动了六次北伐战争,同时元朝承诺不再对外始用“元”之国号,企图以让步换得生存的夹缝,而法律意义上...……更多
匈奴、契丹、柔然、突厥、鞑靼、女真,究竟啥意思?现在全搞懂了
...被驱散,分为归唐和回鹘汗国。东蒙古的统称——鞑靼以朱元璋为核心的汉族建立的明朝取代了成吉思汗领导的蒙古政权建立的元朝后,明朝的汉族统治者将蒙古高原东部的草原部落统称为鞑靼人,当时以鞑靼人和瓦拉人为代表...……更多
...不仅巩固了当时伊犁在新疆的政治、军事中心地位,也使清政府按预期计划完成了军事部署,达到全面管辖新疆的目的。同时,锡伯族西迁对推动西部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更多
朱元璋定都之谜:从南京到凤阳,再到北京的曲折之路
一代枭雄朱元璋,从16岁入皇觉寺为僧,25岁参加红巾军,28岁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40岁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建立大明王朝。朱元璋堪称一代雄主,但在位30年始终有一件事萦绕心头,起起伏伏,左右思量,直到死也没...……更多
清朝祭典与小年习俗的演变:北方与南方庆祝日期的差异
...期开始,帝王家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并辅以祭拜灶王爷。这种上行下效的做法导致北方百姓也在腊月二十三提前过小年。尽管南北小年日期有所不同,但普遍的习俗却是相似的。祭灶神和扫房子是共同的传统。在这一天...……更多
南京历史文化名人:从祖冲之到曹雪芹的传奇故事
...明朝第三位皇帝,出生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又号“永乐”帝。明成祖朱棣可是个狠人,皇位竟是硬生生从建文帝手里夺得,罕见的藩王逆袭成功的珍奇案例,即位以后,文治武功无一不彪炳史册,对...……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假装穿越大唐 走进科举考场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假装穿越大唐走进科举考场经历过高考的你,看到这些卷子有信心考中吗?科举考试模拟画面。央视纪录片《科举》截图 高考已经结束
2024-06-15 05:05:00
“一箭之仇”,贤相管仲成就齐桓霸业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2700年前,诞生了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管仲,他是齐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4-06-15 05:05:00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城霖览阙路全长12公里,两侧田野间,散布着多处数米高的汉阙……6月13日,达州市渠县土溪镇汉亭村
2024-06-15 06:15:00
浩月丨艾藻松:有幸结识魏明伦
有幸结识魏明伦 文/艾藻松2024年5月28日中午,当我在手机视频上看到魏明伦去世的消息,怎么也不肯相信:他仅年长我一岁啊
2024-06-15 06:48:00
《小园林》 献给苏州一首情诗
本文转自:苏州日报讲述普通市民造园故事的纪录电影首映《小园林》 献给苏州一首情诗《苏州日报》2024年06月15日 A01版 苏报讯(记者 凌欣炜)昨天下午
2024-06-15 07:22:00
阊门水关桥
本文转自:苏州日报 《苏州日报》2024年06月15日 A08版 杜祯彬水关桥在阊门水城门内,跨中市河,北接阊门横街
2024-06-15 07:24:00
为何三国大多数名将都是中箭而亡
三国大家所熟知的一个历史时期,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在那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涌现了许许多多星光璀璨的名将,比如关羽,吕布
2024-06-14 20:42:00
要么单身,要么破产,聊聊汉朝税收制度
虽然比之前的王朝仁慈的多,但是这个税赋制度确实也有很多局限性秦朝虽然非常的强盛,但是确实算历史中一个非常短命的王朝,皇位只传承了一次就灭亡了
2024-06-14 20:51:00
马岱为何要斩杀魏延?背后原因让人深思
马岱何许人也?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马岱是蜀汉时期著名的将领,家居陕西,如果你对马岱了解甚少,那么他的堂哥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2024-06-14 20:56:00
匈奴骑兵在西欧打遍天下无敌手,为何被汉武帝打的如同丧家之犬
公元四世纪的中叶,在欧洲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匈奴国家,其君主阿提拉被称为“上帝之鞭”,就是在阿提拉的带领下,匈奴骑兵对当时欧洲存在的几个大国发动了攻击
2024-06-14 20:58:00
李广被活捉、迷路是运气不好,还是自身能力差
李广将军名气很大,司马迁对李广将军尤其偏爱。他在《史记》中赞扬李广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
2024-06-14 21:00:00
汉武帝时期的匈奴女子,为何在春天都会出现大量流产
众所周知,汉武帝是历史上非常伟大的君王,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千古一帝。不过,汉武帝在西汉所有帝王中,称不上是水平最高的一位
2024-06-14 21:21:00
汉朝初期为何被匈奴打的很惨,而不得已和亲
强大的汉朝。在由汉高祖刘邦创立之后,由汉武帝刘彻将汉朝推至无法比拟的高峰,甚至几乎将匈奴消灭殆尽,直到现在也一直被人所赞叹和敬仰
2024-06-14 21:23:00
河南人陈胜去北京密云戍边,为何要绕道安徽大泽乡
读《史记》知历史,今天小雨继续为大家带来《史记》讲解。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2024-06-14 21:24:00
关羽出了一个什么阴招,大败曹军
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时候都是天下分割的局面。被大众熟知的应该就是三国时期的历史了。很多人非常喜欢三国的历史。大部分人从小时候就开始了解三国了
2024-06-14 21: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