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要么单身,要么破产,聊聊汉朝税收制度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4 20:5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虽然比之前的王朝仁慈的多,但是这个税赋制度确实也有很多局限性

秦朝虽然非常的强盛,但是确实算历史中一个非常短命的王朝,皇位只传承了一次就灭亡了,这个国家如此短命的原因是非常繁杂的,难以归因于某一点,可能是因为之前各地贵族并没有被连根铲绝,导致最后又重新复兴了起来,搅乱了秦朝的江山,也可能是秦国对于读书人压迫得太重,导致他们纷纷寻找明主以求自保,税赋其实也是其中一个原因。秦朝在说服上的教训深深的影响了汉朝的税赋制度。

秦国对于普通的农民的压迫实在是太过严重,这一点在税赋上体现得非常明显,因为秦国地区本来就不是什么富饶的地方,人口也算不上非常多,为了加强军力统一全国,整个国家简直就是个军政府,一切都在围绕着军事运转,所以为了给军队提供足够的供给,秦朝对于百姓的剥削相当变态,这一点在战争时期还可以理解,不过在统一了以后,对于农民的盘剥却依然没有减少,新纳入秦朝统治下的百姓需要承担比以前多好几十倍的税负,这些税负给农民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让他们耕作一年都没有什么富裕,而且他们还要承担额外的徭役,再这样的剥削下农民是不可能安稳生活的,因此掀起了一场场暴乱,最终导致秦朝覆灭。

在这个伟大帝国尸体上成长起来的汉王朝吸取了前辈身上的教训,制定了一套比较合理的赋税制度。他们把秦王朝的赋税整理改变成了成了两个主要的税收。第一个税收就是田税,就是从农民收获中抽取了一部分税收,这种税收也被之后很多朝代沿用过,税收是按农民总税收的比例来征收的。在汉景帝之前这个比例都没有确定,根据每个皇帝不同的施政措施来进行细微的调节,再要打仗,或者是军费缺口比较多的时候,可能会增收一成的粮食,在年景很好,或者是皇帝比较仁慈的时候甚至只要交三分之一成,从来都没有超过一成过,这样的比例是所有农民都能接受的,比秦朝征收的少了不知道多少,特别是在汉景帝的时候,这个仁慈的君王当这个比例永远的固定在了三十抽一也就是三分之一成,这样大大的减少了农民需要承担的税负压力,这些对手并不是折算成货币征收的,而是用粮食本身来充当税负。不过在一些相当偏远,难以运输的地方,也有征收货币的先例。计算每一户人家收获的粮食是一个很大的工程,自然是不可能每家每户一个个去检查的,他们会根据当年的天气情况与当地的水土质量确定一个基准值,并进行打字的估算,这样虽然节省人力,但是却给了当地官吏动手脚的空间,让这个税收制度变得美中不足。

虽然听起来很美好,但是实际上这并没有减少太多农民的压力,毕竟中国古代的乡村存在着大量的地主,它们占据大量的土地,有很多的农民都依附于她们生活,所以这个政策受惠最深的是地主们,他们得以省下了一大笔粮食,这些粮食折算成金钱可以支撑他们购买更多的土地,这就导致汉朝的乡村里面存在大量身家惊人的地主豪强,在和平时期他们不会做出什么有害的事情,但是在天下纷乱的时候,他们就会将财产转变成惊人的战斗力,汉朝末年的许多诸侯都是凭借自家财力发家的,出于利益考虑,而大部分依附于地主的农民,生活并没有因此而变得轻松。

除了从田地征收的赋税之外,汉朝的每一个居民都需要为自己额外缴纳税收,这种税收叫做口赋,这种赋税一年要缴纳一次,小孩子交的要少一些,一般只需要二三十个铜板就差不多了,但是等到他们到了20岁有了经济收入之后,收的钱就会暴增六倍,这笔钱在汉朝的时候一般可以支撑一个普通农户在三个月的一切开销。可以说是不少的。

要么单身,要么破产,聊聊汉朝税收制度

因为经过数百年的战争状态,整个中原地区其实已经没有多少人了,偌大一个中原只有1000万出头的人口,所以汉朝通过税负来调节人口的出生率,按照他们的规定,如果家中有一直都没有结婚的女性,这个女性就要支付比普通成年人多六倍的人头税,实际上就是大家经常调侃的单身税,这笔钱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是一个山大的负担,所以那个时候的农民在女儿长大了之后,会迫不及待的把女儿推出去,即使是在普通人家做小妾也不在乎,甚至有的地方发生了扼杀新生儿的恐怖事件,不过这个制度虽然丧心病狂,但是确实有助于人口提升,在汉朝时期整个国家的人口已经飙到了超过6000万,这很大部分都是这个单身税的功劳。

在我看来,汉朝的税赋制度虽然比秦朝好了很多,但是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因为封建社会的特殊性质,大部分的政策都无法影响到最底层的普通农民身上,在一些政策的制定上也有些不道德,不过这套制度却延续了几千年,之前虽然经过了许多次的缝缝补补,但是依然没有摆脱自身的局限,直到我国建立才让大部分农民从繁重的税收中解脱出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5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末的通货膨胀与财政危机是如何造成的
...而无法分离。给定中央政府无法鉴别,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承担地方官员所需要的财政支出,要么允许地方官员自行增税。否则,地方官员可以报告,行政任务无法完成,这是中央政府无法接受的
2024-05-14 17:15:00
夏商周时期百姓要交税吗?国家怎么收税?
美国开国三杰之一的富兰克林曾经说过:“税收和死亡,是人生无法避免的两件事。”将税收和死亡并列,足以感受出税收的重要性。税收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开展一切生产生活活动的基础的物质条件。国
2023-04-22 10:45:00
历史告诉你财政再分配的重要性
...趁着这个时机低价大量收购农民的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要么成为地主的佃农,成为地主一辈子的打工人,要么就是背井离乡去外面讨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失去土地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而地主们
2023-02-01 14:21:00
清代税制改革的重要里程碑——摊丁入亩
在中国古代税收体系中,人头税和丁税一直是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一种重要剥削方式。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流动,传统的税收制度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为了缓解社会矛盾,提高税收效率,
2024-09-28 21:34:00
聊聊古代官绅一体纳粮政策
在中国古代税收体系中,官绅阶层往往享有一定的免税特权。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这种特权逐渐引发了社会的不满和矛盾。为了缓解社会矛盾,提高税收公平性,明朝政府在万历年
2024-09-28 21:33:00
宋朝桥头税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税收和死亡,是人生无法避免的两件事。——富兰克林对于宋朝我们了解多少,我们直到宋朝不论是南宋还是北宋都是十分“憋屈”的一个朝代,纵使文人在宋朝受尽尊崇,但也无法改变国家被其它邻国
2023-10-08 01:42:00
唐朝收入来源于税收和贸易,为何鲜少有财政危机
...财政来源是通过纳税获得,这就不得不提维持财政稳定的税收制度了。古代主要以小农经济为主,以农业为基础的商品经营带给国家的利益较小,到了几个代表性的贸易较发达的王朝时,这经济收入
2024-10-09 12:54:00
唐朝的田赋制度,为什么叫租庸调?租庸调是如何瓦解的?
...庸调”到中晚唐的“两税法”,这中间的变化不仅是一场税收政策的调整,更是一场社会经济结构的大地震。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段赋税改革背后的故事,聊聊唐朝从盛世走向衰败的那些事儿。
2024-12-21 09:56:00
“税”字成日本年度汉字的背后:一边喊着减负,一边花式增税
...表示担忧。翻译家竹森金妮表示,自由职业者面临选择,要么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适应发票留存制度,要么收入减少,甚至可能失去工作。不少自由职业者和小企业主们上街签名抗议,要求撤销这一
2023-12-14 13: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