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古代时南下容易北伐难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10 11:3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咱们先要知道统一天下的本质是什么?对于君主而言,统一天下能够获得极大的声望。但对于国家而言,统一天下的战争,本质是掠夺生存资源的过程。从秦朝开始,历朝历代的君主,都是从北方向南方攻打,最终统一天下的。

只有朱元璋一人是从南方向北方攻打,夺取天下的。朱元璋所处的时代,有什么特殊情况吗?这一特殊情况便是,元朝在统治中原期间,导致了中原人口的锐减,随之北方的人口和生存资源,都是要少于南方的。换做通俗易懂的话来讲就是,当时的南方人口多、经济比北方富足,南方势力更容易完成统一大业。

为何古代时南下容易北伐难

有的小伙伴会说,编者说的不对,因为南方一贯都比北方富足呀?其实这是您认知上的错误。南北方富足程度的比较,并不是根据某一地区的经济情况而判定的。人类的繁衍过程离不开水源和土地。古代大型人口聚集地,要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生活区域要有大型水源(长江、黄河),二、适合大量人口聚集的广袤平原。

为何古代时南下容易北伐难

为什么古代大都是从北往南完成统一,而从南往北统一的却很少?南方水系发达,交通便利,粮食早熟并不假,但从大方面而言,南方只能做到各地百姓自给自足,不便于积聚大的军事实力。北方不同,北方有高原,有平原,虽然粮食做不到一年几熟。但这样的地理环境,却促成了大型城镇的出现。随着大型城镇的出现,百姓开始大量聚集,随之大的军事实力也开始在北方大地上出现。

为何古代时南下容易北伐难

三国时期,曹操统一了北方全境,虽然后来的曹操因为各种问题,停止了统一天下的步伐。但司马氏家族,可是凭借着曹操打下的北方基础,才完成了统一大业的。隋朝时期,南朝宋齐梁陈中,只有宋具备统一天下的实力。

为何古代时南下容易北伐难

但宋却处于南方,北伐起来依然很吃力。刘裕都打到了长安城下,却依然没有完成统一大业,这是为何?这是因为南方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军队,在攻克北方一座座人口重镇时,军队的数量也在极具消耗。人们常说,战争打得是钱粮,那钱粮的背后又是什么呢?是人口基数,北方人口基数一直高于南方人口基数。只有在朱元璋统一天下时,因为蒙古人的执政,北方人口基数才低于南方人口基数。

为何古代时南下容易北伐难

这还不算完,北方地区苦寒,北方地区的百姓还要常年遭受游牧民族的袭扰。在这一定程度上也磨砺了北方百姓的体质。而南方百姓呢?最多是和蛮族间发生小规模的战事。南北方百姓面对的大环境,造就了一种结果。北方不但人口多,且兵员素质也要明显高于南方。

所谓的南方地区经济发达,是指某一地经济发达,而不是指南方全境经济发达。南方经济发达促成了两种结果:一、南方百姓生活无忧,少了统一天下的进取心。二、众多世家大族都很富足,但众多世家大族的出现,也容易让南方军事实力消耗于内斗中。

为何古代时南下容易北伐难

南方百姓随分布散乱的水系而定居,极难出现大型人口聚集地。在这一点上北方却不同,北方有着众多大型人口重镇。一旦北方某一方势力,占据了一两座多大型人口重镇,那么这一方势力,就具备了统一北方的实力。北方某一势力,一旦统一了北方,那么他就将占据人口,优质兵源上的优势,更容易完成统一大业。

南方百姓得益于水系分布,虽然做到了富足。但水患也给南方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困扰。没有天灾人祸(战争,水患)发生时,南方百姓会去享受,富足安逸的生活。一旦发生天灾人祸,南方百姓就会疲于应对。南方百姓觉得,自己有江河胡海可守,北方人轻易越不过天险。但一旦北方大军越过了江河湖海天险,南方势力就将无力抗争,因为江河胡海让他们安逸惯了。

为何古代时南下容易北伐难

南方经济富足,被人们称作鱼米之乡。但南方变成繁华之地,却是在明清时期。明清以前,北方才一直是人口重镇,经济更为发达的地区。华夏民族发源于黄河,所以北方中原才会聚集大量人口。在农耕社会,人口一旦多了,经济自然就上来了。虽然五胡乱华以后,我国各民族完成了一次大融合。

但不得不说,北方的百姓才是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南方百姓能,却因靠环境生存,过度依赖于环境。长久下来南方的军事实力,自然就大打折扣,不如北方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0 15: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隋朝的富足程度令唐朝“汗颜”,原因是什么?
...帝治了罪。对隋朝民气影响最大的是鲜卑族的融入。鲜卑南下,建立了慕容燕、拓跋魏等国。鲜卑人刚劲尚武,注重实务。其继承者北齐、北周都有这样的民气。而隋朝建立后,一方面延续了鲜卑的
2023-02-27 22:04:00
曹操曾差点投靠袁绍?背后真正原因是什么
...。 事实上,频繁发生于我国历史上的北方少数民族骑兵南下,一个根本的原因也在于粮食问题。当某年发生气候变化的时候,草原上的草比较少,游牧民族养不了那么多羊,冬天饥饿难忍,只好
2023-04-21 16:34:00
宋朝为何未出现超大规模农民起义?
...别是两宋交替之际,中央政权式微,军阀各自为战,金兵南下进犯,也造成了很多啸聚山林,占据湖泊的农民起义,但是两宋之际,名将辈出,很快将起义军剿灭,一般都是收编,走募兵的套路。历
2023-10-03 14:22:00
东晋衣冠南渡,为何北方士族不愿南下
...有70名北方世家、新的政治势力等举家南迁。其中,自愿南下的,多是深知时势、最看重生命的世家世家、各政权氏族。《晋书》记载,永嘉末年,即公元312年左右,出身贵族的前赵军成员邓
2024-05-04 14:23:00
为什么古代大都是从北往南完成统一?
...了。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都是先定北,再想着南下,再统一天下。北方不平,想要直接统一南方就很难统一天下。三个王国:比如在我们非常熟悉的三国历史上,曹操先是统一了北方,然
2023-03-10 11:08:00
东汉末年经魏晋南北朝到隋之前乱了那么久,为何隋朝突然强盛起来
...的斗争持续不断;在地方之上,门阀士族强占土地、隐匿人口;在乡野之中,黄巾余党打家劫舍,民不聊生。东汉为什么会乱?其根源仍然是土地被兼并,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大量的流民要么
2024-07-15 21:05:00
浅析北方游牧民族南迁的原因
...相对稳定。所以处于寒冷地段的北方游牧民族选择大规模南下。2.经济原因游牧民族向南迁徙,除了由不可抗拒的气候原因,还有经济原因。据资料显示,北方处于气候寒冷期时,温带草原向南移
2023-06-05 13:44:00
为何说清朝的强大远远超乎现代人的想象
...皇太极麾下便独领风骚,威震四方。1655年,他率领铁骑南下,历经磨难,终在西征之路上一举击溃李自成势力,稳定了大清北方江山,其英勇事迹,永载史册。在江南之地,南明政权携手明朝
2024-08-02 16:09:00
李自成如果善待百姓体恤前朝旧臣能坐稳江山吗
...以李自成此时的最佳选择,就是在北方全力防守满蒙联军南下。等待满清的南侵被扼制后,派兵南下统一南方。其次,从军事方面来看。李自成如果善待旧臣,吴三桂就不会投降满清。驻扎在山海关
2023-07-03 22: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
重阳节是秋季除中秋节以外的又一个重大节日,在山西大多数地方称“过重阳节”,岢岚县等少数县称“游重阳节”。从旧志记载看,过重阳节时
2025-10-22 18:55:00
独上山城思寂寥,英雄千古恨难销。鸣蛙尚产居民灶,惊马空留义士桥。齐洞僧归云冉冉,汉宫人去雨潇潇。堪怜此地多离乱,莫向明时负酒瓢
2025-10-22 18:56:00
北宋皇陵“上新”,陵区高粱“走红”
大河网讯 深秋时节,天高云淡,巩义宋陵,再度走红。永泰陵、永裕陵陵区内的高粱,用渐浓的殷红色、低垂的穗子,与神道两侧的石像生进行着一场穿越时空的千年对话
2025-10-22 15:52:00
3600年城址不移:在郑州,与“最早的大邑商”深情对话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1950年的秋天,考古学家韩维周在郑州二里岗偶然发现了绳纹陶片和磨光石器,这不经意的俯首一拾,犹如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
2025-10-22 16:23:00
武当太极文化研究添重磅新证 清代《张氏履历》现世!揭秘张三丰后裔踪迹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2025年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即将启幕,“太极祖庭”武当山再度聚焦全球目光。10月21日,十堰市张三丰历史文化研究会对外披露
2025-10-22 08:58:00
一件华服见证庐山百年对外交流情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祺)10月17日晚,江西庐山牯岭镇卫斯理别墅灯火通明,一场温馨的移民融入活动在此举行。现场,庐山地方文化研究爱好者陈晖收到了一份漂洋过海而来的特殊礼物——一件百年手工中式女装
2025-10-22 06:2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10月20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美术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承办的“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在河北美术馆开展
2025-10-21 08:23:00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0月20日发布“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复原研究”成果,考古人员对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龟头屋建筑遗址进行复原
2025-10-21 19:12: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陈久菊编辑金妮二审伍少安三审马刚
2025-10-21 21:46:00
近日,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在太原举办“2024三晋女书”系列丛书研讨会。这是该协会组织出版的第六套会员丛书,包括太原市任爱玲的《时间向远方延伸》
2025-10-20 18:27:00
一拿起这本厚厚的书,我就想起了它的作者、已逝的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那张面孔。粗糙多皱纹的脸、黝黑的皮肤、凌乱的头发,仿佛四季轮换的风雨
2025-10-20 18: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