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为何英宗继位迅速走了下坡路
...不敢随便说皇帝的不是。而到了仁宣时期,他们则发扬了李世民纳百官之言的优良传统,不管是谁、不管品级都多低,都可以向皇帝直接进言。因此从这开始,言官们就开始了他们的表演。事实证明,这些言官都是吃饱了没事干...……更多
介绍一下几个古代容易搞混的官职
...的。他们在地方上拥有绝对的权力,地位甚至比很多中央官员还要高。总督往下一阶就是巡抚,巡抚和总督形势上大同小异,都是中央派遣到地方统筹管辖事务的官员。差别在于一个是长期,一个是短期,巡抚有点类似于如今巡...……更多
宋朝为何贪官很少呢
在我国所有的朝代中贪官好像在各个朝代都有,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明清时期的官员,在清朝的时候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可以说当时的官员普遍都是贪污的。但是在我国有个朝代却有一个例外,这个朝代的贪...……更多
北燕皇位争夺战:冯氏家族的权力游戏与血腥屠戮
...为争夺皇位,手足同胞相残的事情数不胜数,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为夺皇位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哥哥李建成,同时,为了斩草除根杀了自己的十多个侄子。但是,李世民与本文要说的这个人物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五代十国时...……更多
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铁血手腕与辉煌成就
...帝,都有着令人羡慕的能力,比如秦皇汉武,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等等。这些开国皇帝,不仅拥有常人不具备的能力,还有常人不具备的手腕,可以说阳谋阴谋都很擅长。有时候他们会表现的不近人...……更多
李世民势力有多大,李渊和太子联手都挡不住
...存在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这里面也能够看出当时的李世民是多么的强悍了。以至人们就会联想到后来的玄武门事迹,大家会恍然大悟,这事儿整的,原来这刷存在感还能刷出帝王来啊。这位朋友你不是在说笑话吧,这刷存...……更多
清朝也有“重文轻武”,为什么后期还十分严重
...致这种结果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探究清朝文武官员权力对比。满人入关后,将军事的编制按照民族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属满族子弟兵的八旗;二是由汉人组成的绿营。关于八旗的记载各类史料中不胜枚举,想必诸位对...……更多
满清为何没有出现宦官干政
...治的一大顽疾。历朝历代都严防死守,但真正杜绝此患的朝代绝少。秦朝、汉朝、唐朝、明朝等朝代,都出现了严重的太监干政问题,阉宦揽权,掏空了政体。相比而言,清朝的太监恶政轻之又轻,皇帝把身边的太监管得相当好...……更多
封德彝:左右逢源官至宰相,死后十六年被唐太宗唾弃收回谥号
...唾弃,谥号被撤销的命运。为何病逝十几年之后,曾经被李世民看重的封德彝,竟然被皇帝唾弃呢?少年投机多方结交权贵公元580年,江南郡一个小小官员家中,诞下了一个男孩,取名封德彝。聪明过人的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开...……更多
清朝最核心的三个部门是哪些,为何没有一个汉人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创建的王朝,在清朝时期的康乾盛世可以说是我国封建王朝有一个鼎盛时期,可是虽然清朝如此强盛,但是在一些政策方面是打压汉人的,而清朝有三个核心部门,...……更多
...品,权力待遇上都比知府要小。官职机构的演变古时各个朝代的官职体系各有不同,相同名字的官职在不同时期的职能权力也有所不同,不过纵观整个封建时代,官职体系的变化都遵循一个规律,那就是权力不断向君主集中。秦...……更多
宋朝时期台谏制度,对皇权、相权的影响有哪些?
...除政治上的敌人,在两宋官场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其它朝代台谏制度仅仅只是一个监察部门,为何在宋朝时期却成为了最高监察机构,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涵盖了中央监察系统、相权以及军权,这样的情景可谓是前无古人。...……更多
杨坚翁篡婿位,得国不正
...这帮官二代打工,要么直接被埋没。与之相似的是后世的李世民,他的确是一位能力出众的英才,但他在十七岁的时候就能身居高位,显然和他的才能关系不太大,而是家世在起作用。只不过在杨坚年轻的时候,这种官二代明目...……更多
古代官员的假期与文化传承
...的风俗,现在大家普遍比较熟识的就是吃粽子。唐朝皇帝李世民也曾经对端午有一定的记载,在《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诗序》中记述:皇宫端午日盛况,召来儒雅臣僚,大张筵席。端午虽然是一个重要节日,皇帝也会宴请...……更多
明朝的钦差大臣到底是什么来历?携带尚方宝剑真的权力滔天吗?
...反而加重了地方腐败,让明朝变成了一个腐败极为严重的朝代。而这一点到了清代也是如此,根据记载,清代钦使将次到省,首府即出具领结,赴司请借办公银二万两,事毕摊派各属归款,大约每次摊派俱在三五万金。这还不算...……更多
李世民在玄武门杀了亲兄弟,为什么还能赢得民心
...道,国家饱受灾难,百姓民不聊生,国家人口户数坠减,李世民执政之后首要的就是以史为鉴,以隋朝灭忙的教训为戒,时时刻刻盯着自身,并鼓励文武百官积极进谏,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励精图治下,国家逐渐稳定下来,百姓得...……更多
《推背图》背后的神秘人物袁天罡的预测与历史事件的巧合
...位太傅的后代,他听了袁天罡的话很是激动,后来他跟随李世民作战,在后来成功后被封为益州台仆射,果然应验了袁天罡的判断。二、断面武皇 唐武德初年,袁天罡能力卓越,看面相正确,受到百姓爱戴官员推崇,被任命为...……更多
历史上太上皇最多的朝代,共出了7位太上皇
...一下唐朝的太上皇。唐高祖李渊李渊建立唐朝之后,因为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之争,后来在武德九年的时候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事变。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一家被杀。之后李世民掌握大权,这时候李渊被迫退位,做起了太上...……更多
李渊和李世民,对开国功臣武将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不同:刘邦是农家子弟,自己也不过是个小亭长;而李渊李世民父子,前朝贵族高官,后升为天潢贵胄。因而他们对开国文臣武将的态度及处置方法大有不同。刘邦称帝建汉后,先杀分封各地的异姓藩王,当时有大功有野心的人...……更多
清朝“布政使”每年俸禄9000两,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法令,并且负责具体落实到各府、厅、州、县管理纠察官员:发放官员的钱粮俸禄,考量下属官员每年的绩效,大小功过,并且上报给吏部征收税赋:负责一个省份的财政收支,同时还要统计当地户籍、人口和耕地数量等等主...……更多
他是《西游记》中唐僧的外公,聊聊殷开山的一生
...朝代都会被当权者重用。殷开山也就因为自己的能力而被李世民所赏识了。李渊在太原起兵的时候,殷开山特地前去投靠他。殷开山入行早,再加上自己有才学,因此李渊非常器重他。没过多久,殷开山就进了李家倚重的谋士。...……更多
说说年羹尧为啥不得善终的故事
...位。这些利用手中权势得以称帝的不在少数,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比如隋炀帝杨坚,再比如这位雍正皇帝。雍正最后能够获得皇位,与他自身实力是分不开的。雍正为了登基也是做足了准备,手里有足够的军队还有人脉,才足以...……更多
顾炎武为何以封驳制来约束君主权力
...会否定君主高高在上的地位,拉近君臣关系,是因为随着朝代的更替,君主的权利也被无限的放大和集中,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也被无限的太高,到了晚明,千年的君主专制可谓将做到了极致。饱读经书的顾炎武,总结了中国历...……更多
唐太宗李世民的另一面:贪恋美色与权力背后的秘密
...级大国。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离不开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无论是兵法还是政事,都是古代皇帝中的翘楚,而且识人善用,手下人才济济,虚怀若谷,能够及时地听取大臣的劝谏。但是人无完人,作为古代...……更多
李世民的功臣榜高下之争:秦琼与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的荣耀与遗憾
...封赏有功之臣。在这一点上,做得可圈可点的当属唐太宗李世民,他不仅像前朝历代君主一样,对于追随自己的功臣给予高官俸禄、封地封侯。执政后期,他还特地找来画师按照真人比例大小,为他们描绘画像并用凌烟阁专门存...……更多
唐俭为人直率忠诚屡立功劳,却因为和皇帝争棋差点被处死
...伯”的儿子们玩到大的。作为竹马长大的两个孩子,他和李世民的关系是非常不错的,两个人在年少时经常一起出去游历,互相交流彼此的看法,十分了解对方。唐俭的眼光非常不错,在年少的交游和经历当中,他敏锐地发现了...……更多
古代除了科举考试能当官外还有什么途径
...光彩现象的存在。“银钱易官”最早的源头在秦朝,随着朝代更迭这种肮脏勾当断断续续时有发生。延续到我国封建帝制统治末期——清朝,则是捐纳制度最盛行的时期。在清朝若想做官,有四条路,分别为科举、封荫、推选,...……更多
东汉中期,当朝司空忽然想要废了皇帝和太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地位比三公还高。太傅属于三师,也叫上三公。在不同的朝代,太傅这个官职的含金量不一样。有时候比三公高,有时候就是三公之一。而在东汉,太傅是要比三公更高一点的。但同时,东汉的太傅,并非常设职位。所以这样一...……更多
古代官员有罪,连累家人有4种处罚
...官员们被抄家以后,他的妻妾们是有四种处罚。要是这个朝代的皇帝觉得抄了一个官员的整个家仍然不能平复自己对他的恨意的话,皇帝就会把他家里的女人们都贬为官妓。一般的妓女要是命好一点的话,碰到一个真心喜欢自己...……更多
关陇集团是如何在隋唐皇朝打压下走向灭亡的?
...,让关陇集团的影响力逐渐恢复。不过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李世民上台之后,对待关陇集团的问题上,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对加以削弱。第一,发展新势力集团,进一步取代关陇集团的影响。重用唐朝建国时期的功臣,并且提高这些...……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问题在于:《越公其事》是不是可信?古史突出范蠡文种,弱化勾践,越公其事突出勾践,弱化范蠡文种,两者都有不可信之处,但相比之下
2024-06-26 15:08:00
作为皇帝的朱棣还做了两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好事。朱棣营建、迁都北平,树立了北京在之后的政治文化地位。当今天的游客在故宫
2024-06-26 15:08:00
通过上文可知,古史严重扭曲了勾践的形象,《越公其事》中的勾践形象可能更为真实一些。那么,这里带来一个问题:灭吴之后,一个雄心勃勃
2024-06-26 15:08:00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
2024-06-26 15:09:00
朱棣:1403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性格多疑好杀。攻败明惠帝之后夺位
2024-06-26 15:09:00
毕竟当时司马昭控制着洛阳城中的禁军,即便曹髦再不怕死,也没有人敢伤害曹髦,但曹髦终究不能以一敌百,他手下的数百名杂兵也不可能将洛阳城里的禁军完全诛杀
2024-06-26 15:10:00
当时曹髦左右的人怒斥司马伷一行人,以至于司马伷的士兵都被吓得逃走了。此时中护军贾充赶了过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
2024-06-26 15:10:00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靖难之役”而获登大位的明成祖朱棣,按照汉儒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来说,其获皇权之道,似总有被后世正统史学家们有所指摘与诟病之嫌
2024-06-26 15:10:00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
2024-06-26 15:10:00
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既是六朝古都,又是朱元璋的老根据地,朱棣却为什么要迁都呢?明成祖迁都北京,是雄才大略。朱棣的胸襟,一般人
2024-06-26 15:11:00
吴国,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联晋反楚,国力日益强盛,至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
2024-06-26 15:11:00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继承人落在了侄儿手里
2024-06-26 15:11:00
唐朝之时,一位叫孙壬林的官员,《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
2024-06-26 15:12:00
可以阅读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在孙武眼里,深受周礼束缚的战争思维
2024-06-26 15:12:00
孙武祖父孙林父,是卫国的卿,但由于为人专横且逞强,与卫国国君关系非常紧张。但孙林父有一个大靠山晋国,因此经常能够利用他与晋国的关系来制约国君
2024-06-26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