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春秋战国时期为何不见少数民族入侵呢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分裂时期,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已经无力掌控分封的诸侯王,一时间群雄并起,诸侯林立,历经五百余年的战乱,终于由秦国歼灭六国,完成统一。那是一个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大动乱时期,...……更多
...阳墓车马坑到了战国时期,各国不断扩张,其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基本被编户齐民,逐渐融入到了华夏民族之中,如秦国在西戎地区设置了北地、陇西等郡县,洛阳、山西一带的戎人也被三晋编入户籍,于是戎族就没有出现在历...……更多
“夷夏之辨”:中华文明中的文化认同与族群融合
...强调‘有教无类’,具有一种阶梯式的文明发展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族就彼此通婚,连周天子和各诸侯国也会娶蛮夷女子,原来的晋、后来的赵都要娶胡女的行为。西周时期,中原华夏诸国看不起南边的楚、西边的秦,分...……更多
魏晋之后,汉族为何开始打不过异族?
...分封的诸侯国其实就是在不断的征伐过程当中开疆拓土。春秋战国时期一直都是如此,秦国就是靠着讨伐西戎扩大了领土,获得了战力,逐步统一六国。秦朝统一之后,开始和匈奴作战,并迫使匈奴北迁。在战国末期,中原各国...……更多
为何说秦穆公是一个在位时长让晋国嫉妒的人
...于东面的晋国太强大而东进受阻,转而攻向西面的西戎等少数民族,从而向西扩地千里,称霸西戎。秦穆公在位时晋国共经历五主,分别为晋献公、晋惠公、晋怀公、晋文公、晋襄公。穆公一手缔造的秦晋之好至今也被传为佳话...……更多
夏商周时期,中原华夏与“夷狄”之间是什么关系?
...可考的国家——夏朝。夏朝由农耕文明建立,周边有许多少数民族聚集。随着农耕民族的文化优越感与自豪感的提升,他们开始自称华夏,将周边文化较为落后的少数民族称为“夷狄”。本文将简要探析夏商周时期华夏与夷狄的...……更多
秦始皇北伐胜利后还要修筑长城,修建长城的两个原因
...状态,所以一直以来都被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互相争夺。春秋战国时期,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一直居住在这个地区。战国中期,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曾短暂地征服过河套以南地区。并且将林胡人与楼烦人赶到匈奴的领土,...……更多
...夏文化就在黄河流域推广开来,华夏认同逐渐出现。三,春秋战国:华夏认同,为大一统奠定了基础西周时期,华夏诸国虽然遍布黄河流域,但是各国并未连成片,华夏和各少数民族处于一种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例如,洛阳...……更多
为何万里长城会突出这么一段
...“长城”一词最先出现在青铜器和竹简上,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之所以会诞生如此宏伟的建筑,与民族纷争有着巨大的联系。古华夏民族时期,周围仍有许多以部落形式存在的少数民族,例如东夷、北狄、南蛮和西戎等...……更多
北狄,是春秋战国时期活跃于中国北方的一支少数民族。他们曾经对华夏文明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所谓“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然而在战国之后,北狄作为一个民族却在历史上消失了。狄人基本接收了华夏文化,融...……更多
赵武灵王:从弱势即位到改革强国的传奇之路
...反对的政策,也是胡服骑射。众臣的反对合情合理。因为少数民族,一贯不被中原地区的诸侯国所认同。\"东夷、西戎、北狄、南蛮\"少数民族,在当时中原人的眼中,是粗俗的,没有高贵血统的野蛮人。春秋时期,对待少数民...……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有东北人吗?他们来自哪里
...访作为礼物,但为什么历史上关于东北的却少之又少呢?春秋战国时期的东北人提起古代的东北历史,我们首先最能想到的便是北魏孝文帝了,他作为北方少数民族里面的佼佼者,迁都洛阳,进入了中原地区,那究竟为什么会放...……更多
统一融合的中央集权到魏晋时期的大分裂
...这一年作为东周的开始。东周以后,中国的历史便进入“春秋战国”时代,直到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天下,实行郡县制,由中央政府派官员前往各郡管理事务,使得中央集权进上步加强。后经过强盛的汉帝国,直到魏晋时期...……更多
...上,司马迁是在宣传一种华夏认同的史观,这种史观早在春秋战国就已经出现了。春秋初期,齐、晋还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来抵御夷狄、荆楚,进行了争霸活动,而楚王也自称是“蛮夷”。但到了春秋后期,受到华夏文明的...……更多
...的感觉,让戎王和由余君臣二人心生芥蒂。如果再联系到春秋战国时期这段大历史,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朋友们重视:一是,各种关系太乱。周王内部、周王室和诸侯国之间、诸侯国之间、诸侯国内的卿大夫之间、华夏汉族与...……更多
扒一扒汉羌百年战争!西羌到底有多强?为何能让东汉头疼上百年?
...叫做西戎。至于羌族,则是属于西戎的一个分支。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羌族这边,也开始学习中原地区,逐渐建立国家。而羌族建立的最有名的一个国家,就是义渠国。在战国时代,义渠国曾经一度是秦国的大敌。但是后来到...……更多
从什么时候开始,拥有这么多人口的民族有了汉族这个称呼
...为了区分,就以封地的名称来称呼这些子民。到了后来的春秋战国时期,各路诸侯纷纷崛起,形成了自己的国家,而这些小国里的臣民们就以自己国家的国号自称。比如齐国的子民就称自己是齐人,楚国的子民就称自己是楚人。...……更多
聊聊魏晋十六国时期,河州地区的民族结构活动
...族政权,北为匈奴赫连氏。可见,河州不仅本地区自古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周围也都为少数民族政权的集中活动区域,这与当时中原内乱有关,少数民族大量内迁不无关系。而河州的区域位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魏蜀两国的民族政...……更多
万里长城竟然不是秦始皇修建的,你知道吗
...要是用来防御其他民族,最明显的就是防御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燕国地处东北、赵国地处北方、秦国地处西方,这三个国家都和少数民族接壤。这些少数民族都是马背上生活的,骑兵非常厉害。中原各国很难抵挡住他们的铁...……更多
古代政权为啥都用“朝”,而不是“国”
...,历史上第一个朝代诞生了。经过夏、商、周三朝,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称呼一个政权都用“国”,比如齐国、赵国等。直到秦国再次大一统以后,国家政权的称呼又成为“朝”。秦朝后2000多年的历史中,中原大地...……更多
河西走廊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为何汉武帝不惜代价也要拿下?
...廊就像一只巨臂,勇猛万里自信地伸入西域,将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整体实力一分为二,减弱了他们对抗中原王朝的能力,促进了中原王朝对于西域的统一。所以汉武帝不惜代价也要将其拿下。 ……更多
秦国登上春秋巅峰是因为谁
...,顺便打探下秦国对于西戎的动向。古代对于中原周边的少数民族,东边称夷,南边称蛮,西边称戎,北边称狄。从这些称谓可以看出这些少数民族在中原人士的眼中是很受鄙视的。秦穆公对于由余的到访,心中充满了优越感,...……更多
(寻味中华|文博)探秘“中国古代第一豪车”
...”。所谓西戎,是对先秦时期西北地区周、秦文化区周边少数民族的泛称。而战国时期,在陇山东西两侧活动着多支西戎部族,马家塬的戎人属于哪一支,目前尚无法确定。由于古文献记载分散稀少,学界长期以来对西戎的历史...……更多
才是匈奴真正的克星呢
...权,借的就是复汉之名。不止匈奴趁着西晋内乱,还趁着春秋战国,秦朝两汉等中原内乱之时兴风作浪,最厉害的战绩当属白登之围,战胜了西楚霸王项羽的刘邦差点命丧于此。虽然汉武帝时期,匈奴遭受到了最为沉重的打击,...……更多
国力最弱的燕国,是如何在夹缝之中生存的?
...燕国的军事实力不够强大。加上燕国还要去面对北方地区少数民族,自然和中原地区诸侯之间的战争就要大打折扣。不过地处偏僻的好处,就是燕国被秦国一统之时,较晚,像韩国那种身处中原腹地的国家,必然是秦国的眼中钉...……更多
五胡乱华之中的五胡又是哪五个?他们的结局如何呢
...的关系密切,也有很多羌族迁入西周,与汉人进行融合,春秋战国开始之后,位于西北地区的羌族和秦国开始了长达170多年的战争,起初羌族一直占上风,后来秦国崛起横扫天下的时候,羌族比较识时务,主动归顺秦国成为了秦...……更多
中国古代巨人族长狄,春秋时期与中原族群相爱相杀
...。长,就是身高很高的简称;狄,是中原诸侯对来自北方少数民族部落的统称。北方少数民族,除了偶然如恶梦一般偶尔出现的长狄之外,还有白狄和赤狄。白狄,当时已经接近于接受中原人的生活方式,游牧和耕种可以结合起...……更多
古代王朝为什么如此热衷于修长城
...城。图源:影视剧照01学界一般认为,长城的修建肇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列国纷争,交相争霸,为了增强军事实力、抵御邻国进攻,一些诸侯国广筑边墙,修建起连续的军事堡垒。这便是长城的雏形。比如齐长城,其...……更多
三国时期的“南蛮” 具体在什么位置呢
...民族。中原与周边的矛盾其实由来已久,我国古代周边的少数民族集团共分为东西南北四大,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其实从这些叫法中我们不难看出,古代中原王朝对这些周边民族的称谓,其实都是带有贬义的。其实...……更多
现在的匈奴人是哪些民族呢
...生活在我国古代北方的阿尔泰山、鄂尔多斯一带。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中原大地不断发生战争,匈奴的实力越来越大。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为了进一步扩容人口、土地,匈奴人便将目光瞄准了肥沃的中原地带。当时,为了...……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闽东日报本报讯(记者 陈莉莉) 6月24日,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兰斯琦以“以铁的纪律护航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更好践行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为题
2024-06-25 09:06:00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开罗6月24日电(记者姚兵)埃及旅游和文物部24日发表声明说,一支埃及和意大利联合考古队在埃及南部阿斯旺省的一处墓地发现33座可追溯至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家族墓葬
2024-06-25 10:47:00
走进鲁迅的艺术世界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刘裕国1926年5月北新书局出版的鲁迅著《呐喊》,由鲁迅设计封面并题写书名。1929年5月15日鲁迅致许广平信
2024-06-25 09:10:00
本文转自:春城晚报游建水文庙张依乐建水文庙位于建水古城中心,是一座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古建筑群。它始建于元代,历经明清两代的扩建和修缮
2024-06-25 09:35:00
本文转自:四川政协报文学让我们站在差距的源头同悲共喜——读《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邢 洁很多人认识余华,是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小说开始的
2024-06-25 09:54:00
本文转自:四川政协报董说的叛逆精神——读《西游补》■庞惊涛明人董说的《西游补》是一部被低估了的小说——大约自《西游记》诞生后
2024-06-25 09:54:00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沙特阿拉伯现当代小说管窥(详见5、6版)沙特阿拉伯文学是阿拉伯半岛文学传统的自然延续,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
2024-06-25 10:15:00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 韩敬群在全社会培养尊重呵护原创的社会风气,作家创作的独创性是著作权保护的最重要的内容
2024-06-25 10:17:00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 辛广伟概括《创作之伞》的特点:案例全面、可读性高、警示性强。书中通过真实案例展现普法教育
2024-06-25 10:17:00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老厂新生” 焕发活力本报记者 裴雨虹吉林市,一个名字里藏着故事的地方。1673年
2024-06-25 02:36:00
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重推】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环县道情皮影 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中国皮影之乡”环县风光 资料图王杰文魏力群是中国皮影艺术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
2024-06-25 06:36:00
福州永德会馆:见证“无永不开市”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王春泉 张丽婷永德会馆正面图会馆是中国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各城市设立的联络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舍供同乡
2024-06-25 07:16:00
鳌峰书院:清代城郊型书院园林建置的起点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杨陈宸 杨静鳌峰书院现存的假山与亭在福建诸多书院中,最负盛名的当数“四大书院”之首的鳌峰书院,鳌峰书院是由理学大家张伯行创建的集教
2024-06-25 07:16:00
《近世社会的形成》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近世社会的形成》王章伟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宋代是中国近世社会形成的关键时期,本书从“士族”与“民间信仰”两大范畴分析其中的巨大变化
2024-06-25 07:22:00
明成祖朱棣有哪些轶事典故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2024-06-24 2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