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秦国登上春秋巅峰是因为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2 17:0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上一篇中提到了辅佐秦穆公的三个谋士:百里奚、蹇叔、由余,秦穆公凭借兼并西戎十二国,使秦国版图扩大了千余里,成为春秋霸主之一。这个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人就是由余,而秦穆公为了得到由余,费了很大一番周折,我们今天就来讲讲其中的经过。

秦国登上春秋巅峰是因为谁

由余是周携王的后代,周携王属于另起炉灶,与周平二王并立,最后周携王兵败被杀,由余的祖上就逃难到了西戎,所以由余自幼在西戎长大,毕竟出身于周朝王室,由余接受过良好的中原文化教育,才智过人,在西戎国属于难得一见的人才。

当时的秦国,在百里奚和蹇叔的共同努力下,国力日渐强盛。位于秦国西边的西戎诸部对秦国的强大深感不安,不安源于不了解,于是西戎首领派由余出使秦国,向秦国学习经验,顺便打探下秦国对于西戎的动向。

古代对于中原周边的少数民族,东边称夷,南边称蛮,西边称戎,北边称狄。从这些称谓可以看出这些少数民族在中原人士的眼中是很受鄙视的。秦穆公对于由余的到访,心中充满了优越感,带着由余参观秦都雄伟的建筑,满目的珍宝,丰盈的粮仓,极力展示秦国强大的实力。

本以为来自落后戎国的由余会用谦卑的姿态,对着秦穆公赞美一番,谁知由余硬是对着秦穆公泼出一瓢冷水。由余说:“大王所追求的这些,都是劳民,伤财的东西,于国于民都不利。”听了这话要是一般的君王恐怕就要发作了,但秦穆公是有名的相人专家,独具识才慧眼,从由余的话中,秦穆公感觉到由余和普通人不一样,有自己独到的见地。于是改和由余探讨如何治理好国家的问题。

秦国登上春秋巅峰是因为谁

秦穆公问:“如何才能治理好国家?”

由余答:“凡是国家治理的好的君主都非常注重节俭,而那些使国家衰败的君主,无一不是骄奢淫逸之辈。”

秦穆公又说道:“我们中原自周公以来,就以诗礼法度作为治理国家的根本,但还是时常发生内乱和战争,你们戎夷没有这些礼法,治理起来不是更加困难吗?”

由余说:“非也,中原的诗书礼乐只针对王室贵族们,而普通百姓享受不到这些,法制却只针对百姓,而对贵族大夫们缺乏约束,因不公而致乱。相反在西戎地区,经济文化都不发达,也没有礼法,人与人之间以最自然的状态相处,反而非常和谐。”

由余对于天下形势一针见血的分析,令秦穆公耳目一新,认定由余独出手眼,有擎天架海之才。当时晋国牢牢控制住了崤函之地,秦穆公东进计划屡屡受阻,于是就有了向西边扩张的想法,但西戎地形复杂,狩猎游牧民族民风彪悍,之前周幽王和褒姒就是被西戎所杀,导致西周灭亡,可见西戎战斗力之强,秦国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征服西戎。

秦穆公觉得由余这样的人才待在西戎蛮荒之地不仅浪费资源,对于秦国也是个威胁。如果能让由余归附自己,凭着由余对西戎地区的了解,那秦国向西扩张的战略将如虎添翼,而西戎失去由余的辅佐,实力就会大为减弱。秦穆公盛情邀请由余留下来辅佐自己,但由余当即拒绝了。这倒也正常,通常顶尖的人才都是可遇不可求。

秦国登上春秋巅峰是因为谁

爱才心切的秦穆公于是就来询问蹇叔,如何才能让由余归附自己。蹇叔说:“这事你得去问内史廖,他会告诉你的”。秦穆公又跑来问内史廖,内史廖说“这事好办,只需做这三件事即可。”内史廖说了哪三件事呢?

第一,西戎偏僻蛮荒之地,戎王孤陋寡闻肯定没有听过中原美妙的音律声乐,如果送一些精通音律的女子给戎王,戎王肯定会因此上瘾,沉迷于日日笙歌,从而懈怠国政,戎王的心思都放在享乐上了,就不会再问策于谋臣。

第二,派人去戎王那里,请求为由余在秦国逗留的时间延期,时间越长越好,慢慢的西戎首领和由余之间就会变得生疏。

第三,到期之后也不能马上放由余回去,再尽力挽留他住一段时间。到期不回,戎王必会生疑心,这样和由余就会产生间隙,这样就好办了。

这几点蹇叔当然也能想到,但是这种挖墙脚的手段毕竟属于阴谋诡计,而非阳谋,蹇叔这个人志趣高远为人正直,不愿出此计策。而秦穆公也非常理解蹇叔坚守道义的底线,这是对于人才的尊重,所以秦穆公能够留住人才,使其各尽其心。

秦国登上春秋巅峰是因为谁

秦穆公听了内史廖的建议,立即挑选了十位绝色美女,个个能歌善舞,外加美酒美食,派人进献给戎王。秦国一个堂堂大国给戎夷送礼有失体统,为了不使戎王生疑,就编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说秦穆公认为西戎兵将骁勇,秦国和西戎打来打去也难分出胜负,反而白白消耗兵粮和百姓的生命,所以命人送来乐女美酒供戎王享用,欲与戎王修好,今后和睦相处。戎王听后非常受用,天真的以为秦国跑来认怂了,从此对秦国放松了警惕。

秦穆公使尽各种方法使由余在秦国又逗留了一年。西戎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才能保证牛羊有充足的草场。这一年中,戎王果然沉溺与酒色音律不能自拔,不问政事,也不迁徙换地,牛羊早就把当地的草吃完了,致使很多牛羊饿死,战马也骨瘦如柴。

见时机已经成熟,秦穆公才让由余回到西戎。由余延误了这么久才回来引起戎王的不满,而由余见戎王政事荒废,整日饮酒听乐,数次劝谏戎王。这个时候戎王就像中了毒一样,什么都听不进去,由余说的多了反而引起戎王的厌烦。内史廖又派人秘密接触由余,被戎王发觉后,对由余起了疑心。由余也觉着戎王不可救药,如此下去早晚必生祸端,自己再待在这里已经失去了意义,于是就转投秦国去了。

秦国登上春秋巅峰是因为谁

由余归秦,秦穆公大喜过望,对由余十分客气。不久就向由余请教破戎之策,由余说:“西戎虽然有大小十二国,但最强大的只有三个:绵诸、义渠和大荔,只要降服了这三个,其他的小国必然望风归附。所以秦攻西戎,应当采取先大后小的策略。”由余为秦国规划了进军西戎的线路图,并被秦穆公拜为攻打西戎的总指挥。

公元前623年,秦国发兵首先攻下绵诸,活捉绵诸王。在由余的策划下,秦国灭西戎十二国,称霸西戎,秦国版图一下扩大了很多。并且一雪之前西戎灭周之耻,周天子特地发来嘉奖令,抬高了秦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

由余对于秦国的贡献,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改变了秦国治理国政的意识形态,先前秦国非常注重礼制,在这个基础上又加入了“仁德”这种人性化的因素,充分吸收了西戎政治上的可取之处。其次,在由余的策划下,秦国向西扩张获得了广阔的战略空间,并且消除了背后的隐患,从而把精力完全放在东边,这是比获得土地本身更加重要的意义。

局限的是,秦穆公时期的秦国依然是以人制为主,这就决定了秦国的兴衰取决于君王的贤庸。而秦穆公死时的殉葬制度,又一举毁掉了秦国聚集起来的人才优势,著名的秦国三良子车氏:奄息、仲行、鍼虎正值壮年,也被拉去陪葬了,自此之后,秦国又从巅峰滑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2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历史上的秦国是如何成为诸侯国的?
无论是考古资料,还是史书记载,都显示了秦国的祖先来自华夏族,是黄帝的孙子颛顼的后人,颛顼是“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颛顼的后人伯益,因为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赏赐了一副黑色的旌
2023-08-24 15:41:00
新城之战后,晋襄公迎娶秦国公主,再续秦晋之好
...从南线楚国撤军后,公元前623年,晋襄公主持也挑起了对秦国复仇的“新城之战”。新城,现今陕西渭南市澄城县罗家洼乡新庄村一带。晋军部队从韩原出发,西渡黄河,攻占秦国的少梁渡,晋
2023-02-03 18:26:00
老年称霸的秦穆公,其实从来没有在中原称霸
...来没有在中原称霸,是不是很意外?原因无他,只是因为秦国的邻居——晋国像堵墙一样,挡住了秦穆公东进的野心。因此,秦穆公称的霸,其实就是在西戎等少数民族地区称霸。其中缘由,还得从
2024-06-11 10:52:00
秦穆公是如何用美人计兼并十二国扩地千里的
...完全被动,先后扶持晋惠公、晋怀公、晋文公三位国君,秦国却依旧被压制。公元前628年,晋文公病逝,秦穆公不听大臣蹇叔等劝阻,执意要越过晋境偷袭郑国。郑国是晋国小弟,刚刚上位的晋
2023-07-30 22:14:00
\\\
...无几,秦穆公想要在中原占据一席之地是非常困难的,而秦国又身处西北一带,一直被中原各诸侯看作是蛮夷,在这样的状况下,要想统一中原更是难上加难。可是难归难,这并不意味着秦穆公就一
2024-06-28 14:14:00
前9任君主没做到的事他做到了,秦穆公是如何收回西戎12国的?
提到春秋战国秦国成为西戎霸主,就要疑问秦穆公如何做到的?因为在这之前,秦国从秦襄公开始,一共有9位国君跟西戎打了118年没有结果,不仅耗财费力不说,几十万人都死于战火之中,还延误
2023-05-21 10:32:00
养马奴灭掉周天子成为西方霸主,秦始皇的先祖有多励志?
...历代先祖的肩膀上,成就帝业,史称“奋六世之余烈”可秦国从小诸侯国到西方霸主,再到一统天下,国土从西边一隅,到富有天下,何止是六代君王,而是几十位国君,数百年的鞠躬尽瘁。秦王嬴
2023-05-18 10:29:00
探究影响秦晋关系的因素
...的联姻长盛不衰,其中最广为人知便是“秦晋之好”,即秦国与晋国之间的联姻。秦国和晋国在春秋时期联姻多次,对两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实际上政治婚姻无法真正决定秦晋之间的关系。
2024-06-16 20:41:00
《史记》中的秦邑是怎么来的?
史记中的第一句话就点明了秦国先祖的来源,秦国的祖先是黄帝孙子颛顼(拼音:zhuānXū,五帝之一)的后代子孙,名字叫女脩(xiū)。《史记秦本纪》: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
2023-08-25 06: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