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解读杜甫的《春望》
...。一首唐诗和它的翻译明孙枝《杜甫诗意图》(局部)《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连日晴暖,护城河边柳色才黄,转眼就绿了,就暗...……更多
杜甫的一首经典诗词,堪称千古绝唱
...此感慨颇深,创作出一首首诗词流传至今。比如杜甫的《春望》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在国外日本也是家喻户晓,二战后的日本经济萧条,保守战乱之苦的人们希望能从《春望》这首诗中,获得精神上的共鸣与慰藉。诗人将这种...……更多
...安定,杜甫仍然胸怀国事。 他在此期间的《登高》、《春望》、《三吏》、《三别》无一不是名传千古的伟大诗篇,而他在律诗领域里的地位也在此期间建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万里悲秋常作客,...……更多
杜甫因为穷,居无定所而忧伤?那是你太不了解杜甫
...来。然而他性命无虞,诗名渐显,悲愤人生忧国忧民的《春望》、《北征》、《三吏》与《三别》等名作皆是在此期间作出,比起当过叛军阶下囚差点身首异处的王维,比起被部下胁迫杀死杨贵妃的唐玄宗,比起惨死在战乱中的...……更多
杜甫平时低调,关键时写了首得罪皇帝的扫兴诗,40字有2千古名
...兴,只有杜甫愁眉苦脸。杜甫不是一个好战的人,写了《春望》、《兵车行》等反战诗,他看到唐朝长期开疆拓土,给老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感到痛惜,就写了《前出塞九首·其六》,这首诗全文只有40个字,第三、四句已经成...……更多
抖音中秋登楼夜总顾问、诗人西川:唐诗依然在治愈着所有中国人
...发现,这是一个有点走样的、但崭新的、充满生命力的《春望》。我曾说,帕斯把杜甫原诗里的“簪”变成了“别针”,“它是这个样子,它是有效的。”你对它陌生,但你一眼就能认出它。诗就是这么神奇。唐人知道他们写出...……更多
杜甫是唐朝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和李白并称李杜,“李杜诗篇万口传。”杜甫的诗包含着苍凉悲壮的情感,那么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他的诗风呢?杜甫的诗也被称为诗史,它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一个过程。都说艺术源于生活...……更多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如《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道出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在蜀地,杜甫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如高适、严武等人,他们共同交流诗歌创作心得,...……更多
长安三万里火爆了全网,却深深得罪了洛阳
...洛阳。公元前518年,孔子在洛阳问礼于老子;公元744年,杜甫在洛阳与李白邂逅相逢。这是中国文化史上两次伟大的相逢。闻一多先生说,他们的见面,是日月相会,堪比太阳和月亮的碰撞。即便千百年过去,依旧久久回荡,激...……更多
《长安三万里》很好看,但高适没救李白
...困蹙、或悲泣、或记录、或显达、或死难,李白、王维、杜甫、高适、王昌龄等人都以各自的方式进入平叛史。”张明扬写道。作者∣张明扬编辑∣谭山山题图 | 《长安三万里》“诗圣”的诞生《长安三万里》基本没有涉及安史...……更多
诗圣杜甫是如何吸引万千好诗尚儒者,模仿其作的?
...诗歌创作形式和文化现象,追和杜诗实质上是异代文人对杜甫诗歌韵律或意旨的一种应和,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文学发展过程中杜甫及其诗歌思想艺术的接受情况。这种隔代应和的诗歌创作,统称为“追和诗”,本是唱和诗...……更多
2022-12-18 11:32诗圣,儒者,杜甫
...乱,他被叛军抓入长安,逃出后看到沦陷的长安,写下《春望》。看尽民间疾苦的他,还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杜甫居住在四川的茅草屋内,在安史之乱刚刚平息之时又逢大旱,这时下了一场...……更多
杜甫是怎么死的?你可能想象不到
...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在学生时代的我们都背过这首诗,但是,可能无法具体的想象到,这首诗居然是在这样触目惊心的情境中写出来的。光是开篇的“国破山河在”,就觉得莫名沉重,...……更多
唐朝文人为何能够名气这么大
...他们还写了许多乐府诗:如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春望》等。但是唐朝文人之所以能够名气这么大,离不开唐朝的邮政制度。一、通过邮路张贴诗歌由于科举、升官、贬谪和旅行,诗人们又聚又散,因此诗人之间的诗歌交...……更多
西安文艺舞台“粽”情欢乐
...的故事将更加精彩纷呈,引人入胜。“穿越”历史 跟着杜甫“回长安”今年端午假期,戏剧《驴得水》《音乐·诗经》国风音乐会等不少国内重磅舞台作品也将在古城上演,和西安文艺爱好者相见。在6月7日、6月8日于西安广电...……更多
杜甫和鲁迅,跨越千年的知音
...甫的爱国诗很多,著名的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几乎每一句都可表达他深厚的爱国之谊: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更多
西安蜡梅花期一般要比梅花早,北方地区蜡梅花期不同
...开放杜公祠位于长安区的双竹村,也就是少陵塬上,因为杜甫曾长期居住在少陵附近,所以在明朝嘉靖五年就建了这座杜公祠,纪念诗人杜甫。如今,这处杜公祠就是在原址的基础上重建的。杜公祠内有两株蜡梅,高约10米、树...……更多
...客公元744年,43岁的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32岁的杜甫进士落第,游历到洛阳遇李白同游,后41岁的高适加入,三人结为挚友,同游梁宋,并在梁园古迹写诗纵酒,快意人生,也因此成就了有名的『梁园三剑客』。大鹏一日...……更多
王维陪唐玄宗出游,即兴写了一首咏雨诗,中间14字被赞了千年
...兴大发,便当即赋诗一首《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其中,蓬莱指的是从唐高宗开始,皇帝的常用办公之地——大明宫;兴庆则为唐玄宗登基以来扩建而成的兴庆宫;历史上,唐玄宗为了便于在大明宫与兴庆宫...……更多
杜甫的坎坷仕途路
...闻噩耗公元755年,为了求官,已经在长安蹉跎了十余年的杜甫,终于被授予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一职。11月,杜甫回乡省家,已经44岁的杜甫没有衣锦还乡的喜悦,但也有终于有了一份养活妻儿的工作。谁知道,他正心怀忐忑的走...……更多
杜甫说:我没有李白那么浪,为啥混的比他还惨
杜甫,唐朝大诗人,被人尊称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因为和李白起名,所以被一同称为李杜,这俩人就是唐朝最伟大的两位诗人,是当时诗坛的两座不可逾越的高峰,更是中华文化的永远丰碑。与李白最大的不同就是李白...……更多
...诗仙李白之后,同样站着一位千载生辉的大诗人——诗圣杜甫,他眼中的大唐,与李白已截然不同。杜甫眼中的长安究竟是怎样的?诗圣的名头的身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辛酸?让我们跳出课本上的单薄印象,试着还原一个更加...……更多
晚年的杜甫,其实没有那么惨
杜甫是唐朝的现实主义诗人,有着“诗圣”的雅称。他的诗作涵盖了政治、社会、人生等各个方面,展现了对时代变迁和社会疾苦的关注,表现了对人性、道德、命运等问题的深刻思考。早年的杜甫家境优越,生活非常富足,...……更多
杜甫最著名的讽刺诗,文化不高会认为是夸赞
前言一句“锦城丝管日纷纷”,将杜甫的才华与骨气完美结合,千古传颂。想当年,杜甫云游四方,只为实现官场出息的夙愿,可惜一生求官无门,官途坎坷。然而,他不忘报国之心,在动荡纷乱的时代,以笔为剑,放言志。...……更多
《长安三万里》之严武
...输给真人电影,画出了盛唐的恢弘气度,让我们对李白、杜甫、贺知章、孟浩然、王维、王之涣、崔颢、高适、岑参等唐朝诗人有了更多的理解。对于笔者今天要说的严武,虽然只在《长安三万里》中一笔带过。但是,严武不仅...……更多
长安城里李白的粉丝多吗
...途上不顺利,但人家诗写得好啊,他的一个超级迷弟就是杜甫。杜甫对他的崇拜一点都不亚于现代的追星族啊,为了李白他可谓是日思夜想。杜甫的一生写了很多的诗,而给李白一个人的就写了不下二十多首。《春日忆李白》、...……更多
杜甫:盛唐中时期的孤独行者与现实主义诗人
...盛唐时期的诗坛,有着两颗极其闪耀的双子星——李白和杜甫,但是两人的诗都完全不同,李白的浪漫折服整个盛唐的人,所以也注定了他能成为当时耀眼的那颗星,但是杜甫不一样,他的诗中忧国忧民、心怀怜悯,在浪漫的盛...……更多
...人物的另一面,颠覆你认知|活动发榜))有写过李白和杜甫,文章也获推荐上榜,算是忝列其中。(上榜文章:历史名人的另一面:从李白的长安三万里谈起,带你看真实的杜甫和他眼中的大唐)今日又想起这部承载了2023年众...……更多
看见杜甫的游侠本质
青少年时喜欢李白,中年后愈加引杜甫为知音,不少人对“李杜”都曾有这样的情感转换。李杜第一次在洛阳天津桥南的董家酒楼见面时,杜甫对年长他十一岁的李白崇尚不已,当时剑不离身、潇洒自如的李白,和后世铭记的...……更多
唐朝安史之乱中诗人们的命运
...的一场浩劫,大唐的诗人们也没有躲过这场浩劫,李白、杜甫、岑参等诗人们的结局如何?一、王昌龄王昌龄,生于698年,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进士,担任过秘书省校书郎、江宁丞、龙标尉等职。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时,王...……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彭明凯《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0日 第 08 版)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三座山自东而西站成三排
2024-06-10 05:17:00
西塘:在千年古镇“一秒穿越”旧时端午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西塘:在千年古镇“一秒穿越”旧时端午到嘉兴古镇 品端午味道⑦N晚报记者 沈瑜轩通 讯 员 刘冰鑫 陈 康图片由西塘景区提供【古镇端午味】“让我们怀着对先贤的敬仰
2024-06-10 06:54:00
漫话端午|愿你快乐安康!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2024-06-10 00:21:00
本文转自:今晚报伍子胥的特殊技能晨 曦春秋时期,伍子胥的父兄遭人陷害被楚王所杀,伍子胥侥幸逃走,楚王发下文书通缉伍子胥
2024-06-10 00:49:00
为何说绥州争夺战不仅改变了北宋西北战略,还有宋朝后续发展
众所周知,西夏是宋朝时期,边境地带的一个强劲的对手。西夏自李继迁夺回了五州之后,势力便渐渐发展壮大,到了宋仁宗时期,军事力量已经不容忽视
2024-06-09 14:08:00
为何说明朝悍将蓝玉如果还活着,朱棣照反不误
蓝玉,一个大明王朝奉为“战神”的男人,他身经百战,有胆有谋,为大明王朝南征北战,开疆扩土。年轻时候的蓝玉只是朱元璋麾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士兵
2024-06-09 14:16:00
为何说苏辙的一篇雄文,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
前言封建王朝的更迭犹如历史的齿轮滚滚向前,从来没有停止过。虽然王朝更替不断,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秉持未雨绸缪的态度予以继续发展下去
2024-06-09 14:16:00
大金王朝最后一支军队,为何能孤军奋战三年
天兴三年(1234年)春天,金国被蒙古灭亡了。在金国灭亡后的第三年(1236年),在西北巩州(今甘肃陇西)城的城头上,仍然飘扬着金国的大旗
2024-06-09 14:24:00
成吉思汗的15万蒙古大军,为何敢挑战金国的百万之众
金国强大的时候,总是欺负漠北的草原民族,也就是后来的蒙古。就连西夏强大起来以后,也能来搜刮一番。总之,蒙古各部落不团结的时候
2024-06-09 14:26:00
朱棣苦苦寻找朱允炆16年,找到了吗
【朱棣苦苦寻找朱允炆16年,似乎找到了,可最后为何没有公布呢?】历史上的某些人因下落不明而为后人所熟知。建文帝朱允炆就是这些人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2024-06-09 14:22:00
汉朝为了解决匈奴之患,差点国家破产
似乎自古以来,看似繁华强大的中原王朝,一直都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和劫掠,在历史上更曾有两次被北方少数民族所征服;当然
2024-06-09 14:18:00
朱棣当初给明朝留有后路,崇祯为何不退守南京
朱棣当初给明朝留有后路,那就是南京,崇祯皇帝并不是没有发现,而是心灰意冷的崇祯帝主动做出了选择自缢煤山。其之所以不愿选择这条后路
2024-06-09 14:25:00
朱允炆很困惑,外敌入侵靠叔叔,可内乱呢
朱元璋生于乱世本是淮右布衣,他自幼父母双亡,家庭赤贫,他就像一个孤独的攀登者,可是他并没有那些先进的攀岩设备,他只是一个人在负重攀爬
2024-06-09 14:21:00
明英宗当俘虏时,大明境内总共还有多少宗室
前言: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十五日,明英宗朱祁镇亲率大军出京师,准备讨伐太师也先的瓦剌军队。当时扈从的除了朱祁镇最爱的太监王振以外
2024-06-09 14:21:00
朱元璋欲杀沈万三,马皇后是怎样救了他一命
网络上常常流行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却不知道,在几千年前,有人却因为钱太多惹怒了皇帝,差点被处死
2024-06-09 14: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