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明朝时期,外国学子参加科考中进士后,回国可以做大官
...本国学子才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并在本朝做官,但到了明朝就不一样了,竟然连外国学子都能参加,不仅能参加考试,只要你有本事考中,还可以在明朝做官,你要实在不想在明朝为官,那也行,可以回到自己的祖国为官,学...……更多
历史上这个外国人参加科举高中,后来为何坚决辞官?
...且他还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晁衡”。无独有偶,在明朝的科举考试中也有外国学子参加的情况。那是洪武四年,明朝举行了第一次的科举考试。至于为什么朱元璋在明朝建立的第四年才开始启动科举考试的事情呢?原因有...……更多
明朝是因为社会开放而走向倾覆这条不归路的么
明清史学界有种观点认为,晚明社会是个开放社会,但明朝却灭亡了。相对的清朝最强盛的康雍乾时期,社会又回归了封闭。那么明朝是因为社会开放而走向倾覆这条不归路的么?洪武七年,太祖下旨罢福建泉州、浙江明州(...……更多
明朝为何是科举制的鼎盛期
...、发展于宋朝,但是真正把科举制度发扬光大的朝代却是明朝。或许你会想到明朝的“八股取士”严重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那为何科举制反而在明朝发展到鼎盛期呢?这就要说说洪武末期的一个科举案子,和明朝前几任皇帝对...……更多
古代的皇帝也是颜控?他因为长得太英俊,成为明朝首位状元
...苦不能怨政府啊!当然了,有倒霉蛋,必然也有幸运儿,明朝首位状元郎吴伯宗就因为长得帅而受到朱元璋的青睐,最终完美逆袭成为状元的!据记载,在洪武四年(1371年)的这场大明首次会试中,原本考官们拟定的第一名是...……更多
举人如果没有考中进士,能到哪里工作呢
...从举人出身的官吏还有不少,其中一位就是海瑞,海瑞是明朝时期的右佥都御史,卒后获封太子太保,海瑞年轻时,同样是一名不得志的举人,曾经两次参加会试都功败垂成,最后海瑞做了一个教谕(古代的教师),但是海瑞的...……更多
明朝最冤状元陈安,高中状元二十几天后就被处死
科举制度始于隋唐,在宋朝被发扬光大,到了明朝,科举制度已经非常成熟。终明朝276年,一共诞生过90位状元,很多状元都在历史上留下独特的故事。例如,洪武十七年新科状元名叫丁显,本来自考中二甲,但在宣布殿试结果...……更多
洪武年间,陈䢿当选状元,朱元璋却将他车裂是为何?
公元1384年,是大明朝建立的第17个年头,此时的国内已经基本四海平定,朱元璋宣布全面恢复科举制度,定为三年一届。此举不但是在为大明选拔能才,其背后还有着深远意义。当时的明朝经过了十几年的经营,在南方地区已...……更多
明朝重臣杨荣:从科举状元到皇帝智囊的传奇人生
...的长孙无忌。(明太祖朱元璋画像)同他们两位一样,在明朝时期,同样有一位善谋而能断者,他的名字叫杨荣。在他的一生当中,不仅为当朝皇帝朱棣提供了很多妙计,而且还被对方授予了太师的职位。因为杨荣的性格比较谨...……更多
从南北榜到定额取士,明朝如何保证科举的公平性?
...富的南方富饶,北方文人平均文化水平低于南方文人。在明朝也是如此,科举考试取南方文人的数目要远远大于北方文人,因此激起民愤,明朝朝廷不得不做出南北榜这种区域公平的制度改良,并在这一基础上不断调和会试取士...……更多
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都有诗赋这一科目,到了宋朝也曾有过这一科目,但是从明朝开始,莫说不考诗词歌赋了,其他的考试项目也全都没有了,只剩下个“经义”一门了。这也是为什么在唐宋时期,有这么多文人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一道道璀璨的痕...……更多
朱元璋在位期间,举人的地位提高,知县一般也是举人出身
...三年举行一次的“乡试”,成绩合格者即为“举人”。在明朝以前,举人更多时候乃是一个有称呼,没实际特权的存在,如若没有通过科举考试,即便是贡士,那也只是虚妄。宋代王安石变法期间,王安石改编了科举教科书《三...……更多
通常说的科举四宴指的是哪四个宴席
...乡试后举办的是鹰扬宴,而殿试后举办的是会武宴。虽然明朝时期的李钺曾说过:“中府官之有会武宴,犹礼部之有恩荣宴也。”但其实朝廷对此的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重文轻武的思想一直存在,武科宴的举办实际上也只是时...……更多
...时期,其他皇帝没杀过大臣。 相比之下,朱元璋创建的明朝就不行了。朱元璋的苦出身,导致了他性格里有自卑的成分,当了皇帝之后,他没有一点容人之量。下级违抗自己意志的时候,洪武皇帝很容易生气,而且还容易动杀...……更多
科举中的状元厉不厉害?状元在古代是怎样的地位?
...大声喊出状元最有前途,但自己心里也知道,古代那些个大官,都不是状元出身,王安石不是,张居正不是,曾国藩和李鸿章更加不是,甚至可以说和他们一起考试的状元在他们当官的那个时代,都被他们的光芒给压住了,照这...……更多
科举考试中的奇闻轶事
...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一些雷人雷事便也在情理之中了。明朝末年艾南英在《天佣子文集》中曾写道:考试当天,考场打三通鼓,秀才们即便遇到大冷天,冰霜冻结,也得站在门外等候点名。督学大人则穿着红袍高坐堂上,围炉...……更多
朱元璋第一次组织科举考试, 一个老外高中进士后回国当上了宰相
...,科举考试一直是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公元1371年,是明朝开国的第四年,明太祖朱元璋扫平了元朝的残余势力,初步稳定天下后,进行了明朝的第一次科举考试。这次“科考”,明朝一共录取了120名进士,状元名叫吴伯宗,...……更多
科举考试:古代的公平选拔与官场变革
...龄、和欧阳修等人都是从翰林院里面出人头地。 此外,明朝内阁制度,他们之中的人都必须从翰林院之中进行挑选。所以就出现了“非翰林不如内阁”的现象。明代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取而代之的是内阁首辅。内阁首辅位同...……更多
古代云南学子的状元情结
...,民国政府才撤销临安府,恢复为建水县。另一个说法是明朝建文皇帝在“靖难之役”后,流落到云南武定县狮子山为僧,而那些追随他的大臣和官员也隐姓埋名来到云南,栖居于建水、石屏一带。基于这两支儒家高层学士的文...……更多
在讨论明朝相关话题时,“江南士绅”是个高频出现的名词。在不少人眼里他们不仅把持社会经济、遥控朝廷,甚至在幕后决定着皇帝生死,是明亡的主因。那么江南士绅到底是个什么群体,真的有这么大的能力呢?很长一段...……更多
明朝史上最倒霉的状元是谁,为何不到一个月就被处死
...,在历史上能够高中,是每一个寒门子弟追逐的目标。在明朝时期,科举制已经实施了上百年的时间,这一时期同样应用科举制。寒门子弟能够高中状元,无疑是光宗耀祖,同时也有了一个好的前程。不过高中状元是走入仕途的...……更多
明朝科举设立南北榜,朱元璋为何要刻意打压南方的进士数量?
...径。按理说如此重要的考试应该是绝对的公平才对,但在明朝时却出现了一种不公平的现象,那就是国家刻意打压南方进士数量,这是为何呢?明朝统一天下后,中央、各州、府、县需要大量的官员来管理,在这样背景下,大明...……更多
古代“捐官买官”要花多少钱?有人为了过官瘾花了8亿
...还没有什么实际权力,因此曹嵩就想花钱搞一个有实权的大官,把目标对准了三公中的太尉,太尉这个职位可不简单,是掌管军事的高级官员,自然需要不少钱,开价1000万。这些钱对曹嵩来说算不上什么,不过有钱的并不只有...……更多
唐朝时期很开放不存在民族歧视,外国人在唐朝也能当官
...间主要是和西域及丝绸之路的周边交流。而之后的宋代和明朝,由于受外族的祸乱较多,所以这些王朝对于外族都十分警惕,以此衍生了他们的对外态度。他们甚至对于外国人都采取一种封闭态度,这种态度深深扎根在他们的思...……更多
选家,古代的职业教辅编辑
...时文选本”,类似于现在的“高考优秀作文选集”。早在明朝成化、弘治年间,就出现了大量时文选本,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京华日抄》。此书由成化年间杭州通判沈澄,编选部分进士在科举当年所作的文章成册,并印刷出...……更多
市民阶层逐渐壮大,是科举世家逐渐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出新的进士家族的难度加大。清朝福州府进士家族数少于明朝,延续时间的长度也远低于明朝。可见,清朝福州府的社会流动性比明朝更高。从数量上来看,清朝福州府的进士家族数少于明代。但从全省的情况来看,清代福州府...……更多
明朝嘉靖年间是最出名的时期,因为这个时代的大佬太多了
科举考试在古代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明朝每届科举考试考中的人会进入国子监学习,并授予职位。而在明朝嘉靖年间,有那么一年的进士里,人才辈出,可以说那之后数十年的文坛和政坛的杰出人才都在此年进士之列。甚...……更多
洪承畴:清朝开国功臣与明朝叛将的双重身份
...清朝基本统一了全中国。其实,清朝之所以能够顺利夺取明朝的政权,除了依靠精锐骑兵之外,还有不少汉族将领帮了大忙。但是,在这些人当中,并不是每个人最终都能得到大官和丰厚的俸禄,能够载入史册。甚至还有一个人...……更多
...为了清朝的第一大贪官,富可敌国。文人界的风流人物,明朝钱谦益。这个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官拜户部侍郎,钱谦益也是探花出生,但他的知名度应该是源于他的老婆,即“秦淮八艳中的柳如是”,这个柳如是是明末清初...……更多
明朝孤女本以乞讨为生,连嫁两夫各生一子全都高中状元
纵观历史,从隋至清的一千余年之中,状元似乎都是学子们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在一个“学而优则仕”的社会,官位大小、权力大小和地位高低,很大程度上都是靠功名说话的。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建文四年,随着建文帝的不知所踪,标志着建文朝彻底统治结束。永乐第二年改年号为永乐元年,紧接着分封功臣。他没有把自个的妻子忘记到九霄云外
2024-06-29 20:04:00
1975年,考古专家在湖1北云梦睡虎地发现了一座秦朝古墓,墓主为秦代官吏“喜”。更大的惊喜是,在这一古墓之中,发现了1155枚秦代竹简
2024-06-29 20:01:00
洪武九年的时候,徐氏就被册封为燕王妃。一切都在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去世而得到改变,年轻的建文皇帝继位。此人虽然性格仁厚
2024-06-29 20:04:00
早就杀青的电视剧江山纪还没有播出,让许多人激动的心开始心潮澎湃。去年的时候改叫山河明月,主要讲述的就是明成祖朱棣波澜壮阔的一生
2024-06-29 20:03:00
种植了之后,秦朝官府还要负责管理,不能松懈,在《秦律十八种·田律》中也有记载:雨为〈澍〉,及诱(秀)粟,辄以书言〈澍〉稼
2024-06-29 20:03:00
种:稻、麻亩用二斗大半斗,禾、麦亩一斗,黍、荅亩大半斗,叔(菽)亩半斗。利田畴(土地肥沃),其有不尽(到)此数者,可?(也)
2024-06-29 20:02:00
历史上对于朱棣皇后徐氏的名字存在争议,有人叫徐妙云,后来直接干脆称明成祖仁孝皇后徐氏。她的身份可不一般,父亲是明朝初年赫赫有名的开国第一名将徐达
2024-06-29 20:03:00
明史记载徐皇后跟朱棣虽然是指腹为婚,却并不是先结婚后恩爱。正式结婚前,朱棣跟徐皇后早就结伴了三年。彼此都认识了对方,都为双方的才能所敬仰
2024-06-29 20:04:00
众所周知,战争打的是后勤,虽然有所特例,但往往后勤优者更容易获胜。根据史书记载,一个秦军每月口粮大约40斤,如果以王翦攻楚60万人为例
2024-06-29 20:01:00
永乐五年七月初四的那一天,徐皇后去世。明太宗实录记载:“徐皇后病危的时候,朱棣前去探视。徐皇后嘱咐朱棣:”现如今天下太平
2024-06-29 20:05:00
史料记载:“上之为太子也,入侍太宗,见才人武氏而悦之。”他只想能有更多时间和武则天在一起,他当时并没有办法给武则天什么名分
2024-06-29 20:06:00
在这段时间,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李治发现了武则天的与众不同,她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深通权谋,是个标准的政客,在孤立无援的皇宫大内
2024-06-29 20:08:00
武则天是开国元勋武士彟的次女,十四岁的时候,因为出落得亭亭玉立,被李世民相中,就这么样进入了后宫。起初,武则天也有满腔的抱负
2024-06-29 20:05:00
恰巧李治想要废立皇后,而在其中,李治发现了武则天的政治才能,搞政治是需要天赋的。在李治、武则天的共同策划下,他们招揽自己的亲信
2024-06-29 20:07:00
哪怕权力落到武则天手中,等到百年之后,武则天也会将权力移交给李家。于是乎,李治心安了,他不再犹豫,而是将军国大事的裁决权交给了武则天
2024-06-29 2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