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苏轼一首旷达之词,百读不厌,最后两句更是惊艳千年
曾经有人在网上做过一个调查:问若是回到唐宋时期与一位文人共度一生,你会选择跟随哪位文人?而在众多的答案之中,点赞最多的一条为跟随苏轼。其实,作为中国文化至盛的朝代唐宋时期大家辈出,如李白、杜甫、辛弃...……更多
苏轼《水调歌头》写的亲情还是爱情
...人翱翔于九天,无拘无束,放映到了词里,表现出来一种旷达。“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醉了,不能眠,只能辗转在朱阁之间,在窗户之下穿梭,没有想要睡意,很平常的词句。不过对于这几句却是说,它描述的是月...……更多
读《赤壁赋》,看苏轼怎样安然渡过大起大落的后半生(203)
...想感情,从而超脱了人事烦恼,成为一位宠辱不惊的胸襟旷达的豪迈者。元丰7年(1084年),神宗去世,哲宗8岁继位,祖母太皇太后高滔滔临朝听政。高滔滔(1032一1093年),英宗皇后、神宗之母、哲宗与徽宗祖母。她知人善任,励精...……更多
苏轼被贬黄州后究竟经历了什么?
...段重要时光。在这里,他的心态得到进一步的锤炼,直至旷达。在这里,他的文学造诣达到顶峰。在这里,他能感受生活的另一番乐趣。苏轼与黄州颇有渊源,他为何会来到这里呢?苏轼是被朝廷贬谪至此。“乌台诗案”之后,...……更多
苏轼的冬至:井底微阳回未回
...,既表达了他不为仕途坎坷的处境左右,始终执着生活的旷达情怀,又体现了他对凡夫俗子趋炎附势行径的鄙视,显示出千古一人独特的情趣和不拘泥于世俗的风格,寓意颇深。 ……更多
...,犹如一幅水墨画卷,舞出苏东坡九死不悔的倨傲之心,旷达豪放的青云之志。随后,诵者东坡出场,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直抒胸臆,“狂”态毕露,慷慨激愤,恢宏气象,东坡思想和精神穿越千载奔涌而来。演出过程中...……更多
苏轼笔下最自恋的一首词,其中哪5字如今已成耍酷金句
...他读书的年轻学子潘大临要赴省参加考试时,他便写下了一首词鼓励。 可没成想这首词却成为了苏轼笔下最自恋的一首词,其中有5个字能让人笑喷,但如今已成耍酷的金句。被改变的命运言论不能自由,何谓盛世乎?封建社会...……更多
共忆东坡 这部现代舞诗剧带你感受当代人与东坡的精神契合
...的精神契合点:生动积极与充满深爱,从人间悲欢到乐观旷达,彰显一往情深之动人品质。该作品的总制作人刘鹏表示,东坡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东坡精神”搬上舞台,是对绵延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致敬,用...……更多
苏轼为三任妻子写的三首悼亡词,哪一首最让你感动
...大幸事,不啻于伯牙之于子期的高山流水之美。你认为哪一首最让人感动呢?欢迎朋友们指教。 ……更多
满架葡萄一院香
...以及战士们痛快豪饮的场面,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见,葡萄酒是古人非常喜爱的美酒之一。南宋诗人杨万里写下一首非常风趣的《葡萄干》:“凉州博酒不胜痴,银汉乘槎领得归。玉...……更多
苏轼的被贬之路与文学之巅
...谓的山珍海味,而是一种过程,一种境界,试问,他这种旷达的心境,千百年来,能有几个?最后,再说说苏轼的兄弟情吧。苏轼与苏辙从小一起读书的事情,在文章的开头就有说过。其实,他们不但是兄弟,还是难得的知己。...……更多
乌台诗案背后的风云:苏轼与沈括的交锋及其文化影响
...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首记录出游的场景,游兴正酣时大雨不期而至,同行狼狈,苏轼却听着雨打树叶声,一边吟啸一边在雨中缓行。虽然只有一根竹杖,一双草鞋,他却走出了马上飘飞的感...……更多
...一样,从年轻到苍老,从轻快到缓慢,从意气风发到超脱旷达,他用自己的情趣与万物和解,创作了大量流传千古的诗词。他没有一直骑在那高高的马背上,但他有着自己的“马”上人生! ……更多
苏轼:文坛的全能才子与艺术天才的完美结合
...“呵呵”!今天小解就为大家带来苏轼的另一天才之作,一首十分神奇的新颖宋词。苏轼只写下了这首词的一半,另一半自然成形,随之出现,精巧绝妙。可能他不是写此类诗词的第一人,但这首词堪称其中精品,接下来我们一...……更多
欧阳修生平最豪放的一首词是那首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写文和为政方面。他曾写过一首全词如下: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更多
秦观的《好事近·梦中作》:一首词中的人生释然与自然融合
他是苏轼的忘年交,他的一首流传千古诗词,其中有五个字成为神来之笔,被世人常常挂嘴边,就连最挑剔的文人都赞不绝口在中国古代诗词文化历史长河中,像李白、王维、杜甫、白居易等人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不过...……更多
苏辙的年夜饭
...一起过年的情景,现在“屈指已成昔”了。苏轼随即和诗一首《次韵子由除日见寄》,并且告诉苏辙,附近的陇地,除夕也吃腊肉:“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第四道是鸡,取“大吉大利”之意,千年之后,我们的年夜饭仍...……更多
苏东坡以诚化宿怨
...佞所不容,累遭贬谴。苏东坡却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与乐观精神,面对人生的种种挫折,把逆境当成风景,“视天下无一不是好人”。他以真诚为本,成功地化解了笼罩苏程两家42年的宿怨,堪称一个奇迹。表兄变姐夫 ...……更多
聊聊苏轼最神奇的一首诗
在《全宋诗》卷348记录了一首非常有意思的诗,这首诗名为《题金山寺》,它是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回文诗: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遥望四...……更多
读苏轼的《江城子》,聊聊爱情最孤独的状态
...景,品尝过许多地方的美食,一路行一路食,沿途又留下一首首的诗词。这一路走来,苏轼还是会偶尔想起那山清水秀的故乡,想起那位已经去世的温柔可人的妻子王弗。那段青涩甜蜜爱情,那段蒙尘的往事,连同那位名叫王弗...……更多
苏轼的《南歌子·感旧》:诉衷肠的铁汉柔情与豁达乐观
...肯栖,寂寞沙洲冷”这千古名句。本期分享的是苏轼的另一首婉约词,《南歌子·感旧》,这次是为第二任妻子王闰之而写。1079年,苏轼经历了人生最大的磨难——乌台诗案。在多方努力下,他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却被贬至黄州...……更多
央视力荐的4部国宝级纪录片,打开你的人生格局
...。1《定风波》纪录片《定风波》的取名,来源于苏轼的一首词。词中有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最能凸显苏轼一生豁达的心境。苏轼人生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风波不断,厄运连连。他20岁丧母,28岁...……更多
苏轼与歌妓柔奴的传奇故事
...是吾乡。”这句话深深打动了苏轼,让他在场为柔奴赋下一首千古绝唱《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表达了对女子坚强情操的赞颂。这就是这首脍炙人口的词的诞生背景。事情发生前几年,王定国还只是一名官场新秀,他在...……更多
宋神宗熙宁年间变法争议:王安石与苏轼的政见之争
...再贬,此时苏轼经历人生大落,贬谪黄州之后,心境愈发旷达,自号“东坡居士”,思想上的转变让苏轼更加成熟,在上任途经江宁,闻听王安石退居于此,便前去拜访。王安石高兴不已,身穿平民素服前去迎接,而苏轼来不及...……更多
苏轼与西凤酒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传承
大家都知道苏轼非常热爱美食,如果古代搞一个爱吃排行榜,那苏轼一定能挤进前三。但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苏轼还是个酒鬼。而且他不但爱喝酒,还会自己酿酒。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的就是苏轼和中国四大名酒之一的西凤...……更多
豪放词宗 法学大家
...寅二月,……宝鸡、虢、郿、盩庢四县……寄子由》这是一首五百言的长诗,题目也很长,苏轼将自己奉诏到减决囚犯几日的经历以诗寄给弟弟苏辙。嘉祐六年(1061年)十二月,苏轼到凤翔府任签判。据《宋史》卷十二本纪第...……更多
...的十二匹马共六轴,请苏轼写题跋,却被拒了,得到的是一首讽刺执政大臣无能,未能尽我之才的抱怨诗,王诜并未生气。李公麟:前世画师今姓李,不妨还作辋川诗李公麟是《西园雅集图》的执笔画者,其绘画技艺,观其作品...……更多
“东坡大家讲”第一季收官 北大教授赵冬梅深度讲解苏轼“过岭”
...与个体选择》为题,在三苏祠的春色中,为观众细细解读苏轼的命定与选择。这场讲座也是“东坡大家讲”第一季最后一场讲座,第二季“东坡大家讲”也正在筹备过程中。臣子贬谪“过岭”,这是当时宋朝对大臣非常严厉的惩...……更多
被偏爱的荠菜
...时人常吃的“荠糁”。陆游多次在诗中提到荠糁,其中有一首《食荠糁甚美,盖蜀人所谓东坡羹也》:“荠糁芳甘妙绝伦,啜来恍若在峨岷。莼羹下豉知难敌,牛乳抨酥亦未珍”,就道出了两种菜名间的渊源。北宋张耒也有《食荠糁》诗...……更多
苏轼“雪堂”砚亮相央视!
...为临平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作。比如,苏东坡留给临平有一首词叫《南乡子·送述古》,是苏东坡送别杭州知州陈襄离任时所作。昔时,临平为杭州水路北行的第一站,若有好友离杭,一般送至临平作别。苏东坡词中提及的临平...……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比如李绅吃鸡舌头的说法就很不靠谱,一顿饭六百只鸡,李绅即便不是天天吃鸡,在交通运输困难的古代,鸡的供应量也会很成问题。其实
2024-06-24 20:06:00
有一次,他特地来拜访李绅,刚在旅馆住下,家仆和一个市民发生了争斗。得知是宣州馆驿崔巡官的仆人,李绅竟然把那个仆人和市民都处以极刑
2024-06-24 20:05:00
后人根据此处记载,认为这里的“李司空”就是李绅,从而从侧面证明了李绅家里的排场之大,生活的奢侈。因为诗中的李司空吃饭必有歌妓唱歌相陪
2024-06-24 20:05:00
吴湘的叔父吴武陵当年得罪过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两家是世仇。为了取悦李德裕,李绅把吴武陵的侄子吴湘列为了报复对象,因而罗织罪名
2024-06-24 20:06:00
唐代建立后,疆土只限于关中和河东一带,尚未完全统治全国,因此,李世民经常出征,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自公元618年(武德元年)起
2024-06-24 20:13:00
简介明朝内阁首辅许彬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0:08:00
袁崇焕攻击蕾蕾,为何会被崇祯帝凌迟
袁崇焕是明朝末年一个最具争议性的人物,有人认为袁崇焕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民族英雄、抗清大将,然而结果却死于自己人的手中,充满了悲情性
2024-06-24 20:07:00
于是他下令派人,联合湖北当地的官府,以及楚王府联合调查此事,看看这一千多万两白银到底能不能悉数捐给朝廷。可是当楚王朱华奎知道此事后
2024-06-24 20:09:00
公元1643年,张献忠率领军队攻打武昌,熟知楚王坐享万贯家产,富可敌国的武昌官员,全体跪于楚王府,恳求楚王朱华奎捐献部分家产
2024-06-24 20:10:00
可能这是武则天圈养大量男宠最初的出发点吧,武则天挑选男宠的标准也很简单,体格健壮,相貌英俊,无论是早期的薛怀义、沈南璆
2024-06-24 20:14:00
管在古代还是现代,抄家和搜书包等于两败俱伤的杀招,除非证据确凿,账本什么都拿到了,不然结局很难看。如果没有铁证证明这些大臣贪污
2024-06-24 20:08:00
当时建成就发现了一个问题,他就定下了很多的军法,并且李氏兄弟二人,就以身作则,和士兵们的待遇是一样的。不仅和战士们一起吃住
2024-06-24 20:11:00
明末三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大家都很熟悉,但在三案之前还有三案(劫杠案、妖书案、伪楚王案)。劫杠案、妖书案、伪楚王案三案
2024-06-24 20:09:00
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杜甫在巩县出生,汉武帝时期酷吏杜周是他的元祖,杜审言是他的祖父。杜甫是西晋名将杜预的十三世孙
2024-06-24 20:16:00
《史记》里记载,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他们曾经一起做生意,管仲出的钱少,鲍叔牙出的钱多,结果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每次都要多拿一份儿
2024-06-24 2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