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聊聊魏晋文士处世及选择的变化
魏文帝曹丕曾经在他的《典论》中评价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个人是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此七个人就是建安七子。除了孔融,其他六个之间的交往是比较密切,而且与曹丕和曹植的关系都比较...……更多
嵇康的广陵一曲为何成绝响
...治,嵇康选择回归自然,饮酒作乐,追寻真正的自我。《文士传》中曾记载嵇康:性绝巧,能锻铁。嵇康爱好打铁,甚至把铁铺子置在自己家里后院一棵枝叶茂密的柳树之下,并且引来山泉,绕着柳树造了一个温泉,打铁累了,...……更多
嵇康:竹林七贤之首,20年不笑不怒背后的真相
...,种种现象令嵇康既悲痛又无奈。就是这样的环境下,他选择了如同一个木头人一般存活于世,不笑不怒,究其根本,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无奈和伤心。可能现在我们看到一个人每天不苟言笑会说他装酷、耍帅,但身处那个特殊...……更多
魏晋文士:时代的狂客与思想的乐园
...代,就因此产生了一群奇怪的人,我们将它们称之为魏晋文士。关于魏晋文士,我们一直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只知有其人却不知他们究竟是有着怎么样的思想主张?又是一群怎么样的人?他们之中的关键代表人物就是竹林七贤...……更多
东汉三国真英雄排行,蜀汉三老将、东吴四英将、曹魏三公你知道吗
...嘉建安七子。成员: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竹林七贤。成员: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旗本八骑。成员: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河北四庭柱。成员:颜良文丑张郃高览泰山四寇。成员:孙观吴敦尹礼...……更多
...士,他们整日饮酒、纵歌,不问世事,后人称之为“竹林七贤”。据近代史学家陈寅恪考据,所谓的“竹林七贤”中的“竹林”并非真的竹林,因为“河南焦作属北方而无竹,故其名取自佛典竹林精舍。”即,所谓的“竹林”指...……更多
汉魏六朝时为什么能出现这种风格的文章呢
...友谊和“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的文士生活,他们觉得是极有意义的。“竹林七贤”的无视礼法、放浪形骸和任性自适,也极有价值。例如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认为做官会束缚人的个性和自由,从...……更多
司马昭为何会杀了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呢
嵇康是“竹林七贤”之一,很有才学,是魏晋时期的文学家、思想家。但是,嵇康不愿出仕,更不愿为司马氏效力,司马昭多次征召嵇康出来做官,嵇康都拒绝了。后来,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迫于司马氏的巨大压力,出去做官...……更多
你知道哪些人被称为“竹林七贤”吗
...今河南辉县西北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虽然这七人都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但是他们的思想倾向略有不同。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更多
三国杀:一曲广陵断人肠,嵇康在游戏与历史中同样悲剧
...期曹魏著名的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并且还是“竹林七贤\"之首。此人非常注重养生,且有侠士之风。曾任郎中、中散大夫,因不理会钟会的拜访,拒绝司马昭的征辟、山涛的引荐,后因吕巽、钟会陷害,加上屡次拒绝当官...……更多
西晋文艺世俗精神的成因
...制被门阀制度所取代。分封制减少了西晋庶族、吴蜀亡国文士的进身的途径,士人出现隐逸避世和攀附权贵两个极端,总体上后者居多。分封制还是西晋陷入内忧外患的罪魁祸首。《晋书·简文三子传》唐史臣评曰:“列代之崇...……更多
王戎:竹林七贤中的“异数”,节俭背后的高尚情怀
...》,临死面不改色。后竹林七贤大多数隐世不出,王戎却选择在朝中当官,有人说他善于奉承权贵,所以这次仕途轻摇直上。因此,有人觉得王戎是竹林七贤中最俗的一个。可是他真的俗吗?司马炎曰“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更多
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作品和精神传承至今
...的七位文人雅士,他们在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年代中,选择隐居于竹林之间,独立自主,追求自由与真理。竹林七贤的发展当时的政局动荡不安,司马家族已经掌控了曹魏朝廷,并且开始严惩与其对立的政治势力。许多士大夫...……更多
曹魏信赖的竹林七贤是谁,司马昭对其痛下杀手
...授官职都是无事拿俸禄的闲差。而作为第一偶像天团竹林七贤的首席巨星,嵇康或邀朋友于竹林间饮酒作诗,或游历名山大川,采药炼丹,过着“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当时,社会正值司马家族逐步篡夺曹魏政权之际,世家...……更多
魏晋风流人物志:竹林七贤的狂放人生与文艺造诣
...放声大哭。3.山涛:来自河内,字巨源,人称山巨公,是七贤里年龄最大的,活到了79岁。做官做的不错,一直到司徒。但也是因为这个,嵇康写了《与山巨源绝交书》,但还是嵇康儿子的监护人(嵇康被咔嚓后托孤)。他就是...……更多
竹林七贤是士族还是庶族,他们的仕途怎么样?
笼统来说,竹林七贤都算豪族出身,只是高低不等、远近不同。魏晋时代逐步完全建制化。所以,大官员、大名士都要出自豪族或士族这个圈子。之前对竹林七贤做了一番评价,但没有深挖他们的家族背景。这里谈一下他们的...……更多
嵇康为何被后世之人称为“冥顽不灵”的圣人
...神个体”与“个性卓异”的代表,使得魏晋时代的“竹林七贤”,以喝酒纵歌、自由创作,大兴清谈之风闻名一时,并成为时代楷模。其中,“竹林七贤”中的精神领袖嵇康,将魏晋人所追求的“风骨”展现得淋漓尽致,以至慷...……更多
山涛:竹林七贤中的精神领袖与政治担当
...涛有关,相信许多人也听说过。嵇康是曹魏的女婿,山涛选择了服务司马家,并为司马家去劝说嵇康做官。嵇康十分生气,给他写了一封书信,这也是后来有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嵇康的气节风骨都为大家所熟知。也因为这...……更多
赵云单枪救阿斗,长坂桥头张飞吼
...诈之人?话说曹操安排已定,便拟整军南下,适大中大夫孔融奏称王畿以内,不宜封建诸侯,又谓天下粗定,疮痍未复,不宜兴师。明明与曹操反对,曹操当然怀恨,御史大夫郄虑与孔融有隙,竟诬孔融在北海时,招合徒众,图...……更多
竹林七贤与魏晋隐逸文化的崛起
...出去走走,游山玩水,陶冶情操,回来还继续关注时局的变化,对政治责任、道德修养的坚守一个都不能少。这种\"朝隐\"更像是孔子工作烦了发的牢骚,等自己心情好了,自己上司心情也好了的时候,再回来继续工作。 朝隐只...……更多
阮籍仅凭一本事善终,司马昭赞其为天下第一等人物
...名的隐士,超然物外,不附权贵,追求自由。然而人可以选择生活方式,却不能选择自己生存的年代。对阮籍这样的人而言,时代的压榨无疑是生命中最大的痛。阮籍也曾怀有经世济民的抱负,然而现实很残酷,曹氏和司马氏争...……更多
如何压服司马懿?曹叡曹爽没学好曹操的大学问
...人向曹操诬陷边让,曹操则让郡中官员将边让就地诛杀。孔融,三国名士。袁绍兵败后,曹操的儿子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曹操不明白,后来问孔融这出于何经...……更多
嵇康:自学成才的典范,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
大家知道,钟会也是个名士,对名士中的核心层竹林七贤仰慕得要命。而嵇康又是七贤中的大帅哥,因此钟会对嵇康的仰慕又是最严重的。可嵇康却对钟会的鄙视又是最严重的。竹林七贤是一个名士团伙,这个团伙看起来好像...……更多
千古知音难再寻:历史上的五位挚友传奇
...,此时曹丕已经是魏王世子,身份尊贵,不但亲自率领众文士为他送葬,还因为王粲生前喜欢听驴叫(这爱好挺别致),就带头学驴叫送王粲最后一程,还要在场的人一起学驴叫,估计在场众人心中都是我有一句话不知当不当讲...……更多
魏晋第一美男嵇康,他是怎么死的?
...,才高俊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个人活于世上,最没法选择的是这两样东西:一是自己的家庭出身,二是所处的时代。嵇康同样如此。嵇康所处的时代为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战争、瘟疫和灾害等...……更多
盘点历史上的神童,他十二岁就当上了秦国丞相
...14岁时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诗书礼乐无不精通。五孔融 孔融,字文举。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后因触怒曹操而为...……更多
孔融的政治才能与道德观念的探讨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孔子的二十世孙,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小时候就以孔融让梨的故事被人称赞。提到孔融,大家第一印象肯定就是孔融让梨的典故了,基本上大家...……更多
...害杀害了嵇康,嵇康是谁?曹操的曾孙女婿,当时的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钟会是太傅钟繇的儿子,年幼之时就受到司马懿的赏识。求学时和司马师、司马昭兄弟来往密切,关系很好。高平陵事变中,钟会为司马氏出谋划策,成...……更多
聊聊东晋和西晋的文学
...们的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后世称他们为竹林七贤。竹林七贤的诗慷慨悲凉、雄健深沉,透着建安风骨,是建安风骨的延续。例如,建安七子阮瑀之子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更多
剖析“孔融让梨”这个道德模范故事
...梨”并不是四岁的孔融能够吃得下的,所以他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一个“小梨”。没有牵涉到任何的“道德”层面。如果孔融本身不喜欢吃梨(以孔融的家世来说,这种可能性很大),又不好意思直接拒绝,所以他将大梨让给了自...……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比如李绅吃鸡舌头的说法就很不靠谱,一顿饭六百只鸡,李绅即便不是天天吃鸡,在交通运输困难的古代,鸡的供应量也会很成问题。其实
2024-06-24 20:06:00
有一次,他特地来拜访李绅,刚在旅馆住下,家仆和一个市民发生了争斗。得知是宣州馆驿崔巡官的仆人,李绅竟然把那个仆人和市民都处以极刑
2024-06-24 20:05:00
后人根据此处记载,认为这里的“李司空”就是李绅,从而从侧面证明了李绅家里的排场之大,生活的奢侈。因为诗中的李司空吃饭必有歌妓唱歌相陪
2024-06-24 20:05:00
吴湘的叔父吴武陵当年得罪过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两家是世仇。为了取悦李德裕,李绅把吴武陵的侄子吴湘列为了报复对象,因而罗织罪名
2024-06-24 20:06:00
唐代建立后,疆土只限于关中和河东一带,尚未完全统治全国,因此,李世民经常出征,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自公元618年(武德元年)起
2024-06-24 20:13:00
简介明朝内阁首辅许彬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0:08:00
袁崇焕攻击蕾蕾,为何会被崇祯帝凌迟
袁崇焕是明朝末年一个最具争议性的人物,有人认为袁崇焕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民族英雄、抗清大将,然而结果却死于自己人的手中,充满了悲情性
2024-06-24 20:07:00
于是他下令派人,联合湖北当地的官府,以及楚王府联合调查此事,看看这一千多万两白银到底能不能悉数捐给朝廷。可是当楚王朱华奎知道此事后
2024-06-24 20:09:00
公元1643年,张献忠率领军队攻打武昌,熟知楚王坐享万贯家产,富可敌国的武昌官员,全体跪于楚王府,恳求楚王朱华奎捐献部分家产
2024-06-24 20:10:00
可能这是武则天圈养大量男宠最初的出发点吧,武则天挑选男宠的标准也很简单,体格健壮,相貌英俊,无论是早期的薛怀义、沈南璆
2024-06-24 20:14:00
管在古代还是现代,抄家和搜书包等于两败俱伤的杀招,除非证据确凿,账本什么都拿到了,不然结局很难看。如果没有铁证证明这些大臣贪污
2024-06-24 20:08:00
当时建成就发现了一个问题,他就定下了很多的军法,并且李氏兄弟二人,就以身作则,和士兵们的待遇是一样的。不仅和战士们一起吃住
2024-06-24 20:11:00
明末三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大家都很熟悉,但在三案之前还有三案(劫杠案、妖书案、伪楚王案)。劫杠案、妖书案、伪楚王案三案
2024-06-24 20:09:00
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杜甫在巩县出生,汉武帝时期酷吏杜周是他的元祖,杜审言是他的祖父。杜甫是西晋名将杜预的十三世孙
2024-06-24 20:16:00
《史记》里记载,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他们曾经一起做生意,管仲出的钱少,鲍叔牙出的钱多,结果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每次都要多拿一份儿
2024-06-24 2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