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新时代河西走廊万千气象 | 敦煌研究院1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副研究馆员李波作为全国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优胜者,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单列表彰。李波,1983年入职敦煌研究院至今,主要从事古代壁画彩塑的保护修复研究工作。30多年来,他主持或指导完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项目立项、保...……更多
重磅!人民日报“新时代河西走廊见闻”系列报道在头版开栏
...演出国家和地区最多的剧目。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主持召开座谈会期间,询问了《丝路花雨》等优秀文化作品创作生产和“走出去”的成功经验。一部敦煌舞剧“走出去”,万千敦煌粉丝“走进来”。2021年6月...……更多
这份一千年前的公务接待用酒账单,见证丝绸之路的繁华景象
...包括这段《酒破历》残卷在内的8件古代写本文物捐献给敦煌研究院。这段残卷如何去到日本,又如何被青山杉雨收藏,随着他在1993去世,成了一个谜。此段曾被《开国大典》作者董希文收藏,曾一度流落日本。如今保存在国内...……更多
种子生产“黄金走廊”的三个变化
...亩制种玉米示范基地。杨 潇摄(人民视觉)初秋时节,河西走廊上,一望无际的制种玉米丰收在望。今年是种业振兴行动由“三年打基础”转向“五年见成效”的关键一年。记者来到有种业“黄金走廊”美誉的甘肃河西走廊地...……更多
...在长城保护上继续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进一步加强与敦煌研究院等专业机构合作,联合开展土遗址保护、文化遗产监测、高层次人才培养等,借助先进理念和一流技术,推动长城保护由看管保护向研究保护转变、从探索性修...……更多
“90后”海关人:扎根敦煌大漠边关,用行动诠释使命
...外展览,助力“一带一路”文化保护和弘扬2022年8月,由敦煌研究院、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主办的《灿烂记忆:从美索不达米亚到犍陀罗—东方文明古国冶金术展》在敦煌莫高窟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开展。“展览...……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周斌全 邱军5月20日,敦煌市与法国瑞麒集团、敦煌市加荣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投资建设现代装备智慧农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中法智能化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项目...……更多
新时代河西走廊万千气象  |  罕见!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身敦煌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赵帅杰12月6日,敦煌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莫高派出所联合敦煌市生态保护工作站收容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当天上午8时许,敦煌市公安局接到群众报警称,在莫高镇东面“三危山树沟...……更多
新时代河西走廊万千气象  |  甘肃省敦煌市:提升养老服务 守护幸福晚年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宋朝军近日,敦煌市转渠口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给全镇老人带来便利。中心供应的早中晚三餐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加之工作人员优质的服务,获得了老人们的称赞。“这儿的饭菜...……更多
...忆道。2021年11月启动的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运用了敦煌研究院的专利技术,将“PS材料”(一种高模数的硅酸钾溶液)滴注渗透到墙体表层黄土中。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加固了夯土表层,也提高了墙体的抗风蚀、雨蚀能力...……更多
​新时代河西走廊万千气象  |  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敦煌-连云港-曼谷”首发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近日,由甘肃物流集团参股子公司苏陇(甘肃)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联合中铁集兰州分公司共同开发的石棉出口业务,从甘肃敦煌顺利发出,本次列车装载着10个集装箱共计250吨石棉,将通过新亚欧陆...……更多
...报 》( 2024年05月03日 第 02 版)文化经济一廊间。今天到河西走廊,看文旅、看科创,更能感受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万千气象。一匹天马,昂首嘶鸣、腾空疾驰,蹄下飞鸟回首注目……“马踏飞燕”——中国旅游标志,取自上世...……更多
看见“不一样”的敦煌
...通史》(七卷本) 20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一路穿过河西走廊抵达敦薨之山,他将“敦薨”记为“敦煌”,汉武帝征讨匈奴,占领河西地区,“列四郡,据两关”。从此,敦煌成为中华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神秘的明珠。首部关...……更多
...信心。”麦积山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与莫高窟同属敦煌研究院管理。5年前,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总书记曾谈起“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这次在麦积山石窟,总书记希望文物工作者赓...……更多
...过传承千年的吉光片羽,体悟敦煌海纳百川的文化基因。河西走廊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黄金通道。作为河西走廊西端重镇的敦煌,孕育了被誉为“世界艺术画廊”“墙壁上的博物馆”的莫高窟。第三次到访莫高窟,赖凤梅仍...……更多
从“一战河西”到“河西四郡”:汉武帝的河西战略与甘肃的形成
河西走廊的具体位置主要在今天祁连山的北边,天山的南边,以及玉门关的东边,大概位置在甘肃兰州的西北方向,这条走廊长约一千公里,分别管辖酒泉,张掖,武威,金昌,嘉峪关五个地级市,而且这些城市大多跟汉武帝...……更多
...,潘从明、杜钧、阙卫平、杨义兴等一批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伟业中,呈现出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奋进风采。在《劳模记录工程》首批播出的节目中,国家级技能大师、...……更多
...使节和高级别外交官走进兰州、敦煌两地,了解兰州市、河西走廊五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中国西部源远流长的多彩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蓬勃发展的文化旅游、新能源等产业,给外交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新趋势:...……更多
长城保护的守正与创新
...不同环境的响应机制,以及对不同保护措施的耐候性。”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副所长裴强强说。西北地区多以黄土夯筑长城为主,在漫长时光中,墙体根部掏蚀凹进、墙面风化剥落、裂隙发育等病害都在加速长城的“衰老”。...……更多
聊聊霍去病与他攻下的四大城池
...去病带兵路过刚好挖掘出来,所以得名酒泉。。。。。。河西走廊当然无论哪种传说都好,反正离不开霍去病这位民族英雄!其实酒泉的地理位置很好,水草丰沃,适宜居住,所以在古代很多时候都把这个地方当作中原王朝开疆...……更多
聊聊汉魏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的“羌化”与“汉化”
...鲜卑秃发部便在河西陇西进行着游牧活动。匈奴原本便是河西走廊的强大游牧部族,汉武以后大胡、屠各胡等余部仍在该地区活跃。汉族乃河西主体民族,这与长时间的统治有着很大的关系,而又因其相对安宁,“八王之乱”、...……更多
《受到召唤·敦煌》将于12月在京共赴“千年璀璨之约”
...有挑战和创新的尝试。今年5月,主创团队前往敦煌采风,和敦煌研究院召开座谈会,行走在敦煌的土地上,感觉自己像是跨越了千年时光,感受着中华文脉的力量。“我们想要做的,就是让敦煌艺术年轻起来,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中华文...……更多
走近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从两千多年前的“乘法口诀”说起
...照合影。“第一次听说‘悬泉置’这个名字是看纪录片《河西走廊》,而进入简牍博物馆几乎可以说让观览者‘重走’了一遍河西走廊,因为那里有曾经饮马瀚海的将军,有远嫁边关的解忧公主,有籍籍无名却为开疆拓土守卫边...……更多
血战河西:大唐英雄张议潮的收复之旅
...蕃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国力大损。趁此机会,唐宣宗派兵河西走廊东部的收复了原州、秦州、乐州,以及石门木峡七关。公元848年三月,张议潮领导起义,赶走了吐蕃人,一举占领沙洲城,随后占领附近的瓜州(今甘肃疏勒河以...……更多
...。公元111年,西汉王朝为抗击北方的匈奴袭扰,汉武帝在河西走廊设“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个行政管理区)、“据两关”(阳关、玉门关为两个著名的军事要塞),位于敦煌的玉门关、阳关便是汉朝的西大门。而...……更多
在行走中感受思政课内涵
...绸之路的文明,更将“三秦学生记者”思政的种子撒在了河西走廊。本次开展的“行读河西 追梦丝路”甘肃夏令营活动是“三秦学生记者”首次跨省进行的思政课行读之旅,也是思政课“陕西模式”向外延伸的一次重要探索。...……更多
霍去病攻占河西走廊,汉武帝分别取4个霸气名字,使中国受益至今
...之围的耻辱。今天主要想说说汉武帝时期,霍去病打下的河西走廊。在很多人印象当中,河西走廊一直都是中原王朝所有,其实并非如此,在秦汉之前,这里是游牧民族的天堂,曾经大月氏、乌孙等二十多个部族生活于此,直到...……更多
...纪录片、公益广告等形式,重塑和表现历史,加深游客对河西走廊、丝路文化的印象。做靓“五彩驹”山丹logo,塑造“丝路军马”“世博圣地”金字招牌,通过事件推广、话题引爆、节会赛事等方式,创作旅游攻略、分享旅游...……更多
...里的狭长平原,就像一条长长的廊道,这地方就被称为“河西走廊”。河西走廊的东面是秦陇高原,西面是浩瀚的塔里木盆地,是连接关中和西域的黄金枢纽,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当然,它也是中原王朝抵御游牧民族...……更多
霍去病攻下匈奴的咽喉要地,汉武帝设下四重镇,中国至今仍在受益
...,咱们中国到现在都还受益呢。这所有的事儿,得先从“河西走廊”讲起。河西走廊啊,是个长度超过一千公里,宽度在几公里到几百公里之间变化的狭长地方。因为在黄河西边,地理形状像条走廊,就得了河西走廊这个名。这...……更多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潍坊诸城市南湖区:人大代表一线履职 助推营商环境再升级
大众网记者 宋学敏 通讯员 卢炜婕 潍坊报道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潍坊诸城市南湖区人大积极响应诸城市人大常委会的号召
2025-02-23 22:40:00
自2月中旬以来,贵州天空仿佛被戳穿了蓄水池,贵阳市民手机里的天气APP清一色挂满“阴雨”标识。连续的阴雨天气笼罩贵州,网友直呼“潮湿得都快发霉长蘑菇了
2025-02-23 22:44:00
潍坊诸城市南湖区:人大代表助推环境整治 扮靓美丽乡村
大众网记者 宋学敏 通讯员 卢炜婕 潍坊报道为进一步巩固辖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打造“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村容村貌
2025-02-23 22:44:00
央视网消息:在云南西双版纳,各式各样的春菜陆续“上新”,为市民餐桌增添专属的“春天味道”。走进热闹的西双版纳勐海县双合市场
2025-02-23 22:57:00
央视网消息:近期,随着气温逐渐转暖,演出市场的客流也出现了明显的增长。在北京,一些沉浸式的音乐剧、舞台剧受到消费者青睐
2025-02-23 22:58:00
天津这条新建轨道交通,最新亮相! 扫码阅读手机版
日前,天津轨道交通Z4线北段主体工程顺利完成,正式进入机电设备安装和装饰装修阶段。今天,轨道交通Z4线一期工程北段建设情况介绍来了
2025-02-23 23:06:00
河北新闻网讯(杨冶、师源)2月21日,唐秦高速公路唐山段建设现场,机械轰鸣,工人们有序施工,各项工程正加紧推进。2025年以来
2025-02-23 23:08:00
【当代声音】远谋近施必答题 不负时光争朝夕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贵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新春第一会”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会劲擂战鼓,对远谋近施只争朝夕加快构建富有贵州特色
2025-02-23 23:15:00
贵州文旅出海 持续深拓国际旅游市场
“越南游客比较喜欢赏花,所以本次踩线中特意选择了百里杜鹃景区和樱花园,回去我会把贵州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类景点精心加入到旅游产品中
2025-02-23 23:15:00
文化中国行·屯堡印记 | 政府、学者、村民三方共议“可持续文化生态圈”建设
初春的贵州,分布在全省各地的屯堡村寨,宛如一颗颗散落的文化遗珠。沿着蜿蜒延伸的青石板路前行,600年前的明代江淮风貌在雕花窗棂与石头寨墙间若隐若现
2025-02-23 23:16:00
2025年第二届海南乡村振兴摄影大赛采风活动走进昌江
南海网2月23日消息(记者 鲁启兰)近日,“大地流彩绘村景 乡村新貌谱振兴”2025年第二届海南乡村振兴摄影大赛征稿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
2025-02-23 23:21:00
“西安处处是宝藏!”“这也太有特色了!”你敢想象吗西安竟在航站楼建起了博物馆↓↓自动播放2020年6月至2022年10月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期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掘出各类古代文化遗迹6848处包括古代墓葬4093座陶窑
2025-02-23 19:35:00
今日热榜丨今年春节,这个90亿的大项目里有没有你的身影?
历时40天的2025年春运于2月22日结束,你是否参与了一个90亿的大项目呢?据交通运输部预计,整个春运期间,2025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90
2025-02-23 19:39:00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春节过后,湖南新田县产业开发区内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各企业开启复工复产模式,全体员工迅速投入到紧张的生产工作中
2025-02-23 19:43:00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农业龙头企业是带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发展的排头兵,我们能拿到市级龙头企业的光荣称号,定将不辱使命
2025-02-23 19: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