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新社敦煌7月21日电 (记者 刘玥晴)“用沥粉堆金技法,营造壁画上佛光的立体效果,太精妙了。果然,智慧和勤奋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特质。”赖凤梅21日参观甘肃敦煌莫高窟后说。
当天,赖凤梅等20位香港台胞走进其中8个洞窟,通过传承千年的吉光片羽,体悟敦煌海纳百川的文化基因。
河西走廊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黄金通道。作为河西走廊西端重镇的敦煌,孕育了被誉为“世界艺术画廊”“墙壁上的博物馆”的莫高窟。
第三次到访莫高窟,赖凤梅仍被深深震撼。她仔细欣赏第390窟中百余位佛陀头顶上不尽相同的华盖,赞叹古代画师们的想象力:“华盖本是帝王和贵人出行时用的伞,在这里和佛教文化结合,很特别、很有趣。”
赖凤梅告诉中新社记者,她已将此番见闻分享给在台湾高雄的哥哥,期待日后同他来河西走廊自驾游。
安盛金融有限公司区域总监周媛曾到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游览,与其较为鲜明的中原风格相比,莫高窟浓厚的西域艺术氛围令她印象深刻。“经变画细腻地展现了印度高僧等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当地百姓多元的生活习俗,让我体会到敦煌文化的包容。”
金凤凰展开双翅,长长的凤尾盘连翅膀,旋转飞翔之势展于眼前。在第16窟抬头看到西夏时绘制的团凤莲花四龙纹藻井,周媛感到新奇,“讲解员介绍,这种以凤为中心的藻井与当时太后执政有关,匠心独具”。
“这些见证了河西走廊繁荣的壁画和造像保存至今,我在钦佩之余,心里还有满满的感动。”周媛表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雪泥鸿爪激励了她们这些在港台胞,借助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的优势,参与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完)【编辑:邵婉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