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张掖古志(影印本)》亮相《河西走廊通史》编纂启动会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3-15 10: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张掖日报

本报讯3月11日,书写伟大的走廊:《河西走廊通史》编纂启动会在兰州召开,《张掖古志(影印本)》作为我市加强方志古籍保护传承的重要成果亮相《河西走廊通史》编纂启动会。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向《河西走廊通史》总总编田澍和8位分卷总编赠送了《张掖古志(影印本)》,作为重要史料用于《河西走廊通史》编纂。

《张掖古志》是市委、市政府在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历史文脉、挖掘地方史志资源方面的重大项目,是我市对现存张掖方志类古籍的全面系统搜集整理,是张掖方志类古籍的集大成。《张掖古志》编修校点工作于2021年3月启动,历时两年完成了全部书稿的编辑任务,其中影印本已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该套志书汇集了张掖1949年前方志类古籍39部、40个版本,全书分影印、校注、重刊三个版本,共计81册,712卷,约6670万字。其中影印本14册,234卷,2200万字;校注本10册,239卷,约2300万字;重刊本8函,57册,239卷,约2200万字。

兰州大学校史馆馆长、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近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张克非说:《张掖古志》很有价值,充分体现了张掖市委、市政府的眼光和魄力。该书的出版是一件大事,建议申报方志类奖和省社科奖。希望以后在省地方史志学会的有关活动中加大推广交流,张掖史志值得认真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迎春教授说:“有良方志然后有良史”,这样一部富有学术价值、收藏价值、实用价值的力作既有襄助学术、嘉惠学林之功,又收普及历史、保存文脉、传播文化之效,是张掖市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的重要举措。其必将催生系列学术成果,必将带来张掖乃至河西文史研究的新进步,必将推动张掖经济社会尤其是历史文化事业的发展。

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周松如是说:汉武帝建河西四郡之后,张掖就成为河西走廊的中心城市之一,历史悠久,积淀丰富,民生富足,人文荟萃,历史上也保留了许多张掖的史料。《张掖古志》钩辑爬剔,多方搜求,集腋成裘,将张掖古代地方文献汇集成书,所收录的文献系统展示了两千年来河西走廊的历史风貌,中间不乏善本、孤本,虽然统以张掖之名,实际上也可以视为河西走廊的史料渊薮。《张掖古志》的影印出版,实则是张掖人民的一件大事、一件幸事,不仅嘉惠学林,也将有力推动张掖文化事业再上新台阶。

《张掖古志》是张掖重要的史志资料,也是研究张掖乃至河西走廊历史的重要资料。目前,《张掖古志》重刊本和校注本已进入“三审三校”环节,全书将于今年底全部正式出版发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5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时代河西走廊万千气象  |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技术交流暨张掖市牛产业发展大会召开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赵帅杰6月1日,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技术交流暨张掖市牛产业发展大会在张掖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农业畜牧领域的专家、企业家和客商代表齐聚一堂,共商牛产业发展
2024-06-02 13:55:00
张掖为何这么重要
...张掖就位于这个中间位置。汉武帝时期,霍去病连续突击河西走廊的匈奴,浑邪王率众投降,封为漯阴侯,食邑10000户。汉朝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郡置属国,号为五属国,安置
2023-11-09 11:12:00
新时代河西走廊万千气象  |  历时4年!甘肃张掖完成85个野生乡土草种质资源种植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宋朝军近日,国家级草品种区域试验站(甘州)于近日完成最后一个野生乡土草种质资源种植,标志着张掖市85个野生乡土草种质资源种植全部完成。进行野生乡土草种质资
2024-05-12 15:50:00
“河西氢能示范走廊”率先破局 甘肃张掖绿电制氢巧解消纳难题
...廊”补上重要一环。作为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甘肃河西走廊风光发电资源丰富、产业基础扎实、营商环境优良,已成为新能源行业龙头企业争相角逐的投资重镇。但由于内用有限、外送不畅,
2023-08-13 14:09:00
新时代河西走廊万千气象  |  国家玉米育种能力提升项目——西北科研中心在甘肃张掖建成投用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近日,国家玉米育种能力提升项目——西北科研中心在张掖市建成投用,该中心将组织优秀科研团队在张掖对优质种质资源进行实验示范,为玉米新品种研发培育推广提供强有
2024-05-12 17:00:00
“农业走廊”绘出现代农业新“丰”景(新时代河西走廊见闻③)
...、全国最大的蔬菜花卉外繁制种基地,这一贡献让新时代河西走廊增添了一张“农业走廊”的新名片。河西走廊和农作物“种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100多年前,汉代使者张骞开辟了横跨欧
2024-05-02 06:19: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日前,记者从张掖市相关部门了解到,2023年张掖草原植被综合盖度与2020年相比提高0.62个百分点,达到49.48%,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和修复。近
2023-11-09 15:58: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5月11日,在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张掖市组织开展2024年实战化地震应急拉动演练,着力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全覆盖、全方位、全领域、全环
2024-05-13 18:32:00
新时代河西走廊万千气象  |  张掖市蹭“流量密码”  13吨农特产品为“天水麻辣烫”加把“火”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柴琪 张文都近段时间,天水麻辣烫“火出圈”,刮起了一场席卷全国的“狂风巨浪”。3月19日,张掖市搭乘这波“流量密码”的顺风车,驱车800公里运输13吨高原
2024-03-20 17:0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10月2日,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综合训练馆内,38名来自老挝、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的学员,正在潜心学习吴桥杂技的各种绝技
2025-10-07 08:31:00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情更浓今天让我们一起点亮家乡月亮月是故乡明千里“冀”相思愿你阖家幸福中秋快乐策划:郭伟、王博统筹:兰翠娟编辑:高二会视觉:衡成亮技术:许润泽、赵小博
2025-10-07 08:36:00
“秋糖季”助力户外消费市场持续火热组个“户外局” 共赴山水间□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清新的景区绿道,晨跑者与骑行者共享盎然生机
2025-10-07 08:41:00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参观热潮“有国才有家,在这里感悟如此真切”□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这个假期,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如潮的参观者
2025-10-07 08:41:00
列车上突发紧急情况,列车、车站联动救助晕倒旅客
大皖新闻讯 10月4日中午,合肥至庐江方向的K8451次列车上突发紧急情况:旅客小吴突然晕倒,列车长第一时间行动,进行广播寻医后
2025-10-07 10:02:00
唐尧古镇绕着古调飘,瓷韵沾着乐声半山腰,千年乐魂 DNA 动了,保定等你来!
2025-10-07 10:45:00
10月3日20时45分许,夜色渐浓,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北关派出所民辅警正按照安排开展执勤工作。期间,一名独自徘徊的女孩引起了民辅警的注意——女孩神情焦急
2025-10-07 11:39:00
外省游客在西安遗失卡包 西安莲湖公安民警出差时送还
“没想到西安民警不仅联系到我,还特意利用出差间隙送过来,你们把群众的小事放在心上,太暖心了!”10 月 5 日,外省游客从西安莲湖民警手中接过遗失的卡包时
2025-10-07 11:40:00
“人民必胜——中俄美术作品展”是中俄两国艺术交流的盛会,更是两国人民友谊的生动体现
近日,“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在长春美术馆开展。俄罗斯圣彼得堡美术家协会主席
2025-10-07 13:33:00
假期走到尾声,不少外地游客开始陆续返程。特产店、文创店,成为很多人太原之行的最后一站。在感叹“不枉此行”之余,众多游客的旅行箱中
2025-10-07 19:15:00
南方电网兴义供电局:黔电铁军千里驰援粤区抗击台风保供电
10月6日,农历八月十五,正值中秋佳节。早上七时,南方电网兴义供电局大楼前已人影攒动。数十名抢险队员身着蓝色工装、头戴安全帽
2025-10-08 00:24:00
国庆中秋假期 安庆海事及时救助3名患病船员
大皖新闻讯 国庆中秋假期,万家团圆之时,安庆海事始终坚守岗位,10月5日至6日,先后救助3名患病船员。10月5日凌晨
2025-10-07 23:30:0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日前消息,该所科研团队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突破,为解决固态电池界面阻抗大、离子传输效率低的关键难题提供了新路径
2025-10-07 19:49:00
外地游客在西安不慎遗失手机 在“好人”和民警帮助下很快找回
10月5日晚,外地游客撒某某正与女友在北院门风情街惬意游玩,享受着古城西安的独特魅力。然而,游玩途中的一时疏忽,让他不慎遗失随身携带的手机
2025-10-07 22:27:00
因“越狱”走红的扬州卡皮巴拉“豆包”结婚了!新郎来自福建
据现代快报,10月7日,扬州茱萸湾动物园里张灯结彩,网红卡皮巴拉“豆包”与“核桃”举办了浪漫的“豚豚婚礼”,游客送上玉米
2025-10-07 17: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