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忠烈大臣遭诬陷被杀,被抄家时官府的人都哭了
岳飞无论是在影视剧里还是课本里,给我们的印象都是忠臣。“精忠报国”这四个被他刻在背上的字,也是他一生的写照。在明朝,有一位叫于谦的大臣,作为国家之栋梁,他对国家的事可谓是呕心沥血。据史书记载,岳飞和...……更多
“夺门之变”的当晚,手握重兵的于谦为何未反击
...史长河,人们更会记住的是,于谦用生命践行的民族气节和忠烈精神。结语:不朽的是忠骨正气于谦只活了59年,却以身殉职,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忠烈的代名词。当我们背诵他8岁时的豪言,或者是12岁作的《石灰吟》,都会为之感慨万千。...……更多
从游方和尚到救国宰相:于谦的传奇人生
...,感怀于你们于家对我的供奉,更欣赏你们于氏祖上一门忠烈,遂转世投胎,来做你们于家的子嗣。梦醒不久,于谦就出生了。这一段记载,并非正史,只是写出来给各位读者朋友们做个分享。于氏一家,祖籍是在杭州府钱塘县...……更多
明朝最霸气大臣,皇帝被俘后放话:这个皇帝不要了
...下,明英宗决定御驾亲征讨伐瓦刺。明英宗在出征前,在大臣们的提醒下,安排好了各种后事,以防有人称皇帝出征祸乱国内。明英宗将二岁大的儿子立为皇太子,让皇弟朱祁钰留守京城,朝廷上一切军政大权全都交给大臣于谦...……更多
王振与于谦:明朝的权力斗争
...大殿上方,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疯狂的一幕:数十位朝廷大臣不顾斯文形象,在朝堂上开始群殴大太监王振的亲信官员,大臣们当着朱祁钰的面,活活用拳脚打死了三人。眼看局面就要失控了,这时,一直在角落里的兵部侍郎站...……更多
...紧把通州的储粮运到北京。为了达成这一目的,于谦先以官府名义,征用五百辆大车。同时,动员百姓及官兵家属、亲友自备车辆,前往通州,日夜不停地向京城运粮,运费由官府支付,能运多少算多少,解决当下的燃眉之急。...……更多
大明皇帝被俘之后,哪个大臣怎样打赢首都保卫战
...得了巨大胜利,全歼明军精锐军队,杀死明朝随军的众多大臣,尤其是俘虏了明英宗朱祁镇。这一巨大的胜利让瓦剌首领也先非常激动,开始计划下一步的行动。在被俘虏的明朝太监喜宁帮助下,瓦剌知道了明军的防御情况,也...……更多
他为明朝加了百年国祚,却被自己提拔起来的将军害死
...员,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于谦并不是他,而是明朝的一位大臣,他曾写过著名的《石灰吟》,这在我们很小的时候都学过: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是他一生的写照。于谦对明朝的功劳是巨大的,可以说他像诸...……更多
明朝这位功臣被杀后,心狠手辣的锦衣卫都为之落泪,太后也不吃饭
...瓦剌虏走之后,国家失去了君王,一时间群龙无首,很多大臣想要南逃撤退,明朝面临亡国的危险。这时候于谦被临危受命,最后和一些大臣商量后,将朱祁钰送上了皇位。“北京保卫战”是明朝最为耻辱的一战,不仅损失了几...……更多
于谦:忠诚与正义的典范,最后却遭冤斩
...这才有所觉悟。但为时已晚,于谦已殉国事。平反昭雪,忠烈千古明宪宗继位后,追忆于谦生前功勋,尤其是他在土木堡之变时的决断,为大明王朝赢得转机。明宪宗下令为于谦平反昭雪,向天下昭示,于谦乃忠义之臣。于谦冤...……更多
明朝最被低估皇帝是谁,21岁登基,在位仅八年
...军兵临北京城下时,明朝内部人心惶惶,很多贪生怕死的大臣,居然提出南逃,效仿偏安一隅的南宋。所幸朝中还有血性之人,兵部侍郎于谦站了出来,力排众议,主张坚守北京,并拥立新皇帝继位。这位临危之际登上皇位的,...……更多
朱祁镇被俘,到朱祁钰登基,这21天里发生了什么
...瓦剌的俘虏,大明王朝危在旦夕。危急存亡之际,明朝的大臣们,展开了迁都与否的大论战。最终,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登上皇位,重用于谦,打赢了北京保卫战,保住了明朝的万里河山。朱祁镇被俘虏,是在正统十四年八月十...……更多
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明英宗朱祁镇的继位与宦官专权
...,颇为恼恨。王振借此鼓动皇帝,建议他御驾亲征。朝中大臣劝阻,皇帝不听,一来是效仿他的父亲——明宣宗曾在杨荣的建议下,御驾亲征,打败汉王;二来为了证明自己,何况大明朝国势鼎盛,区区蛮夷,怕他不成?当时,...……更多
于谦权倾朝野为何会被轻易的被打倒
导言\"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明朝大臣于谦十二岁所写的诗,反映了他的人生追求,而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表示他做到了。于谦在朝廷崭露头角那一年,明朝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土木堡之变...……更多
李贤:于谦之死的见证者,明朝大义灭亲的忠臣
...害,在北京崇文门外被当众斩首。消息传来,正直的文武大臣和普通百姓,无不伤心垂泪,无不为他在内心喊冤。其中有一个大臣,他默默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给自己许下一个诺言,要还世人一个公道,让于谦不能就...……更多
杨俊建议趁瓦剌内讧出兵征讨,为何被于谦拒绝?
...攻伐,这也给明朝乘虚而入带来了最佳的战机。很多文武大臣认为,这是明朝雪耻最好的机会。此时出兵北伐蒙古,必能捡个渔人之利,一举荡平出现复兴势头的蒙古诸部,彻底解决北方边境的大患。可是面对如此千载难逢的战...……更多
于谦是明朝的一大功臣,为什么朱祁镇要杀害他?
...,之后迫使百官接受这个变化,但是于谦并不接受。后来大臣建议杀掉于谦,但是朱祁镇犹豫,大臣们随即说道:不杀于谦,我们就是反贼。从这来看,于谦作为一个反对派站在了这些大臣们的对立方。但是这样一对立,其实就...……更多
明朝为何敢这么硬气?原因很无奈,一个从头到尾被绑架的王朝
...想跑啊,当时李自成还没到北京,就有一个叫作李明瑞的大臣就跟他提意见,劝皇帝南迁,崇祯皇帝也同意跑了,但是拿到朝堂一讨论,大臣们也都反对,为啥反对呢?首先,谁跑谁就是奸臣。要知道在土木堡之变的时候,当时...……更多
也先与明朝的冲突:权力的挑战与帝位的争夺
...城可旦夕下。及见官军严阵待,意稍沮。叛阉喜宁嗾使邀大臣迎驾,索金帛以万万计,复邀谦及王直、胡濙等出议。帝不许,也先气益沮。庚申,寇窥德胜门。谦令亨设伏空舍,遣数骑诱敌。敌以万骑来薄,副总兵范广发火器,...……更多
朱祁镇被软禁为何仍旧得到大臣拥戴
...到阻挡便顺利坐到了金銮殿的皇帝宝座上。实际上当朝廷大臣见到金銮殿上坐的是朱祁镇时,他们几乎没有犹豫就山呼万岁,立刻承认了他的皇帝身份。从这些过程细节可以看出,虽然朱祁镇被朱祁钰软禁在南宫七年,但仍旧得...……更多
于谦抗击瓦剌为大明续命200年,8年后为何被问斩?
...天子的朱祁镇自然无法忍受瓦剌的猖狂之举,在不顾一众大臣劝阻和宦官王振的鼓吹之下,朱祁镇决定亲自北征瓦剌,实现之前自己父辈所曾完成过的功业。但是,问题也就出在北征上面。前文已经说到,当时明朝主力大部分都...……更多
2022-12-16 20:43于谦,大明
王振为何要陷害于谦入狱
...统九年之后,当时张太后去世,以杨士奇为首的三杨内阁大臣也先后去世,使得王振成为朝廷的掌控者。王振在朱祁镇的支持下把持朝政,朝廷官员纷纷献媚,使得朝堂成为了王振的一言堂。据说朝会期间,进见王振的大臣都要...……更多
土木堡之役后,于谦为何选择朱祁钰继位,而不选择太子朱见深?
...见到这种情况发生。孙太后 于谦的想法于谦与朝中部分大臣最希望的皇帝人选应该是朱祁钰。于谦知道京城保卫战的重要性,一个成年的皇帝可以振奋人心,有助于稳定局势。另外,朝中群臣明白,这时候皇帝不听话后果是很...……更多
祁镇复辟:明朝政治风波的背后原因
...这个消息一传至明朝京城,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其中一些大臣主张迁都回南京,被于谦为首的大臣驳斥。于是皇太后孙氏选择郕王朱祁钰行监国之权,接着就在同年八月二九日,文武百官上奏恭请朱祁钰登基为帝,孙太后准诸大...……更多
于谦忠于社稷,却惹怒皇权,最终死于权力之争
...文天祥的高尚品质,在青史之上也留下了美名,一生未辱忠烈之名。于谦不畏强权守本心永乐十九年(1421年),在这一年里,于谦考中了进士。要知道,此时的于谦才23岁啊,春风得意马蹄疾,少年有成的于谦,从此踏入仕途。...……更多
明代宗朱祁钰:从监国到皇位的逆袭之路
...于祖宗。此举得到了大太监王振的支持,却遭到了朝野上大臣们的反对。1.土木之变,英宗北狩正统十四年朝贡事件以后,北元的军队持续攻击明朝边境,尤其是辽东地区,眼看不保。而宣大一线,也一直处于战争状态。朱祁钰...……更多
明宪宗为何恢复叔叔明代宗帝号
...明朝抗击外敌。在此危急时刻,明朝迅速做出决策,文武大臣和皇太后孙氏达成一致,请明英宗的亲弟弟郕王朱祁钰监国,再立明英宗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有了主心骨的明朝当然不会接受瓦剌的胁迫,因此,瓦剌大军包围北京...……更多
从土木之变到夺门之变,大明王朝完成了她由盛而衰的转折
...朱祁镇继位,大明王朝的大权,由此就落在了太后和朝中大臣们的手上。这段时间,大明王朝,就中断了派遣船队去下西洋的活动了。而且,明朝的对外作战,也多数是久拖不决,没有多大的战果。但是,这并不表明,大明王朝...……更多
于谦为什么反对迁都,坚持在北京组织抵抗?
...却在应对这场危机的策略上形成了激烈的内部冲突。很多大臣要求迁都南下,回避气势汹汹的瓦剌大军,也有的大臣坚持要求在北京抗敌,于是朝廷中斗争非常激烈。这个时候名臣于谦站了出来,他力排众议,坚持在北京组织军...……更多
明朝最霸气一战,两万残军打败瓦剌十万大军
...地的尸体加上恶劣的天气,使得士兵们军心涣散。随军的大臣们都劝谏朱祁镇停止前行,朱祁镇却听从宦官王振的意见继续前行。瓦剌引诱明军深入北漠地区,浩浩荡荡的军队在草原上转来转去,却没有收获,心有不甘的朱祁镇...……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绘红楼梦 游大观园——大河学校四年级一班开展“绘红楼”手抄报活动
鲁网2月19日讯在这个色彩斑斓的春日里,大河学校四年级一班携手步入文学殿堂,共同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绘红楼梦”手抄报创作之旅
2025-02-19 17:30:00
从发现美洲到波士顿倾茶,短短200年,美国是如何独立的?
美国是一个历史相当短暂的国家,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如果我们揭开历史的面纱观看美国的发展史,将会发现这个国家的成长就是一本血腥的资本家成长史
2025-02-19 19:08:00
山东小伙于海宁:明知女友患癌将死,却执意结婚,如今孤单一人
如果能在茫茫人海中,遇见一个能与你分享欢乐和泪水的人,便是人世间最温暖的幸福。可如果你的男友或者女友患了重病,即将不久于人世
2025-02-19 19:25:00
原创她是母仪天下的太后,一生克死三个男人,心中苦闷何人知
王政君,西汉成帝刘骜的生母,虽然贵为太后,母仪天下,吃喝不愁,但内心的苦闷只能自己忍受。她极其渴望有一个男人能够陪在她的身边
2025-02-19 19:46:00
他是末代“黑道教父”,身高1米58令人忌惮,4个女儿也无人敢娶
“若问黑道哪家强,快去东北找华强。”这句顺口溜中的“华强”,并不是香港演艺界大佬向华强,而是演员孙颜王扮演的刘华强,而这个人物的原型是石家庄的悍匪张宝林
2025-02-19 19:53:00
侯宗原国学:易经在古代的运用场景
在古代,易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参考。本文将介绍易经在古代的一些运用场景。朝廷决策
2025-02-19 15:59:00
太监在夜里伺候妃嫔,为何暗藏苍耳于鞋底?怕她们不满意自己遭殃
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下,产生过一个特殊的职业,名为太监。皇帝在后宫是除了小皇子一位唯一的成年男性,号称有佳丽三千,彰显着帝王尊贵的身份地位和皇权
2025-02-19 12:01:00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408位皇帝,唯独这个省,从来没有出过皇帝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408位皇帝,唯独这个省,从来没有出过皇帝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历经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中,帝王是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
2025-02-19 12:10:00
中国有个名字,普通人没资格取这名,能力一般的皇帝也不敢取这名
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我神州大地的几千年漫长岁月中,封建王朝就有2000多年的统治历史。秦汉、隋唐
2025-02-19 12:15:00
为什么韩信非死不可?800年后的李世民,给出了标准答案
对于刘邦杀韩信一事,后世的人都觉得是一步烂棋,因为韩信是当时国内首屈一指的武将,虽然刘邦成功收复天下,但是周边的地区还是受到匈奴的侵扰
2025-02-19 12:31:00
世人皆知“说曹操,曹操到”,其实下半句更经典,只是没人敢提
都说“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但其实历史上有很多名言典故是出自于这两个经典名著的。世人皆知曹操乃是一代枭雄,刺杀董卓
2025-02-19 12:36:00
唐高宗李治为何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朝中大臣站队,结局冰火两重天
公元655年的10月13日这一天,唐高宗李治说王皇后诅咒武昭仪,就直接把王皇后和萧淑妃通通囚禁起来。七天后,立武昭仪为皇后
2025-02-19 12:53:00
太平天国崩盘后,十万女子大军就地解散,有人自杀、有人被抓
说到鸦片战争,怕是每个人都会想起晚清政府的软弱无能,社会动荡,百姓生活凌乱潦倒,当然这场战争也是以清政府失败结束了,对于外国暴力的威胁
2025-02-19 13:00:00
因为妻子太漂亮,这个将军被人暗杀了,民国的奇葩事还真多
声明:本文素材来自《人物传——庾恩旸》一书,作者原创,独家首发,转载必究,拒绝伪史,保证不涉时政。1918年,孙中山的护法运动失败
2025-02-19 13:15:00
她15岁被丈夫卖到王府, 44岁意外成为皇后, 前夫竟也跟着富贵起来!
我们很多喜欢历史的朋友,都对于历史剧情有独钟,很多人在看过包青天的时候,还对里面的剧情念念不忘,特别是对那个精彩的桥段狸猫换太子
2025-02-19 13: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