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为何敢这么硬气?原因很无奈,一个从头到尾被绑架的王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02 10:36:00 来源:戏说三国

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为什么敢这么硬气?其中有个答案,因为明朝是一个被绑架的王朝。

明朝为何敢这么硬气?原因很无奈,一个从头到尾被绑架的王朝

我们首先将明朝和其他朝代比较,明朝绝对不是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政治上、版图上他没法跟汉唐比;经济文化上,宋朝比明朝还强一点。但是你要说哪个朝代最硬气,那无论谁都得承认,最硬气的朝代那非明朝莫属。你汉唐再强,那也得和亲吧,把闺女嫁到蛮荒之地,宋朝就更别提了,给钱都觉得不痛快,直接半壁江山都给干没了。但是你看明朝,看老朱家的皇帝,甭管昏庸不昏庸,最起码没有一个怂货,一直到崇祯个个扛到底。为什么明朝敢干出这么硬气的事?有种说法是,明朝这么干,他有他自己的无奈,今天我们逐句来解释他的无奈在哪?

明朝为何敢这么硬气?原因很无奈,一个从头到尾被绑架的王朝

首先,不和亲,不纳贡。为什么不和亲不纳贡呢?明朝创业,一开始朱元璋提出的口号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明朝最大的政治基础就是代表了汉人的利益,我要带领你们抵抗异族的统治,这是最正当最合理合法的一种行为,如果后世之君谁敢和亲,或者是每年给那些鞑虏点岁币,这相当于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那太明政权的根基就动摇了。

明朝为何敢这么硬气?原因很无奈,一个从头到尾被绑架的王朝

而宋朝就没有这一种政治负担。宋太宗高梁河一战,让人打得坐驴车跑了,开局就不好,宋朝人给辽国人岁币,后世就不会绝得丢人。但是明朝皇帝不一样,他有压力和心理负担,因为立国的根基的问题,纳贡和亲的事他不敢,也干不出来。

明朝为何敢这么硬气?原因很无奈,一个从头到尾被绑架的王朝

第二句“天子守国门”。听上去很豪气,但也是无奈。朱棣要是不迁都,也不至于后来把首都变成一个破鼓万人锤的局面。蒙古后金来北京,说来就来了。朱棣有本事保住南方经济要地,但却没有考虑他的后代子孙。在北京这个地儿,距离边疆太近,危险系数高。要是在南京,说不定后来的李自成后金这帮人就威胁不到王朝的安全,但朱棣还必须要迁都呢。

明朝为何敢这么硬气?原因很无奈,一个从头到尾被绑架的王朝

朱棣他也没办法,朱棣是藩王造反得到天下,那朱棣得到天下后他就为难了。首先我要不要保留藩王制度?我要是明摆着下令削藩,那就跟建文帝干的事儿一样了,那那就证明我当时造反错了,朱棣是一定不会认这个错的,这是他当皇帝的根基。那难道朱棣就要保留藩王制度吗?还让后代藩王手握重兵,以后再冒出一个我朱棣这样的人吗?那大明王朝不用别人打,自己内斗就消耗完了。削藩也不是,留藩也不是,那怎么办呢?那只有天子守国门这一条路,兵权都在我这儿,我皇帝亲自负担起保卫祖国的重任,你们藩王就别掺和了,于是迁都北京。朱棣只有这么做,因为他被当时的局势给绑架了。

明朝为何敢这么硬气?原因很无奈,一个从头到尾被绑架的王朝

最后,崇祯皇帝想不想跑呢?他想跑啊,当时李自成还没到北京,就有一个叫作李明瑞的大臣就跟他提意见,劝皇帝南迁,崇祯皇帝也同意跑了,但是拿到朝堂一讨论,大臣们也都反对,为啥反对呢?首先,谁跑谁就是奸臣。要知道在土木堡之变的时候,当时蒙古人包围北京,有个叫徐有贞大臣就让皇帝跑,而于谦就力主不跑,这徐有贞后来证明他就是个奸臣,于谦才是大明的忠臣。于谦不让跑,最后保住了北京城,保住了明王朝。

明朝为何敢这么硬气?原因很无奈,一个从头到尾被绑架的王朝

到了崇祯皇帝这一朝大臣都知道,那谁敢说跑谁就是奸臣,谁让皇帝留下来,那才是像于谦一样的大忠臣。此外也没有人敢承担这个责任。我现在我让皇帝跑,让崇祯皇帝变成宋高宗,那将来皇帝一旦秋后算账拿我开刀,我就成了个冤大头了。要知道崇祯杀大臣换首辅,那是出了名的,崇祯作为一个皇帝,他就算再想跑,当所有人都反对,他跑得了吗?所以崇祯才说文臣个个可杀。在崇祯这儿,他是被大臣的道德所绑架。

明朝为何敢这么硬气?原因很无奈,一个从头到尾被绑架的王朝

所以呢,明朝帝王们压力太大,完全被绑架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2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终其一世都无法彻底征服蒙古,背后真相让人无奈
用一句现下比较流行的网络语言叫“实力不允许”。明朝之所以无法让蒙古臣服,究其原因有很多,但最为主要的原因是蒙古在明朝时期发展迅速,实力强大,乃至到明灭的时候,蒙古势力依然活跃,所
2023-05-05 18:16:00
明朝的终结:天灾人祸与君臣的无奈
明朝是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的朝代,大明开始于朱元璋赶跑了蒙古人,灭亡于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大明虽然结束得不怎么体面,但是大明依旧是个让人敬仰的王朝。为什么?大明真正做到了”天
2023-09-18 20:35:00
历史倒退:朱元璋与明朝人殉制度的开启
...很有骨气,但是什么问题都得两面看,今天咱就来揪揪大明朝的小辫子。关于我国古代的“人殉”制度起源很早,还在上古的部落时期就已经悄然开始,而真正的繁荣是在商周时期,尤其是到了战国
2023-09-21 20:27:00
大明王朝的覆灭:李自成攻占北京与崇祯皇帝的无奈
公元1644年,闯王李自成带兵攻破了北京城,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知道自己一切都要完了,于是便下令让他的这些妃子们都自杀。他自己更是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女儿,然后跑到皇宫后面的煤山,
2023-11-12 15:25:00
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不怪崇祯皇帝,但跟他绝对脱不了干系
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学者们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有的认为,明末的内外困境是主要原因,而另一些则将造成这一灾难的责任归咎于帝王的无能。深入探究历史可以发现,明朝的衰亡是多种因素相互
2024-12-15 17:41:00
明朝宰相李廷机:123次辞职背后的无奈
...天要给大家介绍的一个人,所处的境况却恰恰不同,他在明朝已经位居宰相的高官,却在5年内向皇帝申请了123次辞职,但是却一次也没有成功。外面的人想往进挤却进不来,而里面的人想出去
2024-02-26 13:17:00
在对外关系上,为什么唐朝积极拓边,而宋明时期却选择防守?
...泪又获得了一块版图。说完盛唐,我们再来唠一唠宋朝和明朝。宋朝虽然一直采取“防守”措施,但那其实是形势所迫。北宋前期的那几个皇帝从来都没有忘记幽云地区。但让人无奈的是:中原王朝
2023-05-10 10:08:00
...那么大明的国号就不复存在,新的国号将出现,也可以说明朝灭亡了。关于儿子篡位改国号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先例。祖宗的家业,不能说改就改,朱棣如果改了国号,就得不到贵族的支持,
2024-05-31 06:46:00
明朝倭寇横行的原因是什么?
...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倭患在明朝时期可是很大的历史事件了!不管是从规模和行动,还是纪律等方面来看,这些倭寇的可不是一般的流寇,而是经过严密组织的。因为他
2023-07-23 22: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