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历史上的两位名儒,匡衡和张禹
...这也是他作为一个中兴之主的经验之谈。后来,汉元帝和汉成帝时,先后有八位名儒作丞相,但是却“皆持禄保位,被阿谀之讥”,都是一些混工资,明哲保身,阿谀奉迎之人。西汉也在元成二帝之后走向没落,十几年后被王莽...……更多
他小时候是勤学的模范,长大后却因贪欲而遗臭万年
...结上了石显,成为了石显一党。但是在汉元帝过世之后,汉成帝上位。他十分讨厌石显,匡衡就立刻见风使舵,马上调转枪头对准石显。他亲自写了一封奏折呈给皇帝,历数了石显的诸般劣迹,公开弹劾石显。汉成帝本来就想要...……更多
匡衡:道德与才华的矛盾交织,荣耀与失败的人生
...一生凄惨。腐儒空谈误国,在匡衡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汉成帝时期,有位官员曾经上疏要求赶紧修缮黄河,以防水患。匡衡不知所以,错误地听信他人之言,拒绝修缮工作,结果导致黄河泛滥,十几个县,几十万人受灾,令国...……更多
匡衡的勤学之路:\\\'凿壁偷光\\\'故事的起源与演变
...任用那些倾覆小人的过错,有失做臣子的基本操守。虽然汉成帝认为匡衡无罪,但此时朝廷大多数官员都站在王尊一边,认为匡衡的品行有问题。匡衡惶恐不安,王尊的弹劾,件件都是匡衡的任职污点,这使得匡衡意识到自己地...……更多
匡衡“凿壁借光”很励志,他长大后做了什么?老师都不愿告诉学生
...地,匡衡知道这件事,可他将错就错。 汉元帝驾崩后,汉成帝登基,匡衡来到了穷途末路。起初汉元帝鉴于匡衡的贡献没有惩罚,不久匡衡的封地和其他人封地发生了争端,早已对匡衡不满的大臣们联合举报他非法占有土地,...……更多
陈汤的冤屈:匡衡与石显的陷害
...帝才赦免陈汤罪过,论功行赏。后来,汉元帝死了,新君汉成帝新官上任三把火,把不喜欢的石显贬为庶人,被贬让石显很气愤,在回老家的路上就绝食死了。匡衡典型的官场老油条,一看形式不对,立马转变方向,和御史大夫...……更多
匡衡:从凿壁偷光刻苦学习到贪赃枉法的转变
...比匡衡现有的封地少,这事才平息了一段时间。可是等到汉成帝即位之后,匡衡又弹劾了陈汤一道说他欺君,使得陈汤彻底丢了官爵,还被捕入狱,面临着极刑的威胁,幸好太中大夫谷永太为陈汤求情,汉成帝才放过了陈汤,将...……更多
人无完人,这两位历史名人的黑历史一定惊呆你
...非法侵占,盗用了四万多亩土地,不过他的行为,最后在汉成帝时期,被人检举盗用土地,最后被贬为了庶人,没过几年病死家乡。再来说一个人,相信此人大家也很熟悉,他就是发明了造纸术的蔡伦,当然也有人认为,他只是...……更多
汉成帝与张禹:师生情深与权谋之术
一天汉成帝正等着老师张禹来给他上课,结果没等到张禹来,却等来他生病的消息。汉成帝一听,立刻推案而起,起驾直奔张禹府中。张禹原本也没什么病,见皇帝来了也没感到什么意外,分明就是以病为由骗汉成帝来探望他...……更多
孔子第十四世孙孔光,因做了这五件事被汉哀帝封为丞相
...禄勋匡衡的推荐被封为谏议大夫,从而走上了仕途生涯。汉成帝即位后,升为博士、尚书令……他的仕途之所以一路青云直上,只因做了五件值得称道的事。归纳起来如下:1.为官谨慎,言语不泄。 爱读古代诗文的人,对“温...……更多
刘向多次警告汉成帝王氏外戚危险,为何却不得志
...却越走越窄,牢骚越来越多,活得越来越憋屈。汉元帝和汉成帝是非常崇儒的两位皇帝,他们在位期间,九卿几乎非儒生不录,三公非学术大师不用,为何刘向混得这么惨?三次入狱的苦瓜学者刘向一般像刘向这样的大学者,普...……更多
定胡碑,让世界颤抖的大汉军魂
...各三百户,加赐黄金百斤。陈汤本以为事情结束,但不料汉成帝刘骜即位后,匡衡再一次以同样理由上疏弹劾陈汤,这一次他成功了。汉成帝居然毫不忌讳地将先王已经赦免成汤矫诏的旨意,将成汤革职,理由是警告后来者,不...……更多
历史上这三个人是时代的英雄,但是人品却差到极致
...而且后来被封为安乐侯之后到处霸占百姓的田地,后来在汉成帝建始四年事件败漏被人给弹劾,汉成帝一怒之下革去了他的官职。 第二个就是造纸术的蔡伦,他改进了东汉时的造纸技术,扩大了造纸原料的来源,把树皮、破布...……更多
陈汤斩杀匈奴单于威震西海,晚景却凄凉
...汤还是被授予了官爵,可是他依然受到匡衡等人的排挤。汉成帝即位后,匡衡又弹劾陈汤,说他“不正身以先下,而盗所收康居财物”。于是,汉成帝免去了陈汤的官职。后来,陈汤认为说康居王送到汉朝来的王子不是真正的王...……更多
他们是古代最讽刺的历史名人
一:匡衡,可能很多人听到这个名字感觉陌生,但你小时候一定听过“凿壁偷光”的故事,而匡衡就是故事的主角。匡家世代务农,到匡衡这里他决心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由于家境贫寒,这才有了匡衡凿破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更多
匡衡、蔡伦、孔融与李绅,历史名人不为人知的一面
...被吹捧的历史人物,原来都变成了坏人。诸如凿壁偷光的匡衡、改进造纸术的蔡伦、让梨于兄长的孔融以及写出传世佳作《悯农》的李绅竟然与小学课本上呈现的形象大相径庭,他们现实之中究竟是怎样的人呢?儿时偷光长大盗...……更多
匡衡从穷酸书生到丞相,终因权力诱惑而失足
相信大家小时候都听说过匡衡为学习凿壁偷光的故事吧,出生于东海郡承县的他从小家庭条件就不是特别好,根本不像我们现在这样吃喝不愁,晚上还可以在灯光的照耀下学习。因为家里世代务农,小匡衡从小学习的机会就比...……更多
匡衡:西汉时期的文学巨匠与仕途沉浮
在我们小学的课本上,有一则关于匡衡的故事,提起他的名字我们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说起他的故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知道的,他就是小学课本中,凿壁偷光的男主角,他的勤奋好学激励了许多人向他学习。不过这只...……更多
...许多人都比较熟悉。即使目前,这则成语所涉及的主人公匡衡,还是人们心目中的励志典范。是的,他出身贫寒,即使在百般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读书不辍,后终成国家栋梁。嗯,千年以来,大家都是这么传诵的,也是这么认...……更多
山东枣庄:匡衡故里举办鲁南战役座谈会
...斗和“平山连”的非凡意义。大家认为,匡谈村是汉丞相匡衡的故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匡谈村作为鲁南军区召开鲁南战役胜利祝捷授奖暨“平山连”命名大会的地方,积极打造红色品牌,弘扬匡衡的苦学...……更多
匡衡:从凿壁借光励志求学到身败名裂,贪欲断送了他的前程
...当做寒门贵子的宝典,作为一个别人家的好孩子,汉代的匡衡一当就是几千年,这偶像包袱怕是很重了。但他最后的结局却很悲惨,和励志完全挂不上边,分分钟打脸,知道真相的朋友们表示接受不了。历史上的匡衡小时候的确...……更多
颠覆认知:揭秘你所不知道的历史名人另一面
...他喜欢欺凌人民,挥霍浪费。可见作品不能代表人物。2匡衡偷墙偷光也是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匡衡对学习的热爱激励了很多人,但匡衡的学习成绩并不好。匡衡不负众望,当官了,但匡衡却选择了做一个坏官、贪官。在匡衡的...……更多
匡衡:从凿壁偷光苦读到贪污失势的人生
...中有一个小男孩凿壁偷光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匡衡。匡衡从小家中贫困,晚上读书点不起油灯,为了继续学习,他只能将墙壁凿开一个洞,借邻居家的灯光来读书。他对知识的追求让人敬佩,但很多人对他的了解也仅...……更多
匡衡的背叛:从凿壁偷光到利欲熏心的转变
...果,有的老师就不会主动告诉学生们了。比如凿壁偷光的匡衡,我们只知道他年幼家贫,隔壁住了有钱大户,匡衡用小刀凿开与邻居家相连接的墙,接着墙壁透过来的光苦读的故事。看起来,这个故事确实实在教育我们好好学习...……更多
...样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凿壁偷光讲的是主人公匡衡小时候非常穷,买不起蜡烛,于是聪明的他在墙上打了一个洞来借邻居的光刻苦读书。后来匡衡为了读书去了一户有很多藏书的人家当苦工,不要报酬,但是能免费看...……更多
小时候凿壁偷光的匡衡,结局为何让人不齿
当我们很小的时候,老师就给我们讲过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希望这个勤奋好学的故事可以其实我们珍惜时光,刻苦学习。匡衡尚能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完成学业,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可是,我们只知道...……更多
西汉的衰弱,为何说汉元帝应该负这个历史责任
...了另一批儒生的平步青云。其代表就是贡禹和凿壁偷光的匡衡。和萧望之这种占据高位、出身高贵的大儒相比,贡禹和匡衡都是寒门儒生,是从下层爬上来的。贡禹、匡衡都是外戚史高察举上来的,他们出仕后都是地方小官,在...……更多
孔光与汉朝政治:一位儒家学者的官场生涯与败落
...完全相反,“孔大炮”变成了“孔滑头”。“孔滑头”让汉成帝很舒坦,官帽子一顶比一顶靓,50岁时做了光禄勋,领尚书事,九卿之一,内朝官首领,迁御史大夫(副宰相),可谓步步高升。 眼看就要登顶之际,发生了一件...……更多
峄城区匡衡小学2024年春季田径运动会盛大开幕
...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师生体质,4月25日,枣庄市峄城区匡衡小学举行了2024年春季田径运动会。峄城区教体局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杨孝国,匡衡小学家委会主任黄礼磊等应邀出席开幕式,匡衡小学校长王继愚,党支部书记...……更多
哪些被吹捧的历史人物,后来变成了坏人
...演义时,有意的扬刘抑曹罢了,把刘备无形当中美化了。匡衡 我们知道匡衡是因为“凿壁偷光”的故事,说的是匡衡以前很喜欢读书,但家里没有钱,买不起油灯,有天他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于是,他想了...……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泰安日报本报6月12日讯(通讯员 李滕)为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全体党员以史为鉴、以史明纪,强化纪律意识
2024-06-13 09:02:00
本文转自:邢台日报本报讯(记者籍明泉通讯员李光普)为丰富资料来源、提升编纂质量,即日起至10月31日,市档案馆(市方志办)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邢台年鉴(2024)》入鉴图片
2024-06-13 10:03:00
以城为钥  解码中国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甘武进 何为“城”?中国最早的“城”出现于何时?为什么说作为圈围设施的“城”不限于城墙?城池为何而建
2024-06-13 05:16:00
本文转自:运城日报坞堆村的“思乡苑”■安新明过了端午节,年轻人各干其事上班去了,我约了几个朋友驱车前往稷山县汾南,去太阳乡坞堆村看薛武刚先生建成的“思乡苑”
2024-06-13 05:55:00
本文转自:太原日报红色记忆红军东征 转战太原阴旭东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提出了“抗日反蒋、渡河东征”的口号
2024-06-13 06:20:00
本文转自:太原日报介子平徐继畲(1795—1873),五台县东冶镇人,清道光六年(1826)中进士。清道光十年(1830)
2024-06-13 06:21:00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石阡用好困牛山红色资源 提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质效展示一段历史 传承一种精神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勇“啊
2024-06-13 06:23: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祝庆庆 陈俎宇“头青山、二者相、三龙广、四捧乍。”提及青山镇的历史,普安县青山镇中心校原校长倪嘉隆常提到这句话并解释
2024-06-13 06:24:00
吴三桂如果接受削藩而不是起兵反清,康熙会让他平安终老吗
1644年4月,吴三桂将山海关交给李自成的部将唐通驻守,他接受了李自成的招降,率所部由山海关入京“朝见新主”。但当他抵达永平以西的沙河驿时
2024-06-12 20:26:00
公主帮慈禧洗澡时,发现一个什么秘密
相信不少80后,90后都看过一部电视剧,叫做《还珠格格》,这里面有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除了主人公小燕子与紫薇之外,还有一个女子
2024-06-12 20:32:00
肃顺:权臣还是功臣
权臣还是功臣?关于肃顺,功过是非,历史上评论的太多,有人说,大清要是没了肃顺,至少少存在100年,还有人说,亏得慈禧杀了他
2024-06-12 20:32:00
聊聊嘉庆帝皇四子的传奇人生
嘉庆二十五年七月,61岁的嘉庆皇帝突然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具体死因直到现在也未形成定论。根据雍正皇帝所创“秘密立储”制度
2024-06-12 20:33:00
清朝走向没落,李 鸿章有何过错
清朝走向没落,李,鸿章有何过错?大清败给洋人,都以为是武器的落后,实则不然,人和制度才是关键。清朝官员各谋私利轻,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24-06-12 20:36:00
英国档案是怎么描述鸦片战争的
说起鸦片战争,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英国人都不愿提起这场战争。对于国人来说是莫大的耻辱,而对于英国来说,谁也不会承认自己是因为卖毒品才发动战争的
2024-06-12 20:35:00
火烧圆明园过程中,当地百姓做了什么蒙羞百年的事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火烧圆明园”事件中知者甚少的真相。按照教科书上的说法,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9月,咸丰帝以“木兰秋狝”的名义带着皇后
2024-06-12 20:37:00